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5节 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5节 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五节、机械效率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设想
以“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为背景,提出问题:动力对绳子做的功等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 让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外)、总功(W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效率(机械性能的重要标志)的概念.通过理解、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意义.由此讨论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两种方法:减小额外功和增加有用功.在讨论了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之后,把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明白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关于“活动11.5  再探动滑轮”的教学
在活动11.2中,学生做过了探究动滑轮的实验,研究了拉力F与钩码重G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了动滑轮的特点,本节课再次探究动滑轮,主要研究外力对机械做功W总和机械对物体做功W有用之间的关系,从而导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实验中要分别测出手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所受的重力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实验中通常只用一把刻度尺,无法同时测出s和h的数值,教师可引导学生只测量h 的数值,再利用s和h的关系:s=2h,求出s的数值.
2.关于“提高机械效率”的教学.
教材中安排了“想一想”活动,请学生讨论怎样提高机械效率.教师可从机械效率公示
入手,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讨论:第一减小额外功,第二增大有用功.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理解什么是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难点
理解机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知道如何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均小于100%,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突破
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让学生猜测并动手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实验的数据分析,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由于额外功的存在,因此使用机械时存在效率问题,然后通过事例分析,再结学生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对实例的讨论和理论的分析,知道因为额外功的存在,实际的机械效率均小于100%.结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会运用公式,提高他们的分析、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讨论并结合实验探究,总结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动画: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铁架台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个、二定二动滑轮各一个、细线一根、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一个、直尺一把。
3.准备梯关用功、总功、机械效率计算的例题。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本: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什么是机械效率、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有哪些
2.铁架台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个、二定二动滑轮各一个、细线一根、钩码若于、弹簧力计一个、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幻灯片展示: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
提出问: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 怎样探究这个问题
点评:展示生活中的买际事例,引发思考与讨论,引入课题.
二、活动11.5  再探动滑轮
过渡:如教材图11-38所示,以实验用动滑轮为例进行探究,请设计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提起重为G的钩码.
(2)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力a、钩码上升的高度h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
(4)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次数 手的拉力F/N 手移动距离s/m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学生进行实验,边实验边填表
(5)分析实验数据:
①算一算: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是否相等 (不相等)
②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 (手拉绳做的功多)
③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有摩擦,在提起重物时还要提起动滑轮)
④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力)
(6)评估:分析实验误差,指出要使重物重一些,误差就会小一些.
讲述:使用任何机械也都能得到这些规律.
点评:根据实验再次探究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反而费了功,随势引导学生分析得到使用机械的优点.
三、关于机械效率的概念
讲述几个基本概念:
有用功:W有用——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则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入新的物理量——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即:机械效率= ×100%.
计算公式:η=×100%
讲述:机械效率是机械的一种性能指标,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有用功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总有W有用算一算:活动11.5中在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学生进行计算,师生共同分析点评.
立体,如图11-5-1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是多少
(2)人的拉力为多少
(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和归纳得出新物理概念,通过例题加强知识的
应用和计算,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解题的规范性。
四、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图11-5-1
过渡:能否测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请利用手边的器材选择其中  
一种滑轮组进行实验
学生选择一定一动滑轮组、二定二动滑轮组或一定二动滑轮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和计算,你能否说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用功和额外功.
提问:这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
回答: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继续提问:对滑轮组来说,这两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
回答:同一个滑轮或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提起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或使用动滑轮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总结: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有,提高物体的重力,或减少动滑轮的重力,还可减少摩擦、绳子的重力等.
点评:水到渠成,讨论分析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以及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具体办法.
五、交流与小结.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请同学们进行归纳.
学生自由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一是增大有用功,二是减小额外功,其中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有:提高物体的重力,或减少动滑轮的重力,还可减少摩擦、绳子的重力等.
六、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学习的重要知识,并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第1、2题.
思考: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吗 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才n—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颈外—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恩——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则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机械效率的定义:物理学中,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即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
计算公式η=×100%.
机械效率是机械的一种性能指标,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有用功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总有W有用2.提高机械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一是增大有用功,二是减小额外功.
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有:提高物体的重力,或减少动滑轮的重力,还可减少摩擦、绳子的重力等.
教学探讨与反思
学生在做关率题目时,常常分不清哪个是有用功,哪个是总功.教师要讲清:动力(人或电动机)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或者说如果机,直接用手移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例如,在水力发电站中,水从高处流下来带动发电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Gh是总功,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电功)是有用功;而在电动抽水机把水提升某一高度时,抽水机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的功)是总功,水势能的增加量Gh是有用功;在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在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移动的过程中,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做的功fs,总功是Fs;如果用滑轮组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在物体升高的过程中,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求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求整体(滑轮和斜面的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都是不同的。
- 1 -
-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