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虹桥中学上学期初三学年期中知识竞赛(物理)
一、选择题: (1—12题为单选题, 13—15题为双选, 每题2分, 共30分。 )
1. 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mm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C.运动员奔跑时脉搏跳动 10 次用时约为1min D.中学生能听到频率为50000Hz 的声音
2. 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聪拿起一个荔枝如图所示,它的尺寸大小约为( )
A. 0.1cm
B. 0.3cm
C. 1cm
D. 3cm
3. 如图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估读可以减小误差,整刻度时不需要估读
B. 用皮尺测量时不能拽太紧,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 测铅笔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
4. 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诗句中可以估算出船行的速度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乘客为参照物的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诗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5.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 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6. 如图为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和乙音色相同 B. 甲和丙音调相同
C. 甲和丁音调相同 D. 丙和丁响度相同
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图: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B. 乙图: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丙图: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丁图: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色
8.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月亮是自然光源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9. 右图体现古诗“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意境,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诗人看见的“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光路图是 ( )
10. 下列光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1.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的视力表的像距她的距离为 ( )
A. 5.4m
B. 4.6m
C. 3.1m
D. 2.3m
12.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 、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 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
13. (双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墙上出现手影——手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所形成的像
B.乙图: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C.丙图: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观察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D.丁图: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14.(双选)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物理课本长度
B.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光位置及入射角的大小
C.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测量物距、像距以及物像大小
D. “测量心率”时,多次测量某同学平静状态下的心率
15.(双选)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 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 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的位置不改变
C. 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部分,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 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二. 填空题(共22分)
16.如图是小聪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的情形,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
17. 如图所示的LED的显示屏脏了,看到显示屏上字幕不停地滚动,一位保洁阿姨举着拖把放置在中间部位保持不动,她 (选填“能”或“不能”) 擦干净整个显示屏,原因是此时的拖把和显示屏是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
18.速度是反映物体 的物理量; 甲、乙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5,运动的时间之比是2∶3,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
19.蒙住双眼的小聪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20. 为减小噪声带来的影响,靠近路边的窗户通常使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能显著减小噪声的影响,其中的原理是 ,这是在 减弱噪声。
21.小明学习了“光”和“声”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 (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光 声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传播介质 ③光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可以用于传递信息 ⑥超声波用于粉碎结石、去除牙垢
22.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这个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的比较是 的。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3.以镜正衣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小明身高1.8m,当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24.如图所示,S' 是人眼在P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颗白色鹅卵石的 (选填“实像 ”或“虚像 ”),这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鹅卵石真实位置在 S ' 的下方。若在 P 处用 激光手电对准虚像S ' 照射,手电发出的光恰好能照射到河底的鹅卵石上,这体现了 。
25.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满烟雾,倒扣在桌子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a所示)。若在杯底如果放置一个凸透镜,光的传播方向如图b所示,这说明当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若换成凹透镜光的传播方向如图c所示,这又说明当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c
26. 如图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 1m,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 ) 了 m。
三. 作图题 (共6分)
27. 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完成光路。
28. 请在图上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9. 三门峡市被誉为“天鹅之城”,若A点为人们看到的大天鹅的嘴在水中的倒影,请在图中画出光从大天鹅的嘴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四. 实验题 (共14分)
30. 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他们将实验器材组装调试好之后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 及所用时间t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 根据公式 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v ,再根 据平均速度的表达式 (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计算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 并将 v 、v 、v 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1.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时,将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左纸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再将右边纸板绕ON 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NOF 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填“存在”或“不存在”) 。
(2)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 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多次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上部/下部) 会看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 。
(3)不断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反射角,并将数据记录在如表的表格中,根据数据可得出结论: 。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度 20 30 40 50 60 70
反射角/度 20 30 40 50 60 70
(4)小聪也做了这个实验,当左右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让一束光紧贴左纸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但在右纸板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2. 小丽热爱跳舞,回想起练习跳舞时,可通过练习室前面的大镜子调整自己动作的幅度和肢体位置,因此引起了她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 (选填“A”或“B”) 这一侧观察,发现蜡烛B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① ②
(2) 小丽在选器材时还选了一根刻度尺,选刻度尺是为了探究 的关系;
(3)实验结束后,小丽无意间从玻璃板中看到教室后面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
五. 阅读题(共4分)
汽车中的光现象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 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HeadUpDisplay) , 简称 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 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33.(1) 挡风玻璃所成的仪表盘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 像;
(2) 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 “靠近”) 挡风玻璃。
(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 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六. 计算题(共4分)
34.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 处有障碍物。司机需要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8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2m,用时3.28s才能停下。求:
(1) 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2) 汽车在反应和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B C A D B D A D AB BC BC
二 填空题
16 1mm ; 2.50cm
17 不能 ; 静止
18 运动快慢 ; 3:10
19 音色 : 响度
20 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过程中
21 ② ; ③
2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变小
23 光的反射定律; 不变
24 虚像;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5 会聚; 发散
26 下降 ; 0.5
三 作图题
四 实验题
30 (1)刻度尺 秒表
3 1 (1)存在
(2) 下部;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32(1) 未点燃 : A:
① 蜡烛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
(2)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10: 35或22:35
五阅读题
33(1) 虚 (2) 45° (3) 远离 (4) B
六 计算题
34(1) (1) 由 可得,司机的反应时间 t反应
(2)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路程
s=s +s =18m+42m=60m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时间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