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古人类有哪些?有何特点?代表:北京人 元谋人特点:渔猎采集群居用火,主要分布与长江黄河流域,早期为原始人群,晚期为共劳共享的母系氏族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早期和晚期的文化遗存分别有哪些?有何特点?早期代表:1仰韶文化彩陶、粟 2大汶口文化 3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晚期代表:1龙山文化 黑陶 2红山文化 3 良渚文化出土玉器祭坛特点: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后期出现父系氏族,形成部落,出现私有制和阶级3.夏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遗址分别是?夏朝的制度有哪些?前2070,禹建启继桀亡,都阳城,二里头文化为代表制度: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的机构官职 3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间接统治4.商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遗址分别是?商朝的制度是什么?前1600,汤建纣亡都殷,殷墟遗址制度: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王畿,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5.西周的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前1046,武王建,幽王亡,都镐京6.分封制的含义、内容、影响?含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周王最高同姓为主分封多元;诸侯服从政令,承担义务影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加强对地方的政治统治7.宗法制的含义、内容、影响?含义:以血缘的亲疏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内容: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相对的C政权与族权相结合(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结果同构)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保证贵族集团世卿世禄和特权8.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源远流长9.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国家特点?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家国同构;世卿世禄;最高统治者未实现权力的集中;经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青铜时代、简单工具集体劳动井田制文化:敬天保民的神秘色彩10.列国争纷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戎狄蛮夷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交流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1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铁制农具使用,牛耕推广,兴建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工商业繁荣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中心城市12.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内容: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3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4废井田,授田于百姓 5什伍连坐 6推行县制,县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1顺应历史潮流,是当时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2使秦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3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13.孔子与老子的主张?孔子:1仁,关爱他人 2为政以德 3 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4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5对诗书礼易春秋进行整理老子:1万物本源归结为道,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2辩证法3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14.百家争鸣的背景、代表、评价?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争霸的需要代表: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庄子:逍遥自由邹衍:五行相生相胜墨家: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中央集权评价:1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2是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各学派相互批驳吸收,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3是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4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15.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百家争鸣的背景)总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具体: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宗法制破坏,各诸侯国争霸兼并,变法改革,富国强兵经济:井田制破坏,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出现,个体农耕形成文化:礼崩乐溃,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尤其是法家提倡顺应形势变革,以法治国)阶级:奴隶主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形成16.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各学派相互批驳吸收,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是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17.秦的统一的条件?过程?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条件:1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经济的的发展3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4数代秦王励精图治5商鞅变法,尊奉法家,奖励耕战,日益强盛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相继灭掉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巩固统治措施:1军事:南征百越,控制西南夷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政治:皇帝制度;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设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考核,县以下设乡里负责管理和治安3其他:统一···修··整顿··意义: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奠定此后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4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18.秦朝的暴政的表现、后果?表现: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后果: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速秦灭亡19.汉初汲取秦亡的教训,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政策:尊奉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汉承秦制,但地方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结果:积极: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社会安定,称文景之治。消极:诸侯王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之乱20.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政治:1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2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3 察举制(按品德才能举荐人才)4划分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监察5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经济:1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2盐铁官营 3均输平准 国家经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文化: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关系: 1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等四郡2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联系,设西域都护府作为军政机构3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更加有效21.西汉何以灭亡?东汉如何兴衰 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东汉建立与中兴:25年,刘秀建东汉,加强皇权控制外戚,裁并郡县,整顿吏治,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发展,称光武中兴?东汉的衰亡: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正直官员抨击时政,被诬陷镇压,称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张角创立黄巾军起义,东汉名存实亡22.两汉的文化成就有哪些?史学:1《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2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概况;五言诗朴实生动科技:1《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2《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3《九章算术》数学史上占重要地位4蔡伦改进造纸术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并列情况?(右表)2江南开发的原因?影响?很重要,答案略,自己找课本3孝文帝改革内容?影响?内容:1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改汉籍穿汉服讲汉语通汉婚 影响: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民族矛盾;2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4唐代的盛世有哪些?1贞观之治2武周政权3开元盛世5唐带的民族关系?评价?突厥:贞观初年,击败东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汉藏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长庆会盟”靺鞨:唐玄宗册封靺褐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评价:1唐民族政策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2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6.历代的选官制度与选官标准?见课本40页7科举制的评价?使中下层读书人参与政权,扩大统治的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被西方国家借鉴,世界影响重大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选拔实用人才,阻碍科技发展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人心8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特点与影响?运行: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特点与影响:1分工明确、共议国事,提高办事效率;2分割相权,彼此制约加强皇权3集思广益避免皇帝决策失误4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9 两税法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目的:解决财政困难内容:a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意义: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0.儒学在汉至三国隋唐时期的发展概况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魏晋:道教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吸收儒道渐趋本土化。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11.魏晋至隋唐文学艺术代表?科技?中外文化交流?