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社会·法治答题卷 2024.11
座位号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 F)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三、综合题(共5题,共52分)
29.(10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4)
(1分)
(5) (3分)
30.(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分)
31.(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2.(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
(5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3.(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
(2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PAGE
1七年级社会·法治练习卷 2024.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 F)
1.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E,160°W。(  )
3.欣赏自己会导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
4.小慧每天写日记,这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  )
5.孝敬双亲、关爱家人,是长大以后的事,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  )
6.半坡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7.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禅让”,禹破坏了禅让制,开始王位世袭制。(  )
8.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右侧“经纬网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5°S ,150°E) B.(25°S,150°W)
C.(25°N,150°E) D.(25°N ,150°W)
1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B.乙点位于中纬地区
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D.丁点位于丙点正东方
11.读右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12.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其中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D.
13. 初中生活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启。面对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做好合理规划,因为(  )
①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②只要规划好,人生之路就一定会成功 
③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④做好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小明的一天:
早上,我匆匆去上学,没有叠被子,妈妈说我是个懒孩子。 上午数学课上,我积极回答问题,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 下午英语课上,我单词默写错了好几个,英语老师说我学习不太用功。 放学后,我主动把教室角落的卫生打扫干净,班主任说我是个勤快的学生。 小明: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以上情景剧所反映的主题是(  )
A. 认识自己 B. 师长情谊
C. 与人为善 D. 关爱他人
15. 研学活动通常以课程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际经验获得更深入、综合、全面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说明(  )
①学习主要指在课堂上的活动  ②要重视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学习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  ④我们所听、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寒潮来临了,气温明显下降。一大早,妈妈就让小刚穿上棉衣棉裤棉鞋,小刚不愿意穿这些厚重的棉衣,一时心急冲妈妈嚷嚷:“我这么大的男孩子,冷不冷还不知道吗?”说着赌气地上学去了。针对这个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妈妈不应该让小刚穿这些棉衣 B.妈妈应该给小刚买时髦一些的棉衣
C.小刚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 D.这是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爱的碰撞的问题
17.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对他们屏蔽朋友圈?有媒体就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60名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有17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的14人将父母拉入黑名单,仅有一人的父母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手机微信的出现不利于子女与父母沟通交流
②亲子间因代际文化差异出现沟通障碍
③亲子间的隔阂,需通过彼此尊重、沟通来化解
④子女依法享有隐私权,即使是父母也不得过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学校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优活动。下列是四位“候选”老师,你认为哪一位老师能当选“仁爱之师”( )
A.语文老师致力于学科研究,在备课之余,通过网络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
B.历史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不仅对历史知识讲解透彻,而且“以点概面”,引申出很多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受益匪浅
C.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关怀学生,并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D.“腹有诗书气自华”,道德与法治老师时常读好书、读经典作品,以诗书养浩然之气,并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19.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说明(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重任
③教师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④教师是一种重要而古老的职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美好的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同学甲:作为班级的劳动委员,我要尽职尽责,管好卫生工作
②同学乙:班集体改变了我,我更开朗了,学会了与同学友好相处
③同学丙:在大家琅琅书声中,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
④同学丁:在我生病时同学们给了我真诚的关爱,让我学会了体谅和帮助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进步性表现在( )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会打制石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 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 )
A.早期人类的演进 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
C.原始农业的兴起 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23.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形成 B.禅让制度盛行 C.社会分化出现 D.中央集权确立
24.《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夏人、商人、周人、秦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25. 2024年2月26日,筹建3年多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放。走进殷墟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 )
A.史前文明的出现 B.夏朝文明的发展 C.商代文明的成就D.西周时期制度的完善
