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选择题篇十二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选择题篇十二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能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此外,学生应发展其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能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其数学建模素养,并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学习目标:
(1) 学生需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则。
(2) 学生应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过程中,学生应能借助图形、数轴等工具辅助理解,以提高其直观想象能力。
(4)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运用“转化法”,将除以一个分数转化成这个数的倒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可以设单位“1”的量为x,根据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都可以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联 系 区 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值 一类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值 一种关系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时,通常要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时,通常要把分数比或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1、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2、解题方法:
(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计算各部分对应的具体数量。
(2)把比转化为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直接求各部分的数量。
易错点拨:
(1)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时,将被除数也转化为它的倒数。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里是将(÷乙数)转化为(×乙数的倒数),甲数(也就是被除数)不需要转化。
易错点拨:
(1)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时,直接约分。
(2)应该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再约分,最后结果约分成最简分数。
易错点拨:
(1)将化简比和求比值混淆。如:6∶3化简比后是2,比值是2。
(2)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结果就是除得的商,结果的形式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如:6∶3化简比后是2∶1,比值是2。
易错点拨:
(1)认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说明比的前项×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3,4×3=12,所以比的后项应该加上12-4=8。
易错点拨:
(1)按比分配问题中找不准各部分量的和。
(2)在有些题目中,所给出的量并不是各部分量的和。如:长方形的周长,它是长与宽和的2倍,所以求长与宽时应该先用周长÷2;长方体棱长总和是长、宽、高和的4倍,所以求长、宽、高时应该先用棱长总和÷4;在相遇问题中所给出的路程是速度和×相遇时间的结果,要求各自的速度,应该首先用路程÷相遇时间求出速度和。对于具体的题目要具体分析,才能正确求解。
【典例精讲1】(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重视锻炼身体。小娟周六早上陪着妈妈跑步,她们用小时跑了4千米,照此速度跑了小时,求跑的千米数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逐题分析各个式子表示的意义,再作判断。
【详解】A.,表示先求出1小时走的路程,再乘表示小时走的路程,符合题意;
B.,不表示速度,所以再乘,也不表示小时走的路程,不符合题意;
C.,表示小时里面有多少个,不符合题意;
D.,,4是路程,是时间,路程乘时间什么都不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明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2】(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比是1∶2∶3,这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最大份数=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详解】180°÷(1+2+3)×3
=180°÷6×3
=90°
90°的角是直角,这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理解三角形分类标准。
【典例精讲3】(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
A. B. C.10∶9 D.9∶10
【答案】A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鸭和鸡的比是9∶10,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9÷10=
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典例精讲4】(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在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有三位同学先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谁的说法对?( )
我是这样想的:4∶5=0.8,16∶20=0.8,40∶50=0.8,所以4∶5=16∶20=40∶50。
我是这样想的:4∶5=,16∶20==,40∶50=,所以4∶5=16∶20=40∶50。
我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A.小华、小敏 B.小敏、小明 C.小明、小华 D.三个人都对
【答案】D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小华:4∶5、16∶20、40∶50的比值都是0.8,说明这三个比相等,小华的说法正确。
小敏:4∶5、16∶20、40∶50的比值都是,说明这三个比相等,小敏的说法正确。
小明:比的前项可以看作分数的分子,也可以看作除法的被除数;比的后项可以看作分数的分母,也可以看作除法的除数;所以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小明的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三个人都对。
故答案为:D
【典例精讲5】(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在一道减法算式中,两数差的恰好是减数,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 )。
A.5∶3 B.8∶3 C.8∶5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差×=减数,即减数÷差=3÷5;设减数为3,则差为5,被减数=3+5=8,用被减数∶减数,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设减数为3 ,则差为5,被减数=3+5=8
被减数∶减数=8∶3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明确差×=减数,导出减数与差的数量关系。
【典例精讲6】(21-22六年级上·江苏·期中)如图,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5∶3,那么大、小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的比是( )。
