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2024.11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赏见的病原微生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肺炎。青霉素、头强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也可导致肺炎,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①B.图中①是核糖体,它由大、小亚举构成,其成分中含有RNA ②C.图中②在分裂期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D.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青霉素、头抱联合用药疗效更好2 .双缩胭(NH2—CO—NH—CO—NH2)是由2分子尿素(NH2—CO—NH )发生缩合反应产生,它可以用双缩胭试剂检测,其产生过程及显色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H2 呼 t20=匕 ’135 190 叱△尿素A.尿素脱水缩合形成双缩胭后,在碱性条件卞与C/+生成紫色络合物B.1分子三肽也能与双缩腺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能够与双缩酥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D.蛋白质变性后,不会再与双缩腺试剂发生显色反应3 .胞间连丝是穿过植物细胞壁的管状结构,一般在细胞分裂末期形成。胞间连丝中央是压缩内质网,由光面内质网膜紧密贴合而成。压缩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间称胞质环,中部略有扩张,两端变窄形成颈区。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三生物试题 第1页(共10页)A.胞间连丝形成时,高尔基体、线粒体会比较活跃B.压缩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的附着C.胞质环颈区可能对物质的运输有一定的控制作用D.细胞壁的存在使胞间连丝成为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唯一途径4 .GLUT2和SGLUT1是小肠上皮细胞上的两种葡萄糖载体蛋白。当肠腔葡萄糖浓度低于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浓度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由SGLUT1完成;当肠腔葡萄糖浓度大于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浓度且超过SGLUT1的转运饱和度时,GLUT2参与的葡萄糖运输起主导作用,如下图所示,其中a、b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食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由a转为bB.葡萄糖经GLUT2转运时,需与GLUT2的相应部位结合C. SGLUT1和GLUT2参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均不需要消耗能量D.细胞膜两侧的K+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十转运到细胞外5. ATP荧光微生物检测技术可用于迅速检测微生物含量,该技术原理是: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检测荧光值大小可反映微生物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荧光素的氧化反应属于放能反应B. ATP荧光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可用于检测病毒含量C.微生物代谢旺盛时,ATP合成速率要远大于ATP水解速率D.该技术通过间接检测ATP的含量来反映微生物含量6 .肠溶衣是一种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而在肠道内的高pH环境中会溶解的薄层结构。利用肠溶表包裹多种消化酶可制成肠溶衣多酶片。生物兴趣小组欲比较肠溶衣多能片整片服用和嚼碎服用的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 操作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1 等体积蛋白块 十 + +2 新鲜胃液 2 mL 2 mL 2 mL3 多醉片 完整 碾碎 —4 37°水浴保温5 min5 新鲜胰液 5 mL. 5 mL 5 mL6 37°水浴保温7 观察蛋白块消失时间 7 A.多酶片可为肠道内食物的消化提供能量B.多酶片提高了食物的消化速率,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实验中加入胰液的量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若三组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为甲〈乙《丙,说明整片服用效果好高三生物试题 第2页(共10页)7 . TC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可识别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TC识别阳细胞后会分泌穿孔素和颗粒而两种蛋白质,穿孔索插入靶细胞膜形成孔道,颗粒醐经孔道进入用细胞,随后将与DNA酶结合的起抑制作用的小分子蛋白水解,进而使DNA片段化,导致阳细胞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C导致肥细胞死亡的方式屈于细胞凋亡B.穿孔素基因是TC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C.靶细胞膜上孔道的形成依赖膜的流动性D.颗粒酶作用的机理是催化磷酸二酯钿的水解8.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眼色中红色色素和紫色色素的合成受A、a和P、p两对等位基因影响。