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58-64页,冰雪世界南极洲和北冰洋的位置、范围、特点、动物等,以及因纽特人。还介绍了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特点等。能通过分析地理景观图片和地图了解一个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问题,并能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挖掘地理知识。过程与方法借助语文课本《伟大的悲剧》 中南极探险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的描述,讲述地理课本中南极洲部分知识,让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去感悟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过程。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将语文课本中鲜活的情感内容充实到地理教学中,以地理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文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感悟,培养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观。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及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2.引进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并促进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四个方面。难点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教学突破通过学生阅读《伟大的悲剧》一文,感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极地区气候的变化。通过利用地球仪和课件演示明确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设置企鹅母子的情景对话理解南极大陆气候的演变和大陆漂移的关系。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南极气候寒冷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并提出相关阅读要求。探求课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精神。设计教学软件。学生准备预习地理课本北极和南极地区一节,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课,要求学生能将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点与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描述相对应理解。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1.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2.位置、地形、面积授课 2.根据教师提供资料和地球仪明确所学内容3.组织学生探究南极洲气候特点 3. 根据语文课本内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得出结论。4.展示设计的软件卡通画,创设企鹅母子的对话情景 4. 探究讨论,解释说明对话场景涉及的问题。5.教师总结。 5.总结知识,感悟人生。一、预习汇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导入:南极是人类最晚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的大陆,有两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探险家曾经展开过一次竞争,作家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详细描述了第二名的失败过程。这节课我们跟随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希望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迪,促使我们对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2.投影第一组汇报题目:没有相关地理知识就不能深刻理解的内容。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否则不可能如此准确地找到这些内容。说明:本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地理知识对于正确理解《伟大的悲剧》一文的重要意义。3.投影第二组汇报题目从哪些细节看出探险队员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不是一次莽撞的冒险?教师评价:这是具备科学精神的人在探险,不同于莽撞的冒险,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科学精神,是真正的勇敢。说明:本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正确理解冒险与科学探险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科学的探险精神。4.投影第三组汇报题目从文中你可以读出哪些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教师评价:思考非常深入,而且能够通过总结发现规律。5.教师介绍行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启发学生对这几个时间进行解释。学生讨论回答:说明: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养成阅读中关注细节描述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体现地理科学的价值所在。6.投影第四组汇报题目文章中哪一段内容最让你感动?对你的人生有何启迪?教师评价:同学们找的内容反映了英雄们在最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困苦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毅力和崇高精神。我们印象当中英雄都是英勇无畏的,可是从文章中却发现,英雄们也知道害怕,甚至有时还非常恐惧。比如:159页最后两行:“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愿上帝保佑我们吧…” 可他们在恐惧和绝望的边缘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的继续向前走呀。”“即便是绝望,也要咬紧牙关向前走!”这是英雄留给人类的最大财富。面对高尚的灵魂,任何人都会被深深的震撼。