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4一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2024.1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9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
九号”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此完
成1心2题。
1.下面与在轨运行“实践十九号”属于同类天体的是
A.土卫二
B.天王星
C.小行星
D.流星体
2.下列关于“实践十九号”,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轨运行的“实践十九号”属于天体
B.太阳辐射会影响其与地面通讯
C.在轨运行过程中未穿过小行星带
D.将提升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
距地球50光年的行星LHS1140b(图1)表面全部覆盖着海洋(绝大部分都被掩藏在冰层
之下,只有一片直径约4000千米大小的液态海洋),像一颗眼球久久地凝视着它的母星。据
此完成3一4题。
冰层
3.行星LHS1140b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图1行星LHS1140b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4.若行星LHS1140b适合生命生存,其自身还需具备的条件是
A.液态水
B.适宜的温度
C.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D,稳定的光照
下表为我国西藏、四川、新疆、山东四省多年平均年总太阳辐射量统计数据,据此完成
57题。
地区




年总辐射量/(千瓦时/平方米)》
950
1344
1570
2315
5.表中序号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A.①西藏
B.②四川
C.③新疆
D.④山东
6,影响①地年总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
7.④地同时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其根本能量来源于
A.地球重力能
B.太阳辐射
C.太阳活动
D.地球内能
2024年10月2日一3日,先后爆发峰值强度为X7.1级和X9.0级大耀斑,其中X9.0级
耀斑为自2019年开始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里的最强耀斑。图2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字
母表示不同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8~9题。
8.依据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推算第1个太阳活动周的起始年
份是
A.1744年
B.1749年
C.1755年
D.1760年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日核
A.M可以减弱太阳辐射
B.P出现时,赤道地区一定可见极光
图2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
C.N影响无线长波通信
D.Q增多时,全球气候异常概率增加
为了更好的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某中学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图3是甲乙两个
小组的探究成果,据此完成10~11题。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答案】1.A 2.B
【解析】1.在轨运行的“实践十九号”围绕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土卫二是土星的卫星,A正确;天王星、小行星是行星,BC错误;流星体不是卫星,D错误。故选A。
2.在轨运行的“实践十九号”是地球的卫星,属于天体,A表述正确;太阳活动而非太阳辐射会影响通讯,B表述不正确;“实践十九号”围绕地球的在轨运行过程未穿过小行星带,C表述正确;依据材料“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此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知“实践十九号”的发射将提升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D表述正确。故选B。
【答案】3.C 4.C
【解析】3.依据材料行星LHS 1140b凝视着它的母星和该行星距地球50光年,可知该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中与太阳系同级别的其他恒星系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天体适合生命生存的自身条件为适宜的温度、适和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若行星LHS 1140b适合生命生存,其自身需要具备上述条件。根据材料有一片液态海洋,可知该行星已有液态水,可推知已有适宜的温度,不符合题意,A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行星目前已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若行星LHS 1140b适合生命生存,其自身还需具备该条件,符合题意,C正确;稳定的光照为外部条件,不属于行星的自身条件,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
【答案】5.C 6.A 7.B
【解析】5.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太阳年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对应④,A错误;四川地处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少,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对应①,B错误;与山东相比,新疆地处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燥,晴天多,降水少,年太阳辐射量较大,所以新疆对应③,山东对应②,C正确,D错误。故选C。
根据上题可判断①地为四川,地处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少,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影响①地年总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A正确。故选A。
根据第6题可判断④地为西藏,同时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风能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B正确。故选B。
【答案】8.C 9.D
【解析】8.据材料可知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从2019年开始,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11年,可计算出第1个太阳活动周的起始年份是175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M为日珥,日珥与太阳辐射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会减弱太阳辐射,A错误;赤道地区纬度低,难以看到极光现象,B错误;N为耀斑,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不会影响长波通信,C错误;Q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数量增多,全球气候异常概率增加,D正确。故选D。
【答案】10.D 11.B
【解析】10.地壳、地幔范围错,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位置错,共有4处错误。故选D。
11.莫霍面是指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一般来说,莫霍面深度与地壳厚度、地幔深度和地势高低呈正相关。莫霍面深的地区地壳厚度大、地幔深、地势高;莫霍面浅的地区地壳厚度小、地幔浅、地势低。a比b处莫霍面深,a处地幔较深,A错误;a比b处莫霍面深,a处地壳厚度较大,地震波纵波自莫霍面传到a处用时较长,B正确;a比b处莫霍面深,a处地势较高,河流自a流向b处,C错误;河流下游b处流速较慢,泥沙更易沉积,D错误。故选B。
【答案】12.D 13.C
【解析】12.读图可知,水、水蒸气来自I圈层,则I是水圈;Ⅱ圈层含有水蒸气、氧气等气体、尘埃,同时能形成降水等,则Ⅱ是大气圈;Ⅲ圈层提供氧气、有机物,则Ⅲ是生物圈;IV圈层提供矿物质、无机盐,则IV是岩石圈。地震应发生在岩石圈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岩石圈包括莫霍界面,A错误;水圈是连续但不连续的圈层,B错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正确。岩石圈的上层有生物分布,D错误。故选C。
【答案】14.A 15.B