26.建构单元知识体系是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下绘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处应该填写(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C.商鞅变法发挥的作用D.都江堰的修建
27.《三字经》里面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和最东的两个诸侯国分别是( )
A.晋、楚 B.燕、赵 C.韩、魏 D.秦、齐
28.夏朝二里头都城多网格式布局,宫城居于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据此可以证明(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三、综合题(5题,共52分)
29.读下面的地球光照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①、②两个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填序号),丙地位于   (晨或昏)线上。
(2)图一中甲地位于   (东或西)半球,   (低、中、高)纬度地区。
(3)图一中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
(4)请在图二中用箭头描绘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当地球运行到图二中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时图一中甲地区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
30.(8分)我校准备开展以“少年启程,乘风破浪”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敢于有梦】
材料一:沈忠芳——导弹技术专家。他在炮火中燃起报国心,少年时期就立下造飞机的志向。大学期间,他将毕业设计“北京一号”递上蓝天;毕业后研制导弹保卫祖国,带领中国导弹走出国门。他隐姓埋名、淡泊名利,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1)结合材料,说一说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4分)
【勇于追梦】
材料二:广州市“新时代好少年”曾雨鑫从小失明,但他坦然接受身体的残缺,乐观面对。他从不以自己特殊为借口而放低学习要求,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同时,他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篮球、游泳等样样精通。他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也始终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受到了大家由衷的钦佩。为了能让校园变得更加美好,他在学校举办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设计了一款有助于教室实行垃圾分类的产品,还在课余时间监督、指导同学们分类投放垃圾,并且担任了每周五垃圾投放工作。
(2)运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曾雨鑫的经历对你有何启发?(4分)
31.中学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更好地度过中学生活需要大家的智慧。为此,705班举行了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智慧交友 快乐成长】
步入中学后,小明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但怎样能使友谊更长久呢? 请大家运用交友的智慧的相关知识,帮他解决以下困惑。(8分)
(1)
困惑 方法
他想对朋友好一点,是送礼物、倾听烦恼、关心支持还是帮他学习? 交友需要:___①____
他发现最近朋友不对劲,一直在追问朋友情况,可朋友不愿意说; 交友需要: _②
他和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 交友需要:__③___
朋友被欺负了,拉他一起去“教训”一下对方,他该怎么做? 交友需要:___④___
 
【各尽其能 共建集体】
10月就要进行全校运动会了,5班同学的共同愿景是在本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班会课上分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
主力队员组:我们将以班级利益为重,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替补队员组:我们将和主力队员一起积极备战,争取一些上场机会。
拉拉队员组:我们将全力支持,一起为我们班运动健儿们加油。
结合材料,分析要实现这一愿景,建设美好集体,该班同学应该怎么做?(4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融。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大牙交错,杂居共处,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读材料一,其中春秋形势图是__________(填图号),战国形势图是_____(填图号)。(2(2)依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3分)
(3)阅读观点,完成表格填空。(5分)
观点 观点所属的学派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事在四方,要(大权)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效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2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A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B 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兵革强大……
——《战国策 秦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各国变法的目的和作用。(2分)
(2)将材料二中A、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一条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2分)
(4)综上所述,谈谈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2分)
7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社会·法治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 F)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T F F T F F F T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D A B A C D C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C B C C A C A D C
三、综合题(共5题,共52分)
29.(10分)
(1)②;晨 (2)东;中 (3)北温带;西北
(4)
(5)北回归线(或23.5°N);昼长夜短(或昼最长,夜最短);极昼(每空1分)
30.(8分)
(1)①沈忠芳少年时期就立下造飞机的志向,并在大学期间成功设计“北京一号”。(1分)说明了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1分)
②沈忠芳毕业后研制导弹保卫祖国,带领中国导弹走出国门,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兴亡挂钩说明了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分)。(结合材料1分,书本原理1分,共4分)
(2)①学会接纳自己。②不断完善自己,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④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4分,任选2点即可)
31.(12分)
(1)①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对方;/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②交友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交友需要学会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④交友需要讲原则/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要坚持正确立场,积极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每个2分,共8分)
(2)①主力队员以班级利益为重,顽强拼搏,说明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②替补队员积极备战,争取一些上场机会,说明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③全班同学积极备赛(或拉拉队员全力支持运动健儿),说明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各尽其能;(3选2,共4分)
32.(12分)
(1)春秋形势图:图2; 战国形势图:图1。(2分)
