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金湾期末)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的湿地“鹭鸟天下”物种丰富,湿地中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下列均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变形虫、草履虫 B.芦苇、凤仙花C.白鹭、玉米 D.老鼠、蝴蝶2.(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 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有些树木被连根拔起,这和树木扎根是否足够深有关。下图是根尖模式图,能促进根不断生长的两个部位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2024七上·金湾期末)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B.叶绿体——叶绿体上的叶绿素参与呼吸作用C.液泡——内含水、色素等物质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开,有保护作用4.(2024七上·金湾期末)如下图,科学家对变形虫做了切割实验,将变形虫切割成了甲、乙两部分,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死亡,乙正常生长。这说明,指导变形虫生长发育的信息主要储存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5.(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年2月,中国科学家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部形成了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A.细胞衰老 B.细胞坏死 C.细胞癌变 D.细胞分化6.(2024七上·金湾期末)石榴的花属于器官,下列与之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A.鲫鱼的心脏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番茄植株 D.莲藕中的“丝”7.(2024七上·金湾期末)澳门大熊猫馆里有开开、心心、健健和康康四只大熊猫,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熊猫和竹子具有不同的组织B.竹子的根属于器官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它们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8.(2024七上·金湾期末) 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04%,既改善了空气质量又增加了降水量,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9.(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很喜欢吃妈妈做的花生酱面包,制作花生酱面包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花生,小麦和花生的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A.胚乳和子叶 B.种皮和胚 C.胚乳和种皮 D.胚芽和胚乳10.(2024七上·金湾期末)某同学在两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蚕豆种子,并设计如下实验,结果甲盆种子没有萌发,乙盆种子萌发,从该实验可知:影响蚕豆发芽的生态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很少乙 向阳处 20℃ 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11.(2024七上·金湾期末)北京冬奥会以“折柳送别”传递惜别之意。从生物学角度看,柳枝上的幼叶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A.侧芽 B.叶原基 C.芽轴 D.胚根12.(2024七上·金湾期末)位于珠海横琴的花海长廊绵延长度约 13.6公里,天蓝海碧,百花摇曳,已成为珠海游客的打卡胜地。如下图,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A.②③ B.①⑤ C.④⑤ D.①⑥13.(2024七上·金湾期末)农民常用直接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下列与此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14.(2024七上·金湾期末)金湾航空新城的公园移栽了许多树木,请推测移栽后最容易成活的是( )A. B.C. D.15.(2024七上·金湾期末)把芹菜茎的下端插入有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叶脉微红,这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双向运输 D.不确定16.(2024七上·金湾期末)据测算,某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以上。这体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制造有机物17.(2024七上·金湾期末)广东用瓦筒(如下图)来种植韭黄,韭菜本是绿色的,但被瓦筒罩着的韭菜会形成黄色的韭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A.温度 B.光 C.空气 D.瓦筒18.(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和同学们在实验田里播种了 10克菠菜种子,一段时间后共收获了约3000克菠菜,菠菜增加的重量来源于( )A.氧气和土壤中的水 B.光和土壤中的水C.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土壤中的有机物19.(2024七上·金湾期末)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D.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20.(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年11月26日,珠海马拉松活动在体育中心举行,人在跑步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运输作用 D.扩散作用21.(2024七上·金湾期末)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C.扩散作用失去了二氧化碳 D.风干作用失去了水分22.(2024七上·金湾期末)某温室大棚采用了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进行调节。下面表格中,关于自动化设备及其作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设备 作用A 土壤深翻机(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 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B 农用植物补光灯(可以延长光照时间) 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C 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 大棚外遮阳系统(可以遮阳降温) 降低作物的蒸腾作用A.A B.B C.C D.D23.(2024七上·金湾期末)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把手伸入未晒干的粮食堆感觉很温暖B.马鞍山森林公园的空气比城市中心的清新C.夜间密闭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的植物D.萌发种子释放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海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咸淡适宜的水质,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珠海市共有地理标志产品3件,分别为:白蕉海鲈、斗门荔枝以及金湾黄立鱼。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小题。24.白蕉水温适宜,有利于海鲈生长,海鲈的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后形成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25..斗门荔枝果体硕大、汁多核小、肉厚晶透,斗门荔枝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26.金湾黄立鱼和斗门荔枝都是珠海特产,两者相比,以下哪个结构是荔枝细胞特有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27.(2024七上·金湾期末)植物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这是指植物能够( )A.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D.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28.(2024七上·金湾期末)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D.碳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动物无关29.(2024七上·金湾期末)饲养金鱼时会发现金鱼有浮头现象(不时游到水面上直接呼吸),针对金鱼的浮头现象,一位同学选取了若干条生长状况相似的金鱼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 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中的溶氧量B.三组分别放置数量相同的金鱼C.多次测量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D.水中溶氧量高,金鱼的呼吸频率高30.(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把做实验用到的金鱼养在了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并放入金鱼藻。一昼夜中,下列哪个选项是金鱼最可能缺氧的时间( )A.上午10: 00 B.中午12: 00 C.凌晨4: 00 D.下午17: 0031.(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玉甜8号”玉米是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最新选育的玉米品种,该品种的玉米籽粒黄白双色,皮薄脆甜,广受好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1中的[②] ;玉米的根是由图1中的[ ]胚根发育而来的。 ([ ]填序号)(2)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 、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 。煮熟的玉米种子 萌发(填“能”或“不能”)(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 和 ,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 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果穗如有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足引起的。农民可以通过 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32.(2024七上·金湾期末)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 国土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过去一年,金湾区完成了更新造林1675亩(其中退化林修复1050亩,封山育林625 亩) ,新造林抚育1267亩, 基干林带更新造林630亩, 基干林带更新造林抚育630亩, 另有社会造林36亩。资料二:金湾区平沙镇拥有超大规模的芭乐种植基地。 芭乐是极具代表性的岭南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芭乐的生长期为2-3年,这个阶段是芭乐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给予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促进其快速生长。(1)资料一中的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 区的根毛吸收,通过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芭乐果实中。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填字母)A. 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 B. 环剥切口下方有节瘤(3)芭乐既可以用种子播种,也可以移栽,为进一步提高移栽存活率,防止移栽的芭乐树苗枯死,请你写出两个具体方法: 、 。33.(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探究死细胞的细胞膜是否还能控制物质进出。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2)制订计划①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甲、乙。②把等量新鲜的绿色菠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③在甲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清水,乙烧杯中加入 毫升的清水; 把甲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乙烧杯不作处理,形成 。④观察并记录现象。(3)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 ,乙烧杯中的水不变色。结果分析及结论:这是因为甲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被高温破坏,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乙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是活细胞,细胞膜依然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4)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制作了菠菜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制作菠菜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按上图步骤操作,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气泡,则操作不规范的步骤是 (填序号)。菠菜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细胞膜和 。(5)菠菜的叶肉细胞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有细胞壁的保护和 。菠菜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表皮属于 组织。菠菜的叶片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构成的,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菠菜的叶属于 。34.(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海市平沙镇位于珠江出海口,丰沃的水土造就了极佳的水果种植环境,从国外引进的阳光玫瑰葡萄最为著名(图1) 。