资源简介 第一节 日本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6-71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举例说明东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说出日本是怎样因地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发展经济的;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日本的贸易特点;对我国发展经济的启示。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的交通特点和主要城市。过程与方法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后国家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力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工业布局.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教学突破教师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并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件的形式展示,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让学生讲解,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锻炼,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查找有关日本的工业、农业和文化的有关知识。查阅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部分课件的制作。学生准备查阅日本相关资料。制作简单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身临其境,用心感受.2.利用课件,指导读图、填图。 2.读图、填图,掌握日本的位置、范围。3.展示课件,指导。 3.联系以前所掌握知识,认识日本地形及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4.演示课件,攻克难点。 4.通过观察,体会日本气候及南北差异。一、东亚岛国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利用课件,播放日本名曲《樱花》,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引入新课。(板书第一节课题:第一节 日本)一、东亚岛国 感受日本文化,分别介绍自己对日本的了解(国花、最高峰、民族、服装、工业产品、与中国渊源等)。2.展示课件,指导读图:日本的海陆位置? 2.学生积极读图,上讲台指出日本所临海域: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位于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3.利用课件,指导读图: 日本的领土组成?讲述:日本首都东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3.读图指出日本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3900多个岛屿组成)。聆听,思考,读图找出日本首都东京。4.指导活动:计算中国、日本的人口密度说明:中国的领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多,日本的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2.5倍。引导得出结论。 4.计算中国与日本的人口密度。日本:336人/平方千米中国:135人/平方千米总结:日本是一个地狹人稠的国家。二、多山的地形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问:世界有几大板块?2.展示课件:“六大板块示意图”:利用课件描绘“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火山隆起”的过程。3.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4.指导读图:(板书:二。多山的地形)5.说明: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思考回答:六大板块。2.观察,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阅读资料:富士山。4.读图找出日本最大平原:关东平原。5.得出结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三、温湿的气候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课件:日本国花—樱花开谢的推进。讲解:樱花于每年3、4月间盛开。日本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狭长,地域差异很大,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樱花由南向北,逐渐开放。先是琉球的冲绳岛、鹿儿岛,然后北移,大约以每天20千米的速度前进,直至北海道,时间从3月—7月,这正是气候所带来的差异。 观察课件,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解,通过樱花的开谢过程认识到日本南北气候的差异,说出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展示课件:东京与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引导学生比较,进行评价。(板书:三、温湿的气候) 3.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东京与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纬度相近,但东京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本课总结日本是亚州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国,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地狹人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板书设计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东亚岛国1.位置及领土组成2.首都、民族、语言二、多山的地形三、温湿的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在课堂上我们比较了东京与北京的气候差异,请大家课下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们青岛的气候特点,进行交流。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介绍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历史故事。2.展示课件。提问,引导。 2.利用课件,学习日本经济。3.创设情境。 3.举办小型展览:日本城市风光照片。一、东西融合的文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阅读:(板书: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介绍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历史小故事,引起兴趣,了解日本在古代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阅读“日本与外来文化”。体会日本文化特色。二、发达的经济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展示课件: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板书:五、发达的经济)2.提问:日本是二战战败国,为什么战败后经济能迅速恢复,如此发达?3.追问:日本经济发达,是因为它的工业原材料丰富吗?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量的百分比。4 再问:那么日本究竟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5.小结:日本为:“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6.展示课件,提问:日本的工业分布?介绍: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于三湾一海,它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3/4,重化学工业达4/5以上,是世界一个著名工业带。7.日本的工业部门:补充: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是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电子元件六厂与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电子部品株式会社投资设立,产品广泛应用于录像机、VCD、电视机、信息通讯设备等领域。8.介绍:日本耕地面积狭小,但生产水平很高,重视机械化、集约化、水利化经营,采用生化技术,精耕细作,单产高。9.引导学习日本渔业:说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10.引导学习日本交通运输业。 1.观察体会。录像机占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场比例的85%,世界排名第一;小汽车占世界市场比例的22%,排名第一;船舶占世界市场比例的42%,排名第一,钢铁占世界市场比例的26%,排名第二。2.思考、讨论。3.