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诊断历史参考答案及等级评定建议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3568101112131415选项ADD0DBCBC&BD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8分,第19题20分,共70分)16.(1)入选理由:左宗棠,19世纪70年代,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被浩罕国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2分)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最终壮烈殉国。(2分)对应序号:冯子材④(2分)黄兴②(2分)(2)相关史事:虎门销烟(2分)内容简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感悟:中国近代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我们要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答出意思相符的任意一点得2分)17.(1)特点:民用工业为主;企业创办者的身份主要是外商和洋务派代表人;产品远销海内外等。(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得2分)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汉口开辟为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期间,提出“求富”的主张,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2)名称:武昌起义(2分)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3)变化:汉口开埠后,受西方人影响,洋货用于市民日常;出现趋新崇洋的社会风尚;辛亥革命后,革除社会陋习,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18.(1)戊戌变法在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为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管理提供了条件;主张设议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端,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点措施及作用可得4分。(2)特点:体现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体现主权在民;具有宪法性质;临时性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分)(3)说明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弥漫全国,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诸多人士均认可五四运动,是人人激发爱国良知,誓死为国的运动,是追求民族自由的运动;国内外人士均意识到,五四运动势不可挡,北京政府与西方列强应当顺应学生爱国要求;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站在斗争的前列,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先锋作用,他们引导着工人、商人等社会各界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评分说明: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4)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探索走资本主义道路,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探索走社会主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诊断历 史(考试时间:下午2:30—4: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等 级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 评16 17 18 1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1837年~1840年,广州英文报刊《中国丛报》上发表多篇反对鸦片走私的文章。文章指出:鸦片是毒品,鸦片走私是英国对中国民众“罪恶的源泉,毁灭生命、财产和道德”。文章意在强调鸦片走私A.毒害民众身心健康 B.加剧政府吏治腐败 C.削弱军队战斗力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2.原始史料是指事实自身的遗存、未经他人修改、省略或转写的史料等。下列最适用于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列强所犯罪行的原始史料是A.电影《火烧圆明园》 B.专著《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C.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D.连环画《第二次鸦片战争》3.下表所列反映了近代某国列强侵占我国领土的史实,该国是时间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积(平方千米)1858年 《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万多 共15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1860年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0万多1881年 《改订条约》 西北地区 7万多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4.右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兴衰示意图。图中“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北伐西征B.纲领颁布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5.学者左玉河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局限于引进西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不彻底的经济改革,始终不触动封建主义的政治体制,这种回避政治改革而舍本逐末的做法,实际上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作者认为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原因是A.没有进行彻底的经济改革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C.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D.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6.右图是19世纪末爱国华侨谢缵泰绘制的漫画《时局图》,该漫画中的动物分别代表了西方各国列强。漫画中的图文信息反映出A.列强之间侵华政策存在矛盾B.列强开始走向联合侵华道路C.美国当地报纸掩盖侵华罪行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了5至8倍。这一变化表明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8.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下面的时间轴反映了这一历程。其中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辛丑条约》规定,义和团运动活跃的直隶、山西等地停止科举考试五年;地方各省官员对辖区内发生的排外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并且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这些规定说明A.参与侵华的列强数量增多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政府财政危机日益加剧 D.废除科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0.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它们通过纸张把文字、思想等广泛传播。下列著作宣传的主要思想是A.自强和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族民主革命 D.民主与科学11.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整体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下图是李华同学学习某一阶段历史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该阶段的主题特征是A.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12.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文中“一人冠冕”指的是A.宋教仁遇刺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称帝 D.军阀混战13.右表所列是1914~1918年间全国农户、耕地、荒地、军费等数据统计。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荒地 1914~1919年 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1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青年杂志》创办于A.民国三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五年 D.公元六年15.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回忆,“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400种白话报刊”,如《星期评论》《建设》《解放与改造》《少年中国》等等。这些报刊的创办表明A.学生运动的目标不明确 B.青年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封建礼教已被全面推翻 D.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16.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项目活动。【项目主题】中华英雄谱【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中华英雄,感受英雄人物业绩,汲取精神力量。【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整理了如下部分中华英雄图文资料,准备布展。问题1:请你仿照示例,为左宗棠和邓世昌撰写入选理由,并将右边②④填入对应人物的空白处。任务二:二组同学观看了部分中华英雄影视作品,并制作如下人物的宣传海报,准备开展电影宣传活动。电视剧名称:《觉醒年代》 上映时间:2021年 经典台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相关史事:新文化运动 内容简介: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 局面,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 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 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电影名称:《林则徐》 上映时间:1959年 经典台词: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 理。 相关史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请你仿照左边示例,为电影《林则徐》制作宣传海报。感悟: 。17.概览武汉发展·感受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武汉近代工业一览表(部分)时间 创办者 创办企业 概况1863年 俄商 顺丰砖茶厂 最早近代企业,主营茶叶收购加工1887年 德商 美最时蛋粉厂 同时开设5家加工厂,出口德英等国1890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亚洲首家现代化钢铁企业,产品远销海外1892年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引进西方纺织技术,产品远销海外1897年 宋炜臣 汉口燮昌火柴厂 民办企业代表,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火柴厂——整理自邓正兵、欧阳君《试论武汉的早期现代化》(1)材料一中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简述其发展的历史背景。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北区) 旧址见证辛亥革命的足迹。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一举成功,翌日,革命军在这座大楼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进而掀起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成为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开创历史新纪元。 ——辛亥革命纪念馆“共和之基”展览序言(2)根据材料二,在空白处填写历史事件的名称。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开创历史新纪元” 材料三 武汉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发生明显变化。汉口开埠设关后,外国人在租界里将西方城市文明移植过来。受此影响,钟表、火柴、肥皂等洋货成为武汉一般市民日常生活用品,出现趋新崇洋的社会风尚,一个近代化城市的面貌端倪渐显。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革除诸多社会陋习:男子剪辫、女子劝禁缠足、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废除老爷大人等称号。——摘编自皮明麻《近代武汉城市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追求民族独立·感悟奋进力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维新志士们怀抱救国安民的理想挺身而出,尽管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是,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动摇或部分改变了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摘编自戴逸《百年功过论戊戌》材料二材料三 (五四运动爆发后)我向上海的总领士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P·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戊戌变法在政治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性质。(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你对材料中划线部分内容的理解。(4)综上所述,总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在追求民族独立的实践中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19.顺应时代潮流·感知救亡图存。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不同社会阶层从不同层面发出了时代呼声。【现象·折射时代潮流】(1)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反映了地主阶级洋务派顺应时代潮流向西方学习的教育举措,请据此概括这些举措的特点,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史料·记录时代诉求】(2)下列文献材料反映的内容分别是哪一阶层发出的时代呼声 它们分别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出的 【作品·描绘时代变化】(3)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片段,简述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并谈谈文学作品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参考答案及等级评定建议.pdf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