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地理(必修) 2024.1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2024年9月17日中秋节的夜晚,月球公转至近地点附近,人们可以欣赏到又大又圆的“超级月亮”和“土星合月”现象。图1为某网友中秋当天19:30拍摄的“土星合月”照片。据此回答1-2题。1.“超级月亮”“土星合月”所属于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太阳系 地月系 B.银河系 河外星系C.地月系 太阳系 D.地月系 河外星系2.月球上至今未发现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体积质量太小 B.距离太阳较远 C.公转速度过快 D.陨石撞击较多有着“贵州屋脊”之称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素有“阳光城”的美誉,全县平均海拔2200米,年平均日照1812小时,远高于全省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值。目前,威宁县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38个,装机总容量234万千瓦,为贵州新能源发电画上浓墨重彩一笔。图2为贵州省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维持地表温度 ②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火山爆发提供能源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威宁县太阳总辐射量高于贵阳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024年10月10日晚间到11日晚间,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爆发影响,地球出现强地磁暴。受地磁暴影响,北京有清晰的极光目击和观测记录(图3)。图4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5.日冕物质抛射A.发生在①层 B.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发生在③层 D.发生在②层和③层6.此次极光现象在我国北京可见,主要是因为A.大气能见度高 B.太阳辐射强烈 C.地球磁极位移 D.太阳活动强烈7.关于此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洪涝灾害现象频发 B.赤道地区的人都能看到极光C.太阳风强劲会扰乱地球磁场 D.卫星导航、空间站不受影响在黑龙江省嘉荫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距今约6500万年~8500万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在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于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表1为部分地质年代表。读表回答8-10题。8.推测平头鸭嘴龙生存的地质时期,古地理环境可能是A.气候干旱,树木稀疏 B.林草茂盛,河沼遍布C.海洋环境,尚未成陆 D.气候寒冷,土壤贫瘠9.截至平头鸭嘴龙生存时期,下列关于地球上生物演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两栖动物一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C.脊椎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D.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10.若博物馆要给“神州第一龙”化石骨架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A.显生宙—中生代—白垩纪 B.元古宙—中生代—白垩纪C.白垩纪—前寒武纪—中生代 D.显生宙—古生代—白垩纪2024年9月25日19时29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2.00度,东经117.61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5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Ⅲ圈层B.Ⅳ圈层C.莫霍界面以上D.古登堡界面以下1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12秒之后建筑物就会坍塌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地震波传到地表需要12秒13.关于各圈层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C.Ⅱ圈层是地核 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图6是地球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回答14-16题。14.丙在地球环境中的意义不包括A.主要成分是气体和悬浮物 B.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C.促进太阳能向有机能转化 D.改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16.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岩浆侵入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图7示意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回答17-19题。17.有关图中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纬度越高,层顶高度越大B.①层存在电离层,其有利于神舟飞船与地面联系C.②层存在臭氧层,其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②层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热源是地面辐射18.神舟十九号飞船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气温随高度升高的变化规律是A.①层下降 B.②层下降C.③层先升后降 D.③层上升19.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①平流层大气气温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②平流层大气气温下热上冷,以平流运动为主③水汽和杂质含量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④水汽和杂质含量多,多云雨现象,能见度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图8所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图9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20-21题。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阻挡了③散失 B.增强了④ C.增强了① D.增强了②21.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图10为山东栖霞市附近某山区Q地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③此时风由Q地吹向P地 ④此时风由P地吹向Q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夜晚,山谷常有夜雨出现的原因是A.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D.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谷底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图11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四地风向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一东北风 B.②地一偏北风 C.③地一西南风 D.④地一偏南风25.推测图中时刻风力最大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图12示意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图13示意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26-28题。26.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27.针对此次城市内涝事件,合肥市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环节和②环节 B.③环节和④环节C.⑧环节和⑨环节 D.④环节和⑨环节28.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图14示意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29-30题。2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30.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的重要依据。图15表示某日某港口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回答31-32题。31.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A.潮汐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C.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D.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3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图16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图17为某区域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曲线为等温线。读图回答33-35题。33.图16中属于暖流的洋流有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34.关于图17中洋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②两洋流均为中低纬度的洋流3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会加剧海洋污染 B.暖流会使沿岸地区的气候变得温和、湿润C.洋流会阻碍海洋交通 D.著名的大渔场都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域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10分)图18为“地理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③为火星,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分)(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和恐龙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2分)(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③④之间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2分)(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①②之间表示地壳,那么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 ,横波经过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时,会 (增速、减速、消失)。(4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十坡面透明膜”的结构。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温室,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作为共用墙,再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材料二:图19为传统日光温室和“阴阳棚”温室示意图。(1)图中阳棚是 (甲/乙)棚;甲棚铺设双层棚膜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少 辐射损失,起到更好的 作用。(5分)(2)相比于传统日光温室,“阴阳棚”温室的优势有 (2分)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②提升棚内昼夜温差 ③提高冬季阳棚温度④经济效益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甲棚和乙棚白天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棚。根据阴阳棚设计原理,在图20中绘制甲棚、乙棚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3分)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图21示意水循环环节,图22示意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 (1)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 循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环节是 (填名称)。(4分)(2)右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正常年份,甲地(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在一年中距离大陆较远的季节是 。(4分)(3)一艘货轮从甲地航行到乙地,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特点是 。(2分)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高一地理(必修) 2024.11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D C D C B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A D A C A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D D B A C D B C B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 A B C B B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1)土星中生太阳黑子(黑子)莫霍 消失(1) 甲(1分) 地面 保温(2)C(3) 乙(1分)(1)陆地内(陆上内) 地表径流(2)陆地径流(地表径流) 夏季(3)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