观察、思考、体会:日本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工业原料、燃料非常缺乏,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4.讨论:小结:(1)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2)科技发达。(3)劳动力素质高。(4)管理效率高。5.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中国和欧洲。6.读图找出三湾一海: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濑户内海。7.列举所知所见的日本生产的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或品牌。8.找出农业三大生产部门:稻米、畜产、蔬菜。9.介绍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渔港:函馆、下关。10:阅读:“日本的交通运输业”。三、主要城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介绍日本主要城市特点。 举办小型展览:日本城市风光照片。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本课总结日本文化在古代受中国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大,中日交往由来已久,但日本在历史上曾做出过对不起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事情,从情感上说,我们是抵制日本的,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人民最终还是接受了日本产品,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布局集中于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扬长避短,使日本在二战后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就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四、东西融合的文化五、发达的经济经济概况进出口贸易工业和农业渔业和交通运输业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学习了日本的经济,你有什么感受?小日本是怎么做出大经济的?我国可以向日本借鉴哪些经验?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题1.日本位于亚洲 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洋北部,领土由 、 、 、 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居民主要是 族。2.日本是一个多 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3.日本群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该处为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4.日本主要属 气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气候。四季分明,降水 ,冬季较为 ,夏季较为 ,气候的 特征明显。5.二战以后,日本发挥自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资源和 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努力开拓 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 国,排世界第二位。6日本的 、 、 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日本利用其 、 、 和 ,把来自世界各地的 加工成高品质的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是 、 和 。7.日本的耕地面积 ,农业劳动力 ,但农业生产水平 。 、 、 、为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8.日本城市人口比重 ,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 ,为世界特大城市, 为新兴的科学城,著名的港口有 、 等。二、读图题读课本51页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图,按照顺序写出日本从西亚进口石油所经过的海域和可能途径的国家。日本的气候特点与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有何相同和不同?读课本69页图3-6日本进口能源和矿产示意图,写出日本铁矿石的主要采购来源。个性练习设计一、选择题:1.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A水能和森林 B石油和煤炭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2.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3.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4.日本地形以( )为主。A山地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5.日本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式气候6.关于日本文化叙述错误的是A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B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C日本文化严重排外 D日本是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特点7.日本大量出口的产品是A石油 B铁矿 C工业制成品 D稻米8.下列行业中,日本并不发达的是A铁路交通 B航海业 C汽车制造业 D采矿业9.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小,技术落后 B劳动力不足,但技术先进C稻米、蔬菜、畜产为主要部门 D许多农产品需要进口10.日本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原因是A这里是寒暖流交汇处 B该海域水温较高C该海域仅有暖流经过 D该海域仅有寒流经过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岛屿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②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__(写出字母及名称)③日本的著名海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写出字母及名称)④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__,请在图中用红三角标出。⑤岛屿B和岛屿C之间是__________海。教学探讨与反思若教师会用日语,可用日语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调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日本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借助于课件,用日本国花—樱花开谢的推进,时序的早晚来帮助学生理解,新颖,有趣,学生乐于学,接受起来非常顺利。组织学生做填图游戏,内容主要是四大岛屿、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著名港口、其他较大城市等,寓教于乐,效果较好。补充资料日本概况考古学家认为,早在十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前,日本还与亚洲大陆相连时群岛上已有居民居住,历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以狩猎拾荒为生,到了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制造较精细的石器和陶器,人们开始学用弓箭狩猎,煮食物和储藏食物。公元前八十世纪至三世纪史称“绳纹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已开始在陶器上制作绳状花纹。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农业和制造金属器具的方法从亚洲大陆传入、铁器的传入使农业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制造武器,并在宗教仪式中使用铜镜和铜剑。由于分工的关系,社会出现了分化,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开始出现,部落和国家也随之而产生。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史称“弥生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辘轳窑窯等先进制陶工具及技术相继传入日本。到了四世紀,邪马台国势力强盛, 统一了各国。四世纪到六世纪,中国文化经由朝鲜传入,儒家和佛家思想也传到日本。日本和朝鲜建立了关系, 从朝鲜引进中国汉朝发明的纺织、金工、鞣革、造船等技术。日本又从中国引入表意文字,学习中国的医术、天文历法和儒家思想。 并模仿中国建立政制。八世纪初,日本在奈良建立了第一个首都,开始了奈良时代。皇族成员在奈良居住了七十多年,势力愈益强大,逐渐向全国伸展。平安时代从公元794年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皇朝以当时的中国首都为蓝本,在京都建立新都,称为"平安京"。平安京作为首都几乎延续了近一千年。 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文化,直到九世纪末,锁国政策抬头,中断了与中国的交往,日本固有的文化才开始发展。