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4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答案 D D C B C A A C C
题号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B D C A D A B
二、非选择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3分,第43题13分,共39分)
41.(1)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全体公民:雅典成年男性公民(1分)
制度:津贴制度(1分)
(2)必要性:无条件赏赐削弱了中央;战争不断而兵源成为严重问题(2分)
纽带:土地的封赐(1分)
影响: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分)
(3)特点: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自上而下进行过改革(1分)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为日本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2分)
(4)启示: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革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改革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2分,言之有理即可)
42.(1)变化:出现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农副产品商品化;手工工场等。(任写2个,2分)
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1分)
(2)形式: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分)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分)
影响: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分)
(3)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
评价: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观念逐渐确立起来;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促进世界各地区的物种交换。(任写2个,2分)
(4)事件:三角贸易。(1分)
影响: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1分)
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或早期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或残酷性或血腥性或掠夺性);或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或殖民地的发展是一部血泪史。(任写1个,1分)
43.(1)法典:《汉谟拉比法典》。(1分)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写到一半即可);或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或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任写1个,1分)
(2)特点:按律量刑或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或贵族特权受限。(任写1个,1分)
影响:①这部法律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②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每个1分,2分)
(3)他:查士丁尼。(1分)
影响:使社会上诸多法律问题有判处的依据;或为欧洲许多国家的立法提供参考;或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任写1个,1分)
(4)观点①:人类法制的发展源远流长;或人类法制的发展历史悠久。(写到与“法制”有关的观点,观点正确可给分。1分)
论述: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②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或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对现代法律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或公元前6世纪,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编订了由《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构成的《罗马民法大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选择这一观点,论述部分要求以时间为线索,时间线索混乱、颠倒,论述部分不得分。4分)
结论: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律制度的完善,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要支持国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1分)
观点②:人类法制发展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或人类法制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或人类法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国家进步);或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或法律实施推动社会的发展。(写到与“法制”有关的观点,观点正确可给分。1分)
论述: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反映了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它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法典保护私有财产,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从法典广泛的内容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②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或罗马帝国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为适应经济发展、巩固统治,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对现代法律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或公元前6世纪,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组织编订了《罗马民法大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选择这一观点,论述部分未侧重法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得分,4分)
结论:人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根据国情和时代发展不断地完善法律制度。(1分)
观点③:人类法制发展是文明进步的缩影;或人类法制发展是文明史上的重大成果;或人类法制发展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写到与“法制”有关的观点,观点正确可给分。1分)
论述: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反映了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它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法典保护私有财产,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从法典广泛的内容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②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共和国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或罗马帝国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为适应经济发展、巩固统治,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对现代法律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或公元前6世纪,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组织编订了《罗马民法大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步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分)
结论:人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根据国情和时代发展不断地完善法律制度。(1分)
评分参考
等级 观点 论证 结论
四等(6 分) 观点正确, 1 分。 紧扣观点, 两个史实运用正确,论证条理清晰, 4 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三等(5~3 分) 观点正确, 1 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论证不够充分,2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没有总结提升,不赋分。
观点正确, 1 分。 紧扣观点,一个史实运用正确,论证不够充分,1分。
观点正确, 1 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论证不够充分,2-3分。
观点错或无观点,0 分。 举出相关史实,论述正确,2-4 分。
二等(分1) 观点错或无观点,0分。 论述部分错误,0分 有总结提升,1 分。
一等(0 分) 观点错或无观点,0分。 论述部分错误,0分 无总结提升,0 分。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4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23.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社会管理、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据此可知,金字塔反映了
A.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B.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
C.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 D.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
24.右边所示三幅图片分别是“走”字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这反映了
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5.吉米是生活在公元前1500年古印度的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最可能实现的是
A.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B.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C.驱使首陀罗给自己干活向国家多纳税 D.掌管祭祀大权
26.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A.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B.世间众生平等
C.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D.世间一切皆苦
27.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首创“元首制”,自称“第一公民”,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和“祖国之父”的称号。他是
A.斯巴达克 B.凯撒 C.屋大维 D.哈里发
28.右图图是罗马斗兽场外部的拱门,它把希腊古代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深为自豪的拱门合二为一。据此可知,古代罗马建筑
A.注重吸收创新
B.强调全盘模仿
C.趋向封闭保守
D.追求外观华丽
29. 中世纪西欧庄园,其生产以农业为主,同时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还有开发矿藏、武器制造,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手工业者。从中可以推断出庄园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平等有序 D.自由开放
30.14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共有11个新建或重建大学的计划和行动,其中1个由教廷发起,2个由当地诸侯发起,其余8个均由所在城市发起。这说明
A.城市与大学利益趋同 B.大学有浓厚宗教色彩
C.城市助推大学的发展 D.大学享有自治的权利
31.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庄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B.从9世纪开始,庄园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
C.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D.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32.日本的大化改新,明确规定:要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3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时,到达目的地麦地那,参观了清真寺,了解了穆斯林的生活习俗。该研学旅行的主题与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34. “阿拉伯的天文学是在吸收了罗马和印度天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数学方面,阿拉伯吸收了印度的十进位。中国的四大发明,也被阿拉伯人所吸收。”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A.广泛传播 B.兼容并包 C.继承创新 D.影响深远
35.探究性学习梳理历史脉络和趋势有助于构建历史学习框架。下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据此可知,他们正在论证
古代亚非文明的特征
古代欧洲文明的特征
文明具有多源的特性
多元文明之间的交流
36. “将分散的手工工匠集中在同一工作场所,不仅能更有效地使用资本,而且可以缩短各道工序间的空间距离,且生产的产品推向市场”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垦殖运动的发展 B.更多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D.城市商品需求的增加
37.合理的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图文资料可用于论证推动新航路开辟的
技术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思想因素
38.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梵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39.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表所示西方航海家应是
姓名 生卒年 历史贡献
CristoforoColombo 1451—1506 “遂航大西洋,……前后四度,遂启亚美利加(美洲)大陆。” ——摘编自1905年《新民丛报》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40. 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9分)
41.(13分)欧洲的中世纪是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自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 ……由于(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作法,耗尽了王室的全部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平等的自由人纷纷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分封土地的制度)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变革……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三 大化改新是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国家而进行的改革。改新派执政后,自上而下,变法革新,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新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政权性质。改新确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把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们的制度”民主性的表现。(2分)“全体公民”指的是哪些人。(1分)伯里克利通过哪一制度解决了“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的问题。(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的必要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及该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特点(1分),并简述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42.(13分)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它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土地的集中,租地农场逐渐形成,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一些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土地,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由于农产品的富余和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逐渐市场化。这一时期,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手工工场形成。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4、15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发展,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了……它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还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为17—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529年,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
——摘编自席会东《皇家秘图的帝国掠影》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2分)并分析“农场主”与“农业工人”的关系。(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形式及其核心思想。(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该运动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源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请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评价这一事件。(2分)
(4)指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的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2分)
43.(13分)法制建设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黑色石柱被刻下了哪一部法典?(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1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1分)概括《十二铜表法》在法制文明发展中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1分)根据材料概况《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围绕“人类法制发展”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有总结提升。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