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合江县2024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养过程性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来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统一上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嫩芽lèn 侍弄 莅临lì 浑为一谈
B. 应和hé 分歧 确凿záo 人生鼎沸
C. 停滞zhì 粗犷 绽开zhàn 花团锦簇
D. 祷告dǎo 伫蓄 酝酿niàn 咄咄逼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 看着这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儿兴高采烈地边歌边舞,老校长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C. 班主任很注重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大家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D.正月初一,北京市民俗文化展演为全国人民献了一场惟妙惟肖的新春文化盛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是否将环保理念放到一切发展的首位,是守住青山绿水的关键。
B.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泸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 这种花卉引入北方种植,已经大约有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了。
D. 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提出并完善了治理长江的方案。
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3)《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游子的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为了让同学们学会交友,七年级某班将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材料一: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静行致远。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当权者,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交友的认识,请你仿照示例为这次班会设计两个活动。(4分)
活动一:讲交友故事
活动二:     
活动三:     
(2)读了两则材料,你觉得朋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6—9题。(15分)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
⑥砥柱人间是此峰
⑦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
⑧白鹿精魂
⑨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6.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补充填写这些变化。(4分)
轻淡调侃——①( )——激动题字——②( )——怆然吟诗
7.从描写的角度,在下面语句中自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1)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2)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8.请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4分)
9.请结合原文探究文中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从表现人物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4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2题。(10分)

刘军
①时值仲秋,秋老虎裹着暑气,迟迟不肯归去,还没走出“厄尔尼诺”的阴影,心里到又在期盼着老天能下些雨来,期盼着“一场秋雨一份凉”。热些倒也罢了,只可惜刚刚持续不久的蓝天白云,偏又被半阴半晴的“秋半天”给搅黄了。
②行走在团沆河畔,依稀可见雨水侵蚀的印记。水位下降后的青石板上,临河一面满是水渍,如同戏台上小丑的脸谱般脏乱不堪;被雨水浸泡过的绿植,许多至今叶子仍还耷拉着,不知能否缓过劲来;那些已经枯死的苗木,被砍倒在路边,还没来得及清理;就连那荷花仙子也因河水的淹没,终究没能亭亭玉立于满目碧绿的荷面之上……此刻,团沆河的水是那样的静默,静默得在这初秋燥热的傍晚,生生感觉到些许的心寒。
③雨,在常人的意念中总是不及丽日晴空愉悦舒畅,即便是“春夜喜雨”也不能肆意绵延。我常想,阴晴风雨本属自然,但如果不为了“见彩虹”,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经风雨”?而我却偏偏是喜欢雨的,不是为了“见彩虹”,而是抹不掉雨中的那些记忆!
④童年,之于70年代初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着相对艰辛贫困的记忆,那时做一件新衣、置一双新鞋总是那样的渴盼、奢侈。还记得七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的浅腰的才包过脚背的黑色雨鞋,妈妈说小孩子脚长得快,所以鞋码比较大,买回后比着鞋底剪了两层布,摘一把稻草用“棒槌”槌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把稻草缝成厚厚的鞋垫,一试大小松紧,正好合脚。那时,就天天盼着下雨,盼着能穿着新雨鞋走在上学的路上,盼着在泥泞的路上将雨水跺得向四周飞溅……那可能就是我第一次对雨的强烈的渴盼吧!
⑤记忆中的雨天,总是穿着那双雨鞋和姐姐、妹妹三人打着一把硕大的油布伞,艰难地行走在泥泞的上学路上。这宛若一幅油画,刻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那通往学校的小路满是泥泞,真滑呀,虽然穿着雨鞋也时常滑得东歪西斜,姐姐总在中间撑着那把伞,我和妹妹走在姐姐两边,一只手死死拽着姐姐的衣角,生怕滑倒了弄脏衣服、弄湿课本;那整个竹架顶着油布做成的伞,既大又沉,特难撑开,每次都是姐姐先将伞尖顶在地上,两只手握紧伞芦盘,整个身子都向下压,直至那小铁签从伞把中弹出卡住芦盘,才算撑好。只要是雨下得时间稍微长了些、急了些,临近学校的那条小木板搭的桥就会被淹没,那时老师就要轮流值班,守候在桥边将我们一个个背过去、再背回来。
⑥即便如此,那时我还是喜欢雨天。喜欢雨后的清晨,携一只小桶,到田间地头捡拾爬出地面的蚯蚓(喂鸭),引得鸭子围着我团团地转嘎嘎地叫;喜欢在放学时,来一场暴雨,女生躲在教室里不敢出门,男生把书包裹在胸前,勇敢地往家里飞奔;喜欢持续的降雨,淹没上学的小道,那样学校便会临时放假,我们就可以和小伙伴们挽起裤腿,在淌水的河道里拦网捕鱼,那一网捕到的一条水蛇,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⑦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我离开家乡,这样雨中的温情与欢乐便不复再有了。在训练场,把雨天当晴天过,穿着湿漉漉的军装卧倒、起立,汗水和着雨水,浸润着我每一片肌肤,沉淀着我久远的思念,想着妈妈将我揽在怀里,用毛巾擦拭着我湿乱的头发;在抢险一线,视雨水为洪魔,搬起沙袋向天怒吼,如注的大雨模糊了我的视线,小时洪灾过后爸妈的哀怨与叹息又在耳边回荡。“厄尔尼诺”曾把这座江南小城变为“泽国”,肆虐的洪水侵吞着大地,却也在澄明着人们的心境。其实人生不就是在风雨中穿行,快乐的也好,苦涩的也罢,深刻的就好!