面对战胜自己的对手、最后一点点维持生命的能量、已经成为负担的战友、即将到来的死亡,勇士们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性的高尚,他们在一次竞赛中失败了,但面对人性的考验,他们是胜利者,在冰雪大陆竖起了高尚的人性丰碑。 倾听教师导入新课,准备本组汇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一组汇报154页:“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段时间探险?)155页:第二自然段“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杆滑雪杆……狗的足迹”(交通工具?)157页:第2自然段“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回来的路程面临极夜和指南针难以指示准确方向)158页:第三自然段第3行,“寒冷、冰冻、飞雪、风暴”…………3.二组汇报学生:首先是时间的选择,其次是工具的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比如指南针、物资储备、营地设置等),岩石标本的搜集和不间断地记日记等。还有探险队员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岩石标本的感人行为。4.三组汇报为什么选择在大约1月18日接近南极?3月2日他们到达了下一个贮藏点(他们惊慌了)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被风雪困住。10月29日一只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11月12日找到了他们。158页第三自然段第3行,“寒冷、冰冻、飞雪、风暴”概括出了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几个重要时间也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5.选择1月份到达南极,这段时间正是南极最温暖的时期。2月17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埃文斯海军军士死去了。3月2日他们到达了下一个贮藏点,漫漫的极夜就要来临了,南极变得更冷。3月29日,被困八天,他们知道天气只能越来越恶劣,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第二年10月29日探险队才出发寻找,此时南极开始变得温暖,为寻找提供了可能。…………6.156页第1自然段第6行“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157页第1自然段第1行“他要最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160页第1自然段第5行“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呀……”162页第4自然段第1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学生感悟: 斯科特虽然输给了阿蒙森,但他毅然决定完成为阿蒙森作证的任务,证明了人格的崇高;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不舍得扔下岩石样品,体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许多人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连累同伴,而同伴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他们。二、南极洲位置、范围、地形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承转:正因为有了这些高尚而无畏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人类才对南极大陆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而书本上的知识,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这圣洁而神秘的大陆—南极----1.通过课件展示南极地区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引导学生利用地理语言描述其范围和位置。2.教师利用课件从不同角度演示地球自转。 3.教师投影各大洲相同比例尺的轮廓图和相关数据。4.投影南极洲剖面图和各大洲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5.看看美洲和非洲最近的空中航线你能找到吗? 用地理语言准确描述南极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学生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对照课件观察地球自转时南极洲的旋转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学生参考地球仪大致判断南极洲与其他大洲的相对面积,并参考数据比较排序。观察图片,分析南极大陆高海拔的特点,并根据资料判断,如果没有冰层,平均海拔高度。通过观察地球仪,得出结论:飞越南极地区的路线是最近路线。三、南极洲气候特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出示投影:“南极洲降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气温曲线”图及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图,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这些气候特点,并将这些气候特点与英雄们南极探险遇到的困难相对应。2.南极大陆气候有什么特点?结合地理课本和语文课本总结出来。3.指导讨论:为什么如此寒冷干燥?说明:语文课本中侧重对自然景观的形象描述,地理课本注重内在规律的把握,通过这一练习,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分析南极洲气候特点的成因,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语文课本中的相关内容。 1.结合语文课本相关描述总结出气候特点。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狂风、酷寒、干燥学生讨论各种可能的原因并总结。四、探究总结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展示设计的软件卡通画,创设企鹅母子的对话情景:小企鹅:妈妈,听说我们这里曾经非常温暖,黑夜也没有现在这么长,这是真的吗 企鹅妈妈:我听你姥姥说,我们这里也曾经是枝繁叶茂,非常温暖的,可是谁也没见过,没法证明了?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发言,就情景中的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推理。(1)以前南极洲真像小企鹅的姥姥说的那样枝繁叶茂,非常温暖吗?(2)以前的事情真的无法证明了吗?(3)为什么昼夜长短也发生了变化?(4)你希望小企鹅的愿望变成现实吗?