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五 多元文化共发展 专题二 多元的文化 测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五 多元文化共发展 专题二 多元的文化 测试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多元文化共发展 专题二 多元的文化 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 B.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
C.佛教活动的场所叫清真寺 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
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经常活动的场所是(  )
A.寺庙 B.清真寺 C.教堂 D.礼堂
3.下面关于世界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佛教发源于亚洲西部 B.丽江古城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C.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4.如图景观所代表的典型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西游记》里的唐僧去“西天”取佛经,这个“西天”是指(  )
A.西半球 B.西亚 C.古印度 D.欧洲
6.家里来了一位宗教客人随身带着《圣经》,他信仰的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7.世界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8.关于非洲北部阿拉伯人使用的语言和信奉的宗教搭配正确的是(  )
A.汉语——佛教 B.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C.阿拉伯语——佛教 D.英语——伊斯兰教
9.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10.南京大学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其中玛丽来自美国,她每个周末都去教堂做礼拜;穆罕默德来自沙特阿拉伯,他常去清真面馆吃牛肉面;多吉来自中国西藏,常见他诵读经书。玛丽、穆罕默德、多吉三位同学所在国家主要使用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法语 B.英语、阿拉伯语、汉语
C.阿拉伯语、英语、汉语 D.英语、西班牙语、汉语
11.使用汉语的人们主要分布在(  )
A.中国、朝鲜 B.中国、东南亚
C.中国、阿富汗 D.印度、中国
12.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居民通用(  )
A.英语 B.葡萄牙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13.到西班牙旅游时,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西班牙语 B.英语 C.法语 D.汉语
14.语文课堂上,赵老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小丽同学说:“我想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小丽为了将来的理想,平常喜欢上网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在了解某一地区时,发现当地的人们生活在不平静的地区,而且衣着宽松的白长袍,头戴白头巾(如图)。请问,小丽所了解的这一地区,当地居民主要的人种和使用的语言是(  )
A.白色人种、英语 B.黑色人种、阿拉伯语
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 D.黄色人种、西班牙语
15.欧洲西部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种人
16.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C.基督教、佛教、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D.基督教的教徒叫作穆斯林
17.读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主要是黄色人种,人口稠密
B.③⑦两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C.⑤⑥两地纬度低,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疏
D.④⑧两地主要信仰基督教,人口稠密
18.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欧洲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 D.世界上只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19.根据体质特征,下列描述黑种人特点的是(  )
A.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B.肤色、发色、眼色都很浅,头发波状,鼻梁高体毛多
C.肤色棕色,头发卷曲,鼻梁高,体毛中等
D.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20.下列世界文化遗产属于我国的是(  )
①平遥古城 ②金字塔③丽江古城④威尼斯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的李庄古镇,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
C.它们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能增强爱国情感
D.它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22.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故宫的是(  )
A.在景区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给游客提供方便
B.在故宫附近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限制参观人数,开展三维模拟的虚拟旅游
D.为增加历史见证,在景区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23.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在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24.如今的石头屋大多改成了民宿,发展旅游业应该(  )
①多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②尽量保护和修缮石头屋 ③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
④开发当地传统文化项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福建客家土楼的保护力度。关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建筑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传统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对于传统建筑应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
D.对于较为破旧的传统建筑,应当全部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
二.解答题(共50分)
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材料一: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报告说,到2050年,一半的世界新增人口将集中在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埃及,北美洲的美国这9个国家。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16%,欧洲和北美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世界三大宗教建筑图。
(1)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
(2)报告中世界新增人口集中的9个国家中,大部分国家位于    洲,该大洲上的国家大多属于    (选填“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选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3)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居民主要信仰    教。2050年,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的建筑风格与材料二中的    相似。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部,该国家的宗教建筑大多与材料二中的    相似(填字母)。
27.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题目。(每空1分,共9分)
【语言和宗教】
(1)图中B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信奉的宗教是    。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人口】
(3)图中A是    洲东部,D是    洲东部。两地为人口稠密地区它们的共同点:①纬度位置方面:   ;②海陆位置方面:   ;
③地形地势:地面    。(平坦/崎岖)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材料一:从世界人种分布图来看,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下图为世界人种分布图。
材料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用来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1)读图可知,北美洲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人种。
(2)A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语,C地区人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教。
(3)D地区某城市某年的出生人数约200万人,死亡人数约160万人,总人数约4000万人,此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4)简析D地区的人口增长比欧洲快的原因。
29.人种又称种族。不同的人种,其肤色、毛发、面部等体质特征不同。从15世纪,欧洲殖民者就开始奴隶贸易,贩卖黑人。读图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第(6题)3分,共12分)
(1)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的中部和南部。南、北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分布,主要与    有关。
(2)居住在    (填写纬线名称)附近的黑色人种,在炎热的阳光下,卷曲的头发犹如头顶上的“天然凉帽”;而居住在纬度较    地区的白色人种,鼻梁较高、鼻孔较长,能对吸入的空气起一定的“预热”作用;黄色人种多分布在    地区(填写温度带名称),体质特征具有过渡性。
(3)亚洲是    人种的故乡,其西部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
(4)除了三大人种以外,因不同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    人种。
(5)世界上的人种,只有    特征方面的差异,没有优劣和贵贱之分。
(6)请分析:影响不同人种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0.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11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说:“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重大的损失。全世界都已经警觉起来,尽全力保护濒危物种。为此成立了组织,设立了基金,开展了宣传,也立下法律来严惩胆敢伤害这些物种的人。但是,一种文化的灭绝是更大的损失,似乎世界还缺乏足够的警觉。我们的乡土文化是大多数人的文化,由整个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塑造、锤炼、丰富、积累而成,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状态。如果不赶紧下定决心抢救,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那损失难道会比死光了大熊猫或者金丝猴小吗?”
(1)保护聚落,是不是保护承载聚落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就可以?(3分)
   
   。
(2)保护传统聚落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
(3)应该如何解决乡土聚落的保护和生活发展的矛盾?   。(2分)
A.把不能被现代人利用的乡土聚落拆掉
B.选取有代表性意义的聚落保护,另建新村以保旧村
C.用古代故事和传说赋予乡土建筑,开发旅游项目
D.将旧建筑翻新,既能被现代人利用,又保护了原来的基本格局
(4)你知道的我国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哪些?(3分)
   。
参考答案
1-5 ABDBC 6-10 BBBAB 11-15 BDACB 16-20 ADCDB 21-25 DCDDD
26.(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非;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3)基督;劳动力短缺;(4)A;C。
27.(1)阿拉伯语;伊斯兰教;(2)汉语;英语;(3)亚;北美;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位于沿海地区;平坦。
28.(1)黄色;(2)俄;基督;(3)1;(4)D地区主要指美国,美国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而欧洲大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所以D地区比欧洲人口增长快。
29.(1)非;黑人奴隶贸易;(2)赤道;高;温带;(3)黄色;白色;(4)混血;(5)体质;(6)自然环境。
30.(1)不是;保护聚落主要是保护“有典型特征”、携带丰富历史信息、建筑质量较高,还侥幸保存着建筑的多样性和建筑系统的完整性聚落;(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3)B;(4)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