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秋湖北省当阳市实验初级中学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C 2.C 3.D 4.A 5.A
C 7.B 8.A 9.C 10.A
11.D 12.C 13.D 14.D 15.D
16.D 17.B 18.B 19.C 20.A
二、非选择题
1、(1)软体;外套膜;
肺;皮肤
气囊
胎生哺乳
2、(1)不能
植物;物质循环
数量;所占比例;合理即可
传粉;传播种子
3、(1)收缩;神经系统
关节窝;关节软骨
消化;循环;B
低强度运动组
4、(1)先天性
越少;强化
不同;C
平均值;少;随着个体发育,学习能力逐渐增强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钟,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被称为“海中之花”,但它却不是花,是一种腔肠动物。海葵区别于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能缓缓滑行、游泳或依靠触手做翻转运动
B.既可以出芽生殖,也可以有性生殖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摄取食物维持生存
D.能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
2.观察如图展示的两种生物,它们所属类群拥有的共同特征为( )
A. 辐射对称 B. 背腹扁平 C. 有口无肛门 D. 体表有刺细胞
3.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大量的谚语,如“蚯蚓路上爬,大雨乱如麻”、“蜜蜂迟归,雨来风吹”、“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即将要来到”。这些谚语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
A.下雨蚯蚓爬上路,因为它需要靠体壁呼吸
B.蜜蜂是社群动物,可以依靠动作完成信息交流
C.蚂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D.蛇、蝾螈是爬行动物,在陆地产卵,用肺呼吸
4.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真正属于鱼的一组
①鲍鱼 ②鱿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金鱼 ⑥中华鲟 ⑦鳄鱼 ⑧鲨鱼
A. ③⑤⑥⑧ B. ①③⑦⑧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⑥⑧ 5.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发现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游泳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6.小鱼呼吸时,水从口流入,顺着鳃盖后缘流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其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A.都无变化 B.增加、减少 C.减少、增加 D.都减少
7. 群体生活的动物进化过程中有了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群体生活的动物都有组织、分工和等级等社会特征
B.相比虎的单独生活而言,狼的群体生活更有利于成功捕食猎物
C.做“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时,最好在实验时让蚂蚁处于饱食状态
D.用性引诱剂仅能控制害虫数量,不能快速杀死蚊虫,所以还是用杀虫剂好
8.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匹配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9. “引体向上”是锻炼臂肌、腹肌 、背肌等骨骼肌群的一项简单易行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完成 该项动作时,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通过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灵活配合才能完成
B.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需附着在同一块骨上,以牵拉骨产生运动
D.四肢处的关节相比其他部位要更灵活,使运动更加灵活
10.某老人走路时经常出现膝盖疼痛现象,医生诊断后,在他的膝关节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你认为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
A. 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1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飞蛾扑火 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 孔雀开屏 C.蜻蜓点水 谈虎色变 D.蜜蜂采蜜 大雁南飞
12. 下列不属于同种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羚羊闻到老虎的气味 会迅速逃避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13.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14.大山雀是野外常见鸟类,下列叙述与大山雀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A.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B.食量较大,食物消化能力强
C.骨骼轻,薄,坚固
D.大山雀的足纤细,善于抓握
15.蝗虫、蜘蛛、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是
①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③都有翅 ④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鳃呈鲜红色,有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B.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C.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17.下列例子:①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皮毛上,②蚂蚁的分工合作,③某地区蛇被大量捕杀导致老鼠猖獗,④蜜蜂采蜜。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鱼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19.“蝉蜕”与“珍珠”均可作为中药入药,它们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生物结构有关?
A. 皮肤、贝壳 B. 外骨骼、贝壳
C. 外骨骼、外套膜 D. 皮肤、外套膜 20.在下列节肢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蜈蚣 B.蝴蝶
C.蚊子 D.蜻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6 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下列是六种不同动物,请分析回答:
(1)A属于 动物,这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C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B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它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是很多, 可以辅助肺呼吸, 为它飞行时提供了大的氧气.
(4)F是家兔,它具有 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8分)分析以下文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畜牧业的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杀灭某种动物? 。
(2)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 为食,动物遗体被分解后的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牛、 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的作用。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 和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当狼被猎杀,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写出上述材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
(4)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 和 。
3.(8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一中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 (填“收 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肩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 系 统的调节。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
即关节头从乙图中[d] 中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的连接非常牢固,此外,关节腔内 的滑液和关节面覆盖的[e]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 过程中免受伤害。
(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 需要。说明运动需要的能量有赖于呼吸系统、 系统和 系统。图二中能够正确表示 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4)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 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骨的特性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骨的质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骨的承重能力(N)【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骨的韧性(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组能更好地改善骨的特性。
4.(8分)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
1


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1


2


3


4


5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117.3
87.0
60.3
49.0
35.0
)
(1)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性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 以 (填“强化”或“弱化”)。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 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 (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 能力可能最强。
(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 做实验,计算 ,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 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该结果可以 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
时间比1月龄小鼠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