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时要全面、客观地记录C. 观察的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2.植物的叶有互生、对生、轮生等不同着生方向,这样排列的意义是A.利于释放大量的氧气 B.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C.利于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D.利于充分释放二氧化碳3.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就像一座座神秘的宝库,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和发现。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猎豹 B.玉米 C.生石花 D.钟乳石4.南北朝沈约的《有所思》中“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的是昆明池的春水应已涨满,葡萄也该开花了的场景。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淘淘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想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七年级生物学 第1页 (共6页)6.某学生在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视野。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向右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甲→乙 D.乙→甲→丙7.下列是细胞模型制作的材料,请你从中选择需要的材料,制作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模型①塑料袋:细胞膜; ②绿豆:叶绿体; ③方纸盒:细胞壁; ④琼脂和水:细胞质;⑤大枣:细胞核 ⑥黑芝麻:线粒体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8.植物拓染是一种非遗文化,通过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中留下植物自然色彩香味、形状和脉络纹理。拓染过程主要破坏了植物细胞的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9.2024年2月20 日,在云南发现了兰科植物新种——盈江虾脊兰。下列细胞可能出现在盈江虾脊兰体内的是10.暑假期间明明一家去西藏旅游,妈妈出现了头疼、头晕、恶心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没有足够的氧气供人体细胞利用。细胞内利用氧气的结构是A.叶绿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11.如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莉的外貌最像母羊BB.多莉的性别既可能是公羊也可能是母羊C.此图可得出细胞核中存在遗传信息D.该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七年级生物学 第2页 (共6页)12.下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甲→于→乙→丙 B.丁→乙→甲→丙C.甲→丙→丁→乙 D. 丁→丙→乙→甲13.水稻的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一个细胞经过2次分裂后,产生新细胞的个数和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2个、24对 B.4个、24对 C.4个、12对 D.6个、12对14.松材线虫病会使松树迅速枯萎坏死,农林工作者通过将药物甲氨基阿维菌素注射入松树体内,依靠树木自身的蒸腾作用将药液输送到树的各个部位,从而环保、高效地防治线虫的侵染。甲氨基阿维菌素应注入植物的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15.蜜柚的营养价值很高,果肉中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果大皮薄、瓤肉无籽、汁多柔软,被列为柚类之冠。蜜柚的果皮、瓤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机械组织 ④营养组织A.①④③ B.①④② C.③④① D.④②③16.右图是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结构层次中,e可表示果实B. d是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C.人体的血液属于c这一级结构层次D.不同的a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可构成b17.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单细胞生物,如图所示,下列对眼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能独立生活B.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D.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18.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下列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A.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9.如图所示为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和③分别是种子的胚根和胚芽B.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主要是⑤C.滴加碘液后⑤会变成蓝色D.菜豆和玉米的结构中①和④的数量相等七年级生物学 第3页 (共6页)20.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 下列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油松,针叶常绿乔木,根系发达B.②是玉米,与牡丹一样属于被子植物C.④是海带,生活在海中,有“含碘冠军”的美称D.⑤代表的特征是只有茎、叶的分化二、非选择题 (5个小题,共计30分)21. (6分) 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走进了生物的微观世界。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对光时,无论是单目显微镜,还是双目显微镜都要使 (填“高倍”或“低倍”) 物镜对准 。(2) 撕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丙所示。若将图丙中的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①②的作用都是调节焦距,两者的区别是 (填序号) 更适合大幅度的进行调节。(3) 图丁是观察草履虫时的视野,放置棉花纤维的作用是 。草履虫与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相比,不具有 (填“细胞壁”或“细胞核”)。22. (6分)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茎肥厚,能够贮存大量的水,并且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耐干旱药用植物。某同学为探究仙人掌的细胞结构,将其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七年级生物学 第4页 (共6页)(1) 图一是制作仙人掌茎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d步骤滴加的液体是 。(2) 图二是显微镜结构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 (填序号)。(3) 图三中表示仙人掌茎细胞的是 (填字母),其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4) 图三中A、B细胞相同的结构有 (填细胞结构)。23. (8分)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威廉·乔治·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门扎。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给,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 (代谢产物包括二氧化碳) 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细胞的这一重大发现,为人类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1) 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2) 图一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3) 图二这个过程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 ,它先 增加一倍再平分到新细胞。(4) 图二C细胞与 A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是 (填“相同”或“不同”) 的。(5)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 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 的结果。24. (5分) 脐橙果大形正,肉质脆嫩,汁多化渣,风味浓甜芳香,是秋冬季抵挡干燥,七年级生物学 第5页 (共6页)润肺止咳的必备上品。下图表示脐橙植株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B→C 的过程主要表示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是 。(2) D是脐橙,则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 脐橙树是由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一个的完整植物体。请从系统的组成角度分析,为什么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5.(5分) 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植物属于藻类的是 。(2) C肾蕨比苔藓高大得多,适应陆地环境,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 。我们现在利用的能源物质——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蕨类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3) 银杏果俗称“白果”,叫果不是果,是种子,因为银杏是 植物,没有果实。(4) 玉米和菜豆属于被子植物,F玉米种子的胚包括 (填数字),胚是新植物的幼体。(5) 种子植物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等产生的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得多。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 的环境中才萌发,否则很快就会丧失生命力。七年级生物学 第6页 (共6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1-5CCDCB 6-10CDBAC 11-15BCCAB 16-20BACDD21.(6分,每空1分)(1) 低倍 通光孔(2)上 ①(3)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便于观察 细胞壁22.(6分,每空1分)(1) a→c→b→d 碘液(2) ①②(3) A ①细胞壁(4)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答全才给分)23.(8分,每空1分)(1)结构 功能(2)细胞膜(3)染色体 复制(4)相同(5)分裂 生长24.(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分化 形成不同的组织(2)器官(3)系统是指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次序组合而成的结构,系统内的器官高度整合,而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功能相对独立,不需要复杂的系统来支持。(2分,答出系统的概念给1分,答出植物体各器官功能相对独立给1分)25.(5分,每空1分)(1)BD(2)输导组织(3)裸子(4)②③④⑤ (答全才给分)(5)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