A.5∶3 B.25∶9 C.10∶3 D.35∶9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大、小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可设大正方形边长为5,小正方形边长为3,分别表示出各自的面积,进而表示出空白部分的面积,写出比并化简即可。
【详解】大、小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设大正方形边长为5,小正方形边长为3,则大正方形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5×5-5×3÷2
=25-7.5
=17.5
小正方形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3×3÷2
=9÷2
=4.5
大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小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17.5∶4.5=35∶9。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比的应用,理解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7】(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大。
【详解】A.因为,所以<a
B.=,因为,所以>a;
C.,因为,所以<a;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典例精讲8】(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 )千米。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解答。
【详解】÷
=×
=(千米)
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以及分数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9】(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肖宁在整理柳树、银杏树、枫树和枇杷树这四种树的树叶数据时,忘记标出树叶的名称,他只记得柳树叶最狭长。从下列数据可以判断出( )是柳树叶。
A.长35毫米,宽52毫米 B.长242毫米,宽77毫米
C.长90毫米,宽11毫米 D.长40毫米,宽55毫米
【答案】C
【分析】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分别写出各选项长和宽的比,柳树叶最狭长,说明柳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大,据此求出各选项长和宽的比值,比值最大的是柳树叶,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项÷后项即可。
【详解】A.35∶52=35÷52≈0.67
B.242∶77=242÷77≈3.14
C.90∶11=90÷11≈8.18
D.40∶55=40÷55≈0.73
8.18>3.14>0.73>0.67
长90毫米,宽11毫米是柳树叶。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10】(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对于人体比例的审美标准有“站七、坐五、盘三半”之说(如图),盘高和坐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数格子方法,盘高大约3.5格,坐高大约5格,再利用比的意义,写成盘高∶坐高,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详解】盘高是3.5格,坐高是5格。
3.5∶5
=(3.5÷0.5)∶(5÷0.5)
=7∶10
盘高和坐高的最简整数比是7∶10。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11】(23-24六年级上·江苏镇江·期末)下图中甲、乙两根彩带被长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它们的长度相比,( )。
A.甲彩带长 B.乙彩带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答案】B
【分析】分别把两条彩带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假设出相等部分的彩带长度,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相等部分彩带的长度为1。
甲:1÷
=1×

乙:1÷
=1×

因为<,所以乙比甲长。
故答案为:B
【点睛】用分数除法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并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典例精讲12】(23-24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若a÷<a,(a、b、c都不为0)那么,c( )b。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B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因为a÷<a,所以大于1,则c>b。
若a÷<a,那么c>b。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选择题
1.(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是由5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A.4∶3 B.8∶5 C.3∶2 D.6∶5
2.(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数a>0,估算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a÷(1+) D.
3.(23-24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老师摘下一片桃树叶和一片柳树叶,玲玲测量了这些叶子的宽与长,根据数据推测,下面是柳树叶的是( )。
A.约5与7 B.约2.5与9 C.约2.1与3 D.约4与5.5
4.(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观察图,能正确表示图意的算式是( )。
A. B. C. D.
5.(23-24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已知a和b互为倒数,( )。
A. B. C.2 D.32
6.(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已知a和b互为倒数,( )。
A. B.1 C.3 D.9
7.(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和顶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从角判断是( )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9.(22-23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在计算4÷时,下面四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贾湖骨笛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骨笛中现在的“碳一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A. B. C. D.
11.(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1 C.÷ D.÷
12.(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果园里有一些桃树和梨树,桃树棵数的和梨树棵数的相等,这两种果树相比,( )。
A.桃树多 B.一样多 C.梨树多 D.无法比较
13.(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比是1∶2∶3,这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14.(22-23六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加工一个零件要小时,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下列解答正确的是( )。
A.÷=(个) B.÷=3(个)
C.×=(个) D.+=(个)
15.(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根据下面的示意图,正确的列式是( )。

