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台江区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A D A C D A D A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A C B C A B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 分)
(1)① 青藏高原 ② 第一阶梯(有“一/1”即可) ③ 四川盆地 ④ 第二阶梯(有“二/2”即可)
(2) 低 纬度 升高
(3) 自北向南 相间
27.(9 分)
(1) 太平洋 东南
(2) 秦岭 山脉 亚热带
(3) 华北平原 夏季
(4) 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A 地形
28.(12 分)
(1) 巴颜喀拉山 渤海 增多/增大
流域面积增大,支流水量汇入
(2) 甲 乙
(3) B D C A
(4)① 结冰期 ② 鄂毕河
29.(10分)
(1)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青藏高原 C 横断山脉
(2)① 水土流失 ② 洪涝
(3) 二 上
地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大 (2分)
(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回答,答对1个给1分,都答对2分)
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等。。
(1分题,言之有理即可)
30.(11 分)
(1)① 北回归线 ② 北温 ③ 季风 ④ 东
⑤ 西亚 ⑥ 西 ⑦ 东
(2) 曾母暗沙 台湾
(3) 琼州海峡
(4) C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台江区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地 理
(试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如图为我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疆域辽阔 D.岛屿众多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A.海陆兼备的大国 B.深入亚欧大陆腹地的内陆国
C.四面环海的岛国 D.西部海域广阔的世界大国
不同省份的标志在设计时,既要反映省份简称,又要融入地方特色元素。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示意图,完成4-5题。
甲 乙 丙 丁
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
A.广西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B.山东省、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
C.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 D.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人口普查是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政策的依据。读表完成6-9题。
人口 普查 大陆地区总 人口数(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化 水平(%) 每10万人受本科教育比重(%)
少年儿童人口(≤14岁) 劳动年龄人口 (15-59 岁) 老年人口 (≥60岁)
第六次 (2010年) 13.43 16.60 70.14 13.26 49.6 8.93
第七次 (2020年)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各年龄段特征为
A.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降低 B.各年龄段人口结构更合理
C.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 D.人口增长变慢,老年人口占比变大
受本科教育比重的变化,说明了我国
A.人口生育率持续提高 B.人口质量有所下降
C.青少年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8.城市化水平比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特大城市出现的问题有
①住房紧张 ②就业困难 ③交通拥挤 ④劳动力短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9.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
A.扩大城市规模 B.鼓励提前退休 C.提倡一孩政策 D.完善养老制度
某骑行团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读图完成10-12题。
骑行队途中发现“宁”字开头的汽车牌照增多,此时骑行队可能经过
A.银川 B.敦煌
C.乌鲁木齐 D.呼和浩特
11.骑行队沿途最可能遇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 ①回族 ②壮族 ③蒙古族 ④维吾尔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骑行队到达乌鲁木齐时,参与了当地的民族风情表演最可能是
李白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示意李白行走足迹,完成下面13-14题。
13.李白的足迹集中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14.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渝州,即重庆)主人公乘船可能穿越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南岭 C.祁连山 D.巫山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网上模拟长江漂流活动。读图回答15-16题。
阴影部分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该阶梯的地形以____为主
A.一;山地和丘陵
B.二;高原和盆地
C.二;高原和山地
D.三;山地和盆地
模拟漂流行进到C地形区时,能看到的景观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D.水田连片,河湖密布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3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导致了北方多地入冬推迟.如图为“截止2023年11月2日我国各地入冬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小题。
17.由图可知,2023年11月2日
①长春进入冬季②海南岛全部处于夏季
③杭州仍在秋季④沈阳比常年入冬偏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中反映我国
A.东部地区纬度越高,入冬越晚 B.气温自沿海向内陆升高
C.相同纬度海拔越高,入冬越早 D.气温自南向北升高
古代文人有诗曰“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请结合“2023年我国各地入冬进程示意图”,可知这反映出我国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季风气候显著 D.东西干湿差异大
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从植被上看,甲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乙是温带荒漠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东北平原,乙位于内蒙古高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1.甲地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但受____的影响,水稻只能一年一熟。
A. 热量不足 B. 降水稀少 C.水源不足 D. 地势过高
有些山脉构成省区的分界,下列关于各山脉名称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山东省的分界线上
B.②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上
C.③为祁连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分界线上
D.④为南岭,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分界线上
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左图为“黄河诗文”的时间轴,右图为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据此完成23-25 题。
自汉到宋,从对黄河的描述上反映出黄河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流速快 D.无结冰期
潼关站水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
A.河流年输沙量变大 B.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C.水土流失减少 D.植被破坏加剧
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①在上游提升“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能力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④在下游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修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读地图,知山脉
横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两侧地形、地势差异显著。
(1)请将其两侧地形区和地势阶梯填写在①一④处
探究二:析环境,助发展
横断山脉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交通不便。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公路打破了地形对人类的限制,将东西两侧连在一起。川藏高速公路的兴康特大桥横跨于大渡河之上,代表着中国近年的基建成就。