(2)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带来了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3分)
(3)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5分)
(4)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 思想学术活跃(百家争鸣)。(2分)
33. (10分)
(1)目的:富国强兵。
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 (2分)
(2)A:废除旧的土地制度(或井田制)。 B:军功。(2分)
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3)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严格执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4)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分)
1七年级社会·法治答题卷 2024.11
座位号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 8 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 T,错误
的填 F)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三、综合题(共 5 题,共 52 分)
29.(10 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4)
(1分)
(5) (3分)
1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30.(8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分)
31.(1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
32.(1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
(5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3.(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
(3)
(2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七年级社会·法治练习卷 2024.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 8题,每小题 1分,共 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
1.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E,160°W。( )
3.欣赏自己会导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
4.小慧每天写日记,这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 )
5.孝敬双亲、关爱家人,是长大以后的事,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 )
6.半坡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7.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禅让”,禹破坏了禅让制,开始王位世袭
制。( )
8.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右侧“经纬网图”,完成下面 9-10小题。
9.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5°S ,150°E) B.(25°S,150°W)
C.(25°N,150°E) D.(25°N ,150°W)
1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9题
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B.乙点位于中纬地区
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D.丁点位于丙点正东方
11.读右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12.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其中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第 11题
A. B.
D.
C.
1
13. 初中生活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启。面对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做好合理规划,因为
( )
①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②只要规划好,人生之路就一定会成功
③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④做好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小明的一天:
早上,我匆匆去上学,没有叠被子,妈妈说我是个懒孩子。
上午数学课上,我积极回答问题,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
下午英语课上,我单词默写错了好几个,英语老师说我学习不太用功。
放学后,我主动把教室角落的卫生打扫干净,班主任说我是个勤快的学生。
小明: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以上情景剧所反映的主题是( )
A. 认识自己 B. 师长情谊
C. 与人为善 D. 关爱他人
15. 研学活动通常以课程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
到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际经验获得更深入、综合、全面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将课堂
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说明( )
①学习主要指在课堂上的活动 ②要重视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学习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 ④我们所听、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寒潮来临了,气温明显下降。一大早,妈妈就让小刚穿上棉衣棉裤棉鞋,小刚不愿
意穿这些厚重的棉衣,一时心急冲妈妈嚷嚷:“我这么大的男孩子,冷不冷还不知道吗?”
说着赌气地上学去了。针对这个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妈妈不应该让小刚穿这些棉衣 B.妈妈应该给小刚买时髦一些的棉衣
C.小刚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 D.这是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爱的碰撞的问题
17.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对他们屏蔽朋
友圈?有媒体就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 60名市民(子女 40人、父母 20人),其中有 17
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的 14人将父母拉入黑名单,仅有一人的父母可
以看到他的朋友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手机微信的出现不利于子女与父母沟通交流
②亲子间因代际文化差异出现沟通障碍
③亲子间的隔阂,需通过彼此尊重、沟通来化解
④子女依法享有隐私权,即使是父母也不得过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学校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优活动。下列是四位“候选”老师,你认为哪一位老师
能当选“仁爱之师”( )
A.语文老师致力于学科研究,在备课之余,通过网络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优化
2
自己的教学方式
B.历史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不仅对历史知识讲解透彻,而且“以点概面”,引
申出很多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受益匪浅
C.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关怀学生,并做到爱中有严,严中
有爱,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D.“腹有诗书气自华”,道德与法治老师时常读好书、读经典作品,以诗书养浩然
之气,并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19.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
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说明(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重任
③教师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④教师是一种重要而古老的职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美好的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
