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下图),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据此完成1~2题。1.推测此面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的特性有①耐高温 ②耐低温 ③防水好 ④质量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图中的“嫦娥六号”返回器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成因类似于A.流星 B.极光 C.耀斑 D.磁暴生物量是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单位为kg/m2。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右图示意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是A.天气 B.海拔 C.纬度 D.大气透明度4.图文信息说明太阳辐射A.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B.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C.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D.为水体运动提供能量2024年10月13日,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小规模喷发,此次火山灰喷发高度为1400米。左图为樱岛火山喷发景观,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5~6题。5.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6.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024年8月8日,在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发现了生活在距今一亿年前的微小型恐龙足迹化石,化石共五枚,单枚足迹长度大约一至三厘米(左图),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之一。该恐龙足迹地层岩面有很明显的波痕构造。右图为简化的地质年代。据此完成7~8题。7.根据该化石的地层特征,推测微小型恐龙生活的环境为A.森林 B.荒漠 C.草原 D.湿地8.微小型恐龙生存时期A.哺乳动物出现 B.盘古古陆初现C.被子植物繁荣 D.鱼类繁荣小明在大兴安岭附近的林草地迷路了,但他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别利用一棵新伐的木桩(左图为木桩年轮放大图)和手机罗盘进行方向判定。小明将手机罗盘的黑线对准远处的地标性建筑,部分手机截屏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9~10题。9.左图中的树桩年轮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A.东、西、南、北 B.北、南、西、东C.北、南、东、西 D.南、北、东、西10.该地标性建筑位于小明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翼装飞行(左图)是指运动员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运动员在合适的高度打开降落伞,以减缓下降速度并平稳着陆。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右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据此完成11~12题。11.运动员从悬崖绝壁一跃而下进行翼装飞行时,一般会感觉到A.呼吸越发困难 B.尘埃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低 D.气温越来越高12.翼装飞行滑降比明显增大的大气层最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完成13~14题。13.最易造成“是夜必霜”的天气条件是A.晴朗大风 B.阴天大风 C.晴朗无风 D.阴天无风14.“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A.产生的热量增加大地温度 B.产生的草木灰可覆盖农作物C.产生的烟气减少地面辐射 D.产生的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下图为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5~16题。15.10月8日14时,丙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16.下列四地中,14时到20时风力明显加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和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17~18题。17.从河口到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盐度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8.影响甲、乙两处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交换 B.结冰融冰 C.降水多少 D.蒸发强弱地处福建省三沙湾的竹江岛,四周皆是富饶的滩涂,当地村民以养殖海蛎或滩涂采集海蚌贝类为生。在滩涂上有一条蜿蜒3600多米、时隐时现的“汐路桥”(左图)连接竹江岛与陆岸村落。右图为12月26日竹江岛的潮高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19.岛上历来有两位专职洗桥人,每天负责清洗湿滑泥泞的桥面,他们需要在12月26日A.待桥“初现”时洗桥,共洗一次 B.待滩涂“初现”时洗桥,共洗一次C.待桥“初现”时洗桥,共洗两次 D.待滩涂“初现”时洗桥,共洗两次20.即便有小船,岛上部分村民也要“等桥来”时才前往陆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生产活动 B.水文限制 C.聚落位置 D.生活习惯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1~23题。21.根据图a判断曲线Ⅰ是深度为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ⅠA.变化最早 B.初始值适中 C.峰值最高 D.波动最大22.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降雨量大 B.地表产流多 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2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山顶矮曲林是指山地高海拔处受大风、低温等影响形成的有独特形态的林地或丛林。下图为某地区矮曲林景观图。据此完成24~25题。24.矮曲林植被特征为A.根系较浅 B.枝叶繁茂 C.叶片宽大 D.树干低矮25.矮曲林枝干或叶片上常密集附生苔藓植物,说明该地①温差较小 ②温度较高 ③光照较少 ④湿度较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埃尔湖(下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活动一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埃尔湖碳储量大,是巨大的碳库。(1)指出埃尔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和使碳入湖的主要水循环环节。(4分)活动二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湖泊水面季节变化大。旱季,湖泊水面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湖泊水面大,最大可超过15000 km2。(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旱季埃尔湖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6分)活动三 水生软体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水环境变化敏感。软体动物死亡后,其碳酸钙壳体保留在沉积物中成为化石,对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同学们采集了各地层中的软体动物化石。(3)指出如何利用采集的生物化石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湖陆风是指在沿湖地区由于陆地和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温度差异,导致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根据等压面弯曲状态,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并指出该热力环流出现的时间。(6分)(2)随着德安县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析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黄海冷水团”是指黄海中部深水区(黄海中部深水区为海盆)中下层温度低于周边水体的大团冷水,受季节变化、水体密度与海底地形等因素影响,于夏季最强盛,水温在垂直方向由表层高于23℃向海底降至低于6℃。左图示意黄海冷水团分布。三文鱼为冷水性鱼类,适生水温10~18℃,原产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2018年,中国自主研制了首座大型深海智能养殖装备“深蓝1号”,该装备可在高温的夏季沉到黄海冷水团中进行三文鱼的养殖,开创了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右图为“深蓝1号”景观图。(1)描述黄海冷水团的形成过程。(8分)(2)指出4月至8月期间,“深蓝1号”潜水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4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胡杨为落叶阔叶树种,有很强的生命力。我国近年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上亿棵胡杨树。下图为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系的质量)的垂直分布。(1)据图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2)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胡杨林地白天温度低于裸地的原因。(6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A C C B B D A B B D B C D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C A C A A B C D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14分)(1)类型:陆上内循环(2分);环节:地表径流(2分)。(2)旱季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少;蒸发旺盛;流域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湖泊面积缩小。(每点2分,共6分)(3)利用地层中软体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或顺序;识别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并依据其生活习性和特征,推测其生存时期湖水盐度状况,进而分析其湖水盐度的变化。(每点2分,共4分)27. (12分)(1)绘图如下:(4分)出现时间:夜晚(2分)。(2) 德安县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增强,城区气温升高;白天,德安县与湖泊的温差增大,湖风增强;夜晚,德安县与湖泊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每点2分,共6分)28. (12分)(1)冬半年,表层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冷海水下沉(2分);夏半年,表层海水升温幅度大、水温高(2分),深层海水依然保持低温状态(2分);海盆地形相对低洼封闭,冷水团不易扩散(2分)。(2)趋势:潜水深度增大(2分)。理由:三文鱼适生水温为10~18℃,4~8月期间,黄海水温呈上升趋势,满足温度条件的水层对应深度呈增大趋势。(2分)29. (12分)(1)随深度增大,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垂直分布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0~100cm深度;最小值出现在0~20cm深度。(每点2分,共6分)(2)与裸地相比,胡杨林遮挡阳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胡杨林地植被覆盖较好,比热容小,增温幅度小。(每点3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