文学艺术:建安文学、田园诗、骈文、南北朝、诗歌、“书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画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等科技:圆周率、《齐民要术》、《禹贡地域图》、雕版印刷、火药用于战争、僧一行、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文化交流:法显、玄奘、鉴真、空海、使节和留学生,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元朝的统一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评价?控制地方:行政: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散机构:中央:A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B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地方:A设立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B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评价:1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政治风气2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评价?背景 :北宋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严重;庆历新政失败;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措施: 富国方面:(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2)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分裂,1127年,北宋灭亡。3辽、西夏、金建立的概况辽:916 耶律阿保机 契丹 上京 南北面官制度西夏:1038 元昊 兴庆 模仿宋制金:1115 完颜阿骨打 女真 上京中都 沿袭宋制 猛安谋克制元 :1271 忽必烈 蒙古 大都 行省制度4元朝为巩固统一,在交通通讯、地方管理及边疆管理方面的措施?1修驿道,设驿站;设急递铺(传递公文)。2行省制度。3边疆: 吐蕃:由宣政院直辖。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台湾:澎湖巡检司5行省制度的特点、影响?特点:1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但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2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3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界限,呈犬牙交错4是中央的排除机构,隶属于中书省5今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全国共设10个行省影响:1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2是我国省制的开端,3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发展4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6 辽至元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 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提高粮食产量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客观上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棉花内地种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手工业:1 五大名窑风格各异2 元代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3 宋元瓷器大量出口海外4 使用煤做燃料,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5 印 刷业发展迅速,推动文化普及,带动造纸术发展商业: 市场多元:基层市场、傕场、互市、民间贸易活跃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出现纸币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增加,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城市兴盛: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超过百万;元朝杭州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市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7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影响?过程:1魏晋南北朝:江南得到初步开发;2唐中叶以来:南方逐渐超过北方;3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4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口税收集中在江南。原因:北方动乱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南方社会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影响:1经济: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称苏湖熟,天下足:2交通: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缩短了航程,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3文化:带动文化进步:北宋科举制南北分卷,江浙一带人才集中8宋代社会的新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流动加强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10理学的背景代表内容影响?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佛教道教的传播;学者的复兴内容:1理是万物本源 2存天理灭人欲 3格物致知代表:程颐程颢朱熹理学影响:强调气节、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民族性格;维护专制,扼杀人性11宋代文学艺术科技的代表?很重要自己看课本71至73页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明代加强皇权措施?明太祖废宰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职责: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票拟,皇帝在此基础上用红笔批复,称为批红以司礼监牵制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2宦官专权的表现?①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3郑和下西洋评价?评价: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领先欧洲,但重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4明代经略边疆的措施?海疆方面:对倭寇: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勾结走私;戚继光和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上贸易的限制对殖民者:葡萄牙获得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占据台湾陆疆方面:对蒙古人鞑靼瓦剌:重新修长城;鞑靼首领与明和议,接受册封,回复扩大贸易关系,基本和平对西藏:册封法王,设行都指挥使司管军民事务对女真:设立奴儿干都司;对部落首领封授官号5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加强措施?奏折制度:奏折制度迅速机密,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跪奏笔录上传下达,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君主专制。大兴文字狱: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严重摧残。6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1东南统一台湾: A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投降。B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东北抗击沙俄:康熙前期为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西北稳定新疆: A.平准噶尔部B.平大、小和卓叛C.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D.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西南直辖: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D.平三藩、改土归流5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A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B.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稳定。6地方管辖实行督抚制度: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或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7通过上述措施, 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7统治危机的表现?面对统治危机的对策?结果如何?表现:内部危机:由盛转衰、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等引发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大起义。外部危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对策:闭关自守。清初指定四处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结果:闭关自守,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8清政府管理边疆的政策有什么特点和意义?策略特点:1恩威并施,剿抚并用;2因地制宜、因俗而治;3笼络、利用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进行统治;4设立主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设理藩院);5颁布律令。作用:①促进多民族国家巩固与统一;②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③加速边疆开发。9总结: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调整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三司;废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军机处。加强地方控制:郡县制;王国问题解决P22;北宋削弱地方势力;行省制;清督抚制度、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注重官员监察:御史大夫;刺史;通判;提刑按察使司注重官员选拔:军功;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注重边疆开发(民族关系):汉22 唐36 元62 明79 清8310.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秦:三公九卿制——确立西汉:中外朝制——巩固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宋:二府三司制——加强元:一省两院制明:废丞相设内阁——高度强化;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顶峰11.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农业:①随新航路开辟,新农作物输入,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②农业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兼营产品加工或相关副业手工业:明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生产。(资本主义萌芽)计日授值商业:①白银大量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利于商业资本集聚。②形成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③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局限: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和转型12.陆王心学原因?主张?原因:程朱理学获官方尊崇后,日益僵化。主张:1致良知,知行合一。2良知是心中的天理。3强调主观能动性、奋发立志;4以内心为准则,含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13.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实质?李贽:个性自由,蔑视权威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界本”。顾炎武、王夫之:对集权制度批判。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质: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14列举明清文艺成就?小说:《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白话小说,章回体;神话小说《西游记》、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红楼梦》戏曲:汤显祖、孔尚任;昆曲;京剧15例举明清科技?私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知识,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总结。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官方:明《永乐大典》古代最大类书 清《四库全书》最大的丛书外来:天主教传教士前来,如利玛窦。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