已知色素的产生需有基因A,无色素时眼色为白色。将纯合的红眼雌蚕和白眼雄蚕杂交,F1只有紫眼和红眼两种表型,且紫眼全为雌性,红眼全为雄性。将B雌雄家蚕随机交配得F2,Fz表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A、P同时存在时可产生紫色色素B. F2红眼家蚕有4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C.若F2中的紫眼雌蚕与白眼雄蚕杂交,子代雌蚕中紫眼个体占1/2D.若F2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红眼:紫眼:白眼= 27: 21 : 169.人类血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I、i和H、h相互作用产生。大多数人的AB0血型是由PjB和i基因决定的,而当无法产生H抗原时,则出现极为罕见的孟买型血,由于细胞膜上没有A、B抗原,孟买型血的表型也记为0型。现有一位0型血男士与A型血女士生育了一个AB型血的孩子。 异体输血时,若输入抗原与自身抗原不相同时会发生排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基因 心基因 A抗原(A型血)A.这对亲本的基因型组前体物质- H抗原 AB型血合可能有12种方式 (融皿) (0型)B.子代AB型血的孩子 「基因 B抗原(B型血)基因型一定是HhIAIBC. 2个0型血的人可能生出A型或B型血的后代D. 0型血个体之间输血不会发生排斥反应10.染色体上的端粒DNA由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同种生物的该序列相同。少数缺乏端粒酶活性的肿瘤细胞可通过端粒延长替 第二条染色体的端粒DNA代机制(ALT)维持端粒长度,ALT机制如下:第一条染色体端粒的末端①链结合到第二条染色体端粒的末端②链上并延伸;随后①链脱离,在RNA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延长的①链被转化成双链形式。这个过程可被重复数十次,导致序列信息从一个端粒传递到另一端粒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三生物试题 第3页(共10页)A.进行ALT的肿瘙细胞中端粒酶基因甲基化程度可能较高B.①链的延伸过程以②链作为模板,该过程不需要引物C. DNA聚合酶只能使子链从已有的核酸片段3,端延伸,是导致端粒DNA5,端比3,端短的因素之一D.非同源染色体间通过ALT机制实现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11.控制眼白化病和血友病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互换重组的概率约为10%(即重组配子在所有配子中所占的比例)。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其中I 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困 g X 勿劭:患眼白化病2 号T-n] ■:两病皆患□ ■ 01 2 3 4 5A. I1的基因型为XABX。)产生Jh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B. U】与Uz若再生一个孩子,与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9/40C.若Uh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的儿子不患病的概率为99/200D. Us个体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基因型为XQBXflb的概率是9/2012 .真核生物的基因大多为断裂基因,即两个基因之间具有一段不能编码RNA的无遗传效应序列。原核生物和某些病毒的基因组中常见重叠基因,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断裂基因之间不能编码RNA的序列中发生个别碱基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B.重叠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多种蛋白质功能C.发生重叠的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以完全不同D.重叠基因可提高碱基的利用率,使有限DNA的序列能够编码更多的蛋白质13 .科学家在研究转录终止机制时发现终止子的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和一段由多个A组成的序列。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结构,且RNA末端与DNA模板链形成不稳定的U与A配对区域,从而使RNA聚合酶暂停移动,RNA从三元复合物中解离出来,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B. RNA发卡结构一经形成,即可导致转录终止C.发卡结构中含有氢键D.图中的三元复合物是指DNA、RNA、解旋酶构成的复合物高三生物试题 第4页(共10页)14.在自然界中植株的多倍体化出现频率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加。其形成模式为:二倍体植物 17.在配子形成时,减数分裂失败,代之为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该配子海 紧接着进行一次自花授粉,可能形成四倍体合子,最终发育为四倍体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可以使其在与同一生态位物种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概 B.该方式形成的四倍体植株是纯合子C.该配子进行异花授粉可能得到三倍体植株D.多倍体植株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低温提高了多倍体植株形成的概率15.为证明抵抗杀虫剂DDT品系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木是接触药剂后的定向变异,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在每只培养瓶中放一只雌果蝇和一只雄果蝇,繁育一个同父同母的 18.