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教科版8年物理上册单元考点大通关学案第五章 物态变化目录学习目标单元归纳单元实验总结典例精讲对点演练1.认识物质的三态,并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能辨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分类,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认识晶体和非晶体,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及凝固规律;4.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式,掌握液体的沸腾规律;5.掌握并能正确区分水三态间的相互变化和吸放热现象;知识点1:物态变化与温度1.由图可知,水的三种状态是 冰、水、水蒸气 ,填写图中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2. 物体的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水处于什么状态, 温度 是重要因素。3.温度的单位: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 ,符号: ℃ (1℃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100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代表1℃)4.如图,是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请简要分析其工作过程。感温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感温泡内的气体遇冷收缩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上升;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晶体:有规则结构的固体 例如: 食盐、金属、糖、海波非晶体:没有规则结构的固体 例如: 松香、蜂蜡、沥青、橡胶2.晶体的熔化规律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的熔化条件是: 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是: 持续吸热、温度上升 ,非晶体的熔化条件是: 持续吸热 。3.在如下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4.什么叫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什么叫凝固点? 液体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5.结合图像,描述水的凝固过程。6.结合图,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熔化现象。加热时,分子振动的幅度变大。当温度足够高时,有些分子振动的幅度大到可以脱离它的固有位置,熔化就开始了7.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右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对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凝固 ,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由高到低 (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8.如图,说说屋檐下的冰锥是怎样形成的?水在下流过程中因温度较低而凝固,一部分刚到冰锥处就凝固,没凝固的在下降过程中被凝固,这种情况相继发生,形成上部粗大,下部尖细的冰锥。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 和 沸腾2.蒸发(1)定义: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2)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 ; 液体的表面积 ;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3)作用:蒸发 吸收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制冷 作用。3.沸腾(1)定义: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沸腾条件: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沸腾的规律: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升高,沸点升高 。4.结合图,从微观的角度蒸发和沸腾现象。5.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 压缩体积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制作的“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上面的水盆渗到下面的水盆,铁皮箱内的温度就会降低。这是利用 蒸发吸热 的道理来降温的。要想使此“冰箱”降温效果更好一些,可采取的办法有 增大毛巾的表面积 (写出一种即可)。7.如上图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热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 吸热汽化 ,然后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 液化放热 的道理。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8.为了探究“物态变化中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问题”,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用酒精灯加热左边试管内的水至沸腾,用导管将水蒸气引导入右边试管内的冷水中。请回答:(1)根据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 水量的多少、温度计的示数 。(2)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甲侧: 水量减少、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乙侧: 水量增多、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3)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是小明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汽化、液化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从冰箱取出的饮料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饮料瓶上;擦干后,饮料瓶的温度依然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再次附着在饮料瓶上11.南极地区是冰的世界,冰川的厚度平均为2000 m,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羞不多,但有趣的是这里的空气感觉却很湿润。这是为什么 冰雪升华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使空气变得湿润。一、探究固体熔化规律1.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温度计 停表2.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写出两条)(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3.实验中选择多种晶体和多种非晶体的目的是什么 选多种:使所得熔化规律具有普遍性。选晶体和非晶体:使得到的固体的熔化规律具有全面性(或完整性)。4.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固体放在温水中加热 (1)使固体(冰、松香等)受热均匀。(2)减慢固体的熔化速度,便于观察物质状态并记录对应的加热时间与物质的温度。5.要探究海波熔化是否吸热,怎样操作 海波正在熔化时,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在海波温度仍等于熔点温度时观察海波能否继续熔化;再把试管放回热水中,观察海波能否熔化。6. 实验需要收集证据有哪些 加热时间和对应的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状态。7.实验结论是什么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二、探究液体沸腾规律1.写出两种减少从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的办法。适当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2.实验中水量过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易观察水中气泡的现象;温度计的感温泡可能无法全部浸入水中,无法准确测量水的温度。3.水沸腾时气泡中的气体是什么 写出依据。气泡中是水蒸气; 沸腾时,水的质量减少了,管口出现“白气”。4.要研究水沸腾过程是否吸收热量,应该如何操作 水沸腾时,将试管从热源上取下来,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当水温仍为沸点温度时,再将试管放回到热源上,观察水是否沸腾。5.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有哪些不同之处 (写出两条)沸腾前:少量气泡生成,气泡上升、变小,直至消失;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大量气泡生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是水沸腾的图像,分析两个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到达98℃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初温相同。