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八年级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这样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点,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分别是( )
①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②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③新疆帕米尔高原 ④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我国最迟“送走晚霞”所在省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B.是我国最西端的省区
C.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D.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二级阶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为我国六大茶类。如图是我国黑茶主要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黑茶与所在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茯茶—陇 B.老青茶—湘 C.边茶—渝 D.六堡茶—桂
4.图中普洱茶所在地形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形
5.“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咸阳泾阳出茯砖”这里的“岭”指的是( )
A南岭 B.秦岭 C.大兴安岭 D.东南丘陵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民族构成也很复杂。读下表完成6—8题。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江苏 99.6 0.2(回族) 新疆 40.6 45.2(维吾尔族)
山东 99.3 0.6(回族) 青海 54.0 22.5(藏族)
辽宁 83.9 12.9(满族) 甲 6.1 82.8(藏族)
吉林 90.8 4.3(满族) 云南 66.6 11.1(彝族)
6.甲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 )
A.西宁 B.呼和浩特 C.拉萨 D.银川
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和中部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8.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知( )
A.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D.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历史上,人口的政策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读下图,完成9—10题
9.据图推测,我国( )
A.人口分布明显不均 B.出生人口持续增加
C.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D.人口老龄化在加剧
10.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 )
①提高人口出生率 ②减轻抚养成本 ③缓解“用工荒”难题 ④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阶梯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盆地为主
C.第三级阶梯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12.下列对示意图的调整,正确的是( )
A.图中0—50m海拔高度的数值应标注在第一级阶梯上
B.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应在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
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注明示意图名称“沿36°S中国地形剖面图”
13.该示意图可以解释我国( )
①地势特点 ②河流流向 ③气温南北差异
④降水东西差异 ⑤人口西密东疏 ⑥水能丰富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C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图,完成14—16题。
14.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内陆高沿海低 D.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15.以下对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10月武汉处于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
C.昆明入冬时间最晚 D.10月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已入冬
16.以下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哈尔滨深居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入冬较早
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位于低纬度海岛,全年无冬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大治理”是近年来我国对长江、黄河生态发展的重大战略,读“长江、黄河及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对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发源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都有凌汛、断流和地上河现象
C.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东高西低 D.都是外流河,均注入中国东海
18.以下方案与国家战略不符的是( )
A. a,d河段修建水电站 B. e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
C. b河段附近植树造林,打坝淤地 D. c、f河段无结冰期,宜发展河运
19.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B.导致了长江流域严重缺水
C.缓解了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D.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杨杨同学绘制了“我国四种气象灾害分布图”,如图所示,读图回答20—22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台风入侵路径 B.乙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常发生在夏季,伴随着暴雨天气 D.图中区域A洪涝灾害为主
21.甲带来的影响最主要的是( )
A.干旱 B.降温 C.洪涝 D.滑坡
22.丁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季风不稳定 ②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③泥沙淤积河道 ④经济发展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露天矿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过程中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其普遍存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扬尘大等问题。2023年12月25日,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既能提供电能又能逐步改善排土场的生态环境。下图示意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景观。据此完成23—25题。
23.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热量
24.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 )
A.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 B.增加地表水分的蒸发
C.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 D.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
25.该项目体现的观点是( )
A.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B.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