家系,如此繁育几十个家系。每一家系,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都分成两半,在A、B两只瓶中分别饲养。A瓶中放一片有DDT的玻璃片,B.瓶中不放玻璃片,饲养二段时间后,选择A瓶中死亡率最低的家系,将其B瓶中果蝇留下作种,重复上述过程。十多代后,可获得抵抗力比原来强百倍的品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DDT直接作用于果蝇的基因型,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A瓶死亡率最低的家系抗药基因频率可能最高应 C.抵抗杀虫剂DDT果蝇的出现发生在DDT使用之前D. B瓶未接触DDT,排除了抗性个体的产生是由DDT引起的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分。16 .甘露糖-6-磷酸(M6P)途径是溶酶体发生的常见途径:溶酶体酶首先在内质网中发生糖基化,转运至高尔基体后,溶酶体酶上的甘露糖残基在E酶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形成M6P标志。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M6P后,出芽形成囊泡,最终发育成溶酶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顺面腆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19A.抑制E酶的活性,会导致集酶体酶滞留在内质网中B. M6P标志的形成可能发生在高尔基体的中间膜囊C.M6P受体集中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的某些部位,起到了溶酶体酶局部浓缩的作用D. M6P受体与M6P分离后可返回高尔基体重复利用高三生物试题 第5页(共10页)17 .少部分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一般要经历短暂产乳酸的过程,首先乳酸脱氢醯活性增加,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乳酸积累会使细胞质基质出现初始酸化,诱发液泡膜上H,ATP酶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质基质进一步酸化。当细胞质基质中pH达到6. 8左右时,乙醇脱氢酶被激活,催化丙醯酸生成酒精而乳酸脱氢酰活性被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H+-ATP酶可以维持液泡内氢离子的高浓度状态B.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协助扩散到胞外,缓解了乳酸堆积而导致的细胞质基质酸化C.同一细胞不同pH条件下无氧呼吸方式不同,是乙醇脱氢酶基因和乳酸脱氢酶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无氧呼吸时丙酮酸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乳酸或酒精中,只有少部分生成ATP18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供体DNA片段进入R型菌并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供体DNA结合到细胞表面核酶切恻降解,单链进入细胞感受态诱导蛋白结合到单链供体片段供体DNA进入受体细胞并插入同源区段申A. S型菌的DNA通过膜相关DNA结合蛋白进入受体菌时在核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链B.发生转化的前提是两种菌亲缘关系较近,存在完全互补配对的同源区段C.感受态诱导蛋白具有引导供体DNA并避免其自身环化的作用D,将转化完成的细菌单独培养一代后,DNA组成为a+a+和a+a一的细菌比例为1 : 119.研究者发现人类X染色体上的某一正常基因(+ )突变为基因tf后,可造成“睾丸雌性化”现象。即个体染色体组成为XY,因X染色体上具有突变基因I 胎儿期对雄激素不敏感,成人后外貌和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 1 2育能力。下图为某一家庭的“睾丸雌性化”遗传系谱图,图中个体 n,占(5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未发生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4 5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注: 睾丸女性化患者B.I 与U-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C Hl5与正常男性婚配后,后代外貌为男性的概率为3/8D.正常基因(+)突变为基因tf后,可能使雄激素受体异常高三生物试题 第6页(共10页)20.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是不连续的。其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RNA剪接是将附体mRNA的内含子剪除,同 中招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成熟mRNA的过根。其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组成性剪接,即 基质,从5,蝙向3,端对内含子逐一剪接;另一类是选择性剪接,即对内含子以及外显子进行选择性剪接。已知果蛆的性别决定除与性染色体有关外,与RNA的剪接过程也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sxl、tra、dsx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才“ 外。干2外用干3外国干4 加旭““体a 外M子 外片子2mRNAT―1 -----口/加体 mRNA TM----- ---------- ■ -筮性雄性 雄性外显子2+H4 夕卜显子2+4没有SXLJK白令成 外艮于1 2 外旦 1遛加 22.无TRA蛋白合成I有SXL91白合成(b) 盯TRAflt白合成外班于346 外显子3 外昆子5外旦于344雄性桁外的DSX蛋白雄性特外的DSX赧白(c)A.