为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技术人员对葡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问题:(1)图2中的字母代表葡萄的三个不同的生理过程,葡萄的有机物是通过过程[ ]合成的([ ]填字母),此过程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2)如果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此时采摘的葡萄甜度相对会下降,原因是葡萄果肉细胞进行了如图2中的过程[ ] 作用把糖类分解了。 ([ ]填字母)(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葡萄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是: 。(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 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结果发现叶片上贴了锡箔纸的区域遇到碘液 (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大棚环境可以进行精准调控,为提高葡萄产量,请用你所学的知识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两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归类;单细胞生物【解析】【解答】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区别: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如细菌、酵母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等。A、变形虫、草履虫:这两者都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B、芦苇、凤仙花:这两者都是植物,植物大多是多细胞生物,B错误。C、白鹭、玉米:白鹭是动物,玉米是植物,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C错误。D、老鼠、蝴蝶:老鼠是哺乳动物,蝴蝶是昆虫,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2.【答案】B【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可见,能促进红树植物根不断生长的两个部位是②伸长区,③分生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图中: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答案】B【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细胞的生命活动。A正确。B、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参与的是光合作用,而不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的,与叶绿体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C、液泡是细胞中的液态小泡,其中含有细胞液,包含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类、脂类、蛋白质、色素等物质。C正确。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可以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并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4.【答案】D【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壁:细胞壁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变形虫作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包含细胞壁,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但细胞质中的信息不足以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的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性。根据题目中变形虫切割实验的结果,甲部分(无细胞核)死亡,而乙部分(含细胞核)正常生长,这说明指导变形虫生长发育的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5.【答案】D【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解析】【解答】A、细胞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主要与年龄增长有关,导致细胞功能逐渐下降。A错误。B、细胞坏死是由于外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它是一个被动的、有害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类型或组织的改变,B错误。C、细胞癌变是指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的过程,通常与基因突变和细胞失控增殖有关。虽然癌变可能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为了形成特定类型的组织或器官,C错误。D、细胞分化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逐渐产生特异性,形成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类型。这是一个主动的、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可以导致组织或器官的形成。题干中描述的干细胞在小鼠头部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正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6.【答案】A【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解答】A、鲫鱼的心脏,它是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并共同执行泵血的功能。因此,鲫鱼的心脏是一个器官,与石榴的花在结构层次上是相同的。A正确。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只是一个单一的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与器官不同。B错误。C、番茄植株,这是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包含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多个器官,因此在结构层次上高于器官。C错误。D、莲藕中的“丝”,这通常是指导管或筛管,是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结构,它们属于组织层次,不是器官。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7.【答案】C【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具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而竹子作为植物,具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A正确。B、在植物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器官。所以,竹子的根确实是一个器官。B正确。C、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其结构层次确实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但是竹子作为植物,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它不具有系统的层次。C错误。D、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组成的,这些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的,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具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而竹子作为植物,具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在植物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器官。8.【答案】B【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析】【解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从而促进水循环。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大幅度提高,既改善了空气质量,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绿色植物(生物)能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9.【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解答】A、小麦种子具有胚乳和子叶,但花生种子则没有胚乳,只有子叶。A错误。B、无论是小麦还是花生,它们的种子都包含种皮和胚这两个结构。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而胚则包含了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它们共同决定了种子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C、花生种子没有胚乳,C错误。D、花生种子没有胚乳,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其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大豆种子由种皮、胚组成,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10.【答案】D【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从题目给出的实验设计来看,甲盆和乙盆的光线情况和温度都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在于水的供应量。甲盆的水供应很少,而乙盆的水供应充足。实验结果表明,甲盆种子没有萌发,而乙盆种子萌发了。这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分的供应量是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D正确。故选D。【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1.【答案】B【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A、侧芽是芽原基发育而来的,侧芽不能直接发育成幼叶,A错误。B、叶原基会发育成幼叶,B正确。C、芽轴是发育成茎的部分,不是发育成幼叶的结构,C错误。D、胚根是种子结构的一部分,它发育成根,与幼叶的发育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体的主要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其中,芽是未发育的枝或花,芽里面有分生组织,茎和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具体来说,芽的结构包括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12.【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解答】花的结构通常包括花托、花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其中,②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③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因此,②雄蕊和③雌蕊是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故选A。【分析】①花瓣:花瓣通常负责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等)。②雄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含有花粉粒,花粉粒中有精细胞,这是雄性生殖细胞。③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因此,雌蕊也是生殖过程中的关键部分。④花萼:花萼通常是一朵花最外层的绿色部分,它主要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⑤花托: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它支撑着花的各部分结构。⑥花柄:花柄是连接花与茎的部分,它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13.【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解答】农民常用直接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即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A、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描述的是柳树通过枝条扦插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同样属于无性生殖,因为不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正确。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描述的是通过播种豆子来繁殖,豆子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种子,属于有性生殖,因为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错误。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同样描述的是通过播种来繁殖,种子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描述的是红豆树的自然生长过程,虽然涉及到发芽生长,但并没有直接描述其繁殖方式。但考虑到红豆树通常通过种子繁殖,这同样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14.【答案】C【知识点】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要保留较大的土坨,和较多的根系。AB.AB保留了较多的枝叶,不利于移栽树木的成活,故AB错误。C.移栽前对树木的树冠进行重度修剪,这可以大大减少树木的蒸腾作用,降低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从而更容易在移栽后存活下来;保留了较多的根系,利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故C正确。D.该植物虽然去掉了部分枝叶,但根系损伤严重,不利于移栽后的成活,故D错误。故选C。【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15.【答案】A【知识点】探究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析】【解答】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木质部中的导管。导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结构,它们连接成管道,从根部一直延伸到植物的顶端。当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时,这些水分会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最终到达植物的叶片。这一过程是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压共同作用实现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水分,从而在植物体内产生负压,促使水分从根部向上运输。