说明:通过创设情景,引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对大陆漂移学说和地球公转导致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回顾,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由此解释语文课本中的相关问题。通过“你希望小企鹅的愿望变成现实吗?”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变暖对南极大陆和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3.总结:投影展示本届总结提纲 观看课件,感悟情境,积极思考。学生思考回答,畅所欲言:(1)联系大陆漂移学说和南极地区发现丰富煤炭说明,这是真实的。(2)可以利用大陆漂移学说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证明,比如煤炭的发现。(3)昼夜长短的变化正说明了其纬度位置发生了变化。(4)小企鹅的希望如果变成现实,海平面上涨将淹没许多城市,并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3.跟随老师总结巩固。本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对于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探索是多么的艰辛,这种艰辛又折射出人类无比的勇敢、智慧、和高尚。我们既了解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特征、未来的发展前景,更被斯科特等人的探险过程所深深地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也因此知道了,书本上的知识是许多人心血甚至生命的体现。板书设计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总结提纲南极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气候特点:酷寒、狂风、暴雪原因:高海拔、高纬度、强反射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是谁?阿蒙森战胜斯科特首先到达南极点,他取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世界各大洋中,最寒冷的一个是(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2.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3.站在南极点,四面八方全是(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4.北极地区的极昼现象出现在北半球的( )A夏季 B春季 C冬季 D秋季5.世界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强的地方是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青藏高原 D西伯利亚6.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居民主要是( )A因纽特人 B俄罗斯人 C挪威人 D瑞典人7.中国在南极半岛上设立的科学考察站名称为( )A长城站 B中山站 C东方站 D和平站8.世界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A两极地区 B高山冰川 C河流湖泊 D地下水9.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是( )A非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南极洲10.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 )A阿蒙森 B斯科特 C鲁宾逊 D麦哲伦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上图中填写南极洲所濒临的大洋。标注并填写南极半岛、长城站、中山站为两条900经线标注方向(东经或西经)请在该图上描绘出南极圈,并标注其纬度数。请在该图上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南极洲有煤炭资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吗?个性练习设计1.当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时,南北极的太阳高度角是相等的(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附近2.北极和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 )A北极熊、企鹅 B企鹅、北极熊 C海豹、北极熊 D北极熊、北极狐3.到南极洲去科学考察,最好选择在( )A 1月份 B 5月份 C 7月份 D 8月份4.北冰洋沿岸最主要的国家是( )A俄罗斯、加拿大 B英国、挪威 C冰岛、阿根廷 D美国、日本5.南极洲出现极昼的时期是由_________日至_________日(春分、秋分、冬至、夏至)A春分 秋分 B秋分 夏至 C秋分 春分 D冬至 夏至6.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原因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为主C、大陆上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 D、高山上覆盖着很厚的冰层7.填空(1)南极洲地处高纬,几乎全在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以内。南极大陆地跨东、西两半球,整个大洲几乎全被冰雪覆盖,是地球上纬度最_________、跨经度最_________的大陆。极地 ,多狂风, 稀少,夏季出现 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很小。(3)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 、 和 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4)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重要的海峡是 海峡,海峡两侧分别是 国和 。8.读图题读南极洲图,回答:(1)南极洲是地球最__________部的陆地,四周被大洋环绕,A是__________洋,A的西边是__________洋,A的东边是__________洋。(2)在图中标出东经和西经(3)南极洲与其他大洲相距遥远,只与__________洲距离较近。(4)B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考察站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站,C是__________站,B在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C在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教学探讨与反思1. 