在果蝇的性别决定过程中,雄果蝇的三种前体RNA的剪接方式均为组成性剪接,雌果蝇均为选择性剪接B.雌果蛆和雄果蝇体内具有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DSX蛋白C.同一基因前体mRNA剪接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同D.给雄果蝇注射SXL蛋白,可能会导致性别发生转化三、非选择题:本遁包括5小胭,共55分。21. (9分)蛋白质分选有两条途径:途径1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以及线粒体、过氧化物酹体(一种膜性细胞器);途径2是多肽链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粗面内质网,再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如图1所示,图中字母表示各类蛋白质,甲、乙、丙代表细胞器。途径2涉及囊泡的融合过程,囊泡膜上v-SNARE与靶膜上t-SNARE结合形成SNARE蛋白复合体后,再与SNAPs结合形成融合复合体,该复合体促进囊泡与靶膜的融合,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高三生物试期 第7页(共10页)(1)若d类蛋白质与DNA结合才发挥作用,该类蛋白质可能是(答出3种),图1中,乙、丙分别代表 o 一般情况下g类蛋白质在丙中才能发挥作用,若逃逸到细胞质基质会失活,原因是 0(2)据图1分析,蛋白质存在分选途径的意义是 o(3)生物膜不能自发地融合,只有除去亲水膜表面的水分子使膜之间的距离近至L 5 rmi时才可能发生膜的海合,据图2分析发挥此作用的蛋白质主要是。(4)若SNAPs功能受损,会直接跟响的过程是 oA.消化符的分泌 B,呼吸作用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DNA复制22. (11分)油菜素内酯BR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人员以水稻BR受体基因突变株Fnl89及野生型Tz65为材料,探究水稻生长发育期间BR对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Rubisco静活性、SS醐活性的影响。巳知Rubisc。爵是催化COZ固定的关键酶,SS醒是分解蔗糖的关铺酶,为纤维素的合成提供底物。相关检测指标及数据如下:(1)光合色素溶液的浓度与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对色素含量进行测定。提取光合色素时,可利用 为溶剂。提取色素后测见其中的叶绿素含量,应选择(填“红光”或“蓝紫光”),原因是 O.(2)实验数据间接说明了 BR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Fnl89光合作用强度(填“增强”或“减弱”),是因为(填“光反应”或“暗反应”)受到了较大膨响,理由是 o若想进一步研究BR的直接作用,是否可通过对Fnl89添加外源性BR进行验证? (填“是”或“否”)(3)植物叱面积指数与细胞体积大小密切相关,细胞体积变化可通过调节细胞中的物质积累和调节细胞壁的延展来实现。细胞壁的延展需要不断合成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来补充原料,由实验数据推测突变株叶面积指数变大主要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水稻叶肉细胞中蔗糖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0高三生物试题 第8页(共10页)23. (10分)PLM法是测定细胞周期的经典方法,其原理及过程如下:TdR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从而使S期细胞受抑制,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去TdR后,S期细胞继续分裂。用 H-TdR短暂饲养细胞,再将iH-TdR洗脱,置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定期取样并检测放射性,计算M期标记细胞数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PLM),可确定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长短。图1表示细胞周期;图2表示PLM值随时间的变化。(1)用^H-TdR短暂饲养细胞,朋的细胞均被标记,置换新俳培养液后培养一定时间,被标记的细胞将陆续进入M期。(2)能否将TdR改用】8。标记来进行本实验? (填“是”或“否”),原因是 0(3)分析图2,置换培养液以后由时间以前PLM值为0的原因是 o M期所需时间可表示为,G1期所甯时间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所需时间可表示为 o (相应时间请用人、 2、4、人和运算符号表示)24. (16分)番茄是一种开两性花的二倍体农作物,科学家获得了两个核基因雄性不育品系甲和乙,将其与可育株丙和丁品系进行了五组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经检测组别1的子代中未出现非亲本基因型。针对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雄性不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控制,不育基因D对可育基因d为显性;而显性抑制基因E能抑制不育基因D的表达,因此当E存在时表现为可育。假说二:雄性不育由同一位置的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D'd为可育基因,。为不育基因,三者的显隐性关系表现为DT>D'>d。满回答以下问题:犯别 亲本 子一代1 不育株甲X可育株丙 不育株:可育株ml,12 可育株丙X可育株丙 全为可育株3 不育株乙H可育株丁 不育株 可育株=1114 可百株丁义可育株丁 不育株:可育株=1: 35 可育株丙X可育株丁 7(1)在组别1的杂交实验中,不育株甲作为(填“父本”或“母本”)。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利用不育株进行杂交育种的优点是 o(2)若假说一成立,只分析组别2的实验结果,可育株丙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再结合组别1的实验结果可知,不育株甲与可育株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o若假说二成立,则可育株丙的苑因型为,不育株乙的基因型为 0(3)组别5的实止结果为 。