(2)横断山脉主要处在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能见到热带、亚热带的景观;区域内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差超过7000米,随着海拔的____(降低/升高),还可以见到温带、寒带的景观,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3)横断山脉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_,山脉、河流呈现____分布的特征。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春》描绘盎然的春景。下图示意杏花开放日期.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东风”指来自____(大洋)的____(风向)季风;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甲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南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带是____。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乙地是____(地形区),该地区“水涨起来”且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杏花开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是____,A、B两个城市杏花开花较早的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近年,黄河流域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沙治理取得成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材料二: 有关资料图
黄河发源于____,注入____。黄河源头到兰州段年水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
图1中甲、乙两河段,“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____(填甲或乙),“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填甲或乙)。
(3)请结合图三,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处,以反映护坡林草带是如何保水保土的。
黄河下游河段除了水沙忧患,初春或初冬时节的凌汛也是巨大的隐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图。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 1 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图 2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
材料二
白鹤滩水电站是中国建设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被誉为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2022年底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与长江干流三快、葛洲坝、乌东德年水电站共同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至今年9月,累计发电超48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亿吨,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助力国家实现碳达标、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读材料一,写出图1字母A、B、C所表示的山脉或者地形区名称。
读材料一,图2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读材料二,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处长江的______(上/中/下)游地区。请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读材料二,简述建设世界上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意义。
30.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举行了以“一点一线皆山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探究一】伟大祖国,辽阔疆域
(1)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
【探究二】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划定了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2)南沙群岛的 (岛礁)是我国领土最南端,国家在此投放主权碑;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3)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渤海和 是我国内海。
(4)“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举措有( )
①持续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②取缔所有近海养殖,减少海洋污染
③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④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保障海洋生态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台江区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地 理
试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50分本卷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 960万平
方公里的辽阔还是 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
的乐章如图为我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1-3题
1. 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疆域辽阔 D.岛屿众多
2. 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3.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A.海陆兼备的大国 B.深入亚欧大陆腹地的内陆国
C.四面环海的岛国 D.西部海域广阔的世界大国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1 页 共 1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不同省份的标志在设计时既要反映省份简称又要融入地方特色元素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示意图完成 4-5题
甲 乙 丙 丁
4. 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
A.广西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B.山东省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
C.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 D.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5.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人口普查是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政策的依据读表完成 6-9题
占总人口比重(%)
人口 大陆地区总 城市化 每 10万人受本
少年儿童人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人口
普查 人口数(亿人) 水平(%) 科教育比重(%)
口(≤14岁) (15-59 岁) (≥60岁)
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49.6 8.93
(2010年)
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
(2020年)
6.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各年龄段特征为
A.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降低 B.各年龄段人口结构更合理
C.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 D.人口增长变慢老年人口占比变大
7. 受本科教育比重的变化说明了我国
A.人口生育率持续提高 B.人口质量有所下降
C.青少年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8.城市化水平比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特大城市出现的问题有
①住房紧张 ②就业困难 ③交通拥挤 ④劳动力短缺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9.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我
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
A.扩大城市规模 B.鼓励提前退休 C.提倡一孩政策 D.完善养老制度
某骑行团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读图完成 10-12题
10. 骑行队途中发现宁字开头的汽车
牌照增多此时骑行队可能经过
A.银川 B.敦煌
C.乌鲁木齐 D.呼和浩特
11.骑行队沿途最可能遇到的少数民族
聚居地有 ①回族 ②壮族 ③蒙古族 ④维吾尔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骑行队到达乌鲁木齐时参与了当地的民族风情表演最可能是
李白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他写
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示意李
白行走足迹完成下面 13-14题
13.李白的足迹集中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14.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
见下渝州渝州即重庆主人公乘船可能穿越的山脉是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3 页 共 3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A.太行山 B.南岭 C.祁连山 D.巫山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网上模拟长江漂流活动读图回答 15-16题
15. 阴影部分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该阶梯的地形以____为主
A.一山地和丘陵
B.二高原和盆地
C.二高原和山地
D.三山地和盆地
16. 模拟漂流行进到 C地形区时
能看到的景观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C.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D.水田连片河湖密布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3年 10月
全国平均气温为 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秋
季气温异常偏高导致了北方多地入冬推迟.