A. B. C. D.
16.(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 )千米。
A. B. C. D.
17.(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重视锻炼身体。小娟周六早上陪着妈妈跑步,她们用小时跑了4千米,照此速度跑了小时,求跑的千米数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18.(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的比是3∶5,已知这个三角形最短的边长1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55 B.65 C.55或65 D.75
19.(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小丽把8∶9的前项增加72,要使得比值不变,她必须把这个比的后项( )。
A.增加72 B.增加81 C.增加90 D.乘9
20.(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36÷9×4可以改写成( )。
A. B. C. D.
21.(22-23六年级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将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上6 B.乘2 C.加上8 D.乘3
22.(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其余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1,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3.(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下面算式中(a是一个不为0的数),得数最大的是( )。
A.a× B.a÷ C.a× D.a÷
24.(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
A. B. C.10∶9 D.9∶10
25.(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某班有学生60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5∶4 B.6∶5 C.7∶6 D.8∶7
26.(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7.(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10∶16的前项增加7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70 B.乘70 C.加112 D.乘5
28.(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把一批书按照2∶3或3∶4两种方案分给六年级2个班,都可以将这批书分完。这批书的本数可能是( )本。
A.45 B.49 C.90 D.105
29.(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60平方米的教室与4平方厘米的邮票。它们的面积比是( )。
A.15∶1 B.150∶1 C.15000∶1 D.150000∶1
30.(22-23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如图是一个清代的珐琅彩花瓶,它的最大直径(11cm)是高的,且它的口径是高的,那么它的口径是( )cm。
A.81 B.9 C.18 D.4
31.(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
A.÷ B.÷ C.÷ D.÷
32.(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有两堆棋子,从第一堆拿到第二堆,两堆棋子正好相等,那么原来第二堆棋子与第一堆的比是( )。
A.7∶6 B.7∶9 C.5∶7 D.6∶7
33.(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6小时,货车要9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最简比是( )。
A.2∶3 B.3∶2 C.6∶9 D.9∶6
34.(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甲、乙、丙三人分一箱苹果,准备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 )分得一样多。
A.甲 B.乙 C.丙 D.无法比较
35.(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小军4分钟步行千米,他用这样的速度走千米要用几分钟?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
A.÷4× B.4÷ C.÷(÷4) D.×4
36.(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一块长方形的草坪,长与宽的比是3∶2,已知这块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40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48 B.96 C.192 D.384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
1、核心素养目标: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能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此外,学生应发展其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能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其数学建模素养,并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学习目标:
(1) 学生需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则。
(2) 学生应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过程中,学生应能借助图形、数轴等工具辅助理解,以提高其直观想象能力。
(4)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运用“转化法”,将除以一个分数转化成这个数的倒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可以设单位“1”的量为x,根据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都可以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联 系 区 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值 一类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值 一种关系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时,通常要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时,通常要把分数比或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1、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2、解题方法:
(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计算各部分对应的具体数量。
(2)把比转化为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直接求各部分的数量。
易错点拨:
(1)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时,将被除数也转化为它的倒数。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里是将(÷乙数)转化为(×乙数的倒数),甲数(也就是被除数)不需要转化。
易错点拨:
(1)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时,直接约分。