请在组别5的亲本及子代中选择材料,设计报简便的实脸对以上两种假说进行验证,实验思路是 期结果是 o高三生物试题 第9页(共10页)25. (9分)黑腹果蝇野生型的夏眼,由790 800个小眼组成,棒眼只有68个小眼。科学家册究发现棒眼突变是由于X染色体上发生图1所示的变异,且纯合的棒眼很不稳定,在600-2000个子代中,会出现一个野生型的正常复眼和一个眼睛更窄小的“超林眼”(仅有45个小眼,基因为BB)。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a |⑴棒眼性状出现是由于个体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卜10因j掷取胭为 ,该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被检测到? (填“能"修 "图1或“不能”) !(2)对“超棒眼”遗传现象的出现,有学者提出了“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不等交换”的假设。他构建了一个杂合体雌蝇:在其X染色体的棒眼基因B两侧为正常的等位基因( + );另一条X染色体的B基因左侧附近带有一个隐性标记基因— 刚毛分又基因(f),右侧附近带有一个陂性标记基因— 曲脉触合基因(伍)。其不等 正合用6M因IEWWWIM + B +\ B +, I 一①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请画出图2中配子③的染色体并标注 f +I ,1②相关基因,配子(填图中序号)属于不等交 ( )(S)换产物。若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可观察该杂合体雌蝇后代中的(填“雌性”或“雄性”)个体表型,若出现图2果如样跟基因间的不等交换表型,可说明发生图2所示的不等交换过程。 (发生在双俯头处)高三生物试题 第10页(共10页)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 BCDBD 6-10 DDCDD 11-15BACBA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全答对得3分,答不全得1分,错答、多答得。分)16、BCD 17、BCD 18、AC 19、B 20、CD三、非选择题答案21. (9分,除特殊标注外,售空1分)(1)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酶、DNA连接酶、组蛋白(3分)(答对一个给1分,最多给3分) 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2分)(每个1分,顺序不能颠倒)pH值升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活性(答出pH值变化和空间结构破坏给1分)(2)确保蛋白质能准确运输到相应的部位并发挥作用(答出能准确运输到相应部位或作用部位即可得1分)(3) SNAPs (按答案来,1分)(4) AC (按答案来,1分,多答少答答错不给分)22. (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无水乙醇(或.95%的乙醇和无水碳酸钠)(答丙酮也可以给1分,光答乙醇不给分) 红光(严格按答案,1分) 选择红光可以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答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也可以给1分)(2)减弱(严格按答案,1分) 暗反应(严格按答案,1分,〉’与野生型Tz65相比,突变株Fnl89叶面积指想 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f .而求ubisc。酶活性下降明显(2分)(答出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太给1分,答出Rubisco酶活性下降明显给1分)否(严格按答案,1分)(3)细胞壁的延展(按答案来,X分)Rubisc。酶活性降低,蔗糖合成减慢;SS,酶活性升高,蔗穗分解加快(2分)(答出一条原因给1分)23. (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分)(1) S (按答案来,1分)(2)否(按答案来工分) 因不具有放射性(按答案来,一1分)(3) S期标记的细胞要经过Gz期才能进入M期(答出标记的细胞还未进入M期,即可给1分) 12f (2分)(按答案来,2分,答错。分) t.,-t2-t2 (2分)(按答案来,2分,答错。分) t4-tx (2分)(按答案来,2分,答错0分)24. (16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母本(严格按答案,1分) 无需去雄(按答案来,1分)(2) 5 (按答案来,2分) Ddeex ddee (答对一个给1分,顺序不能颠倒,共2分)dd(按答案来,2分) UD,或D,d (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3)可育株:不育株=1:1 (顺序可颠倒,2分)实验思路:将组别5子一代中的可育株自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答出选子代可育株自交1分,答出统计后代表型1分,共2分。若实验思路不正确,预期结果可以不用看,直接0分)预期结果:若F2中可育株:不育株=13:3,则假说一正确;若F2全为可育株,则假说二正确。(答出F2中可育株:不育株=13:3,或者既有可育株也有不育株,或者出现不育株,则假说一正确,均可给1分;答出若F2全为可育株,则假说二正确,给1分。共2分。两种结果顺序可颠倒)25. (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重复(答出增加也可给1分) 能(严格按答案,1分)(2) BB斗 (2分)(注意三个基因符号“+” “BB” “fu”是否按顺序标注正确, i出三个白色区段构成。画对给2分,否则0分)②③(2分)(答出一个给1分) 雄性(严格按答案,1分.光答雄不给分) 刚毛分叉正常复眼正常翅脉、正常刚毛超棒眼翅脉融合(2分)(两种表型各1分,顺序可颠倒,每种表型中的三种性状的顺序不作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