根压则是根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产生的压力推动水分向上移动。因此,当我们将芹菜茎的下端插入红墨水瓶中时,红墨水会随着水分的运输路径,自下而上到达叶片,使得叶脉微红,这正是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的直接证据。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16.【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解析】【解答】题目中提到,某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以上,这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蒸腾作用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17.【答案】B【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韭菜在自然条件下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其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刺激,当韭菜被瓦筒罩住时,其内部的叶片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光照,因此无法形成叶绿素,叶片呈现出黄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参与。B正确。故选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8.【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菠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是菠菜增重的原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由叶片吸收,来自于空气;水分由根毛吸收,来自于土壤,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19.【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可见,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0.【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绿色植物中,它们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不发生在人体细胞中,A错误。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正确。C、运输作用一般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移动过程,比如血液循环中的血液运输或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运输。但它不是产生能量的过程,C错误。D、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移动过程。它是被动的过程,并不产生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人在跑步时,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人在跑步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21.【答案】A【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获取能量而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在萝卜中,如果储存条件不佳或时间过长,其细胞会持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内部的有机物,导致萝卜逐渐空心。A正确。B、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然而,萝卜在储存过程中,尤其是无光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几乎停止,因此这个选项不是萝卜空心的主要原因。B错误。C、虽然扩散作用会导致气体交换,但萝卜空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失去了二氧化碳。C错误。D、虽然水分的丧失确实会影响萝卜的质地和口感,但空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消耗,而不是水分的丧失。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久存的萝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2.【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A正确;B、补光是为了在光线不足的时候,给植物提高光照,让植物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累积更多的有机物,增大产量,B错误;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提高二氧化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累积更多的有机物,C正确;D、在中午、过晒的天气进行遮阳,可以减缓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流失,避免植物因缺水死亡,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2)提高产量的措施:增大昼夜温差、增加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3)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4)呼吸作用的运用:①低温可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期。②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③晾晒可以降低植物种子内的水分,减少呼吸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保存。④降温可以降低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增大产量。(5)植物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进行蒸腾,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23.【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把手伸入未晒千的水稻堆感觉很温暖是由于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B符合题意;C、在放置大量植物的卧室睡觉早晨起床会感觉没有精神,原因是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答案】24.C25.D26.A【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分裂【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24.海鲈作为动物,其细胞分裂过程遵循动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规律。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并排列,随后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接着,细胞质也分裂成两份,每份包含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因此,海鲈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后形成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故答案为:C。25.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但不包含遗传信息,故A错误。B.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糖分等,但不含遗传信息,故B错误。C.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其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与遗传信息无关,故C错误。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斗门荔枝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D正确。故答案为:D。26.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为植物细胞提供支撑和保护,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故A正确。B.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细胞膜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B错误。C.细胞核也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所以细胞核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C错误。D.细胞质是细胞内的主要液态成分,包含各种细胞器和营养物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质,所以细胞质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D错误。故答案为:A。27.【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能量到生态环境当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A错误。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错误。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C正确。D、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属于吸收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 C【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这些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28.【答案】B【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解答】A.碳中和并不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而是要求通过各种措施,如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自然界的吸收量达到平衡。因此,A选项错误。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选项正确。C.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消耗二氧化碳,但在呼吸作用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绿色植物既消耗二氧化碳,也产生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D.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生物的活动对碳排放速率有影响。因此,碳排放速率与鱼类、鸟类等动物有关,D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29.【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析】【解答】A.该实验只有溶氧量发生变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变量是溶氧量,A项不符合题意。B.三组金鱼数量相同是为了控制变量,B项不符合题意。C.三次测量是为了减少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导致的误差,使得结果更加准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得,溶氧量越高,金鱼的呼吸频率越低,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30.【答案】C【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分析可以知道:金鱼藻是绿色植物 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夜晚的时候无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凌晨4点的时候,金鱼藻和金鱼同时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所以,在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养了适量的金鱼,并放入金鱼藻,在一昼夜中金鱼最缺氧的时间大约在凌晨4点。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金鱼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31.【答案】(1)胚乳;⑥(2)温度;空气;不能(3)分裂;分化(4)传粉;受精卵(5)人工(辅助)授粉【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在种子萌发时,②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生长发育的需要。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其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玉米种子萌发时,⑥胚根发育成根。(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煮熟的玉米种子,胚已死亡,因此不能萌发。(3)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植物,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原因是雨水冲刷了花粉,以及花粉被雨水浸湿影响了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使玉米的穗没有足够的玉米粒,为了减少此类现象造成的减产,人工辅助授粉是最有效的方法。【分析】图中:①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略有不同。(2)在种子萌发后,胚芽细胞会进行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伸长,最终形成植物的各个部分,如茎、叶和根。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植物体各部分形成和发育的基础。(3)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需要完成授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授粉是花粉粒传递到柱头的过程,受精则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后,果实会发育为种子,从而完成植物的生殖过程。(4)“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提到,玉米果穗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足引起的。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农民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来确保每个胚珠都受精,从而减少缺粒现象,提高产量。(1)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在种子萌发时,②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生长发育的需要。