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控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控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B C A C A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A B D A B B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9分)
19.(1)我赞成小吉的看法。(1分)①“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②“国无信则衰”,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需要诚信,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分)。
(2)①考试时独立完成,不抄装作弊。②答应同学的事情,努力做到,不失信于人。 (2分)
20.(1)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友善待人、关爱他人等。(3点即可)
(2)①意义: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2分)
②行为要求: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等等。(4分)
21.(1)①B. 欠债不还 ②D. 刑法 ③ F. 行政处罚 (3分)
(2)王某因为交友不慎,结交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沾染了不良习气;他由于自制力不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又没有及时改正,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4分)
(3)①要慎交朋友,多与正直、诚信、见识广的人交朋友。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预防犯罪,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⑤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等。(写出两点即可)(4分)
22.(1)①养成亲社会行为;(1分)②投身社会,尽己所能;(1分)③:义务清扫垃圾,到敬老院做义工等;(1分)④:主动帮助他人,做好相关活动记录。(1分)
(2)同意正方观点:互联网是“天使”。论据:丰富日常生活。①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推动社会进步。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4分)
或同意反方观点:互联网是“洪水猛兽”。论据: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分)
(3)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写出两点即可,4分)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控检测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满分75分 与历史同堂分卷150分钟 )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下列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籍贯四川省)、李聪(籍贯河北省)、李广苏(籍贯江苏省)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合作关系
2. 如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暑假期间,某校为学生设计、布置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下所示。完成该作业清单有助于学生( )
(
作业1:去菜市场买菜并尝试为家人做一顿营养午餐

作业2:和同学一起完成清理社区小广告的公益活动。
作业3:前往

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写一篇观后感。
作业4:开展本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查并撰写报告。
)①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③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从中获得物质支持
④真切感受优秀党员事迹,汲取奋斗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到“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老师希望学生能用我国传统文化——古诗句来阐述这一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 (
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 (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A B C D
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下列关于网络作用路径的推导,正确的是( )
A.云就医→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B.网上评议政府工作→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建设服务型政府
C.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D.参与“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促进民主政治进步→危害社会稳定
6.放学后路上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等候,上车后不抢座,不打闹,做到文明乘车。以上是八年级某班文明礼仪篇的内容之一。之所以制定文明礼仪篇,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7.漫画《要挟》中自媒体“黑公关”的行为( )
①是对企业的敲诈勒索,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②违反网络基本准则,严重污染网络环境
③是自媒体的自由,因为网络无限、自由无限
④是正确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要挟
8.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最近,我县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现开展劝告语征集活动,以下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不戴头盔受处罚,惩恶扬善仅靠法 ②戴好头盔保平安,安全规则记心间
③交通规则伴我行,遵规守法保太平 ④遵守规则需自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校在每天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混乱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维持秩序。小明作为志愿者在执勤时发现个别家长随意插队,在劝导时有的家长不愿意配合。此时,他应该( )
A.遵守规则,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B.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家长行为
C.以礼待人,注意劝导有理有节 D.善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0.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场景及其体现的秩序,对应正确的是
①乘坐火车时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公共场所秩序 ②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④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社会管理秩序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1.右图漫画《谦让》启示我们( )
①文明有礼,要用语文明
②尊重他人,要欣赏他人
③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
④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小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哪吒》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
A.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B.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C.公民要在规则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说明诚实守信是( )
A.一种道德规范 B.一种高尚品质 C.一种传统美德 D.一项民法原则
14.2024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主题,曝光了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假防火玻璃黑产业链、灭不了火的灭火器等不诚信行为,一夜之间,这些产品销量骤减,甚至无人问津。这启示我们( )
①提高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加大惩处力度,给予刑罚处罚 ④完善惩戒机制,人人参与执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各大直播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网红”用千奇百怪的方式博人眼球。针对这个现象有媒体评论:“博眼球也要有底线。”这里的“底线”指的是 ( )
A.不撒谎 B.不违法 C.不犯罪 D.不违纪
16.李某在体育馆观赛时,扰乱比赛秩序,经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被民警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警告处罚。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17.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③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④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8.小朱是一名在校初中生,在父母协议离婚后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向他们支付生活费1000元。后来,父亲以收入低为由停止向他们支付生活费。为了让父亲继续向他们支付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小朱应( )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②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③威胁恐吓父亲支付费用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9分)
(本卷共4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9 分,第21小题11分,第22小题12分,共39分)
19.(7分)【传承美德 践行诚信】
为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对此小吉发表了看法:
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分)
(2)践行诚信,从我做起。请列举两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2分)
20.(9分)【文明有礼 从我做起】
材料一:甲骨文与金文、战国秦汉简帛文字以及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对中国历史发展、思想意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文化影响深远。一个简单的汉字也会表达丰富的内涵。
(
“仁”字的象形解释:
仁,仁者爱人。左边表示普天之下不同身份地位的生活者,右边表示的是等同和等齐。
)
结合“仁”字的象形解释,写一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仁”。(3分)
材料二:人,汉语常用字,读作rén,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的人之形,如下图。
(
甲骨文的“人”字,其本意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其形状看起来就像一个行礼的人。
“不学礼,无以立。”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文明有礼的意义进行说明并写出两条文明有礼的行为要求。(6分)
21.(11分) 【以案例说法 让警钟长鸣】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完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后,分成两个小组开展课后拓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辨析法律知识】
第一小组:同学搜集了部分违法行为和相关的法律,以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A. 散播谣言 B. 欠债不还 C. 宪法 D. 刑法 E. 民事责任 F. 行政处罚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将正确的选项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空白处。(3分)
① 违反民法典 人民法院判决偿还钱财
醉酒驾车 违反② 刑罚处罚
谎报险情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③
① ② ③
【遵纪守法 预防犯罪】
第二小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案例《不归路》,以下是案例的主要内容:
15岁的中学生李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旷课。他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事后,他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在社会上偷窃财物等,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凑钱买游戏装备,短短几天内多次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结合案例,请你分析李某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4分)
(3)李某走向犯罪的道路,对我们有何启示?(写出两点即可)(4分)
22.(12分)【在社会中成长 】
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参与社会生活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八年级(1)班成立“雏鹰”志愿服务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小宇制定了活动方案(如下所示)。
活动时间 国庆假期 活动地点 贺州市钟山县
活动目的 ① 。
活动内容 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②
提供两种符合中学生实际的公益项目:③ 。
注意事项 参加公益项目时,要遵守活动纪律。④ 。
请按要求完成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4分)
活动二 互联网到底是“天使”,还是“洪水猛兽” 八年级(2)班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以下是双方提出的一些论据:
正方:互联网是“天使”。边远地区的病人通过远程问诊平台得到及时救治;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并优化配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反方:互联网是“洪水猛兽”。网络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捏造事实、主观臆断的虚假信息;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请你参与辩论,给出自己的论点及论据。(4分)
活动三 小宇向同学们分享了一则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2024年7月13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同学们围绕“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