的是( )
①同学甲:作为班级的劳动委员,我要尽职尽责,管好卫生工作
②同学乙:班集体改变了我,我更开朗了,学会了与同学友好相处
③同学丙:在大家琅琅书声中,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
④同学丁:在我生病时同学们给了我真诚的关爱,让我学会了体谅和帮助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与北京人相比,山顶
洞人的进步性表现在( )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会打制石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 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据此可知,这次文物
展的主题是( )
A.早期人类的演进 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
C.原始农业的兴起 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23.距今约 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
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形成 B.禅让制度盛行 C.社会分化出现 D.中央集权确立
24.《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夏人、商人、周人、秦人的祖先,
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3
25. 2024年 2月 26日,筹建 3年多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放。走进殷墟博物馆,我们可以了
解( )
A.史前文明的出现 B.夏朝文明的发展 C.商代文明的成就 D.西周时期制度的完善
26.建构单元知识体系是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下绘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中,
①处应该填写(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 C.商鞅变法发挥的作用 D.都江堰的修建
27.《三字经》里面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理位置
在最西和最东的两个诸侯国分别是( )
A.晋、楚 B.燕、赵 C.韩、魏 D.秦、齐
28.夏朝二里头都城多网格式布局,宫城居于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据此可
以证明(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三、综合题(5题,共 52 分)
29.读下面的地球光照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①、②两个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填序号),丙
地位于 (晨或昏)线上。
(2)图一中甲地位于 (东或西)半球, (低、中、高)纬度地
区。
(3)图一中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
(4)请在图二中用箭头描绘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5)当地球运行到图二中 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
时图一中甲地区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
4
(极昼或极夜)现象。
30.(8分)我校准备开展以“少年启程,乘风破浪”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敢于有梦】
材料一:沈忠芳——导弹技术专家。他在炮火中燃起报国心,少年时期就立下造飞
机的志向。大学期间,他将毕业设计“北京一号”递上蓝天;毕业后研制导弹保卫祖国,
带领中国导弹走出国门。他隐姓埋名、淡泊名利,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
的幸福奋斗”。
(1)结合材料,说一说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4分)
【勇于追梦】
材料二:广州市“新时代好少年”曾雨鑫从小失明,但他坦然接受身体的残缺,乐
观面对。他从不以自己特殊为借口而放低学习要求,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同时,他不
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篮球、游泳等样样精通。他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也始终努力改
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受到了大家由衷的钦佩。为了能让校园变得更加美好,他在学校举
办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设计了一款有助于教室实行垃圾分类的产品,还在课余时间监督、
指导同学们分类投放垃圾,并且担任了每周五垃圾投放工作。
(2)运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曾雨鑫的经历对你有何启发?(4分)
31.中学生活,丰富多彩,如何更好地度过中学生活需要大家的智慧。为此,705班举行了班
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智慧交友 快乐成长】
步入中学后,小明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但怎样能使友谊更长久呢? 请大家运用交友的
智慧的相关知识,帮他解决以下困惑。(8分)
5
(1)
困惑 方法
他想对朋友好一点,是送礼物、倾听烦恼、关心支持还是帮他学习? 交友需要:___①____
他发现最近朋友不对劲,一直在追问朋友情况,可朋友不愿意说; 交友需要: _②
他和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 交友需要:__③___
朋友被欺负了,拉他一起去“教训”一下对方,他该怎么做? 交友需要:___④___
【各尽其能 共建集体】
10 月就要进行全校运动会了,5班同学的共同愿景是在本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班
会课上分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
主力队员组:我们将以班级利益为重,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替补队员组:我们将和主力队员一起积极备战,争取一些上场机会。
拉拉队员组:我们将全力支持,一起为我们班运动健儿们加油。
(2)结合材料,分析要实现这一愿景,建设美好集体,该班同学应该怎么做?(4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6
材料二: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
迁徒、大交融。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大牙交错,杂居共处,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
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
230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读材料一,其中春秋形势图是__________(填图号),战国形势图是_____(填图号)。(2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3分)
(3)阅读观点,完成表格填空。(5分)
观点 观点所属的学派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事在四方,要(大权)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效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2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
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商鞅变法
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政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7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 A
经济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 B 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兵革强大……
——《战国策 秦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各国变法的目的和作用。(2分)
(2)将材料二中 A、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
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一条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2分)
(4)综上所述,谈谈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2分)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