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其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玉米种子萌发时,⑥胚根发育成根。(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种子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煮熟的玉米种子,胚已死亡,因此不能萌发。(3)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植物,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原因是雨水冲刷了花粉,以及花粉被雨水浸湿影响了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使玉米的穗没有足够的玉米粒,为了减少此类现象造成的减产,人工辅助授粉是最有效的方法。32.【答案】(1)成熟;木质部;导管;蒸腾(2)光合;韧皮部;筛管;A(3)保护根毛;修剪枝叶【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1)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吸收。这些根毛具有大量的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的无机盐。吸收后的水分通过根尖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芭乐果树的叶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后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到芭乐果实中。筛管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保证果实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和发育。如果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即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这将导致有机物在筛管中的运输受阻。由于环剥部位阻断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环剥切口上方的树皮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出现节瘤,即形成局部肿胀。而环剥切口下方的树皮则仍能正常从叶片获得有机物,因此不会出现节瘤。因此,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因此A正确。(3)为了提高芭乐树苗移栽的存活率并防止其枯死,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具体方法:首先,保护根毛是关键。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芭乐树苗的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树苗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存活。因此,在移栽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根毛,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活性。其次,修剪枝叶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移栽前,可以适当修剪芭乐树苗的部分枝叶,以减少其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这样可以帮助树苗在移栽后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存活率。同时,修剪枝叶还可以使树苗的形态更加美观,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除了以上两个方法,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浇水、注意遮阳等来进一步提高芭乐树苗的移栽存活率。【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3) 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1)资料一中描述了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和植树造林的成果。关于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运输,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吸收。这些根毛具有大量的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的矿物质。吸收后的水分通过根尖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芭乐果树的叶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后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到芭乐果实中。筛管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保证果实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和发育。如果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即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这将导致有机物在筛管中的运输受阻。由于环剥部位阻断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环剥切口上方的树皮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出现节瘤,即形成局部肿胀。而环剥切口下方的树皮则仍能正常从叶片获得有机物,因此不会出现节瘤。因此,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因此A正确。(3)为了提高芭乐树苗移栽的存活率并防止其枯死,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具体方法:首先,保护根毛是关键。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芭乐树苗的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树苗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存活。因此,在移栽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根毛,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活性。其次,修剪枝叶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移栽前,可以适当修剪芭乐树苗的部分枝叶,以减少其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这样可以帮助树苗在移栽后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存活率。同时,修剪枝叶还可以使树苗的形态更加美观,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除了以上两个方法,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浇水、注意遮阳等来进一步提高芭乐树苗的移栽存活率。33.【答案】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吗;500;对照;变色/变绿色;清水;②;细胞质;支持;保护;器官/营养器官【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应该是一个关于实验目的或现象的问句,这里我们需要探究的是死细胞的细胞膜是否还能控制物质进出,所以提出的问题是: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吗?(2)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③在甲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清水,而在乙烧杯中加入的清水体积应与甲烧杯相同,也为500毫升。这里的差异在于甲烧杯的水需要加热至沸腾以破坏菠菜叶片的细胞,而乙烧杯则不作处理,作为对照。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以对比死细胞和活细胞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方面的差异。(3)实验现象描述:当甲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由于菠菜叶片的细胞被破坏,其中的色素(如叶绿素)会释放出来,导致水变色(或变绿色)。而乙烧杯中的水由于没有经过加热处理,菠菜叶片细胞保持活性,其细胞膜能够有效地控制物质进出,因此水不会变色。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甲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由于高温破坏,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导致色素释放到水中。而乙烧杯中菠菜叶片的细胞仍然是活的,细胞膜正常工作,控制物质进出,因此水保持不变色。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4)在制作菠菜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该滴加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气泡,这通常是由于步骤②(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导致的。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以避免气泡的产生。菠菜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这些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具备。(5)菠菜的叶肉细胞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它们具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壁提供了额外的结构强度,防止细胞因吸水过多而破裂。菠菜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这层表皮主要由细胞紧密排列构成,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它属于保护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菠菜的叶属于器官。【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2)临时装片的制作: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34.【答案】(1)A;碳氧(2)C呼吸(3)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4)不变蓝;光/光照;淀粉(5)增加光照时间;夜晚降低温度【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解答】(1)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A,它有助于维持碳—氧平衡。(2)葡萄果肉细胞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一过程会消耗糖类并释放能量。由于缺少光照,光合作用受到限制,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采摘的葡萄甜度下降。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C。(3)为了探究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首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后续实验中测得的淀粉完全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准确反映光合作用的效果。(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由于锡箔纸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因此该部分不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驱动植物合成有机物。同时,该实验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因为碘液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呈现蓝色。(5)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我们可以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以下两条合理化建议:首先,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其次,夜晚降低温度。夜晚降低温度可以减缓葡萄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地积累下来,进一步提高产量。此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合成。这些建议都是基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旨在优化葡萄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分析】在图2中,字母A代表的是光合作用,字母B代表的是蒸腾作用,字母C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1)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即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A,它有助于维持碳—氧平衡。(2)在阴雨天气下,葡萄果肉细胞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一过程会消耗糖类并释放能量。由于缺少光照,光合作用受到限制,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采摘的葡萄甜度下降。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C。(3)为了探究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首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后续实验中测得的淀粉完全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准确反映光合作用的效果。(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由于锡箔纸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因此该部分不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驱动植物合成有机物。同时,该实验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因为碘液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呈现蓝色。(5)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我们可以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以下两条合理化建议:首先,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其次,夜晚降低温度。夜晚降低温度可以减缓葡萄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地积累下来,进一步提高产量。此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合成。