如图为截止 2023年 11月 2日我国各地入
冬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7-19小题
17.由图可知2023年 11月 2日
①长春进入冬季②海南岛全部处于夏季
③杭州仍在秋季④沈阳比常年入冬偏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图中反映我国
A.东部地区纬度越高入冬越晚 B.气温自沿海向内陆升高
C.相同纬度海拔越高入冬越早 D.气温自南向北升高
19. 古代文人有诗曰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请结合2023年我
国各地入冬进程示意图可知这反映出我国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C.季风气候显著 D.东西干湿差异大
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 20-22题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从植被上看甲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乙是温带荒漠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东北平原乙位于内蒙古高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1.甲地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但受____
的影响水稻只能一年一熟
A. 热量不足 B. 降水稀少 C.水源不足 D. 地势过高
22. 有些山脉构成省区的分界下列关于各山脉名称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山东省的分界线上
B.②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上
C.③为祁连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分界线上
D.④为南岭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分界线上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
资料左图为黄河诗文的时间轴,右图为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据此完成
23-25 题
23. 自汉到宋,从对黄河的描述上反映出黄河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流速快 D.无结冰期
24. 潼关站水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
A.河流年输沙量变大 B.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C.水土流失减少 D.植被破坏加剧
25. 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①在上游提升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能力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
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④在下游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
修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读地图知山脉
横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两侧地
形地势差异显著
1请将其两侧地形 区和地势阶梯填写
在①一④处
行政区西藏自治区 行政区四川省
图一 横断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
地形区① 地形区③
地势阶梯②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地势阶梯④第 6 页 共 6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探究二析环境助发展
横断山脉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交通不便现在随
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公路打破了地形对人类的限制将东西两侧连在一起川
藏高速公路的兴康特大桥横跨于大渡河之上代表着中国近年的基建成就
2横断山脉主要处在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能见到热带亚热带的景
观区域内最低点与最高点的高差超过 7000米随着海拔的____降低/升高
还可以见到温带寒带的景观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3横断山脉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_山脉河流呈现____分布的特征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春描绘盎然的春景下图示意杏花开放日期.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东风指来自____大洋的____
风向季风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
息甲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南
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带是____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乙地是____地形区该地区水
涨起来且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____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杏花开放
的时空变化规律是____AB两个城市杏花开花较早的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
素是____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近年黄河流域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
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沙治理取得成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
双赢
材料二 有关资料图


(1)黄河发源于____注入____黄河源头到兰州段年水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请
分析原因_______
(2)图 1中甲乙两河段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____填甲或
乙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填甲或乙
(3)请结合图三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处以反映护坡林草带是如何保水
保土的
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采取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
种草修建护坡林草带暴雨时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_______增加下渗
_______减少入河水量同时流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利于_______并减缓
_______减少表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A.对地表的侵蚀 B.减缓水流速度 C.泥沙沉积 D.涵养水源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3)黄河下游河段除了水沙忧患初春或初冬时节的凌汛也是巨大的隐患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下图
位于较高纬度地区河流有①水文特征
治理加固大堤
水位上涨 采取爆破等措施河水向高纬度方向流
引发凌汛 推测②恒河/鄂毕河/亚马孙河
河段上游开冻早下游尚未解冻河水挟 也可能发生凌汛
带冰块而下易形成冰坝阻塞河道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 1 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图 2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
材料二
白鹤滩水电站是中国建设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
高的水电工程被誉为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2022年底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与长江干流三快葛洲坝
乌东德年水电站共同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至今年 9月累计发电超
48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 1.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3.9亿吨
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助力国家实现碳达标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
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1)读材料一写出图 1字母 ABC所表示的山脉或者地形区名称
(2)读材料一图 2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3)读材料二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处长江的______上
/中/下游地区请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读材料二简述建设世界上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9 页 共 9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
30.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举行了以一点一线皆山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11分)
探究一伟大祖国辽阔疆域
纬度位置①纬线穿过我国南部最北
端纬度为 53°N最南端约为 4°N纬度跨度
约为 50°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②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东部以③气候最为典型
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的生产部门
⑦部雨量充足气候适宜

亚 太
使我国陆上与北 国
欧 平
亚中亚⑤ 的
大 洋
南亚直接往来 海
陆 ⑥ 沿海多良港有利于发展
有利于对外交往 陆
④ 岸
与合作 位 海洋事业


1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
探究二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划定了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南海海
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
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2南沙群岛的 (岛礁)是我国领土最南端国家在此投放主权碑我国
面积最大的岛屿 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3我国的领海宽度为 12海里海域面积约 300万平方千米渤海和 是
我国内海
4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
资源保障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举措有( )
①持续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②取缔所有近海养殖减少海洋污染
③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④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保障
海洋生态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八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练习 第 10 页 共 10 页
{#{QQABTYSUggCIABAAAQhCEQVyCECQkgCACYgGBEAMsAABSQFABA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台江区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地理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 分)
(1)① ② ③ ④
(2) 纬度
(3)
27.(9 分)
(1)
(2) 山脉
(3)
(4)
28.(12 分)
(1)
(2)
(3)
(4)① ②
29.(10分)
(1)A B C
(2)① ②
(3)
(2分)
(4)
30.(11 分)
(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