不同点:c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7.水沸腾的现象是: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8.水沸腾的规律是: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1. 物态变化和温度计【例题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C )A.B.C. D.【例题2】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横线上:(1) 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液化 ;(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液化 ;(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汽化 ;(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地面上的霜 凝华 ;(5)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液化 ;(6)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凝华 。考点2. 熔化和凝固【例题1】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B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例题2】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 沸腾 B. 凝固 C. 熔化 D. 升华【例题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物质非晶体B. 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C.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例题4】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考点3. 汽化和液化【例题1】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凝固B.汽化C.升华D.液化【例题2】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C )A.凝固B.凝华C.液化D.汽化【例题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示情景,说明水还没有沸腾B.调节铁圈B高度时,不用点燃酒精灯C.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水内部也在汽化D.移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考点4. 升华和凝华【例题1】雾凇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D )A. 升华 B. 凝固 C. 熔化 D. 凝华【例题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B )A. 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 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例题3】“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D )A.甲图:初春、扎龙湿地冰雪消融 B.乙图:盛夏,林都伊春薄雾消散C.丙图:金秋,镜泊湖畔朝露晶莹 D.丁图:寒冬,太阳岛上雪人变小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A.吸热 温度升高 B.放热 温度降低C.吸热 温度不变 D.无法确定3.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白露”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4.2021年1月12日,我国首条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在深圳试验成功。高温超导输电,指的是接近-200℃的液氮环境下,利用超导材料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200℃的正确读法是( )A.负摄氏200度 B.零下摄氏200度C.零下200度 D.零下200摄氏度5.小新用燃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小新的想法正确的是( )A.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温度不变B.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温度增大C.壶内水沸腾时,加上纸盖,水会停止沸腾D.壶内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6.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和温度都不变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8.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凝固过程,需要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C.“箱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需要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9.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A.B.C.D.10.雾、露、冰、雪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下列关于雾、露、冰、雪的物态变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雪——升华——放热 B.冰——凝固——吸热C.露——液化——放热 D.雾——汽化——吸热11.在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东对实验器材的几个位置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杯底湿沙子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B.烧杯中部有“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铁盘底部有水滴,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铁盘内部冰块吸热熔化变成水12.“中华好诗词”中有许多对物态变化现象的生动描述。下列诗词中加引号的内容与物态变化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凝固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液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凝华D.“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熔化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甲是非晶体,固体乙是晶体B.固体甲在第4到8分钟的时间内温度不变,温度不变C.该实验的加热方法通常采用水浴法D.固体甲的熔点高于固体乙的熔点1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15.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内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时会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6.小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超市里看到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寒冷的冬天晨练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路边树上有时会看到雾凇,“白气”和雾凇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__现象。17.吃完哈根达斯冰淇淋后,可以利用附送的防止冰淇淋熔化的干冰做个小实验。在小盆中放入适量开水,将几颗花生粒大小的干冰放入其中,可观察到干冰入水后立即产生了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充满了“白雾”,如图。这是因为固态干冰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比固体干冰体积大将近800倍的二氧化碳气体,并_________(填“吸”或“放”)热,空气里的_________遇冷会变为小液滴形成“白雾”。18.如图所示,夏天许磊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一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的感觉,这是因为水 ___________,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着粗气,这样可以增大 ___________,并且加快了 _____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19.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20.今年冬天,气象部门多次发布寒潮预警。小强同学从十分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食堂,眼镜上迅速蒙上了一片白雾,立刻用干布擦拭镜片,但很快又会重新蒙上一层白雾,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21.