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竞赛八年级 地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小林一家乘坐火车从兰州出发开启了西北之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小林乘坐从兰州——乌鲁木齐段的铁路干线是A.陇海线 B.兰新线 C.青藏线 D.京包线2.小林途经区域绝大部分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3.河流甲A.是外流河 B.注入北冰洋C.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D.无结冰期经过3年的监测,国家天文台从多个备选地中确定在冷湖无人区的赛什腾山建立世界级天文观测台。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4.备选天文观测基地都位于A.黄土高原 B.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5.与东部观测基地相比,冷湖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条件更加优越的原因是A.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植被茂密,空气洁净C.距城市近,设备先进 D.纬度高,观测时间长6.丽江观测站一年中适合观测、拍摄星空天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沙尘天气较多 B.地势起伏较大 C.基础设施较差 D.雨季长晴天少我国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A.东部的季风气候区 B.降水量在400~800mm地区C.面积广大的山区 D.西北内陆干旱地区8.试点城市积极建设“海绵城市”,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 B.地震活动频繁 C.河流众多 D.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9.“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利于缓解当地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淡水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碳排放。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燃煤等方式制氢。下图是“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西氢东送”工程A.途经陕、冀、京等省级行政区B.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面临高寒、冻土等问题11.乌兰察布市生产绿氢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有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2.“西氢东送”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北京市和乌兰察布市发展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利于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 B.能够缓解乌兰察布市的缺水问题C.极大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D.彻底解决北京市的能源短缺问题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13.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4.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D.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15.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州某中学设计图中路线,利用寒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1)从广州到北京,途径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试说出这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 。甲地的耕地类型是 。(2)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可以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说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3)从拉萨到广州,同学们乘车返程,在 (季节)遭遇泥石流可能最大,请为他们提出合理的自救措施。____17.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源头接近,携手奔流入海,构成“双河结构”,深刻影响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大格局。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开发与保护,让母亲河生机永续”的探究性学习。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探究小组搜索到了河源处的无人机拍摄资料,巴颜喀拉山脉北侧、唐古拉山脉北侧雪水汩汩流淌,汇入黄河与长江源头,推测双河发源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2)受地势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均为____;长江、黄河上游有众多的水电站分布,说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____资源,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3)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 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④山东加固黄河大堤,加强入海口湿地保护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由于长江汛期长、水量大,中、下游河段需要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灾害(气象灾害)。18.2020年,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时刻。下图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一2020年)》指出的14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全国14个集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和___ _,(2)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据图中地理位置推测,秦是____省简称之一。(3)“燕山—太行山区”地处燕山和太行山腹地,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4)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面临的共性问题最可能是( )A.降水稀少 B.气候严寒 C.人口稠密 D.交通不便(5)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路。请你给扶贫攻坚区提出“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措施。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竞赛八年级 地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 6、 11、2、 7、 123、 8、 13、4、 9、 14、5、 10、 15、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1) 、(2)(3) 、17、(1)(2) 、(3)(4)18、(1)(2)(3)(4)(5)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竞赛八年级 地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B 2、C 3、C 4、D 5、A 6、D 7、A8、D 9、B 10、B 11、D 12、A 13、A 14、D 15、B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1)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水田(2)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3)夏季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山坡上跑等(言之合理即给分)17、(1)青藏高原(2)自西向东 水能(3) B(4)洪涝18、(1)山地(2)陕西(3)黄土高原(4)D(5)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进行农场品深加工等(言之合理即给分)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