(2)应该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再约分,最后结果约分成最简分数。
易错点拨:
(1)将化简比和求比值混淆。如:6∶3化简比后是2,比值是2。
(2)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结果就是除得的商,结果的形式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如:6∶3化简比后是2∶1,比值是2。
易错点拨:
(1)认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3∶4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说明比的前项×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3,4×3=12,所以比的后项应该加上12-4=8。
易错点拨:
(1)按比分配问题中找不准各部分量的和。
(2)在有些题目中,所给出的量并不是各部分量的和。如:长方形的周长,它是长与宽和的2倍,所以求长与宽时应该先用周长÷2;长方体棱长总和是长、宽、高和的4倍,所以求长、宽、高时应该先用棱长总和÷4;在相遇问题中所给出的路程是速度和×相遇时间的结果,要求各自的速度,应该首先用路程÷相遇时间求出速度和。对于具体的题目要具体分析,才能正确求解。
【典例精讲1】(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重视锻炼身体。小娟周六早上陪着妈妈跑步,她们用小时跑了4千米,照此速度跑了小时,求跑的千米数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逐题分析各个式子表示的意义,再作判断。
【详解】A.,表示先求出1小时走的路程,再乘表示小时走的路程,符合题意;
B.,不表示速度,所以再乘,也不表示小时走的路程,不符合题意;
C.,表示小时里面有多少个,不符合题意;
D.,,4是路程,是时间,路程乘时间什么都不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明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2】(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比是1∶2∶3,这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最大份数=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详解】180°÷(1+2+3)×3
=180°÷6×3
=90°
90°的角是直角,这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理解三角形分类标准。
【典例精讲3】(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
A. B. C.10∶9 D.9∶10
【答案】A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鸭和鸡的比是9∶10,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9÷10=
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典例精讲4】(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在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有三位同学先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谁的说法对?( )
我是这样想的:4∶5=0.8,16∶20=0.8,40∶50=0.8,所以4∶5=16∶20=40∶50。
我是这样想的:4∶5=,16∶20==,40∶50=,所以4∶5=16∶20=40∶50。
我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A.小华、小敏 B.小敏、小明 C.小明、小华 D.三个人都对
【答案】D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小华:4∶5、16∶20、40∶50的比值都是0.8,说明这三个比相等,小华的说法正确。
小敏:4∶5、16∶20、40∶50的比值都是,说明这三个比相等,小敏的说法正确。
小明:比的前项可以看作分数的分子,也可以看作除法的被除数;比的后项可以看作分数的分母,也可以看作除法的除数;所以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小明的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三个人都对。
故答案为:D
【典例精讲5】(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在一道减法算式中,两数差的恰好是减数,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 )。
A.5∶3 B.8∶3 C.8∶5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差×=减数,即减数÷差=3÷5;设减数为3,则差为5,被减数=3+5=8,用被减数∶减数,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设减数为3 ,则差为5,被减数=3+5=8
被减数∶减数=8∶3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明确差×=减数,导出减数与差的数量关系。
【典例精讲6】(21-22六年级上·江苏·期中)如图,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5∶3,那么大、小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的比是( )。
A.5∶3 B.25∶9 C.10∶3 D.35∶9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大、小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可设大正方形边长为5,小正方形边长为3,分别表示出各自的面积,进而表示出空白部分的面积,写出比并化简即可。
【详解】大、小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设大正方形边长为5,小正方形边长为3,则大正方形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5×5-5×3÷2
=25-7.5
=17.5
小正方形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3×3÷2
=9÷2
=4.5
大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小正方形空白部分面积=17.5∶4.5=35∶9。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比的应用,理解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比等于底边长度的比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7】(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大。
【详解】A.因为,所以<a
B.=,因为,所以>a;
C.,因为,所以<a;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典例精讲8】(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 )千米。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解答。
【详解】÷
=×
=(千米)
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以及分数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典例精讲9】(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肖宁在整理柳树、银杏树、枫树和枇杷树这四种树的树叶数据时,忘记标出树叶的名称,他只记得柳树叶最狭长。从下列数据可以判断出( )是柳树叶。
A.长35毫米,宽52毫米 B.长242毫米,宽77毫米
C.长90毫米,宽11毫米 D.长40毫米,宽55毫米
【答案】C
