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商务星球版)韩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八年级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民间流传着一首诗:“头上顶到漠河北,嘴喝两江汇合水,脚踩曾母暗沙岛,帕米尔上摆摆尾”。下图为我国疆域图。据此完成1~4题。1.我国陆地面积约( )A.630万平方千米 B.740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 D.1700万平方千米2.根据这首诗,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东西跨度大②“两江汇合水”的两江指黑龙江和鸭绿江③曾母暗沙位于我国海南省④“帕米尔”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帕米尔高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关于我国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最南端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 B.我国最东端与朝鲜相邻C.我国最北端与蒙古相邻 D.我国最西端与俄罗斯相邻4.江苏省是一个美丽的滨海省份,它主要濒临(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长征途中,途经泸定桥时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A.贵阳 B.长沙 C.成都 D.银川6.下列省区中,既有长征路线分布,又是长江流经的省区是( )A.滇 B.赣 C.闽 D.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中华龙舟大赛于6月8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开赛。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城市最有可能举行水上龙舟活动的是( )A.拉萨 B.广州 C.乌鲁木齐 D.酒泉8.除了赛龙舟,端午节还有食用下列哪种食物的传统习俗( )A.月饼 B.粽子 C.汤圆 D.饺子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下图为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9~10题。9.该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B.北高南低,呈平缓下降趋势C.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10.我国的地势特征( )A.阻碍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不利于农业生产B.使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C.便于河流从地势第三级阶梯流向地势第一级阶梯D.便于冬季风向南吹送,使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11.图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经过1月0℃等温线 D.主要位于湿润区13.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C.山区应大力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 D.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读下图,完成14~15题。14.酒泉卫星发射场位于我国(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15.下列卫星发射场年平均降水量按由多到少排列的是( )A.文昌、西昌、太原、酒泉 B.酒泉、太原、文昌、西昌C.文昌、太原、西昌、酒泉 D.酒泉、文昌、西昌、太原2024年8月31日,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宝鸡等地有短时强降水,降水期间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下图示意我国不同月份雨带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雨带)。据此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B.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C.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17.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北涝南旱 B.全国皆涝 C.南涝北旱 D.西涝东旱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水系类型,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我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18.关于上图中我国部分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是长江的支流 B.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C.黑龙江结冰期长 D.雅鲁藏布江最终汇入北冰洋19.冬季,塔里木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少 B.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灌溉用水过多C.高原山地气候,降水稀少 D.冬季气温高,蒸发大20.上图中,只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黑龙江 D.雅鲁藏布江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21~23题。2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 C.铁矿 D.森林22.下列行为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购物篮购物 B.利用清洁能源C.提倡垃圾分类 D.选用一次性餐具23.下列资源利用活动中,不正确的是( )A.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日常生活中,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牧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24.人口普查是有针对性的对人口数量、民族、年龄等数据进行登记搜集。西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针对人口普查的主题学习活动。左下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图,右下图为我国2000~2021年净增人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主题一:人口数量(1)我国各省区人口总数存在差异,上图中人口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和__________(填简称)。(1分)(2)2016~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变化?写出该变化会产生的人口问题。(2分)主题二:人口分布(3)左上图中人口地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人口地理界线的西北部较东南部人口更___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1分)主题三:人口政策老年人口比重过大会引发一系列发展问题,主要包括劳动力缩减、资本积累不足以及社会保险等财政负担加重。在人口结构巨大变化的当下,老年人的生活成为社会关切问题。(4)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主题四:主要民族西安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我们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主题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口述:我们的节日可热闹了,大家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草原上,赛马、摔跤、射箭……(5)该同学最可能来自我国哪个民族?请写出该民族主要集中分布的省区(写出字母及全称)。(2分)25.下图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1)说出A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气候特点。(2分)(2)小华在从北京到呼和浩特的旅行途中发现典型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写出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典型植被的变化,并简述原因。(2分)(3)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光照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简述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冬季气温极低,常出现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天气,被誉为“冰城”;而与之同纬度的欧洲地区,如英国伦敦,冬季气温通常在零度以上,较为温和。在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齐齐哈尔的七月平均气温可达22.8℃;而与之纬度相近的巴黎七月平均气温却只有18.4℃。(4)为什么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2分)26.2024年7月26日,甘肃省天水市举行了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暨长江、黄河流域禁渔执法宣传活动,放流了鲢鱼、鳙鱼等鱼类。读长江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概况与贡献】(1)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请简述其共同原因。(1分)(2)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2分)【问题与治理】(3)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A__________(填地形区),河流含沙量大。多年来,治理黄河中游的生物措施是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同时采取工程措施综合治理,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兼顾防洪与治沙。(2分)荆江是指长江流域枝城——城陵砚河段,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险”体现在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极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效果显著。(1分)(5)总结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分)27.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图3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图1 图2 图3(1)写出图1中①、③、④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①为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3分)(2)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至少答出两点)(2分)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如图3),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质量相对较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3)请从气候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1分)(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我国提出要严守__________亩耕地红线。请写出两条具体的土地资源保护措施。(3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2024年5月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南省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材料二:左下图为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主要河流流量的季节分配图。(1)结合图文材料归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分)(2)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2分)(3)请写出我国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并从生活用水现状的角度分析我国建设该工程的必要性。(2分)(4)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你从工业、农业、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该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1分)试卷类型:A(商务星球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1.C 2.D 3.A 4.B 5.C 6.A 7.B 8.B 9.C 10.B 11.C12.A 13.C 14.D 15.A 16.A 17.C 18.C 19.A 20.D 21.C22.D 23.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24.(共7分)(1)鲁(1分)(2)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1分)可能会导致人口老龄化。(1分)(3)稀疏(1分)(4)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5)最可能来自我国的蒙古族(1分)该民族主要集中分布的省区是C内蒙古自治区。(1分)25.(共7分)(1)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典型植被由森林草原变化为草原。(1分)原因: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北京的半湿润区逐渐变为呼和浩特的半干旱区,典型植被也因此发生变化。(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3)降水很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因为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1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大(1分)。26.(共7分)(1)长江和黄河的上游河段均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长江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年径流量大,运量大;长江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适合航运;长江绝大部分河段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3)黄土高原(1分) (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1分)(4)洪涝(1分)(5)为区域发展提供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供水;有利于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7.(共9分)(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1分) 草地(1分) 林地(1分)(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资源比重小,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较大。(每点1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18亿(1分)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防止土地退化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8.(共7分)(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总体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年际变化大(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偏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流量不大,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较大。(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人为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3)该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1分)必要性:我国华北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4)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降低生产耗水等。(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或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或生活: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等。(每点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