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B5.C6.B7.C8.D9.D10.A11.D12.B13.A14.C15.A16.C17.A18.D19.C20.A二、综合题21.(1)光合作用植物(2)脊柱脊椎动物(3)运动身体结构(4)组织分工等级22.(1)鲸蜜蜂蝙蝠(2)②社会(3)回声定位23.(1)先天性遗传物质(2)学习遗传(3)人类的学习行为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就很难学会24.(1)湿润的体壁肺肺(2)AB(3)胎生哺乳(4)C(5)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或骨骼轻薄等,合理即可)雄才学校半期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第一至三章)(人教版)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第一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蚯蚓、水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黏液 B.身体有刚毛 C.肌肉发达 D.身体分节2.水媳的刺细胞属于( )A.外胚层细胞 B.内胚层细胞C.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细胞 D.触手细胞3.“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河蚌的结构中,与珍珠形成有关的是( )A. 口 B.斧足 C.外套膜 D.贝壳4.下列不属于线虫动物的特征的是(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 D.身体细长5.下列特点不是所有节肢动物都具备的是( )A.身体分部,由许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C.有三对足、两对翅 D.足和触角都分节6.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7.某同学观察到自家附近小池塘中的鱼时常在日出前有浮头现象。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A.此时周围无人,小鱼到水面嬉戏B.水质可能受到污染,含有毒物质C.此时水中氧的含量比较低D.上述原因均有可能8.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是恒温动物B.乙的外骨骼可以随身体发育而长大C.甲、丁既能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都属于两栖动物D.乙是无脊椎动物,甲、丙、丁是脊椎动物9.环境对两栖动物生存繁衍的影响是( )A.两栖动物适合生存在温暖潮湿的地带B.地球气候变得干燥是两栖动物由盛到衰的重要原因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水环境的限制D.前三项都正确10.下列动物特征与家兔食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A.门齿和白齿都很发达B.有门齿、犬齿和白齿的分化C.胎生D.体表被毛11.鸟飞行时的呼吸特点是( )A.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B.只有气囊进行气体交换C.呼气和吸气分别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D.只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12.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C.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D.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13.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的干燥环境,下列不具有这种功能的结构是(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14.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看到蜥蜴在地上爬行,鸟在空中飞翔……面对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位同学提出问题:到了深秋,温度下降到10℃左右时,鸟和蜥蝎的耗氧量分别会有怎样的变化?( )A.均减少 B.均增加C.鸟增加,蜥蝎减少 D.鸟减少,蜥蜴增加15.下列关于骨骼肌的表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一块骨的两端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C.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D.肌肉只有接受刺激后才能够收缩16.下列描述的各种行为,与婴儿吃奶属于同一类型的( )A.猴子听到饲养员的呼唤声赶快跑来觅食B.幼年黑猩猩会学父母把细小的树枝伸进白蚁洞内钓取白蚁吃黑夜黒眼睛:C.人的眼前突然出现异物时,会不由自主地眨眼D.路口遇红灯时,汽车驾驶员将汽车停下来17.“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A.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18.与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相比,鸟独有的特征( )A.用肺呼吸 B.体内受精 C.陆地产卵 D.体温恒定19.下列对自然界中动植物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B.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C.动物的数量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D.植物的数量越多,动物的食物来源越丰富20.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而现在麻雀却成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B.现在人们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二、综合题(共60分)21.基础知识填空。(每空2分,共18分)(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 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问接地依赖 而生存。(2)某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这样的动物属于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22.下面是三个有关动物的谜语,请你猜一猜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12分)①像鱼不是鱼,终身海里住,远看似喷泉,近看像岛屿。②头上两根须,全身毛茸茸,跳舞传信息,采蜜又传粉。③会飞不是鸟,有翼无羽毛,双耳能探路,捕蚁本领高。(1)三个谜语的谜底所指的动物分别是 、 、 。(2)三个谜语所指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填序号),该动物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它们具有一系列的 行为。(3)科学家通过对③号谜语所指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它们的 功能原理从而制造出了雷达。2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10分)(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幼小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低等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黑猩猩的该行为必须建立在 因素的基础上,这种行为更有利于动物生存。(3)你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地学习说话,可地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时年只有10岁。写一写这一故事反映出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24.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如图所示几种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1)A用 呼吸,D用 呼吸 ,E用 呼吸(2)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陆生过渡的是 (填字母),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是 (填字母)所在的类群。(3)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4)从进化的角度看,从 (填字母)所属动物类群开始形成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5)请写出D适于飞行生活的两个特点: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半期考试八年级生物答案.pdf 半期考试八年级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