【分析】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分别写出各选项长和宽的比,柳树叶最狭长,说明柳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大,据此求出各选项长和宽的比值,比值最大的是柳树叶,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项÷后项即可。
【详解】A.35∶52=35÷52≈0.67
B.242∶77=242÷77≈3.14
C.90∶11=90÷11≈8.18
D.40∶55=40÷55≈0.73
8.18>3.14>0.73>0.67
长90毫米,宽11毫米是柳树叶。
故答案为:C
【典例精讲10】(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对于人体比例的审美标准有“站七、坐五、盘三半”之说(如图),盘高和坐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数格子方法,盘高大约3.5格,坐高大约5格,再利用比的意义,写成盘高∶坐高,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详解】盘高是3.5格,坐高是5格。
3.5∶5
=(3.5÷0.5)∶(5÷0.5)
=7∶10
盘高和坐高的最简整数比是7∶10。
故答案为:B
【典例精讲11】(23-24六年级上·江苏镇江·期末)下图中甲、乙两根彩带被长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它们的长度相比,( )。
A.甲彩带长 B.乙彩带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答案】B
【分析】分别把两条彩带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假设出相等部分的彩带长度,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相等部分彩带的长度为1。
甲:1÷
=1×

乙:1÷
=1×

因为<,所以乙比甲长。
故答案为:B
【点睛】用分数除法分别求出两条彩带的长度,并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典例精讲12】(23-24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若a÷<a,(a、b、c都不为0)那么,c( )b。
A.< B.> C.= D.不能确定
【答案】B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因为a÷<a,所以大于1,则c>b。
若a÷<a,那么c>b。
故答案为:B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是由5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A.4∶3 B.8∶5 C.3∶2 D.6∶5
【答案】D
【分析】从图中可知,拼成图形的长等于小长方形的2个长或小长方形的3个宽,即小长方形的2个长=3个宽,由此可得出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3∶2;
由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3∶2,可以设小长方形的长为3份,宽为2份;拼成图形的长等于小长方形的2个长,即6份;拼成图形的宽等于小长方形的1个长加1个宽,即5份;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的比。
【详解】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3∶2;
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3×2)∶(3+2)=6∶5
即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的比是6∶5。
故答案为:D
2.(23-24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数a>0,估算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a÷(1+) D.
【答案】D
【分析】采用赋值法进行分析,假设a=1,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算式的结果,比较即可。
【详解】A.当a=1时,a×(1+)=1×(1+)=1×=;
B.当a=1时,a×(1-)=1×(1-)=1×=;
C.当a=1时,a÷(1+)=1÷(1+)=1÷=1×=;
D.当a=1时,a÷(1-)=1÷(1-)=1÷=1×=;
因为>>>,
所以a÷(1-)>a×(1+)>a÷(1+)>a×(1-)。
故答案为:D
3.(23-24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老师摘下一片桃树叶和一片柳树叶,玲玲测量了这些叶子的宽与长,根据数据推测,下面是柳树叶的是( )。
A.约5与7 B.约2.5与9 C.约2.1与3 D.约4与5.5
【答案】B
【分析】与桃树叶相比,柳树叶“细又长”,宽与长的比值小,由此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最小的一组即可。
【详解】A.5cm∶7cm=5∶7,5∶7=5÷7=
B.2.5cm∶9cm=5∶18,5∶18=5÷18=
C.2.1cm∶3cm=7∶10,7∶10=7÷10=
D.4cm∶5.5cm=8∶11,8∶11=8÷11=
<<<,所以,叶子的宽与长比值最小的是柳树叶,柳树叶宽与长大约是2.5cm和9cm。
故答案为:B
4.(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观察图,能正确表示图意的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将四个小格看成“1”,其中的3份表示;整体是3,可以用除法求出3里面有几个。
【详解】A. 可以表示1里面有几个,与分析不符合;
B. 可以表示3里面有几个,与分析符合;
C. 可以表示里面有几个1,与分析不符;
D. 可以表示将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与分析不符;
故答案为:B
5.(23-24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已知a和b互为倒数,( )。
A. B. C.2 D.32
【答案】A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和b互为倒数,则a和b的乘积为1,即a×b=1,由此可以解答。
【详解】因为a和b互为倒数,所以a×b=1,
因此,
故答案为:A
6.(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已知a和b互为倒数,( )。
A. B.1 C.3 D.9
【答案】A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a×b=1,把a×b=1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倒数的意义以及分数除法。
7.(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大。
【详解】A.因为,所以<a
B.=,因为,所以>a;
C.,因为,所以<a;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8.(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和顶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从角判断是( )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1∶2,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80°÷(1+1+2)
=180°÷4
=45°
45°×2=90°
则有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问题,结合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9.(22-23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在计算4÷时,下面四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选项A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判断;选项B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判断;选项C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选项D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判断。