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行各业开始了复工复产,学校也陆续开始了复课。学校每个班级门口都放置了免洗酒精洗手液,学生们每次用的时候手掌都有凉凉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们必须佩戴口罩上课,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1)用免洗酒精洗手液洗手为什么会有凉凉的感觉?(2)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此时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22.摄氏温度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阐述,当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与水的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时,这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1标准大气压下)。23.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的特点,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_____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5)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6)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24.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通过探究,冬天给道路撒盐可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撒盐可以________。1.B2.C3.B4.D5.B6.D7.D8.C9.D10.C11.C12.D13.C14.AD15. 液化 放出16. 熔化 吸 液化 凝华17. 升华 吸 水蒸气18. 蒸发吸热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19. 晶体 变多20.蒸发吸热21.(1)温度计示数变大;(2)内侧空气遇冷凝华22.标准大气压下23. 自下而上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89 不变 停止加热 B24. -4 -2 增加 晶体 会降低水的凝固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教科版8年物理上册单元考点大通关学案第五章 物态变化目录学习目标单元归纳单元实验总结典例精讲对点演练1.认识物质的三态,并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能辨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分类,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认识晶体和非晶体,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及凝固规律;4.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式,掌握液体的沸腾规律;5.掌握并能正确区分水三态间的相互变化和吸放热现象;知识点1:物态变化与温度1.由图可知,水的三种状态是 ,填写图中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2. 叫做温度。水处于什么状态, 是重要因素。3.温度的单位:常用单位是 ,符号: (1℃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每一等代表1℃)4.如图,是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请简要分析其工作过程。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晶体: 例如:非晶体: 例如:2.晶体的熔化规律是: ,晶体的熔化条件是: 。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是: ,非晶体的熔化条件是: 。3.在如下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4.什么叫熔点?什么叫凝固点?5.结合图像,描述水的凝固过程。6.结合图,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熔化现象。7.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右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对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8.如图,说说屋檐下的冰锥是怎样形成的?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2.蒸发(1)定义:(2)影响因素: ; ;(3)作用:蒸发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3.沸腾(1)定义:(2)沸点: 。(3)沸腾条件: 。沸腾的规律:(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4.结合图,从微观的角度蒸发和沸腾现象。5.液化的两种方式: ;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制作的“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上面的水盆渗到下面的水盆,铁皮箱内的温度就会降低。这是利用 的道理来降温的。要想使此“冰箱”降温效果更好一些,可采取的办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7.如上图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热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 ,然后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 的道理。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8.为了探究“物态变化中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问题”,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用酒精灯加热左边试管内的水至沸腾,用导管将水蒸气引导入右边试管内的冷水中。请回答:(1)根据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 。(2)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甲侧: ;乙侧: 。(3)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是小明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有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11.南极地区是冰的世界,冰川的厚度平均为2000 m,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羞不多,但有趣的是这里的空气感觉却很湿润。这是为什么 一、探究固体熔化规律1.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2.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写出两条)3.实验中选择多种晶体和多种非晶体的目的是什么 4.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固体放在温水中加热 5.要探究海波熔化是否吸热,怎样操作 6. 实验需要收集证据有哪些 7.实验结论是什么 二、探究液体沸腾规律1.写出两种减少从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的办法。2.实验中水量过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3.水沸腾时气泡中的气体是什么 写出依据。4.要研究水沸腾过程是否吸收热量,应该如何操作 5.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有哪些不同之处 (写出两条)6.如图所示是水沸腾的图像,分析两个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7.水沸腾的现象是8.水沸腾的规律是:考点1. 物态变化和温度计【例题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B.C. D.【例题2】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横线上:(1) 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3)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地面上的霜 ;(5)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6)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考点2. 熔化和凝固【例题1】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例题2】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沸腾 B. 凝固 C. 熔化 D. 升华【例题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非晶体B. 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C.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例题4】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考点3. 