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了解地区单元整体说明单元教材分析本章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的“了解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在全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认识大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和奠基作用。本章的五个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各具特色,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本章教材紧紧抓住了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这不论对学生掌握本章知识、发展智力,还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有好处。“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论从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条件,还是从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从连两洲、通两洋的地理位置、山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等方面讲述了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从热带经济作和水稻生产、锡矿和石油的开采等方面讲述了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南亚”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如:南亚的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特别明显,所以将它与地形放在一起讲述;南亚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地形对气候特点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南亚的农业受益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西亚” 一节,从陆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中、海运上三个空间维度,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时间段上充分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十分典型的干旱环境下,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西亚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西亚的灌溉农业在全球独具特色,节水农业更是闻名世界。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在教学中要强调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这里的石油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的路线。本节教材紧紧抓住了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联系,这不论对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发展智力,还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有好处。“欧洲西部”一节,重点选取了“位置与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三个方面内容。突出了欧洲西部的人文特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必然要涉及到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如“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时,就有必要补充:什么是峡湾、峡湾的成因;极昼、极夜的知识等等。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掌握好知识的衔接,掌握好补充知识的尺度。本区面积虽小,但国家数目众多,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区主要国家及分布是认识本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基础,而本区各国经济发展的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是教学上应重点了解和掌握的地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之所以放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是因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节的教学重点由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等四个方面。教材在讲述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时,许多地方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既能清楚地表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相似性,又能区分两极地区的差异。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因果关系。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与纬度位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纬度位置高,得到太阳光热少,气候严寒,降水以冰雪为主。由于蒸发非常微弱,这些冰雪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越堆越厚,形成了今日的冰雪世界。在南极洲,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同时由于地势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南极洲储备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同时将煤、铁等矿产资源深深埋在冰雪下。这里保存良好的原始风貌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来考察、探索。这部分内容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绝好材料。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了解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了解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的影响;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及其发达的旅游业。2.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亚的国家;掌握南亚三的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了解南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之一,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状况,了解印度在南亚及世界的地位。3.能在地图上填出西亚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国家、“五海”以及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名称;了解西亚的主要民族、人种、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4.在地图上指出主要的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岛屿、海湾、海峡和内海及主要国家;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农业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熟悉本区主要旅游资源。5.了解两极地区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能在地图上填出有关的大洲和大洋以及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名称;读两极地区地图,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总结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规律的方法。2.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解决问题。例如:纬度位置决定东南亚和南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明显;南亚的农业受益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3.学会分析西亚的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的路线。学会通过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会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的原因。通过了解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空,分析北冰洋在交通上的战略地位,认识南极洲在未来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将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东南亚的华侨和华人随所在国家和我国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的实例,培养科学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3.了解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而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4.通过了解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两极地区资源的前景,加强保护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通过了解我国对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单元重难点一览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2.南亚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3.热带季风的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4.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5.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6.欧洲西部各国经济发展的概况、特点6.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7.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2.南亚热带季风的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3.南极洲气候严寒的成因单元学情分析本章内容以前一章“认识大洲”中的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突出了五个地区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了解了一些各大洲的知识,初步培养起来了对世界区域的兴趣。这些知识、方法和兴趣都是学习本章基础,对于相关的知识要促使学生不断的巩固,用这些已有知识作为掌握新知识的突破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愿意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的各种体验,他们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异域风情,探险考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寓知识于娱乐,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学生就会在自主、自愿、积极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有利于促进读图、析图、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各种能力的提高。因此,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一旦这种方法或意识内化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有益的态度、价值观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便会产生愉悦的体验,从而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单元教学建议本章教材能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野外活动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为宗旨。其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分析、总结的好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其次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的关键。例如,由于东南亚维度低而形成了湿热的气候,而湿热的气候又是东南亚形成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特色的基础。又如,由于地形、地势控制河流走向,形成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而河流上下游在水文特征和地貌上的差别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影响着大城市的分布。综合性是地理的学科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章教材有大量的地图,每一幅地图中都隐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析图、记图、用图,学会从地图中扑捉、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去解答每道思考题,使学生既掌握了必要的地理知识又找到了学好地理的钥匙。考虑到本章内容与学生生活空间的距离,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拉近距离,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动态、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考虑到学生对一些世界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可以多联系一些国际时事,热点地区进行教学,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说、多想、多探究、多讨论,采用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方法。即可增强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还能强化地理的社会功能。单元课时分配本章内容共包含五节,可用10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节东南亚 2课时第二节南亚 2课时第三节西亚 2课时第四节欧洲西部 2课时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课时东南亚位置气候地形纬度低;连两洋、通两洲的“十字路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冲积平原地形崎岖,多火山,平原较少热带经济作物:水稻人口稠密,海外华人最大的聚居地南亚位置热带季风气候三大地形区宗教与社会农业两大河流人口与经济西亚位置干旱环境民族和宗教世界石油宝库五海三洲之地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畜牧业较发达灌溉农业,节水重要阿拉伯人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储量、产量、出口量第一输往西欧、美国、日本欧洲西部位置与范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农业发达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范围纬度位置居民典型动物范围纬度位置气候地形资源极地科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