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很多美术作品,学习了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情感,大家还记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类型的美术作品吗?雕塑油画版画中国画表现形式第一单元|美术中的历史|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包括哪些?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由点、线、面、色彩、空间等造型元素,以及重复、对比、均衡等形式原理构成。以下美术作品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以下美术作品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工农红军》刘开渠(1956年 雕塑)思考:这件作品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该作品采用了点、线、面结合的艺术语言形式。衣服线条简洁,强调装饰性,具有很强的韵律感。简练流畅的线条勾勒人物手臂的轮廓,并通过石材的肌理表现出皮肤的浓密感和真实感。作品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体现了朴素、沉稳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分析:从线条、色彩、空间、构图等方面分析这幅作品的艺术语言。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刘伯承李德博古张闻天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沈尧伊在油画语言中融入了木刻风格,硬朗的版画线条与体积结构、明暗相结合,每个人物形象的边缘线都非常深,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实而富有雕塑感。线条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色彩以富有变化的灰色调为主,营造出紧张严峻的氛围。领导人物衣服使用较为鲜明的颜色来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周围环境使用较为低调的颜色,以此形成对比。色彩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室内空间层次分明,前景人物突出,后景桌椅有序排列,展现出纵深感,强调了会议的重要性。空间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画面的构图松散有序,毛泽东虽然不在画面的中间,在3/4处,但画家非常巧妙的运用了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的目光,都聚焦在毛泽东身上,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构图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 油画)作品以不同形象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空间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艺术地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场景。总结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作品简介: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作品由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真实的战斗经历创作而成。画面描绘了抗日游击队员正从隐蔽的地道口出来,准备伏击敌人的场景。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分析:从虚实、明暗、空间、色彩等方面分析这幅作品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虚实关系分析:虚实对比:四个中心人物实,其他人物虚。在梯子上瞭望的战士探出上半身的青年女战士刚走出地道拿着枪的女指挥员在瞭望口的瞭望员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明暗关系分析:明暗对比:棚顶的光束将空间分成亮暗两部分。作品采用中间亮四周暗的舞台式追光效果,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亮区暗区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空间关系分析:画家巧妙的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线及动作,有效的扩展了画面空间的有限性,将观者的注意力实现了向画面以外的联想、延伸。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运用《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 油画)色彩关系分析:作者为了表现正义的信念,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着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与体贴,渲染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寄托了画家美好的理想与想象。常见的美术表现形式有哪些?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不同形式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受《初踏黄金路》李焕民(1963年 版画)内容:西藏民主改革之后,秋收劳动结束,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构图:采用S形构图,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成了视觉上连续的点,使画面产生纵深感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色彩:整幅画面采用象征丰收的金色调,与其做对比的黑、白、红三色突出了欢乐的藏族妇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同形式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受《鲁迅像》赵延年(1961年 版画)196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中国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创作木刻版画作品《鲁迅像》。沉重的黑色背景中,鲁迅神情严肃,十字围巾围在脖子,与白色袍子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简洁的构图,犀利的刀法,强烈的黑白对比,生动刻画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形象。不同形式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受《艰苦岁月》潘鹤(1957年 雕塑)内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老一少两位红军战士的形象。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依偎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构图:采用三角形构图,坚实且稳定,体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凸显出战争必胜的决心。手法: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一老一少年龄的对比、位置一高一低的对比、沉着老练和天真幼稚性格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极富性格特征。不同形式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受《太行铁壁》王迎春 杨力舟(1984年 中国画)内容:描绘了52位军民男女,其中既有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如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又有诸多无名将士和普通民众。笔墨:运用中锋、侧锋、斧劈等方硬的笔触,将人体的刻画与太行山峭壁的纹路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特点。手法:采用象征手法,将人与山浑然一体,以表现抗日军民的坚韧、勇毅、坚不可摧。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解析,我们掌握了如何在作品中识别和应用这些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主动去分析和鉴赏生活中优秀的美术作品,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热爱生活与艺术的美好情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