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鸟和哺乳动物》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鸟和哺乳动物》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恰是这夏
鸟和哺乳动物
第二节 脊椎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述鸟适应飞行的特征,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3、举例说出鸟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新课导入
00
中国的飞天梦
新课导入
00
人类和鸟
万户飞天
神舟十九发射成功
人类很早以前就像鸟儿一样向往天空。鸟能够翱翔于天空中,是因为它们有翅膀,那么人在双臂上缚上人工翅膀,为什么还是不能像鸟一样飞呢?

PART 01

01
鸟是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最多一个类群。

01
“天高任鸟飞”,绝大部分的鸟类都善于飞行,但也有一些种类无法飞行。
企鹅
鸵鸟
几维鸟
鸸鹋
鸟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它们又是如何适应飞行的?
01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
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作出假设:
鸟的体形、翼、肌肉、骨骼等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01
观看视频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01
观察鸟的外形和体形有何特点?这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外部形态的观察:
外型——流线型
目的: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外表:体表被覆羽毛
01
将鸟的翅膀轻轻展开,你将发现排列整齐的较大型的羽毛,这些羽毛彼此重叠,又相互留有空隙。想一想: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前肢变为翼
正羽: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绒羽:紧贴身体,可以保温
正羽
绒羽
目的:用于飞行
01
摸摸鸟的胸肌,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胸肌的发达程度怎样?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内部结构的观察:
思考:鸟的肌肉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
胸肌
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01
鸟的骨骼,可以发现胸部的骨很突出。将胸骨的特点与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联系起来考虑,你会作出怎样的推测?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鸟的骨骼: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
目的:减轻体重
胸骨愈合成为一块龙骨突。
目的:增加胸肌的附着面
龙骨突
01
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鸟的呼吸:
思考:鸟类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用肺呼吸,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点击观看视频
01
鸟的双重呼吸: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空气
吸气
气囊
一部分空气
气体交换
气囊中的气体
再次气体交换
呼气
作用: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满足了鸟在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01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鸟的消化系统:
泄殖腔
目的:为飞行提供
大量的能量
直肠短,不贮存粪便
目的:减轻体重
01
视觉发达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鸟的其他特点:
能在疾飞中看清并捕食猎物
有喙无齿
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
心跳频率高,体温高而恒定
加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
01
根据体温是否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拓展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如:鸟、哺乳动物
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意义: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
01
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实验·探究
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鸟的生殖方式:卵生
01
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
胸骨愈合成为一块龙骨突;
具有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运动;
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
心跳频率高,体温高而恒定;
总结:鸟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01
小结
鸟的主要特征:
体温 ;
体表覆 ;
前肢变成 ;
有 无齿;
有 辅助肺呼吸。


气囊

恒定
鸟与人类的关系
01
1、可食用,提供动物蛋白。如:鸡、鸭等;
2、消灭鼠类及害虫。如:猫头鹰、啄木鸟;
3、具有观赏价值。如:孔雀;
4、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哺乳动物
PART 02
哺乳动物
02
雪豹

蝙蝠
松鼠
兔子
猴子
哺乳动物
02
儒艮
海象
白鲸

哺乳动物
02
这些动物形态和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
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大象
江豚
刺猬
鹿
哺乳动物
02
除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一样,哺乳动物也是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02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
生殖方式:胎生
哺乳动物
02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幼崽,使幼崽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的意义: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哺乳动物
02
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在此期间能从母体获得营养和保护;
哺乳:母体用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所以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02
观察下面的模式图,比较兔和狼的牙齿。
观察·思考
兔和狼的牙齿
切断食物
撕裂食物
磨碎食物
02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思考
兔和狼的牙齿
讨论:
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狼有犬齿,而兔没有犬齿。
狼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与食肉生活相适应。兔子没有犬齿与食草生活相适应。
哺乳动物
02
讨论:
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哺乳动物
02
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兔的神经系统
意义: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对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小结:
02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 ,体温 ;
、哺乳;
牙齿有 、 和
等的分化。

恒定
胎生
门齿
犬齿
臼齿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02
1、家畜可食用,提供动物蛋白。如:猪、羊等;
2、导盲犬、军犬、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
3、一些动物的毛皮具有经济价值;
4、为艺术创作者提供灵感。如:拓荒牛。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02
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老鼠啃食小麦
老鼠啃过的玉米
鼠疫病人
巩固练习
PART 03
巩固练习
03
1. 判断下列有关鸟、哺乳动物特征的叙述是否正确。
(1)体温恒定是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 )
(2)前肢变为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 )
(3)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 ( )
(4)鸟、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
环境的依赖。 ( )

×


巩固练习
03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猎豹 B.响尾蛇
C.企鹅 D.大猩猩
3、下列不属于鸟类气囊作用的是( )
A.进行气体交换
B.散热降温
C.降低身体的比重
D.减小飞行时内脏之间的摩擦
B
A
巩固练习
03
4、下列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⑥
C
巩固练习
03
5、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
动物不像植物那样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靠摄取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的动物以植物为食,有的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有的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动物。
动物要维持生存,既要善于发现和获取食物,又要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发现食物或敌害要靠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获取食物或防御敌害离不开运动。绝大多数动物都能自由运动
思维训练
概括
动物的共同的特征
恰是这夏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