【详解】A.将4米平均分成12份,每份表示米,两份表示米,共有6个两份,所以4÷=6;该选项正确;
B.=2÷3,4÷=4÷(2÷3)=4÷2×3,原式不正确;
C.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得:4÷=(4×3)÷(×3)=6;该选项正确;
D.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4÷=4×=4÷2×3,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注意考查除数是分数的计算方法。
10.(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贾湖骨笛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骨笛中现在的“碳一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假设原来的含量为单位“1”,则5730年后为,9000大约是5720的1.5倍,不超过2倍。所以9000年后含有的量比÷2=×=多,比少。
【详解】设原来的含量为1,则5730年后为,所以9000年后含有的量比值在之间。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1.(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1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项的结果,再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A.×=
B.×1=
C.÷=×=
D.÷=×=1
因为>1>>,所以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明确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果园里有一些桃树和梨树,桃树棵数的和梨树棵数的相等,这两种果树相比,( )。
A.桃树多 B.一样多 C.梨树多 D.无法比较
【答案】A
【分析】把桃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桃树的棵数乘即可表示出桃树棵数的,同理,把梨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梨树的棵数乘即可表示出梨树棵数的,依题意可得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假设桃树有100棵,代入到数量关系中,求出梨树的棵数,再比较两种果树数量的多少,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桃树有100棵,
100×=20(棵)
20÷=20×4=80(棵)
100>80
即这两种果树相比,桃树比梨树多。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通过赋值法,利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求出结果。
13.(22-23六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比是1∶2∶3,这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最大份数=最大角的度数,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详解】180°÷(1+2+3)×3
=180°÷6×3
=90°
90°的角是直角,这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理解三角形分类标准。
14.(22-23六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加工一个零件要小时,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下列解答正确的是( )。
A.÷=(个) B.÷=3(个)
C.×=(个) D.+=(个)
【答案】B
【分析】已知加工一个零件要小时,求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就是求里面有几个,用除法计算。
【详解】÷
=×6
=3(个)
小时能加工3个零件。
解答正确的是:÷=3(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根据下面的示意图,正确的列式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将?千克看成单位“1”,未知,单位“1”的对应120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线段图可以看出所求问题为单位“1”,所以用除法计算,与120千克对应的是,应该列式为12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简单应用,解题时要明确部分量÷对应分率=表示单位“1”的量。
16.(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 )千米。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解答。
【详解】÷
=×
=(千米)
李凯小时走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1小时能走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以及分数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重视锻炼身体。小娟周六早上陪着妈妈跑步,她们用小时跑了4千米,照此速度跑了小时,求跑的千米数的正确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逐题分析各个式子表示的意义,再作判断。
【详解】A.,表示先求出1小时走的路程,再乘表示小时走的路程,符合题意;
B.,不表示速度,所以再乘,也不表示小时走的路程,不符合题意;
C.,表示小时里面有多少个,不符合题意;
D.,,4是路程,是时间,路程乘时间什么都不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明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的比是3∶5,已知这个三角形最短的边长1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55 B.65 C.55或65 D.75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这题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最短的边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两条边的比是3∶5是指底和一条腰的比,用15厘米除以3,可以求出每份是几厘米,再用求出的每份数乘一条腰所占的5份,可以求出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的长,最后用底+2条腰可求出周长;
第二种,最短的边是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它的两条边的比是3∶5是指一条腰和底的比,用15厘米除以3,可以求出每份是几厘米,再用求出的每份数乘底所占的5份,可以求出该等腰三角形的底的长,最后用底+2条腰可求出周长。
【详解】由分析可得:
第一种情况当15厘米是底:
15÷3=5(厘米)
5×5=25(厘米)
15+2×25
=15+50
=65(厘米)
第二种情况当15厘米是一条腰:
15÷3=5(厘米)
5×5=25(厘米)
25+2×15
=25+30
=55(厘米)
综上所述: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的比是3∶5,已知这个三角形最短的边长15厘米,它的周长是65厘米或55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同时要熟悉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9.(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小丽把8∶9的前项增加72,要使得比值不变,她必须把这个比的后项( )。
