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政 治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为我国某遗址考古发掘出的石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时代①人们生活主要靠采集野生食物②人们平等互助、产品平均分配③青铜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王莽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从富人手里重新分配给穷人,实行“王田”、“私属”制度,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百亩田;废除奴裨制度,改奴蟀之名为“私属”,即家丁、家众。下列对上述改革措施认识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实现耕者有其田,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②从根本上改变奴隶阶级地位,使其有较多人身自由③通过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推进社会进步④意在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2024年7月,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工会向资方提出提高工人工资的要求,资方以业绩下滑为由予以拒绝。于是工会组织工人进行了大规模罢工,罢工使该公司的芯片生产受到影响。这反映了①韩国社会深陷周期性经济危机困境之中②无产阶级通过经济斗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③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④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分配差异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各自拟出社会改革的方案。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根本的缺陷。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在于①没有看到并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②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积极且合理的设想③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④没有认识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百年苦难史的开端。这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①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②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②它是资产阶级领导的③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趋势④它是反对帝、官、封的革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 1956年,荣毅仁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赢得普遍的尊重,被誉为“红色资本家”。对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这一事件发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初期阶段②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③这一事件折射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这一年在我国彻底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一直在中国大地上汹涌奔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态势和特点。回顾这一历程,下列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设立海南经济特区④共建“一带一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9.《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该首歌曲让我们感悟到改革开放①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②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③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④促使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经典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决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这反映了改革开放A.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B.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生产力C.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根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鲜明的特征11. 70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风雨、见彩虹,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制度根基。由此可见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不断的巩固、完善和发展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国家发展的最大优势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体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经济总量逾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粮食生产“二十连丰”,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主要得益于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②我国己经建成小康社会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不断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要求我们①顺应“已变”,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②顺应“己变”,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③立足“未变”,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立足“未变”,继续坚持把改革作为新时期中心工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 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获得者中国运动员潘展乐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这从一个侧面①彰显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体育强国来实现②启示广大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梦和民族梦之中③说明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体现了体育健儿“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何而来”“有何特色”“向何处去”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解答。下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世界人民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及其标准的迷信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传承与再现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并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由此可见,习近平经济思想①立足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总结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③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发展④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彰显真理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问答题(共5小题,合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学习了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对话。一一甲:原始社会是没有剥一}i!}没有压迫的,劳动产品乎均分b}.,大家乎等互助……相比奴隶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社会。乙:尽管奴隶社会存在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它适应了新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相比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我国社会上曾经兴起一股典论,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改革开放以前三十年则一无是处。对此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应当看到,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那个满目疮疾的烂摊子,而是1978年新中国在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后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在前30年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没有改革开放后那么显著。但这绝不表明那段历史对于后30年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在这两个30年里,我们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国家的核心力量都是中国共产党,居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继承发展的。只有这样看待两个30年的关系,才能对新中国的60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运用改革开放以前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年。(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78年到2023年,我国GDP从0.3645万亿元增长到126.0582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385元增长到89358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43.4元、133.6元提高到51821元、21691元;农村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0.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3年达到60.2%,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23年达到77岁,高子世界平均水平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请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健时期。我们要团结奋进、抵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每一位中华儿女一一一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要锤炼强国之技。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做到敬业勤业精业,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一一要勇建强国之功。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梦的知识,说明青年人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12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2日,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为此,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有效管控风险源,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上述材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文思想的哪些内容。(8分)2024年秋期高一期中政治参考答案1.C 2.B 3.C 4.D 5.D 6.B 7.C 8.C 9.A 10.A11.A 12.B 13.A 14.D 15.A 16.D17.(12分)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4分)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还没有摆脱野蛮蒙昧状态,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美好理想的社会。甲同学观点片面。(4分)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社会的进步。乙同学观点正确。(4分)18.(12分)①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4分)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4分)③一系列的探索和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4分)19.(8分)①我国GDP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教育医疗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20.(12分)①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青年人要把国家、民族、人民整体利益的实现作为最高价值追求。(3分)②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之中,同时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3分)③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3分)④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分)21.(8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每点2分,答对四点可得满分)【主观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