本课结合语文教材拓展了地理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路,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特别是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通过观摩地球仪分析问题,开拓了思维;通过分析南极气候的成因增强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对相关学科内容的理解。2. 信息技术的采用,为情景创设提供了便利,内容的展示效率也大为提高,对提高学生兴趣,促进知识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3. 《伟大的悲剧》一文篇幅较长,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堂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学生充分预习。因为整合,内容比较多,需要进一步提炼和组织教学内容,以适应课堂教学,特别是预习作业的布置应更具体一些,以提高课堂效率。4. 学生在地理课本、地图、语文课本之间频繁的转移视线,有“忙不过来”的感觉,考虑通过课件设计来提供更为集中的信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补充资料南极条约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我国与南极:1984年11月20日,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两极英雄阿蒙森坐落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挪威新奥勒松科学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站,看上去与邻近的几个国家的科考站明显不同,这就是新奥勒松科考站旁一块空旷的土地上,竖立着一位探险家的半身塑像。他头戴毛绒绒的皮帽,脸色严峻,面向东北方的北极点方向。他就是挪威、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探险家之一,世界上第一个达到南极点的罗阿德·恩格布雷森·格拉文·阿蒙森。阿蒙森一行达到南极点的时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1年12月14日,并在海拔3360米的南极点设立了“极点之家”,居住了3天,成为世界上首次达到南极点的英雄。为夺取首个达到南极点的荣誉,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队与阿蒙森一行展开竞争。由于措施不当,在阿蒙森一行离开南极点后的第33天,即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才达到南极点。失败的打击,加之补给断绝,斯科特一行5人在返程途中全部倒毙在南极冰盖上。具有强烈进取心的阿蒙森,并没有因为在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点取得的显赫成功而收住探险的脚步。这位挪威勇士回国后,又积极投入北极探险。最令人眩目的成就就是他首次实现了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起程,乘坐飞艇穿越北极点抵达美洲。然而,他的生命的终点,也同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起飞的另一飞艇有关。阿蒙森完全了解乘飞艇探险的优点与危险。飞艇不仅飞行速度快,也不受北冰洋起伏不平的浮冰的阻挡,因此能够在实现短时间内长距离远征的目的。至于危险,早在1897年就曾发生过。当早期的北极探险家试图乘船和滑雪橇远征北极点时,均受北冰洋恶劣的天气和严重的冰情的阻隔而归于失败。可否使用飞艇一试呢?1897年7月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一艘飞艇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腾空而起,向着北极点方向飞去。艇内有三位雄心勃勃的瑞典勇士,他们是:工程师索洛蒙·奥尤斯特·安德烈和他的助手、物理学家尼尔斯·斯特林德·贝尔格,再就是技师克努特·弗伦格尔。谁能想到,这艘名为“奥雷尔”号的飞艇一去不返。33年后,人们才在别雷岛上发现了安德烈的尸体,以及他们的遗物。虽然美国人皮尔里一行于1909年4月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助雪橇成功地达到北极点,但欧洲的一些国家出于开辟北部航道,缩短达到美洲的里程和时间,急于了解北冰洋的冰情和海流特点。出于这个需要,阿蒙森决定乘飞艇飘行于北极上空。说干就干。1925年,阿蒙森和美国人埃尔斯沃思乘飞艇从新奥勒松附近的孔格斯峡湾起飞,达到了北纬87度43分的地方。他们有所发现:自格陵兰海以北至他们到达的高纬度海域之间没有陆地。飞越北极点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1926年5月9日,美国人理查德·伯德驾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格斯峡湾起飞,越过北极点。15个小时后,飞行小组返回斯瓦尔巴德群岛。两天后,即1926年5月11日,人类的又一壮举始于斯瓦尔巴德群岛。阿蒙森与埃尔斯沃思乘坐意大利人乌姆皮尔托·诺彼勒设计的“挪威”号飞艇,从孔格斯峡湾起飞,向着北极点,然后又向着美洲方向飞去,最终抵达美国阿拉斯加的巴罗角。全程5456多公里的行程,他们仅用72小时就完成了。阿蒙森的创举在于开辟了北极的空中航道。从此,阿蒙森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两极英雄。意大利人诺彼勒不满足于这一探险,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也大干一番。1928年5月初,他又建造了一艘名为“意大利”号的半金属飞艇来到斯瓦尔巴德群岛,先是从这里起飞作了两次飞行。意犹未尽,他又想驾着“意大利”号飞艇前往北极点。1928年5月24日,这艘飞艇达到北极点上空,然后返航。当艇上人员了望到了斯瓦尔巴德群岛,就要登陆欢庆胜利的时候,飞艇突然漏气,并坠落在冰面上。猛烈的撞击把猝不及防的艇内9人甩出艇外。仍有浮力的飞艇在风力的作用下,又腾起漂移。艇上剩余的6人只有等待命运的安排了。跌到浮冰上的9人随海流漂移到弗因岛附近。6月3日,一位苏联无线电爱好者偶然收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苏联遂派出破冰船达到斯瓦尔巴德群岛以北的浮冰区,救出了9位遇险者。“意大利”号飞艇失事的消息很快传开,身在挪威的阿蒙森坐不住了。出于对诺彼勒的友情,也出于一位探险者的勇敢和无私,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从挪威的卑尔根乘坐“拉姆”号飞机,飞赴斯瓦尔巴德群岛北部冰区,搜寻“意大利”号。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他,于6月20日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便失踪了。生为探险而生,死为探险而死的两极探险英雄阿蒙森就这样谢幕人生。不错,他的死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但他一再展示人类开拓精神的英雄壮举,已经并将继续永存于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