这些建议都是基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旨在优化葡萄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1 / 1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金湾期末)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的湿地“鹭鸟天下”物种丰富,湿地中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下列均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变形虫、草履虫 B.芦苇、凤仙花C.白鹭、玉米 D.老鼠、蝴蝶【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归类;单细胞生物【解析】【解答】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区别: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如细菌、酵母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等。A、变形虫、草履虫:这两者都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B、芦苇、凤仙花:这两者都是植物,植物大多是多细胞生物,B错误。C、白鹭、玉米:白鹭是动物,玉米是植物,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C错误。D、老鼠、蝴蝶:老鼠是哺乳动物,蝴蝶是昆虫,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2.(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 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有些树木被连根拔起,这和树木扎根是否足够深有关。下图是根尖模式图,能促进根不断生长的两个部位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可见,能促进红树植物根不断生长的两个部位是②伸长区,③分生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图中: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2024七上·金湾期末)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B.叶绿体——叶绿体上的叶绿素参与呼吸作用C.液泡——内含水、色素等物质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开,有保护作用【答案】B【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细胞的生命活动。A正确。B、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参与的是光合作用,而不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的,与叶绿体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C、液泡是细胞中的液态小泡,其中含有细胞液,包含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类、脂类、蛋白质、色素等物质。C正确。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可以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并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4.(2024七上·金湾期末)如下图,科学家对变形虫做了切割实验,将变形虫切割成了甲、乙两部分,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死亡,乙正常生长。这说明,指导变形虫生长发育的信息主要储存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D【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壁:细胞壁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变形虫作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包含细胞壁,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但细胞质中的信息不足以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的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性。根据题目中变形虫切割实验的结果,甲部分(无细胞核)死亡,而乙部分(含细胞核)正常生长,这说明指导变形虫生长发育的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5.(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年2月,中国科学家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部形成了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A.细胞衰老 B.细胞坏死 C.细胞癌变 D.细胞分化【答案】D【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解析】【解答】A、细胞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主要与年龄增长有关,导致细胞功能逐渐下降。A错误。B、细胞坏死是由于外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导致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它是一个被动的、有害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类型或组织的改变,B错误。C、细胞癌变是指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的过程,通常与基因突变和细胞失控增殖有关。虽然癌变可能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为了形成特定类型的组织或器官,C错误。D、细胞分化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逐渐产生特异性,形成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类型。这是一个主动的、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可以导致组织或器官的形成。题干中描述的干细胞在小鼠头部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正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6.(2024七上·金湾期末)石榴的花属于器官,下列与之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A.鲫鱼的心脏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番茄植株 D.莲藕中的“丝”【答案】A【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解答】A、鲫鱼的心脏,它是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并共同执行泵血的功能。因此,鲫鱼的心脏是一个器官,与石榴的花在结构层次上是相同的。A正确。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只是一个单一的细胞,属于细胞层次,与器官不同。B错误。C、番茄植株,这是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包含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多个器官,因此在结构层次上高于器官。C错误。D、莲藕中的“丝”,这通常是指导管或筛管,是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结构,它们属于组织层次,不是器官。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7.(2024七上·金湾期末)澳门大熊猫馆里有开开、心心、健健和康康四只大熊猫,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熊猫和竹子具有不同的组织B.竹子的根属于器官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它们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具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而竹子作为植物,具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A正确。B、在植物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器官。所以,竹子的根确实是一个器官。B正确。C、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其结构层次确实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但是竹子作为植物,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它不具有系统的层次。C错误。D、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组成的,这些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的,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具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而竹子作为植物,具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在植物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是器官。8.(2024七上·金湾期末) 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04%,既改善了空气质量又增加了降水量,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答案】B【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析】【解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从而促进水循环。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大幅度提高,既改善了空气质量,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绿色植物(生物)能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9.(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很喜欢吃妈妈做的花生酱面包,制作花生酱面包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花生,小麦和花生的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A.胚乳和子叶 B.种皮和胚 C.胚乳和种皮 D.胚芽和胚乳【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解答】A、小麦种子具有胚乳和子叶,但花生种子则没有胚乳,只有子叶。A错误。B、无论是小麦还是花生,它们的种子都包含种皮和胚这两个结构。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而胚则包含了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它们共同决定了种子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C、花生种子没有胚乳,C错误。D、花生种子没有胚乳,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其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大豆种子由种皮、胚组成,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10.(2024七上·金湾期末)某同学在两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蚕豆种子,并设计如下实验,结果甲盆种子没有萌发,乙盆种子萌发,从该实验可知:影响蚕豆发芽的生态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很少乙 向阳处 20℃ 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答案】D【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从题目给出的实验设计来看,甲盆和乙盆的光线情况和温度都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在于水的供应量。甲盆的水供应很少,而乙盆的水供应充足。实验结果表明,甲盆种子没有萌发,而乙盆种子萌发了。这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分的供应量是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D正确。故选D。【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1.(2024七上·金湾期末)北京冬奥会以“折柳送别”传递惜别之意。从生物学角度看,柳枝上的幼叶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A.侧芽 B.叶原基 C.芽轴 D.胚根【答案】B【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A、侧芽是芽原基发育而来的,侧芽不能直接发育成幼叶,A错误。B、叶原基会发育成幼叶,B正确。C、芽轴是发育成茎的部分,不是发育成幼叶的结构,C错误。D、胚根是种子结构的一部分,它发育成根,与幼叶的发育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体的主要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其中,芽是未发育的枝或花,芽里面有分生组织,茎和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具体来说,芽的结构包括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12.(2024七上·金湾期末)位于珠海横琴的花海长廊绵延长度约 13.6公里,天蓝海碧,百花摇曳,已成为珠海游客的打卡胜地。如下图,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A.②③ B.①⑤ C.④⑤ D.①⑥【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解答】花的结构通常包括花托、花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其中,②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③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因此,②雄蕊和③雌蕊是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故选A。【分析】①花瓣:花瓣通常负责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等)。②雄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含有花粉粒,花粉粒中有精细胞,这是雄性生殖细胞。③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因此,雌蕊也是生殖过程中的关键部分。④花萼:花萼通常是一朵花最外层的绿色部分,它主要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⑤花托: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它支撑着花的各部分结构。⑥花柄:花柄是连接花与茎的部分,它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13.