A.增加72 B.增加81 C.增加90 D.乘9
【答案】B
【分析】计算比的前项加72以后扩大的倍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后项扩大相同的倍数,求出新的后项和原来后项的差即可。
【详解】8+72=80
80÷8=10
9×10-9
=90-9
=81
要使得比值不变,她必须把这个比的后项增加81。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0.(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36÷9×4可以改写成(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把36÷9化为36×,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6÷9×4
=36××4
=36×(×4)

=16
则36÷9×4可以改写成。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22-23六年级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将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上6 B.乘2 C.加上8 D.乘3
【答案】D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用3+6,再除以3,求出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进而求出后项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即可解答。
【详解】(3+6)÷3
=9÷3
=3
将3∶8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3。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2-23六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其余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1,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已知,即可求得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个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即可。
【详解】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度,其余两个内角的和是180°-60°=120°
3+1=4(份)
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120°×
=120°×
=90°
120°×
=120°×
=30°
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3.(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下面算式中(a是一个不为0的数),得数最大的是( )。
A.a× B.a÷ C.a× D.a÷
【答案】B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A.a×,因为小于1,所以结果小于a;a×=a;
B.a÷,因为小于1,所以结果大于a;

=a×
=a
C.a×,因为小于1,所以结果小于a;a×= a;
D.a÷,因为小于1,所以结果大于a;

=a×
=a
a=a;a=a;a=a;a=a
a>a>a>a
所以得数最大的是a÷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以及分数除法、分数乘法的计算。
24.(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
A. B. C.10∶9 D.9∶10
【答案】A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鸭和鸡的比是9∶10,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9÷10=
小华家养了10只鸡,9只鸭。鸭和鸡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25.(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某班有学生60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5∶4 B.6∶5 C.7∶6 D.8∶7
【答案】D
【分析】学生总数和男女生人数的比已知,看哪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整除全班人数,那个比就是正确答案。
【详解】A.5∶4;5+4=9;60÷9=6……6;60不能被9整除,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5∶4;不符合题意;
B.6∶5;6+5=11;60÷11=5……5;60不能被11整除,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6∶5;不符合题意;
C.7∶6;7+6=13;60÷13=4……8,60不能被13整除,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7∶6;不符合题意;
D.8∶7;8+7=15;60÷15=4;60能被15整除,这个班男女生人数比可能是8∶7,符合题意。
某班有学生60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8∶7。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否整除全班人数,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26.(22-23六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A
【分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3∶4∶5,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看作3份、4份和5份,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180÷(3+4+5)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求出5份是多少,然后看最大的内角是多少度,如果等于90度,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小于90度,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大于90度,则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详解】180÷(3+4+5)
=180÷12
=15(度)
15×5=75(度)
75<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按比分配问题,明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是解题的关键。
27.(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10∶16的前项增加7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70 B.乘70 C.加112 D.乘5
【答案】C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10∶16的前项增加70,就是将比的前项乘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8。据此解答。
【详解】10+70=80
80÷10=8
16×8-16
=128-16
=112
10∶16的前项增加7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112或乘8。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比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22-23六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把一批书按照2∶3或3∶4两种方案分给六年级2个班,都可以将这批书分完。这批书的本数可能是( )本。