【解析】14.读图并结合材料“海生动物壳体的氧同位素含量与海洋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可知新生代以来海洋温度总体是降低的,但是中间有波动,BD错误;距今55百万年前后底栖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此时期海洋温度呈变暖趋势,A正确,C错误。故选A。
15.主要的铁矿成矿期为太古宙和元古宙,A错误;新生代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等,B正确;爬行动物繁盛在中生代,C错误;新生代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成为繁盛植物,但裸子植物并未灭绝,D错误。故选B。
【答案】16.C 17.D
【解析】16.奥陶纪初期的生物多样性大量增加被称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奥陶纪属于早古生代,笔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正确;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茂,A错误;远古巨齿鲨属于脊椎动物鱼类,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蓝藻在元古宙繁盛,D错误。故选C。
根据材料“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冰期来临,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可推知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的火山大规模喷发有关:火山喷发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火山灰蔓延,大气的能见度剧烈下降,造成太阳辐射被大大削弱,全球气温下降,古生代冰期来临,导致生物大灭绝,D正确;大气气温骤升与材料中冰期来临不符,A错误;陆地大面积减少和联合古陆解体在材料中没有呈现,BC错误。故选D。
【答案】18.B 19.B
【解析】18.根据材料潮流水下三角洲为海水进出潮流通道时分别在其进、出口处的三角洲,可判断形成潮流水下三角洲的位置应在潮流通道的进口或出口处,图中只有乙地位置符合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根据材料潮流水下三角洲为海水进出潮流通道时分别在其进、出口处的三角洲,可判断潮流水下三角洲为海水堆积地貌,主要成因是海水沉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20.D 21.A
【解析】20.山麓冲积平原形成的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A图为峡谷,是流水侵蚀的结果;B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的结果;C图为沙丘,是风力堆积的结果;D图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的结果。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沙漠位于戈壁的东南方向,主导风应从戈壁吹向沙漠,为西北风。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呈凹形。A图新月形沙丘缓凸坡吹西北风,A正确;B图新月形沙丘缓凸坡吹东北风,B错误;CD图据等高线判断,陡坡凸出,因此不是新月形沙丘,CD错误。故选A。
【答案】22.D 23.C
【解析】22.依据材料我国空间站距地约400km,可判读其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而不是太阳短波辐射,A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B错误;高层大气中有流星现象,但是空气密度小,C错误;高层大气密度小,大气压强低,空气逃逸明显,D正确。故选D。
能够在空间站中栽培蔬菜,说明有能够满足蔬菜生长的水、温度和光照条件,和地面环境差异不大,ABD错误。和地面相比,空间站具有失重环境,C正确。故选C。
【答案】24.A 25.B
【解析】24.雾是由于温度下降而在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随着近地面气温的回升而逐渐消散,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所以导致大雾10时左右逐渐消散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27日9时衢州市近地面有浓雾,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太阳短波辐射量较小但不能为0;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变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分子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变弱,太阳短波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答案:26. (1)空间分布不均(2分);南部少,北部多(2分);洛川周围(中部)地区较为丰富(2分)。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
得分点1 :空间分布不均,得2分。
得分点2:南部少,北部多/由南向北递增/由低纬向高纬递增,任答一点得2分。
得分点3:洛川周围(周边/中部)地区较为丰富,得2分。
太白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年太阳辐射量较大(2分);汉中降水较多,晴天较少,年太阳辐射量较少(2分)。
评分细则:2个得分点。
得分点1:太白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年太阳辐射量较大,得2分;只写海拔较高,没有体现太白空气稀薄和太阳辐射量较大的不得分。
得分点2:汉中降水较多/晴天较少,年太阳辐射量较少,得2分;没有体现汉中年太阳辐射量较少的不得分。
榆林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荒漠面积广,地价低(2分)。
评分细则:2个得分点。
得分点1:榆林太阳能资源丰富,得2分。
得分点2:荒漠面积广,可利用土地多/地价低,任答一点得2分。
答案:27. (1)由新到老/上新下老(2分) 蕨类(2分) 两栖类(2分)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
得分点1:由新到老/上新下老,任答一点得2分。
得分点2:蕨类,得2分。
得分点3:两栖类,得2分。
植被繁茂(2分);气候温暖湿润(2分);有火山喷发活动(2分)。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
得分点1:植被繁茂,得2分。
得分点2:气候温暖湿润,得2分。
得分点3:有火山喷发活动,得2分。
答案:28. (1)画图2分
评分细则:1个得分点。
得分点:最低点靠近B,B一侧线较陡,A一侧线较缓,得2分。
甲处靠近河流凹岸(2分),流水速度较快(2分),流水侵蚀作用较强(2分),河床被侵蚀形成深槽。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
得分点1:甲处靠近河流凹岸,得2分。
得分点2:流水速度较快,得2分。
得分点3: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得2分。
乙处心滩面积变小(2分) 修建水库后,较多泥沙在水库中堆积,河流搬运到水库下游心滩处的泥沙量减少(2分),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侵蚀作用强于沉积作用,心滩面积变小(2分)。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
得分点1:心滩面积变小,得2分。
得分点2:河流搬运到心滩处的泥沙量减少,得2分。
得分点3: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侵蚀作用强于沉积作用,任答一点得2分。
答案:29. (1)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汽少(空气干燥)(2分);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2分),夜晚降温幅度大。
评分细则:2个得分点。
得分点1:水汽少/空气干燥/晴天多,任答一点得2分。
得分点2: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任答一点得2分。
中卫瓜田的砂石比热容小(2分),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2分),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西瓜品质;哈密地区的地膜可以减弱地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起保温作用(2分),利于哈密瓜出苗。
评分细则:3个得分点,中卫压砂西瓜2个得分点,新疆覆膜哈密瓜1个得分点。
得分点1:砂石比热容小,得2分。
得分点2: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得2分;描述完整得2分,只写昼夜温差大不得分。
得分点3:地膜可以减弱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任答一点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