(2024七上·金湾期末)农民常用直接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下列与此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解答】农民常用直接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即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A、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描述的是柳树通过枝条扦插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同样属于无性生殖,因为不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正确。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描述的是通过播种豆子来繁殖,豆子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种子,属于有性生殖,因为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错误。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同样描述的是通过播种来繁殖,种子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描述的是红豆树的自然生长过程,虽然涉及到发芽生长,但并没有直接描述其繁殖方式。但考虑到红豆树通常通过种子繁殖,这同样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14.(2024七上·金湾期末)金湾航空新城的公园移栽了许多树木,请推测移栽后最容易成活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因此,要保留较大的土坨,和较多的根系。AB.AB保留了较多的枝叶,不利于移栽树木的成活,故AB错误。C.移栽前对树木的树冠进行重度修剪,这可以大大减少树木的蒸腾作用,降低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从而更容易在移栽后存活下来;保留了较多的根系,利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故C正确。D.该植物虽然去掉了部分枝叶,但根系损伤严重,不利于移栽后的成活,故D错误。故选C。【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15.(2024七上·金湾期末)把芹菜茎的下端插入有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叶脉微红,这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双向运输 D.不确定【答案】A【知识点】探究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解析】【解答】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木质部中的导管。导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结构,它们连接成管道,从根部一直延伸到植物的顶端。当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时,这些水分会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最终到达植物的叶片。这一过程是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压共同作用实现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水分,从而在植物体内产生负压,促使水分从根部向上运输。根压则是根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产生的压力推动水分向上移动。因此,当我们将芹菜茎的下端插入红墨水瓶中时,红墨水会随着水分的运输路径,自下而上到达叶片,使得叶脉微红,这正是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的直接证据。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16.(2024七上·金湾期末)据测算,某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以上。这体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制造有机物【答案】C【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解析】【解答】题目中提到,某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以上,这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蒸腾作用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17.(2024七上·金湾期末)广东用瓦筒(如下图)来种植韭黄,韭菜本是绿色的,但被瓦筒罩着的韭菜会形成黄色的韭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A.温度 B.光 C.空气 D.瓦筒【答案】B【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韭菜在自然条件下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其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刺激,当韭菜被瓦筒罩住时,其内部的叶片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光照,因此无法形成叶绿素,叶片呈现出黄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参与。B正确。故选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8.(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和同学们在实验田里播种了 10克菠菜种子,一段时间后共收获了约3000克菠菜,菠菜增加的重量来源于( )A.氧气和土壤中的水 B.光和土壤中的水C.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土壤中的有机物【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菠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是菠菜增重的原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由叶片吸收,来自于空气;水分由根毛吸收,来自于土壤,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19.(2024七上·金湾期末)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D.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可见,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0.(2024七上·金湾期末)2023年11月26日,珠海马拉松活动在体育中心举行,人在跑步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运输作用 D.扩散作用【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绿色植物中,它们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不发生在人体细胞中,A错误。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正确。C、运输作用一般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移动过程,比如血液循环中的血液运输或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运输。但它不是产生能量的过程,C错误。D、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移动过程。它是被动的过程,并不产生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人在跑步时,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人在跑步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21.(2024七上·金湾期末)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C.扩散作用失去了二氧化碳 D.风干作用失去了水分【答案】A【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获取能量而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在萝卜中,如果储存条件不佳或时间过长,其细胞会持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内部的有机物,导致萝卜逐渐空心。A正确。B、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然而,萝卜在储存过程中,尤其是无光条件下,其光合作用几乎停止,因此这个选项不是萝卜空心的主要原因。B错误。C、虽然扩散作用会导致气体交换,但萝卜空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失去了二氧化碳。C错误。D、虽然水分的丧失确实会影响萝卜的质地和口感,但空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消耗,而不是水分的丧失。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久存的萝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2.(2024七上·金湾期末)某温室大棚采用了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进行调节。下面表格中,关于自动化设备及其作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设备 作用A 土壤深翻机(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 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B 农用植物补光灯(可以延长光照时间) 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C 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 大棚外遮阳系统(可以遮阳降温) 降低作物的蒸腾作用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A正确;B、补光是为了在光线不足的时候,给植物提高光照,让植物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累积更多的有机物,增大产量,B错误;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提高二氧化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累积更多的有机物,C正确;D、在中午、过晒的天气进行遮阳,可以减缓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流失,避免植物因缺水死亡,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2)提高产量的措施:增大昼夜温差、增加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3)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4)呼吸作用的运用:①低温可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期。②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③晾晒可以降低植物种子内的水分,减少呼吸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保存。④降温可以降低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增大产量。(5)植物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进行蒸腾,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23.(2024七上·金湾期末)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把手伸入未晒干的粮食堆感觉很温暖B.马鞍山森林公园的空气比城市中心的清新C.夜间密闭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的植物D.萌发种子释放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把手伸入未晒千的水稻堆感觉很温暖是由于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B符合题意;C、在放置大量植物的卧室睡觉早晨起床会感觉没有精神,原因是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海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咸淡适宜的水质,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珠海市共有地理标志产品3件,分别为:白蕉海鲈、斗门荔枝以及金湾黄立鱼。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小题。24.白蕉水温适宜,有利于海鲈生长,海鲈的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后形成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25..斗门荔枝果体硕大、汁多核小、肉厚晶透,斗门荔枝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26.金湾黄立鱼和斗门荔枝都是珠海特产,两者相比,以下哪个结构是荔枝细胞特有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答案】24.C25.D26.A【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分裂【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24.海鲈作为动物,其细胞分裂过程遵循动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规律。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并排列,随后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接着,细胞质也分裂成两份,每份包含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因此,海鲈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后形成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故答案为:C。25.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但不包含遗传信息,故A错误。B.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糖分等,但不含遗传信息,故B错误。C.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其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与遗传信息无关,故C错误。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斗门荔枝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D正确。故答案为:D。26.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为植物细胞提供支撑和保护,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故A正确。B.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细胞膜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B错误。C.