汽化和液化【例题1】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汽化C.升华 D.液化【例题2】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凝华C.液化 D.汽化【例题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情景,说明水还没有沸腾B.调节铁圈B高度时,不用点燃酒精灯C.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水内部也在汽化D.移去酒精灯,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考点4. 升华和凝华【例题1】雾凇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 B. 凝固 C. 熔化 D. 凝华【例题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 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例题3】“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甲图:初春、扎龙湿地冰雪消融 B.乙图:盛夏,林都伊春薄雾消散C.丙图:金秋,镜泊湖畔朝露晶莹 D.丁图:寒冬,太阳岛上雪人变小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A.吸热 温度升高 B.放热 温度降低C.吸热 温度不变 D.无法确定3.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白露”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4.2021年1月12日,我国首条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在深圳试验成功。高温超导输电,指的是接近-200℃的液氮环境下,利用超导材料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200℃的正确读法是( )A.负摄氏200度 B.零下摄氏200度C.零下200度 D.零下200摄氏度5.小新用燃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小新的想法正确的是( )A.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温度不变B.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温度增大C.壶内水沸腾时,加上纸盖,水会停止沸腾D.壶内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6.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和温度都不变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8.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凝固过程,需要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C.“箱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需要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9.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A.B.C.D.10.雾、露、冰、雪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下列关于雾、露、冰、雪的物态变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雪——升华——放热 B.冰——凝固——吸热C.露——液化——放热 D.雾——汽化——吸热11.在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东对实验器材的几个位置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杯底湿沙子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B.烧杯中部有“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铁盘底部有水滴,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铁盘内部冰块吸热熔化变成水12.“中华好诗词”中有许多对物态变化现象的生动描述。下列诗词中加引号的内容与物态变化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凝固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液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凝华D.“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熔化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甲是非晶体,固体乙是晶体B.固体甲在第4到8分钟的时间内温度不变,温度不变C.该实验的加热方法通常采用水浴法D.固体甲的熔点高于固体乙的熔点1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15.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内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时会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6.小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超市里看到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寒冷的冬天晨练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路边树上有时会看到雾凇,“白气”和雾凇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__现象。17.吃完哈根达斯冰淇淋后,可以利用附送的防止冰淇淋熔化的干冰做个小实验。在小盆中放入适量开水,将几颗花生粒大小的干冰放入其中,可观察到干冰入水后立即产生了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充满了“白雾”,如图。这是因为固态干冰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比固体干冰体积大将近800倍的二氧化碳气体,并_________(填“吸”或“放”)热,空气里的_________遇冷会变为小液滴形成“白雾”。18.如图所示,夏天许磊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一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的感觉,这是因为水 ___________,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着粗气,这样可以增大 ___________,并且加快了 _____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19.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20.今年冬天,气象部门多次发布寒潮预警。小强同学从十分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食堂,眼镜上迅速蒙上了一片白雾,立刻用干布擦拭镜片,但很快又会重新蒙上一层白雾,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21.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各行各业开始了复工复产,学校也陆续开始了复课。学校每个班级门口都放置了免洗酒精洗手液,学生们每次用的时候手掌都有凉凉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们必须佩戴口罩上课,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1)用免洗酒精洗手液洗手为什么会有凉凉的感觉?(2)佩戴眼镜的学生眼镜上有时会有“雾气”产生,此时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22.摄氏温度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阐述,当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与水的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时,这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1标准大气压下)。23.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的特点,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_____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5)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6)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24.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通过探究,冬天给道路撒盐可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撒盐可以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考点大通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炼学案 第5章 物态变化 答案.docx 【单元考点大通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炼学案 第5章 物态变化.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