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1.(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2.(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3.(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泸州市江阳区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这片桂圆林将被打造成4A级生态城市公园和度假胜地,提升泸州城市形象.在桂圆树的叶肉细胞和根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4.(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多吃酸牛奶对人体健康有利。最近,因国内某些知名品牌酸牛奶频出质量问题,使人们不敢放心食用。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进行孢子生殖B.都有细胞壁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D.都是单细胞生物5.(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下列与成语“望梅止渴”相同的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 B.大雁南飞 C.老马识途 D.蜘蛛织网6.(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人的卷舌和不卷舌分别受A、a基因控制,则在人的精子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 )A.基因a B.基因aa C.基因A或a D.基因AA或Aa7.(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来实现的。8.(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图二是桃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 。(2)图中②和④构成果实,②是由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3)有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能够结出特别大又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是 。9.(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生活与部分系统的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表示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那么,淀粉在消化系统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的部位是在 。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 免疫。(2)若②表示氧气,氧气需要经过 层细胞膜才能由肺泡进入血液。(3)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的过程,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萄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 发生病变。医生在其上肢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过与心脏相连的 最先到达心脏。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 进行治疗。10.(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小兰通过新闻得知,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假设:略(1)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4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含镉的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 ,作为甲培养皿的 组。②在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 。③置于30℃和有充足 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萌发的情况。(2)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所以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方面分析解答.2.【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到的细胞越大,数量就越少,那么透进来的光线就越少,所以视野也就越暗。故答案为:D【分析】显微镜视野的亮暗程度与物镜镜头(底端)的通光量有关,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小,凸透镜凸度小,且直径大,通光量大,视野变亮;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3.【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结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植物所有的活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所以,桂圆树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根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等结构;叶绿体、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据此解答.4.【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解析】【解答】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孢子生殖。乳酸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裂生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因此,蘑菇和乳酸菌的都有细胞壁,B正确。故选B。【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复制)5.【答案】C【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解析】【解答】“望梅止渴”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ABD、缩手反射、大雁南飞、蜘蛛织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不符合题意;C、老马识途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反射分为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6.【答案】A【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析】【解答】通常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卷舌是显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形成的精子中的基因为A或a;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卷舌是隐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是aa,其形成的精子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a,A正确。故选A。【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7.【答案】(1)竞争(2)分解者(3)自动调节【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解答】(1)在图一中,青蛙和蜘蛛都以食虫鸟为食,因此它们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只画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画出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青蛙吃蜘蛛,所以是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又具有相同的食物,是食草昆虫,所以两者又有竞争关系。(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指的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8.【答案】(1)胚(2)子房壁(3)嫁接【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受精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解答】(1)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花粉中的精子与子房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胚。因此,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胚。(2)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图中②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④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3)嫁接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将优良品种的枝条(接穗)嫁接到其他品种的树干(砧木)上,可以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果农发现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结出同样品质的果实,应采用嫁接的方法。【分析】图中:①是子房壁,②是果皮,③是胚珠,④是种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2)②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④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3)果树栽培为了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常采用嫁接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的枝条作为接穗。9.【答案】(1)小肠;非特异性(2)四(3)肾小管;上腔静脉;注射胰岛素【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尿的形成10.【答案】(1)等量的清水;对照;避免偶然性;空气(2)镉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用来培养水稻种子的水中是否含有镉。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③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要将甲乙都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2)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甲组)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对照组(乙组)不含铬,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说明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用来培养水稻种子的水中是否含有镉。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③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要将甲乙都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2)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甲组)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对照组(乙组)不含铬,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说明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1 / 1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1.(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所以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方面分析解答.2.(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到的细胞越大,数量就越少,那么透进来的光线就越少,所以视野也就越暗。故答案为:D【分析】显微镜视野的亮暗程度与物镜镜头(底端)的通光量有关,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小,凸透镜凸度小,且直径大,通光量大,视野变亮;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3.(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泸州市江阳区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这片桂圆林将被打造成4A级生态城市公园和度假胜地,提升泸州城市形象.在桂圆树的叶肉细胞和根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结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植物所有的活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所以,桂圆树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根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等结构;叶绿体、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据此解答.4.(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多吃酸牛奶对人体健康有利。最近,因国内某些知名品牌酸牛奶频出质量问题,使人们不敢放心食用。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进行孢子生殖B.都有细胞壁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D.都是单细胞生物【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解析】【解答】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孢子生殖。乳酸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裂生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因此,蘑菇和乳酸菌的都有细胞壁,B正确。故选B。【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复制)5.(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下列与成语“望梅止渴”相同的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 B.大雁南飞 C.老马识途 D.蜘蛛织网【答案】C【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解析】【解答】“望梅止渴”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ABD、缩手反射、大雁南飞、蜘蛛织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不符合题意;C、老马识途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反射分为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6.(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人的卷舌和不卷舌分别受A、a基因控制,则在人的精子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 )A.基因a B.基因aa C.基因A或a D.基因AA或Aa【答案】A【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解析】【解答】通常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卷舌是显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形成的精子中的基因为A或a;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不卷舌是隐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是aa,其形成的精子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a,A正确。故选A。【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7.(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来实现的。【答案】(1)竞争(2)分解者(3)自动调节【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解答】(1)在图一中,青蛙和蜘蛛都以食虫鸟为食,因此它们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只画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画出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青蛙吃蜘蛛,所以是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又具有相同的食物,是食草昆虫,所以两者又有竞争关系。(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指的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8.(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图二是桃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 。(2)图中②和④构成果实,②是由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3)有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能够结出特别大又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1)胚(2)子房壁(3)嫁接【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受精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解答】(1)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花粉中的精子与子房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胚。因此,图中③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后发育成胚。(2)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图中②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④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3)嫁接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将优良品种的枝条(接穗)嫁接到其他品种的树干(砧木)上,可以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果农发现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结出同样品质的果实,应采用嫁接的方法。【分析】图中:①是子房壁,②是果皮,③是胚珠,④是种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2)②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④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3)果树栽培为了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常采用嫁接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的枝条作为接穗。9.(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生活与部分系统的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表示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那么,淀粉在消化系统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的部位是在 。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 免疫。(2)若②表示氧气,氧气需要经过 层细胞膜才能由肺泡进入血液。(3)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的过程,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萄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 发生病变。医生在其上肢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过与心脏相连的 最先到达心脏。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 进行治疗。【答案】(1)小肠;非特异性(2)四(3)肾小管;上腔静脉;注射胰岛素【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尿的形成10.(2024九上·龙马潭月考)小兰通过新闻得知,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假设:略(1)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4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含镉的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 ,作为甲培养皿的 组。②在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 。③置于30℃和有充足 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萌发的情况。(2)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1)等量的清水;对照;避免偶然性;空气(2)镉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用来培养水稻种子的水中是否含有镉。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③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要将甲乙都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2)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甲组)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对照组(乙组)不含铬,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说明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分析】(1)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①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用来培养水稻种子的水中是否含有镉。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作为实验组;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②因为所使用的水稻种子不一定都能萌发,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而是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③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要将甲乙都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2)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甲组)含镉,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对照组(乙组)不含铬,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说明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