细胞核也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所以细胞核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C错误。D.细胞质是细胞内的主要液态成分,包含各种细胞器和营养物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质,所以细胞质不是荔枝细胞特有的结构,故D错误。故答案为:A。27.(2024七上·金湾期末)植物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这是指植物能够( )A.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D.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解析】【解答】A、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能量到生态环境当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A错误。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错误。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C正确。D、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属于吸收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 C【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这些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28.(2024七上·金湾期末)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D.碳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动物无关【答案】B【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解答】A.碳中和并不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而是要求通过各种措施,如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自然界的吸收量达到平衡。因此,A选项错误。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选项正确。C.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消耗二氧化碳,但在呼吸作用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绿色植物既消耗二氧化碳,也产生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D.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生物的活动对碳排放速率有影响。因此,碳排放速率与鱼类、鸟类等动物有关,D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29.(2024七上·金湾期末)饲养金鱼时会发现金鱼有浮头现象(不时游到水面上直接呼吸),针对金鱼的浮头现象,一位同学选取了若干条生长状况相似的金鱼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 条)]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中的溶氧量B.三组分别放置数量相同的金鱼C.多次测量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D.水中溶氧量高,金鱼的呼吸频率高【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析】【解答】A.该实验只有溶氧量发生变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变量是溶氧量,A项不符合题意。B.三组金鱼数量相同是为了控制变量,B项不符合题意。C.三次测量是为了减少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导致的误差,使得结果更加准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得,溶氧量越高,金鱼的呼吸频率越低,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30.(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把做实验用到的金鱼养在了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并放入金鱼藻。一昼夜中,下列哪个选项是金鱼最可能缺氧的时间( )A.上午10: 00 B.中午12: 00 C.凌晨4: 00 D.下午17: 00【答案】C【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分析可以知道:金鱼藻是绿色植物 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夜晚的时候无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凌晨4点的时候,金鱼藻和金鱼同时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所以,在窗台附近的金鱼缸中养了适量的金鱼,并放入金鱼藻,在一昼夜中金鱼最缺氧的时间大约在凌晨4点。分析得知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金鱼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31.(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玉甜8号”玉米是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最新选育的玉米品种,该品种的玉米籽粒黄白双色,皮薄脆甜,广受好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1中的[②] ;玉米的根是由图1中的[ ]胚根发育而来的。 ([ ]填序号)(2)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 、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 。煮熟的玉米种子 萌发(填“能”或“不能”)(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 和 ,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 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果穗如有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足引起的。农民可以通过 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答案】(1)胚乳;⑥(2)温度;空气;不能(3)分裂;分化(4)传粉;受精卵(5)人工(辅助)授粉【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在种子萌发时,②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生长发育的需要。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其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玉米种子萌发时,⑥胚根发育成根。(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煮熟的玉米种子,胚已死亡,因此不能萌发。(3)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植物,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原因是雨水冲刷了花粉,以及花粉被雨水浸湿影响了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使玉米的穗没有足够的玉米粒,为了减少此类现象造成的减产,人工辅助授粉是最有效的方法。【分析】图中:①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略有不同。(2)在种子萌发后,胚芽细胞会进行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伸长,最终形成植物的各个部分,如茎、叶和根。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植物体各部分形成和发育的基础。(3)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需要完成授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授粉是花粉粒传递到柱头的过程,受精则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后,果实会发育为种子,从而完成植物的生殖过程。(4)“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提到,玉米果穗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足引起的。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农民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来确保每个胚珠都受精,从而减少缺粒现象,提高产量。(1)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在种子萌发时,②胚乳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生长发育的需要。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其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玉米种子萌发时,⑥胚根发育成根。(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种子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煮熟的玉米种子,胚已死亡,因此不能萌发。(3)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细胞进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最终会发育成图2中玉米的茎和叶。(4)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玉米从开花到结出果实,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植物,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原因是雨水冲刷了花粉,以及花粉被雨水浸湿影响了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使玉米的穗没有足够的玉米粒,为了减少此类现象造成的减产,人工辅助授粉是最有效的方法。32.(2024七上·金湾期末)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 国土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过去一年,金湾区完成了更新造林1675亩(其中退化林修复1050亩,封山育林625 亩) ,新造林抚育1267亩, 基干林带更新造林630亩, 基干林带更新造林抚育630亩, 另有社会造林36亩。资料二:金湾区平沙镇拥有超大规模的芭乐种植基地。 芭乐是极具代表性的岭南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芭乐的生长期为2-3年,这个阶段是芭乐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给予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促进其快速生长。(1)资料一中的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 区的根毛吸收,通过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芭乐果实中。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填字母)A. 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 B. 环剥切口下方有节瘤(3)芭乐既可以用种子播种,也可以移栽,为进一步提高移栽存活率,防止移栽的芭乐树苗枯死,请你写出两个具体方法: 、 。【答案】(1)成熟;木质部;导管;蒸腾(2)光合;韧皮部;筛管;A(3)保护根毛;修剪枝叶【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蒸腾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1)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吸收。这些根毛具有大量的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的无机盐。吸收后的水分通过根尖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芭乐果树的叶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后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到芭乐果实中。筛管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保证果实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和发育。如果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即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这将导致有机物在筛管中的运输受阻。由于环剥部位阻断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环剥切口上方的树皮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出现节瘤,即形成局部肿胀。而环剥切口下方的树皮则仍能正常从叶片获得有机物,因此不会出现节瘤。因此,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因此A正确。(3)为了提高芭乐树苗移栽的存活率并防止其枯死,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具体方法:首先,保护根毛是关键。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芭乐树苗的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树苗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存活。因此,在移栽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根毛,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活性。其次,修剪枝叶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移栽前,可以适当修剪芭乐树苗的部分枝叶,以减少其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这样可以帮助树苗在移栽后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存活率。同时,修剪枝叶还可以使树苗的形态更加美观,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除了以上两个方法,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浇水、注意遮阳等来进一步提高芭乐树苗的移栽存活率。【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3) 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1)资料一中描述了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和植树造林的成果。关于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运输,植物的水分主要由根尖的成熟区的根毛吸收。这些根毛具有大量的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的矿物质。