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有( )①太阳历②楔形文字③金字塔④象形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宣扬君权神授 B.关注百姓生计 C.强化男性权威 D.维护等级差别3.以下符合右图中印度圣哲主张的是( )A.“法老是人间的至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认识你自己” D.“众生平等、忍耐顺从”4.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亚历山大帝国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发祥地在希腊的南部B.亚历山大东征不具有侵略性质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南达中亚5.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廊柱环绕,使用柱子装饰,帕特农神庙是其典型代表,这一特点在古罗马建筑上也有体现,从罗马大竞技场遗址中可直观看到。这说明( )A.罗马法律系统高度完善 B.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C.罗马全盘移植希腊文化 D.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6.814年,查理曼去世,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后期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 )A.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B.荷兰、比利时、西班牙C.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 D.瑞士、奥地利、德意志7.“这里的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俱全,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这里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管理松散 B.自给自足 C.人人平等 D.技术先进8.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 )A.《法理概要》 B.《罗马民法大全》 C.《法学汇纂》 D.《查士丁尼法典》9.拜占庭帝国被誉为“千年帝国”,但是最终它仍然走向了灭亡。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是( )A.奥斯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葡萄牙 D.波斯帝国10.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新诏书”的颁布使日本( )A.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B.社会矛盾全部消除C.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大和政权实现统一1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印度人、古阿拉伯人 B.古阿拉伯人、古罗马人C.古印度人、古巴比伦人 D.古代埃及人、古希腊人12.恩格斯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些史实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 )A.寻找物种 B.疏通航线 C.开展外交 D.追求财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伯里克利 图B材料二: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可以说,罗马法达到了世界古代法的最高峰。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罗马有法谚曰:“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是一个崇尚法治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正是罗马的法制传统使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持。——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1)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______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1分)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材料一图A人物建立了______制度;(1分)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______手里;(1分)公元前27年,图B______(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1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罗马法发达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制的认识。(2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贵族由于效忠王室而领受土地和管辖采邑。这些封臣们要对上级封君宣誓效忠并承担军事义务……举行臣服礼时,附庸一般要亲自跪在领主的面前,两手交叉置于领主的手中,宣誓说:“我立誓效忠和依附于你,正如一个仆人须效忠于主人”。而领主这时交给附庸一柄旗子、一根手杖和一张约书,表示给附庸财产并保护他。 ——摘编自马克垚总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孵化器。——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材料三: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分别从教皇和国王的“特许状”中取得不同的办学自主权。西欧中世纪大学拥有的自治权是一种法权,是由教皇或国王颁布的,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稳定的和不可剥夺的。中世纪大学尽可能地为所有人提供系统和廉价的教育,大学课程包含了文、法、神、医四科,以神学为尊。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式一般包括三种:讲座、评注、辩论。——摘编自《外国教育史》等(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一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2分)并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4分)15.(14分)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欧洲社会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经济发展】材料一: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思维导图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富裕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更多作物,并将多余的收成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他们需要支付的租税。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1)请将材料一思维导图①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2分)简述这两者发展对西欧社会产生的作用。(1分)【思想文化】材料二: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眼或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哈特(2)材料二中“一层共同的纱幕”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历史事件。(1分)并简述该历史事件的影响。(2分)【地理大发现】材料三: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岛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3)材料三图中航线④是哪一船队的航行路线?(2分)根据材料三文字,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试卷类型: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1.C 2.D 3.D 4.C 5.B 6.A 7.B 8.D 9.A 10.C 11.A 12.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0分)(1)成年男性;(1分)津贴;(1分)元老院;(1分)屋大维。(1分)(2)原因:罗马皇帝的重视和支持:罗马扩张及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法的理论指导:罗马法学家的努力。(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历史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2分)(3)认识:古希腊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律在当时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给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借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当时的政治既有民主的一面,也存在着局限性:罗马法制建设循序渐进:罗马法制建设对后世法制建设影响深远等。(每点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14.(12分)(1)制度:封君封臣制度。(2分)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封君封臣具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具有较强的仪式感和契约精神。(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特点: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1分)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1分)作用:推动工商业经济发展,瓦解了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市民阶层,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3)特点:受到教权和王权的影响;办学自主权受到法律保护:教育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受众范围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5.(14分)(1)①:手工工场。(1分)特征:出现雇佣关系;产品面向市场: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作用: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1分)(2)“一层共同的纱幕”:指欧洲中世纪的教会统治:教会及封建神学思想的桎梏: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答出符合题意、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历史事件:文艺复兴运动。(1分)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3)船队:麦哲伦船队。(2分)影响:提升了海洋在文明中的地位: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为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促进了物种交流;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名称:欧洲剧变,步入近代。(围绕主题探究,观点正确,语言凝练,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