⑧在这个秋燥的傍晚,行走在团氿河畔,我思绪如雨……
10. 围绕雨,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几件事?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3分)
11. 第三段划线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
12. 朱自清在《春》中也描写了雨,与本篇写雨有什么不同?(4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8分)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3.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4分)
14.尾联描写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绘。(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18题。(17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①。术令人出②橘食之。绩怀③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④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②出:拿出,取出。③怀:装到怀里。④奇:感到……不同。
1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B.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④之/后常称说。
C.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④之后/常称说。
D.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④之/后常称说。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回去
B.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C.精于天文、历法 精:精通
D.而橘坠地 坠:掉落
17.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 甲文中,友人由“问”到“怒”,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惭”“下”“引”三个动词,又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B. 古人称谓有敬辞与谦辞之分,“尊君”“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C. 乙文中年仅六岁的陆绩出外做客,还不忘将橘子“欲怀而遗母”,过后,袁术认为他跟别人不一样,常常批评他。
D. 甲、乙两文篇幅均短小精悍,却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品质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揭示出来。
18.联系上下文,请翻译下面句子。(8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分)
(2)是橘甘,欲怀而遗母。(4分)
四、名著阅读。(7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各题。(7分)
(1)请根据下列名著选段,填写《朝花夕拾》中相应的作品名称。(4分)
作品 文章语段
①______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②______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却是我的乐园。
③______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及其寥寥。
④______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鲁迅到日本学医,想学好医学救治那些像他父亲一样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毅然“弃医学文”,请简述其中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40分)
朱自清偏爱初春的花草,冰心钟情夏日的荷影,史铁生难忘秋日北海的菊花,或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再也忘不了那朵花、那些树。
请你以“记忆中的__________”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个人、一种植物或某处景物……,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不得抄袭。
合江县2024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养过程性监测
七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C 2.D 3.D 15.B 16.A 17. C
4.(1)风正一帆悬 (1分)
(2)遥怜故园菊(1分)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分)
5.(1)参考示例 :
诵交友诗词(2分)
谈交友感悟(2分)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6.①自责赧颜(自责愧赧) ②咬指盖印(滴血盖印)(句式相同,意对即可)(4分)
7.(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反衬出朱先生因家乡也将沦陷而产生的悲愤。(3分)
(2)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挽”“捋”“塞”“擦”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朱先生受到爱国将士的激励,准备书写前自我镇定的过程,表现了朱先生对为抗日将士题字的认真郑重。 (3分)
8.①爱憎分明:他痛恨的,极尽挖苦之能;他敬佩的,又极尽支持之力;
②坦诚真挚:在发现误会鹿兆海之后,真诚道歉;
③正直爱国:作为知识分子,有心报国却力有不逮,唯有以题字来寄托他的赤子之心和忧国之情。(答到一点即可2分,答到两点即可给4分)
9.砥柱人间是此峰:①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②对中国军人承担起抗击倭寇重任的敬佩。(答到一点即可给1分)
白鹿精魂:①“白鹿精魂”是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②对兆海在家国危亡之际奔赴关中行为的肯定,对兆海抗日杀敌报国的勉励。(答到一点即可给1分)
两处题字:①寄托报国之志;②也对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敢于抵御外族入侵的讴歌。(2分)
10.母亲给我雨鞋缝鞋垫;我和姐妹一起在雨中上学;老师背学生过桥;我在雨天喂鸭;我和小伙伴捕鱼。(答到一点即可给1分,共4分)
11.承上启下。与前文别人大多不喜欢雨,即使喜欢也只是为了看彩虹形成对比;开启下文对自己雨中生活的回忆,总领下文。 (3分)
12.朱自清写雨重在写景,突出春雨的细、密,绵绵不绝、润物无声的特点,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本篇重在叙写雨中之事,作者对亲情、童年美好的回忆,以及生活的感悟。(3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3.第一句从仰视角度写,第二句从俯视角度写,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入仙境。(4分)
14.参考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4分)
18.(1)和别人相约同行,他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4分)
(2)这橘子很甜,我想要装怀里带回去给母亲吃。(4分)
四、名著阅读。(7分)
19.(1)①《_藤野先生_》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五猖会》_④《阿长与<山海经>》(每空1分,4分)
(2)根本原因:在当时的国人内心是扭曲的,并且麻木不仁,所以当医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也救不了国人。直接原因: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幻灯片,在幻灯片里面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在场的中国人却津津有味的在观赏,这给了鲁迅很大的触动。(3分)
五、作文。(4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