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肾上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C.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
D.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2.如图是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分泌的化学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B.由图可知,细胞甲分泌的化学物质只能运输到细胞乙
C.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方式也符合该模型
D.细胞甲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与细胞乙上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3.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示意图。综合激素调节的机制,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上述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多级反馈调节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后失活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
D.糖皮质激素引发细胞代谢效率时发挥催化作用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的速度通常较神经调节要慢,作用时间也短
B.某些体液调节可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激素调节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影响其兴奋性
D.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
5.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

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激素A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和C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
6.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可发挥作用
B.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能特异性清除抗原
C.胸腺是T细胞生成、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D.吞噬细胞可清除自身衰老或损伤细胞,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7.注射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发的重症手足口病。下列不能识别EV71疫苗的细胞是( )
A.B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B细胞 D.巨噬细胞
8.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异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作用的结果
B.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C.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抗原为组织相容性抗原
D.使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9.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10.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都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下四种情况分别属于( )
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②HIV侵入人体后,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③某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④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某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细胞免疫
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
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
1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很低,最终常常死于病菌感染或者恶性肿瘤
12.据统计:2024年1~3月我国百日咳累计发病人数近6万。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的疫苗及该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B.抗体、控制传染源
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消灭病原体
13.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生长素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来的,其合成过程不受基因组的调控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都是进行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
14.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处理是( )
A.A B.B C.C D.D
15.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稻⑥HIV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INI流感病毒⑨葡萄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生物
16.用不同浓度的2,4-D 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实验组1、2、3、4的2,4-D 浓度分别为a、b、c和0。根据该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一定小于b
B.c一定最大
C.最适浓度一定在a与b之间
D.不同浓度2,4-D 生根效果一定不同
17.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水稻在即将成熟时,如果持续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 )
A.能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育和脱落
B.被高温降解后,其对发芽的抑制作用解除
C.对果实成熟的作用与乙烯相反
D.对种子发芽的作用与赤霉素相似
18.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果实的生长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均有关系
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果实衰老后,其中不再含有植物激素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控制的
19.种植葡萄时,在扦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丁酸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IAA类似
B.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乙烯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发育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不稳定等优点
20.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使植物变矮,茎秆变粗,能促进植株分蘖(枝),可使叶片颜色加深,从而使光合作用增强,进而增穗增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矮壮素能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提高棉花的经济效益
B.矮壮素能影响植物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
C.矮壮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施用矮壮素可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D.矮壮素可能会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增强光合作用
21.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光信号的受体分子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光敏色素
B.光敏色素受光照射后,会影响植物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
C.植物向光侧细胞分裂慢、背光侧细胞分裂快,从而形成年轮
D.根冠的平衡石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产生生长素的信号
22.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不能用样方法,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B.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不同种类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大小可以不同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数据低于实际值
23.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丁
B.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甲与乙可以依次表示迁入率与迁出率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4.科研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对某面积为2km2的湖泊中的某种鱼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首次抓捕240条并标记,重捕时共抓捕260条,其中带标记的有10条,则该湖泊内该鱼的种群密度约为( )
A.1560条/km2 B.3120条/km2
C.5000条/km2 D.6240条/km2
25.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我国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0多只。下列保护措施中,不能提高朱鹮环境容纳量的是( )
A.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
B.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
C.扩大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D.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
26.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一定等于死亡率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不需要另设对照组
D.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提高计数准确性,减小误差
27.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到达F点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维持在E点左右
28.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应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植物的垂直结构所导致的
29.对不同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草地植株矮小,其中的动物无分层现象,森林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
B.湖泊中湖心区与近岸区的植物类型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池塘中“青、草、鲢、鳙”的垂直分层与其食物的分层关系密切
D.影响森林中植物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CO2浓度
30.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培养瓶中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
D.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二、非选择题
3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 。图1中激素 (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
(2)图1中垂体可分泌激素 A (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 B (填名称),在激素B分泌过程中,通过 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3)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 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途径主要是图2中 (填“甲”、 “乙”、 “丙”) 。
(4)抗利尿激素是由 合成的,通过图2中 (填“甲”、“乙”、“丙”)模式合成和释放,当人体内 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 。
32.如图1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反应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的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用曲线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填序号),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该细胞的作用是 。
(2)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④除了产生细胞⑦,还能增殖分化产生 。当机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将 (填“变短”“变长”或“基本不变”)。
(3)图2中,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X和抗原Y,则表示针对抗原X、抗原Y的抗体的产生量的曲线分别是 ,其中针对抗原X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有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针对抗原X的抗体的产生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
(4)新型冠状病毒与病菌在免疫学上都可被称作 ,前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 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 吞噬消化。
33.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在幼嫩的芽、叶和 中,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运输。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 ,说明 。
(3)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最终大于 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a、b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受到 因素的影响。
(4)根据丙图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 。
34.图甲表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Nt= 。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 (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点左右,原因是 。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 。
(3)据图乙分析,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当于图甲中曲线 。在t2~t3时间内,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D A B A B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C B B B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C B D B D A C B
31.(1)大脑皮层 下丘脑 B、C
(2)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分级调节
(3)髓质 丙
(4)下丘脑 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减少
32.(1)② 识别处理过的抗原并与B细胞结合、产生细胞因子
(2)记忆B细胞 变短
(3)B、C 免疫反应快且强烈,抗体产生的数量更多 D
(4)抗原 细胞毒性T细胞 体液 抗体 吞噬细胞(或其它免疫细胞)
33.(1)发育的种子 色氨酸 主动运输 非极性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3)10-8 抑制 促进 重力
(4)大于m小于M 小于m
34.(1)种群密度 Aλt 食物、生存空间、天敌
(2)B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Y 增长型 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