吸收后的水分通过根尖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供植物利用。水从植物根部运输到植物顶端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2)根据资料二,芭乐生长期需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是因为芭乐果树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芭乐果树的叶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后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到芭乐果实中。筛管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保证果实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和发育。如果将芭乐果树的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即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这将导致有机物在筛管中的运输受阻。由于环剥部位阻断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环剥切口上方的树皮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出现节瘤,即形成局部肿胀。而环剥切口下方的树皮则仍能正常从叶片获得有机物,因此不会出现节瘤。因此,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环剥切口上方有节瘤,因此A正确。(3)为了提高芭乐树苗移栽的存活率并防止其枯死,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具体方法:首先,保护根毛是关键。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芭乐树苗的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树苗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存活。因此,在移栽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根毛,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活性。其次,修剪枝叶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移栽前,可以适当修剪芭乐树苗的部分枝叶,以减少其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这样可以帮助树苗在移栽后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存活率。同时,修剪枝叶还可以使树苗的形态更加美观,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除了以上两个方法,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浇水、注意遮阳等来进一步提高芭乐树苗的移栽存活率。33.(2024七上·金湾期末)小金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探究死细胞的细胞膜是否还能控制物质进出。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2)制订计划①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甲、乙。②把等量新鲜的绿色菠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③在甲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清水,乙烧杯中加入 毫升的清水; 把甲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乙烧杯不作处理,形成 。④观察并记录现象。(3)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 ,乙烧杯中的水不变色。结果分析及结论:这是因为甲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被高温破坏,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乙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是活细胞,细胞膜依然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4)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制作了菠菜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制作菠菜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按上图步骤操作,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气泡,则操作不规范的步骤是 (填序号)。菠菜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细胞膜和 。(5)菠菜的叶肉细胞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有细胞壁的保护和 。菠菜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表皮属于 组织。菠菜的叶片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构成的,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菠菜的叶属于 。【答案】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吗;500;对照;变色/变绿色;清水;②;细胞质;支持;保护;器官/营养器官【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解析】【解答】(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应该是一个关于实验目的或现象的问句,这里我们需要探究的是死细胞的细胞膜是否还能控制物质进出,所以提出的问题是: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吗?(2)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③在甲烧杯中加入500毫升清水,而在乙烧杯中加入的清水体积应与甲烧杯相同,也为500毫升。这里的差异在于甲烧杯的水需要加热至沸腾以破坏菠菜叶片的细胞,而乙烧杯则不作处理,作为对照。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以对比死细胞和活细胞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方面的差异。(3)实验现象描述:当甲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由于菠菜叶片的细胞被破坏,其中的色素(如叶绿素)会释放出来,导致水变色(或变绿色)。而乙烧杯中的水由于没有经过加热处理,菠菜叶片细胞保持活性,其细胞膜能够有效地控制物质进出,因此水不会变色。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甲烧杯中菠菜叶片细胞由于高温破坏,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导致色素释放到水中。而乙烧杯中菠菜叶片的细胞仍然是活的,细胞膜正常工作,控制物质进出,因此水保持不变色。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4)在制作菠菜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该滴加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气泡,这通常是由于步骤②(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导致的。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以避免气泡的产生。菠菜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这些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具备。(5)菠菜的叶肉细胞不会发生吸水涨破是因为它们具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壁提供了额外的结构强度,防止细胞因吸水过多而破裂。菠菜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这层表皮主要由细胞紧密排列构成,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它属于保护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菠菜的叶属于器官。【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2)临时装片的制作: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34.(2024七上·金湾期末)珠海市平沙镇位于珠江出海口,丰沃的水土造就了极佳的水果种植环境,从国外引进的阳光玫瑰葡萄最为著名(图1) 。为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技术人员对葡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问题:(1)图2中的字母代表葡萄的三个不同的生理过程,葡萄的有机物是通过过程[ ]合成的([ ]填字母),此过程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2)如果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此时采摘的葡萄甜度相对会下降,原因是葡萄果肉细胞进行了如图2中的过程[ ] 作用把糖类分解了。 ([ ]填字母)(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葡萄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是: 。(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 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结果发现叶片上贴了锡箔纸的区域遇到碘液 (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5)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大棚环境可以进行精准调控,为提高葡萄产量,请用你所学的知识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两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A;碳氧(2)C呼吸(3)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4)不变蓝;光/光照;淀粉(5)增加光照时间;夜晚降低温度【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解答】(1)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A,它有助于维持碳—氧平衡。(2)葡萄果肉细胞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一过程会消耗糖类并释放能量。由于缺少光照,光合作用受到限制,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采摘的葡萄甜度下降。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C。(3)为了探究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首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后续实验中测得的淀粉完全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准确反映光合作用的效果。(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由于锡箔纸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因此该部分不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驱动植物合成有机物。同时,该实验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因为碘液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呈现蓝色。(5)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我们可以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以下两条合理化建议:首先,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其次,夜晚降低温度。夜晚降低温度可以减缓葡萄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地积累下来,进一步提高产量。此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合成。这些建议都是基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旨在优化葡萄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分析】在图2中,字母A代表的是光合作用,字母B代表的是蒸腾作用,字母C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1)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即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A,它有助于维持碳—氧平衡。(2)在阴雨天气下,葡萄果肉细胞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一过程会消耗糖类并释放能量。由于缺少光照,光合作用受到限制,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采摘的葡萄甜度下降。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对应图2中的过程C。(3)为了探究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首先将葡萄植株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后续实验中测得的淀粉完全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准确反映光合作用的效果。(4)选取一个葡萄叶片,按图3处理后将植株放在光下几小时,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后,由于锡箔纸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因此该部分不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驱动植物合成有机物。同时,该实验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因为碘液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呈现蓝色。(5)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我们可以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以下两条合理化建议:首先,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其次,夜晚降低温度。夜晚降低温度可以减缓葡萄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地积累下来,进一步提高产量。此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合成。这些建议都是基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旨在优化葡萄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