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盟联考期中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在括号内填F)新昌地处浙江省东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 点。........................................................................................................................................( )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就是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要求。........................................................................................................................................( )辛亥革命因发生于农历辛亥年而得名,其最大成果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8.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 D.抗日战争10.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A.市场完全被外国商品占领 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C.列强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 D.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11.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变化( )A.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B.得到了列强支持C.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 D.导致了天京陷落12.《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3.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民众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在这里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14. 20世纪初,革命文章通过报刊传播。1907年,《新民丛报》刊文称:“革命论盛行于中国……其旗帜鲜明……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上述现象( )A.加剧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C.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D.为五四运动爆发创造了条件15.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中共二大.............................................................................................................................(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7.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视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里的“三大政策”是指......................( )①平均地权 ②扶助农工 ③联共 ④联俄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8. 某同学搜索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三幅图片。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从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进程看,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B.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正式合作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D. 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开始转向农村“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 继续先烈成功。”与此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 B.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C.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张学良在易帜的典礼上讲话表示:“我们易帜,也就是不再想分中央的权力,把政权还给中央,以谋全国真正的统一。”材料中的“中央”是...................................(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C. 南京国民政府 D. 武汉国民政府李大钊:“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列哪一事件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22.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 巧渡金沙江C. 吴起镇会师 D. 四渡赤水23.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提到: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这一“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4. 关于下列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省面积最大,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相邻B.B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是济南C.C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缅甸、老挝、菲律宾、越南四个国家接壤D.D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有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人文地理》学习,小海喜欢研究地理事物,跟着他完成25-27题。上图反映出我国的( )A.地形种类特征 B.大陆轮廓特征 C.地势特征 D.地理位置特征26. 上图中的序号与地理事物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东北平原 D.④南海27. 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流经青海、四川 ②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形成“地上河”③都发源于云贵高原 ④长江中下游河段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我国有一座奇特的山脉,“同是夏秋时节,山北苹果挂满枝、旱地连绵,山南却是柑橘满山、稻田成片,两地风物迥异”。下列描述与此山相符的是( )①与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②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③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④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9.(11分)河流受地形、气候影响,也影响着人类活动,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黄河流域又出现缺水断流等新的问题。黄河断流1972年开始,在距今40多年的变化过程中,其断流次数、历时和河道长度均不断增加。根据专家预测,黄河断流的情况还将进一步恶化。下图为黄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 北麓,大体呈“几”字形蜿蜒东流注入 ,是一条外流河。(2分)(2)地形影响河流的 (流速/流量)。从源头到 是黄河的上游,该段流经我国地势第 、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 资源,因此修建了多座水电站。(4分)上图的现象发生在黄河的哪段流域?请列举两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从灌溉、供水、孕育文明等任选一个角度说出黄河的功绩。(2分)示例: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形成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 30.(13分)新疆运用现代技术,利用盐碱水养殖海鲜,2023年新疆海鲜仅线上销售额就达到4亿元。下图为新疆海鲜养殖区分布图,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新疆海鲜真新鲜】研究发现,新疆盐碱地的水质与海水接近,添加微量元素进行化学改良和投放微生物、益生菌等进行生物改良,将盐碱水还原成可循环的集成现代人工海水养殖系统。根据图文材料,描述新疆海鲜养殖区主要分布特点,并指出新疆地区养殖海鲜采用的技术手段。 (4分)【品质提升竞争力】新疆盐碱地资源丰富,土层含盐量极高,科研人员只需在盐碱水里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就能调配出适合不同海鲜生长的“人工海水”。新疆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水质纯净冷凉、富含饱和氧,常年低于20℃,适合三文鱼等冷水鱼生长。(2)根据材料,从自然角度简析新疆“海鲜陆养”能够成功的原因。 (4分)【政企助力销全国】新疆海鲜火爆出圈,养殖户却喜忧参半,由于受限于本地市场规模、沙地渗漏、土壤返碱、运输成本高等方面条件,“沙漠养殖水产”面临不小的困境。新疆各政府为解决养殖户困境,提倡各养殖户利用科技改进养殖和保鲜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完善生鲜快运通道建设,建议实行规模化养殖,同时在网络进行宣传,在利用网络拓展市场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3)结合材料,提出三条解决材料所述“困境”的措施。 (3分)(4)综合上述材料, 请为新疆海鲜设计一条宣传语。 (2分)31.(14分)某班级的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对“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和近代化探索”这一历史主题进行了大单元整合下的项目化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协助历史兴趣小组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制作年代尺一一见证国运沉浮】任务二【解读史料——感悟民族奋起】严格来说,义和团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任务三【融会学科——致敬英雄先锋】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年光似瞬,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世界凄凉,归何处?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警!看如此江山,都为吾故土。——秋瑾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任务四【角色扮演——增强使命担当】根据研学任务要求,该环节为跨时空的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活动。同学们分别扮演与“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和近代化探索”主题相关的革命烈士和当代新青年,以革命烈士的故事为背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多次突破艰险困难(1)任务一中的年代尺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任务二中孙中山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方案的?(4分)(3)任务三中诗词作于20世纪初期。其作者秋瑾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留下了大量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诗词。上述诗词中的“祖国酣眠如故”、“外侮侵略”揭示了怎样的时代背景?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革命先驱?(写出一个即可)(4分)(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在血雨腥风中印证着民族之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任务四的角色扮演中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2分)32.(14分)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写出材料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5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五校联盟联考期中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8分)1.T 2.F 3.T 4.F 5.F 6.F 7.F 8.T二、选择题(40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B B A D C B A A D D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A C D A C B C B A B三、非选择题(52分)29.(11分)(1)巴颜喀拉山脉;渤海;(2分)(2)流速;河口;一;水能 (4分)(3)黄河下游(1分);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势平坦;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任选两点2分)(4)黄河为沿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黄河为沿岸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源;黄河沿岸形成灿烂文化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任选一点,2分)30.(13分)(1)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两侧)的山麓;河流沿岸;河谷地带(答出1点即可,2分)。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形成可以养殖海鲜的环境(2分)。(2)自然条件:盐碱地资源丰富,土层含盐量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水质纯净冷凉、富含饱和氧;水温常年低于20℃,适合冷水鱼生长等。(答出两点,每点2分,共4分)(3)改进养殖和保鲜技术、完善生鲜快运通道建设、实行规模化养殖、利用网络拓展市场、改善土壤环境等(答出三点,每点1分,共3分)(4)凝聚大海的鲜甜,带给您对海洋的无尽向往;新疆海鲜,让鲜美惊艳舌尖;新疆海鲜、品质领鲜。(答出一条,2分)31.(14分)(1)①:1840年;②:甲午中日战争。(4分)(2)探寻: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3)时代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分)革命先驱:徐锡麟,林觉民等(合理即可)(2分)(4)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难。(2分)(14分) (1)①戊戌变法;(1分)②辛亥革命;(1分)③新文化运动。(1分)(2)学习西方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3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2分)(3)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加快思想解放。(2分)阐述:19世纪末,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以西方的“君主立宪”为指导思想,希望通过戊戌变法改变政治体制,发展资本主义,虽然没有成功,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社会的这种进步又推动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探索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民主与科学思想,直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革命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史实十影响,2分,前后关联,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