C.新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
二、综合题(35分)
26.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线及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的人口分界线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_______(稀疏/稠密)。
(2)甲山脉是_______,走向与附近铁路线大致相同;乙是_______盆地。
(3)图中铁路线东南端濒临的海峡是_______;西北端阿拉山口在实施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位置优势是_______。
(4)图中铁路干线跨越的河流丙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该河流下游主要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5)该铁路沿线从东南向西北景观呈现森林向草原、荒漠的变化,这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
27.冀疆情深满天山,共谱交流新乐章。2023年2月11日,河北第十批援疆人员抵达新疆的巴州地区,开启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为巴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提供有力支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行前篇】
(1)张老师上中学的儿子小旭知道爸爸要去援疆的消息后非常高兴,想为爸爸准备“援疆随身物品储备包”,请你帮小旭先了解下当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小旭应该为爸爸准备哪些物品_______(至少两种)。
【出行篇】
(2)张老师乘飞机在新疆上空领略“西部胜景”,沙漠中一条“巨龙”映入眼帘,空姐介绍说,这是“悬挂”在沙漠中的和若铁路。沙漠中铁路“悬挂”的原因是_______。该铁路开通对本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至少两点)。
【践行篇】
(3)周末,张老师在与同事买买提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骆驼的红细胞和部分基因与其耐渴能力有关,在长时间缺水时,可由驼峰和腹腔的脂肪氧化形成代谢水。由此张老师终于明白了骆驼为什么能适应本地的_______自然环境。同时,张老师还品尝了买买提老师带来的葡萄,感觉味道比家乡的要甜,试说出原因_______。买买提老师说:“这是你们援建的葡萄园里的葡萄,它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葡萄成熟后不易存放和运输,请你为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_______。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源头接近,双河携手从第一级阶梯走来,构成“双河结构”。在上游和中游分道扬镳、黄河北上画“几”字,长江南下写大“V”,在下游和入海口又开始接近,最后一起从大陆东侧汇入海洋,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双河结构”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大格局。为更好地了解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杂志社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双河之旅。
(1)考察组在河流源头用无人机拍到某山地北坡,一道道泉水汩汩流淌,组成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黄河源头;该山脉南侧,同样是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长江源头。该山脉是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2)针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思考相应的治理措施,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框架图。
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_______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泄洪能力降低 ②_______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③_______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④_______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3)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看到多个水电站,主要原因是_______(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铁棍山药原产地为河南焦作温县,是“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喜欢在排水条件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生长周期一般在4月中旬—10月下旬。
材料二:图1是河南省地形图,图2为温县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控制着黄河92%的流域面积、91%的径流量和近100%的泥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丰碑。
材料四:2022年11月,温县铁棍山药文化周正式开幕,以“不是所有山药都叫温县铁棍山药”为口号,叫响温县特色怀药品牌。与会专家们同时就铁棍山药发展中存在的种植标准不规范、产品单一且附加值低、缺乏龙头企业、销售渠道不畅、科研滞后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1)描述河南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出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作用。(任答3点)
(3)结合山药的生长习性,推测温县山药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任答2点)
(4)近年来,山药市场供过于求。针对该现象,试为温县实现铁棍山药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任答2点)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八年级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2.C 3.D 4.D 5.B 6.C 7.D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D 15.C 16.D 17.A 18.D 19.A 20.B 21.B 22.A 23.B 24.A 25.D
二、综合题:(35分)
26.(共9分)
(1)(1分)稠密
(2)(2分)祁连山 塔里木
(3)(2分)台湾海峡 紧邻哈萨克斯坦,是个边境城市,陆路口岸(意思对即可)
(4)(3分)黄土高原 形成“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5)(1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7.(共9分)
(1)(3分)温带大陆性气候 防晒用品、补水保湿护肤品、衣物、墨镜等(答对2个即可)
(2)(3分)修建过沙桥,防止铁路被风沙掩埋促进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旅游资源开发等(答对两点即可)
(3)(3分)干旱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水少等发展葡萄的深加工、加工葡萄汁、葡萄酒、葡萄干等(意思对即可)
28.(共8分)
(1)(1分)①巴颜喀拉山
(2)(4分)①保持水土 ②退田还湖 ③修建水利工程 ④截弯取直
(3)(3分)上游 在高山高原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29.(9分)
(1)(2分)地形较平坦,以平原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
(2)(3分)灌溉、航运、防洪、发电、旅游等(任选3点即可)
(3)(2分)太行山阻挡冷空气,冬季不太冷;地处山区坡地,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沙性土壤土质疏松;地处太行山山麓,河流水量丰沛,灌溉水源充足(任两点即可)
(4)(2分)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山药品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拓宽国内外市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任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