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评考试试题
地理(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C 【解析】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所用的能量是太阳能,来源是太阳辐射。
2. B 【解析】太阳耀斑、太阳风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可以干扰电离层,影响空间站航天员与地面通信联系。
3. A 【解析】农历五月廿八月相为峨眉月,亮面朝东。
4. B 【解析】甲是横波,通过丁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消失;乙是纵波,通过丙界面(莫霍界面)时波速增加;E圈层为
地壳,F圈层为地幔,上部有软流层;G为外核,呈熔融状态,H为内核,呈固态。
5. C 【解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该钻井深9432米,所在圈层为地壳,地壳厚薄不均,由岩石组成,横
波、纵波均能通过;岩浆发源地是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6. B 【解析】阳泉中华埃尔莫透翅昆虫生存的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末期。
7. D 【解析】采集阳泉中华埃尔莫透翅目昆虫化石的地层中,伴随有鱼化石及植物叶片化石,表明其生活在湖泊
周边湿地森林。
8. B 【解析】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不在太阳内部,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太阳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
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9. D 【解析】太阳“微笑”释放的高能太阳风,会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撞击地球大气层,会形成极光;火山爆
发是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爆发,交通设施破坏与太阳活动关联性较小。
10. C 【解析】受重力作用,大气主要向地面集中,离地面越远,大气密度越小,气压越来越小;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再降低,再升高;对流层中有天气现象的变化。
11. C 【解析】丁是对流层,丙是平流层,甲乙是高层大气,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12. D 【解析】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13. A 【解析】①、②位于近地面,①地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②地等压面凸向低空,为低压,即气压①>②;③、
④位于高空,根据等压面凸向变化规律,气压④<③;近地面气压始终大于高空气压,气压值最大的是①。
14. D 【解析】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面,高空③、④之间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大气
向右偏转和等压线平行形成南风。
15. A 【解析】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作用,成都吹东南风。
16. D 【解析】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小的是等压线最为稀疏之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即北京风速最小。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答案 第1页(共2页)
{#{QQABJYyUggAAAhBAAQhCAQFwCkEQkgCACQgGAEAEoAIBSBFABA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0分)
(1)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a——水星;b——金星、d——火星。(每点2分,共6分)
(3)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每点2分,共6分)
(4)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大气厚度;适当的自转周期。(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8.(14分)
(1)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每点2分,共6分)
(2)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大气温度低,易出现霜冻。(每点2分,共4分)
(3)点火烟熏、注水浇灌、(薄膜、秸秆等)覆盖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9.(18分)
(1)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城市热岛效应增强,降水增多,强度增大;绿地、水域减少,蓄洪、泄洪能力减弱;城市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
表径流激增,形成涝灾。(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建设城市蓄洪系统;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透水路面比重;建设海绵城市等。(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6分)
(主观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答案 第2页(共2页)
{#{QQABJYyUggAAAhBAAQhCAQFwCkEQkgCACQgGAEAEoAIBSBFABAA=}#}姓名
准考证号
1.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所用的能量来源是
2024-2025
A.天体引力
B.宇宙辐射
地理(人教版)试题
C.太阳辐射
D.地球内能
2.干扰空间站航天员与地面通信联系的太阳活动是
注意事项:
A.太阳黑子、太阳耀斑
B.太阳耀斑、太阳风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C.太阳耀斑、极光
D.太阳黑子、太阳风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3.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出舱当天为农历五月廿八,三名宇航员可能观看到天空中的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月相是
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
C
北京时间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驻留在中国空间站“天宫号”(下图)的神舟十
中国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下图示意
八号乘组3名航天员密切协同,顺利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据
此完成1~3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其中甲、乙表示地震波,丙、丁表示地球内部
的不连续面,E、F、G、H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据此完成4、5题。
速度(km·s)
03691215
E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H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第2页(共8页)
4.人类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时,发现
A.甲波通过丁界面时速度降低
B.F圈层的上部存在软流层
C.乙波通过丙界面时突然消失
D.G和H圈层处于熔融状态
5.“深地一号”钻井深达9432米,其所在圈层
A.厚薄较均匀
B.是岩浆发源地
C.由岩石组成
D.只能通过纵波
2024年9月,发现于山西省阳泉市的二叠纪透翅目昆虫化石(下图)被命名为阳泉
8.“微笑的太阳”有一个明亮的“鼻子”,是指太阳活动中的太阳耀斑,太阳耀斑出现在
中华埃尔莫透翅。化石采集于湖相沉积地层,伴随有鱼化石及植物叶片化石。该化石
A.光球层
B.色球层
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据此完成6、7题。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9.太阳“微笑”释放的高能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A.减弱极光强度
B.破坏交通设施
C.引起火山爆发
D.干扰短波通信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
6.阳泉中华埃尔莫透翅目昆虫化石生存在
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10~12题。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人造卫星
800km

C.中生代
D.新生代
极光
7.阳泉中华埃尔莫透翅目昆虫生存的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85km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55km
D.湿地森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紫外线模式下拍摄的“微笑的太阳”照片(下图)。

12km
侣山
科学家解释道,“微笑的太阳”很可能是“笑里藏刀”,太阳的“眼睛”“嘴巴”这些暗斑区为
识云

日冕空洞,高能的太阳风从中向地球飞速奔袭而来。据此完成8、9题。
-100-80-60,40,-20.0204060温度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第3页(共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第4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