这是个吸收和同化的过程, 外来的东西渐渐染上了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文字"假名"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 取汉字的边傍部首和部分草书而制成,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文字系统。由于宫廷上下沉迷于奢华靡烂的生活,放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对地方武士的控制,地方势力逐渐落入"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手中。两大家族的先祖都是皇族, 源氏于1185年,在濑户內海的“坛之浦大战”歼灭平氏。源氏得胜,朝廷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了以后七百年的封建时代。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今东京附近)成立幕府。 有感于京都朝廷耽于逸乐,生活颓废,以至失去权力,镰仓幕府厉行新政,鼓励幕府中人习武,加强纪律。镰仓时代,武士道盛极一时。 1213年,北条氏从源氏手中夺得了政权。北条氏是源赖朝妻子的家族,摄政期间出掌幕府,直至1333年。期间,蒙古人两次入侵九州北部, 两次入侵舰队都遇上台风溃不成军,失败而归。1333至1338年,日本曾一度恢复皇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統治。但很快政权又被尊氏夺去。尊氏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称室町时代。 室町武士执政历时二百多年。由于期间厉行武士道的严谨纪律,以致艺术及宗教活动都深受影响。时至今日,日本的艺术仍然十分拘谨,线条简单。十六世纪末,日本饱受內战蹂躏,群雄并起,割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霸。1590年,大将军丰臣秀吉统一天下。 1592及1597年丰臣氏两度出兵伐朝鲜,但遭到朝中两国的反抗,终告失败。1603年,德川氏在江户建立幕府,历史进入了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延续了二百六十四年。德川家康完成了统一后,著手整顿社会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体制。为巩固政权的稳定,压制地方势力,幕府加强控制对外交往,禁止基督教布教,实施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使社会及政治制度日趋僵化,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要求对外开放的呼声四起。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四艘船开入东京湾, 次年再度叩关,终于说服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和约。同年,日本又与俄、英、荷先后订立条约,恢复对外关系。四年后,又订立了通商条约。 不久又与法国缔结了类似条约。在外来势力冲击下,谋求体制改革的压力日益强烈,动乱不停,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德川幕府终于在1867年崩溃。推翻了封建制度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天皇再次重获政权。明治时代从1868年到1912年,是日本历史上辉煌显赫的时代。明治初年,天皇由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久颁布宪法,成立内阁及两院制立法机关,废除封建的阶级制度,举国上下掀起了研究西方文化热潮。 为了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明治政府提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为榜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 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在短时期內,把日本建成一个拥有近代军备和雄厚经济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到半个世纪, 日本就走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二百年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过程。不过,明治改革的成功反而刺激了日本的向外扩张野心, 终于使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两次大战,日本政府给全世界和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日本的经济日本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向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特征非常突出。1999年日本全国人口12651万,人口密度335人/平方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0.17%,平均寿命80.6岁,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男性77.3岁,女性84.1岁。1999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495.37万亿日元,折合48470.6亿美元,居全世界第2位。同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314美元。20世纪50至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增长的时期,汽车、造船、钢铁、石化、家电、电子、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等部门都跃居世界前列。经济迅速成长的主要原因包括 :1.20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市场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便宜,供给也很充足。2.美国和欧洲面临产业升级,许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尚未起步,世界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给予日本大量的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4.日本军费开支甚少,可以对扩大再生产更多地投资。5.大量引进欧洲和美国的先进科技、设备,并派遣大量人才赴美国留学和研修。6.当时日本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而且整体素质较高。7.充分利用岛国位置的优越性,还有政府的干预和各项开发计划等,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加工贸易国家,进口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燃料,出口工业品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日本所需的原煤、原油、铁矿、铜矿90%以上需要进口,镍、铀、铝土、羊毛、棉花、天然橡胶等几乎100%需要进口。日本主要的进口贸易国家包括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主要的出口贸易国家是美国、中国、韩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00年,日本进口贸易额3795亿美元,出口贸易额4792亿美元,合计858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德国而居世界三位。海运对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主要贸易港大多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如:横滨、神户、名古屋、东京、千叶、大阪和长崎。日本具有相对完整、实力雄厚的工业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装备水平也相当高,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炼油、石化、家电、电子等部门地位突出,近些年来在高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日本重工业和化工业大多临海布局,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合称“三湾一海”)为重要的工业带。丰田是著名的汽车生产专业化城市,长崎是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石油化工主要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北九州是日本的“硅岛”,近些年来电子工业发展迅速。1999年,日本生产钢铁9420万吨、合成橡胶158万吨、新闻纸330万吨、汽车990万辆、轮胎16225万条、电视机756万部、发电9211亿千瓦小时。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现代化程度高,但以个体经济为主,并且兼业农户要大大多于专业农户。主要农业部门有水稻、蔬菜、园艺、畜牧业等。日本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要占到耕地总面积50%以上,目前稻米自给有余,柑橘、茶叶、苹果、葡萄出产也比较多。畜牧业以乳用牛、肉用牛、猪和家禽为主。北海道的养殖业很发达,日本发展渔业条件优越,寒暖流交汇于东北地区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鳕鱼、青花鱼、金枪鱼等,海水养殖业也拥有较大规模。1999年日本水产品669万吨,居世界第2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