A.45 B.49 C.90 D.105
【答案】D
【分析】书本数量的比,可以看作是份数的比,总本数是书的总份数的倍数,所以总本数是(2+3)的倍数,也是(3+4)的倍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2+3=5
3+4=7
A.45÷5=9
45÷7=6……3
45不是7的倍数;
B.49÷5=9……4
49÷7=7
49不是5的倍数;
C.90÷5=18
90÷7=12……6
90不是7的倍数;
D.105÷5=21
105÷7=15
105既是5的倍数,也是7的倍数。
这批书的本数可能是105本。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明确书本的数量是总份数的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60平方米的教室与4平方厘米的邮票。它们的面积比是( )。
A.15∶1 B.150∶1 C.15000∶1 D.150000∶1
【答案】D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教室和邮票的面积比是60平方米∶4平方厘米,需要把60平方米化成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数,把这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详解】60平方米∶4平方厘米
=600000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
=(600000÷4)∶(4÷4)
=150000∶1
则它们的面积比是150000∶1。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把比的前、后项统一单位后,再根据比的性质即可化简比。
30.(22-23六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如图是一个清代的珐琅彩花瓶,它的最大直径(11cm)是高的,且它的口径是高的,那么它的口径是( )cm。
A.81 B.9 C.18 D.4
【答案】D
【分析】八这个花瓶的高看作单位“1”,用花瓶的最大直径除以,可以计算出花瓶的高是多少,再用花瓶的高度乘,计算出它的口径是多少。
【详解】

=4(cm)
它的口径是4cm。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哪个量,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31.(22-23六年级上·江苏淮安·期末)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A.÷
=×3

B.÷
=×

C.÷
=×

D.÷
=×

因为8<16<32<35,所以<<<。
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以及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2.(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有两堆棋子,从第一堆拿到第二堆,两堆棋子正好相等,那么原来第二堆棋子与第一堆的比是( )。
A.7∶6 B.7∶9 C.5∶7 D.6∶7
【答案】C
【分析】把第一堆平均分成7份,拿出1份给第二堆,第一堆还剩下(7-1)份,两堆棋子正好相等,此时第二堆有6份,则原来第二堆有(6-1)份,据此写出原来第二堆棋子与第一堆的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第一堆原来有的份数为7份
第二堆原来有的份数为:6-1=5
原来第二堆棋子与第一堆的比是:5∶7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两堆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
33.(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6小时,货车要9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最简比是( )。
A.2∶3 B.3∶2 C.6∶9 D.9∶6
【答案】B
【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客车与货车的速度,进而写出两车的速度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客车速度:1÷6=
货车速度:1÷9=
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9∶6
=(9÷3)∶(6÷3)
=3∶2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34.(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甲、乙、丙三人分一箱苹果,准备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 )分得一样多。
A.甲 B.乙 C.丙 D.无法比较
【答案】C
【分析】根据两种分配方法,分别求出两种方案中甲、乙、丙各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值相同的即是分得苹果一样多。
【详解】第一种:3+2+5=10
甲占:
乙占:=
丙占:
第二种:1+2+3=6
甲占:
乙占:
丙占:
两种分法中,丙都分得这箱苹果的,分得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次甲、乙、丙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35.(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小军4分钟步行千米,他用这样的速度走千米要用几分钟?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
A.÷4× B.4÷ C.÷(÷4) D.×4
【答案】A
【分析】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中的算式,思考每步计算表示的意义,找出列式中的错误选项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A.÷4×,第一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算出小军步行的速度,第二步用步行速度乘其行驶的路程,是得不出任何数据的,所以该选项错误;
B.4÷,第一步用步行的时间除以步行的速度,可以求出步行1千米需要的时间,第二步用步行1千米需要的时间乘要行驶的千米,可以求出他用这样的速度行驶千米需要的时间;
C.÷(÷4),第一步用行驶的路程除以时间,求出小军行驶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求出走千米要用的时间;
D.×4,第一步求出千米里面有几个千米,第二步再乘4,就是走千米要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思考四个算式每步计算表示的意义,找出列式的错误。
36.(22-23六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一块长方形的草坪,长与宽的比是3∶2,已知这块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40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A.48 B.96 C.192 D.384
【答案】B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先求出长与宽的和是多少米,然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和宽的具体长度,最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代入数据求值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40÷2=20(米)
长:20×=20×=12(米)
宽:20×=20×=8(米)
12×8=96(平方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即先求出总份数,再根据总份数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同时需要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