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要求。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形式。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要有版图意识。图为中国疆域简图和钓鱼岛常态化巡航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我国领土( )A. 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 最东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C. 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D. 与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2.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北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B. 东部地区受到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C. 海陆兼备,发展空间大 D. 海岸线长,利于海洋事业发展3. 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4. 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我国纬度跨度大 B. 我国地势落差大 C. 我国经度跨度大 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从繁衍生息到衣食住行,从四季更替到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气候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B.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D.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6. 暑假你与家人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A. B.C. D.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材丰富、特定的地理环境里,我国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序号搭配正确的是( )A. ①——豫菜 B. ②——闽菜 C. ③——苏菜 D. ④——粤菜8 我国食材丰富多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A. 气候复杂多样 B. 热带气候为主 C. 天然草场广布 D. 气候炎热潮湿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16~59岁)。读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9.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 )A. 1980年 B. 2000年 C. 2015年 D. 2025年10.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造成( )A.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B. 老龄人口减少 C. 少儿比重上升 D. 犯罪率上升11. 为应对劳动人口数量下降,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大量接纳海外劳工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③调整完善生育政策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下图示意我国三级阶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下列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A. B.C. D.13. 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属于阶梯界线的有(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③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每年3月,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的棉农已经开始浇灌,准备棉花的春播。下图是中国三大棉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对图中棉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疆棉区全部位于内流区B. 受冬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C. 长江流域棉区主要位于湿润区D. 黄河流域棉区不存缺水问题15. 对图中三大棉区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疆棉区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 黄河流域棉区容易受寒潮的影响C. 长江流域棉区容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D. 三大棉区降水丰沛,利于棉花生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 我国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3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风着陆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______,酒泉位于______省,文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2)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濒临中国______海,夏季遇到的气象灾害可能有______。(3)试分析神舟十六号返回舱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的原因:①地形:其位于______(填地形区),地表特征_____A.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B.地势高峻,雪山连绵C.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D.辽阔坦荡,草场广布②人口:其位于人口地理界线以西,人口密度______(大/小)③天气:属于______(填气候类型),晴天天数较______(多/少)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是我国地理学家、教育家胡焕庸先生诞辰120周年,他提出了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材料二: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7206万人,人口增速放缓。材料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比例增加5.44%,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材料四:下图左示意中国人口分布,下图右示意2013~2022年我国人口变化。(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人口分界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这说明我国( )。A. 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 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C. 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 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和______(填全称),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3)“银发潮”反映出我国人口问题是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引发______、______(写出两个问题即可)等社会经济问题。(4)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在______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力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材料二 表为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2)凌汛往往发生在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黄河在①②河段中,有凌汛现象发生的是________段。(3)读材料二,从河口到桃花峪河段,黄河的年平均含沙量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流经了________(地形区名称),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到了③河段,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使该河段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__”。(4)B山脉为________(山脉名称),该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1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州某中学设计图中路线,利用寒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广州到北京,途径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这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是______。(2)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同学们到达哈尔滨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3)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可以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说明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何特点______。(4)从乌鲁木齐到拉萨,由第二级阶梯进入了第______级阶梯。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______气候有关。(填气候类型)(5)拉萨到广州,同学们乘车返程,可能会遭遇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写出两个即可)(填写山区中常见的地质灾害)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要求。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4题答案】【答案】1. C 2. B 3. D 4. C【5~6题答案】【答案】5. D 6. C【7~8题答案】【答案】7. B 8. A【9~11题答案】【答案】9. C 10. A 11. D【12~13题答案】【答案】12 B 13. D【14~15题答案】【答案】14. C 15.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呼和浩特 ②. 甘肃 ③. 琼(2) ①. 南 ②. 台风 (3) ①. 内蒙古高原 ②. D ③. 小 ④.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 多【17题答案】【答案】(1)D (2) ①. 青海省 ②. 海拔高,气温低(3) ①. 人口老龄化 ②. 国防兵力不足 ③. 劳动力短缺 (4)2022【18题答案】【答案】(1)青藏; (2)①(3) ① 黄土高原 ②. 地上河(4) ①. 太行山 ②. 华北平原【19题答案】【答案】(1)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3)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4) ①. 一 ②. 高原山地(5) ①. 泥石流 ②. 滑坡(两空位置可互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