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11月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DC 6~10 DBCDA 11~15 ADCDB 16~20 CCCCC
二、综合题
21.(1)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位于中低纬度:位于北半球(1
分);赞比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1分)。
(2)赞比亚是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与赞比亚相比,我国沿海利于发展海洋
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海洋资源丰富,
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任答两点得2分)
(3)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南北跨度广,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景观差异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任答两点得2
分)
(4)加强领土知识学习,增强领土权益意识;积极宣传领土权益的重要性等。
22.(1)第一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图例标注颠倒。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分);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分)。
(3)我国地势特点对降水方面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
降水(1分);
对交通方面的影响:使得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还促进了沿海和内地的
经济联系(1分)。
(4)优势条件: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许多山区风光优美,利于发展生
态旅游;山区河流可以发电等(1分)。
劣势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容易发生山洪、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1分)。
23.(1)塔克拉玛干地处内陆,且山脉环绕(或山脉阻挡),来自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
稀少
八年级地理答案第1页(共2页)
(2)氧气瓶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少:防晒霜(或遮阳伞)理由:海拔高,空气
稀薄,太阳辐射强;保暖衣物理由: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任答两点得2分)
(3)C(1分)原因: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1分)
(4)上海的年降水量大于哈尔滨;上海的雨季时间比哈尔滨长
(5)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上海位于长江
中下游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
24.(1)发源地:唐古拉山脉。(1分)注入的海域:东海(1分)
(2)洪涝灾害(1分)
自然原因: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荆江河段弯
曲,致使水流不畅;地势低平,水流缓慢;等等。人为原因: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
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中游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的
调蓄能力;等等。(任答两点,得2分)
(3)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等。(任答一点,1分)、
(4)上游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合理放牧,保持水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下游
退耕还湖还湿地;完善保护长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等;加固江
防大堤,疏通航道;修建水库,修建防洪、蓄洪工程;防治水污染;做好水质监测;沿江工
业污染专项整治;等等。(任答两点,2分)
八年级地理答案第2页(共2页)2024年 11月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写在答案纸上。)
版图无小事,每个公民都应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完整的意识。读图完成1~2题。
A.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
C.指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 D.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
2.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它们分别位于( )
A.渤海、黄海 B.南海、东海 C.黄海、南海 D.黄海、东海
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为某快递运输路线图,读图完成3~5 题。
3.①快递的终点(纬度为北纬24度58分)所在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②快递运输路线的起点和终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京——冀 B.吉——黑 C.津一内蒙古 D.京——黑
5.①线路终点能欣赏到的民族风俗是( )
A.那达慕大会 B.摔跤 C.泼水节 D.古尔邦节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总数为 140967万人,较上一年减少 208万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是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趋势图,据此完成6~8题。
6.2023年,我国人口( )
A.老龄化得到缓解 B.人口增长过快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7.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由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C. “人口红利”效应持续增强 D.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8.为应对现阶段我国人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②保持城镇人口增长
③优化三孩生育政策 ④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某中学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下面为该校的研学路线图。 读图,完成9~11题。
八年级地理第2页 ( 共6页)
9.下列关于研学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逐渐凋零 B.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荒漠和草原
C.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多 ) D.从吐鲁番到拉萨需要准备高原反应药品
10.研学途中,同学们讨论了诗词中的地理,其 中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影响的是( )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 ③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 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丙线是我国第一、二级地势阶梯分界线,处在该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阿尔泰山脉 C.太行山脉 D.武夷山脉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图,完成12~14题。
12.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内陆高沿海低 D.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13.以下对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10月武汉处于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
C.昆明入冬时间最晚 D.10月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已入冬
14.以下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 )
八年级地理第3页 (共6页)
A.哈尔滨深居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入冬较早
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位于低纬度海岛,全年无冬
“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描述的是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下图示意我国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读图,完成18~20题。
18.唐代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说明当时黄河( )
A.流量大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汛期长
1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利津
20.为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在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②在中上游开垦陡坡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 ④在中下游修建堤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30分)
2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7分)
2024年,中国和赞比亚两国建交六十周年。2024年5月11 日上午,“2024 中国——赞比亚文化和旅游年”在中国北京开幕。下图为中国、赞比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
八年级地理第4 页 (共6 页)
(1)据图说出中国的纬度位置和赞比亚的半球位置。(2分)
(2)与赞比亚相比,简要说明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2分)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疆界漫长,众多邻国环绕;南北跨越多个温度带,能发展多样的农业经济;各地景观差异大,塞北的辽阔草原、江南的水乡古镇、西部的壮丽雪山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3)试说明中国疆域辽阔的优势。(2分)
(4)维护国家领土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做
22.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制图人员由于工作纰漏造成图中出现关键性错误,请指出该处错误。
(2)归纳总结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
(3)简要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降水、交通方面的影响。(2分)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请分别列举一条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2分)
23.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都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和我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八年级地理第5 页 ( 共6 页)
(1)图1中 A 地有中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分析该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暑假期间,小明爸爸准备到 B地旅游,请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帮他分析要带哪些必需品,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种物品并分别说明理由)(2分)
(3)C和D两地中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的是 地,分析其原因。
(4)读哈尔滨和上海气候资料,比较两地降水特征差异。
(5)读图可知,成都和上海纬度相当,但成都比上海冬季气温高,分析原因。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
绿色,是长江最动人的底色。这些年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精神指引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新图景逐渐铺展。
任务一 “识”旧貌
曾经,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生态系统警钟嘶鸣。 河道上游“遇瓶颈”,中游“肠梗阻”、河湖湿地萎缩甚至干涸,下游“卡脖子”、厂房污水横流、轮船肆意排放、水质持续恶化……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①山脉的名称和注入的海域。
(2)说出长江中游“肠梗阻”易引发的自然灾害,并简析该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3分)
任务二 “换”新颜
长江经济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在重庆,已实现“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守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武汉,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开展沿江化工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在南京,湿地修复、十年禁渔、退捕上岸、协同立法……
(3)简述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社会经济原因。
(4)简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 (2分)
八年级地理第6页 ( 共6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