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江姐》(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江姐》(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共45张PPT)
樊笼内的巾帼英雄


素养目标
下方是《红梅傲雪图》,请同学们谈谈看完这幅图的感受。
语言建构与运用
分析歌剧语言,把握人物内心与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歌剧的构成,把握歌剧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矛盾。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唱词所蕴含的情感及其内涵,分析其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珍惜革命成果,传承革命精神。

素养目标
任务一
初读歌剧,
探向樊笼身处
1.明确字音释义,疏通阅读障碍。
渣滓
zhā zǐ
看 守
kān
铁镣
liào
昂 然
áng
难 友
nàn
鲜血
xuè
豺 狼虎豹
chái
屹 立

围拢
lǒng
沉浸
jìn
夺眶 而出
kuàng
燎 原烈火
liáo
1.明确字音释义,疏通阅读障碍。
指精选提炼后的残渣,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渣滓
高耸挺立,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屹立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豺狼虎豹
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燎原烈火
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危在旦夕
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山穷水尽
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土崩瓦解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送佛送到西天
形容泪水迅速的流出来。
夺眶而出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歌剧
概念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以歌唱为主,伴奏起烘托气氛、揭示剧情、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戏剧矛盾的作用。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歌剧





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
舞台说明
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弦外之音。)
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课文最开始的语段属于三要素中的哪一个?有何作用?
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女牢。
黎明之前。
属于舞台说明
(1)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具体场景,已经时间。
②渣滓洞集中营女牢,也暗示江姐沦为阶下囚,处境险恶;
③黎明则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天将亮的时
候,也暗指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
(2)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2:《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有何作用?
风萧萧,夜漫漫,铁窗黑牢五更寒;
忽闻天外春雷响,喜迎红霞出东山!
① 剧情在《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中拉开帷幕;
② 歌词寓意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③ 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张本。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3: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写送别遇害的女共产党员。
(从“一阵木梆声”到“用战斗去迎来那人民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
写江姐和同志们绣红旗。
(“送饭人提桶上”到“她们沉浸在激情的海洋里”)
第三部分
写江姐凛然赴死。
(“沈养斋率看守们上”到结尾)
第四部分
写难友们预感到胜利的曙光。
(从开篇到“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第一部分
资料补充
歌剧《江姐》,是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改编搬上歌剧舞台。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
第一场
第一场发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江姐从重庆出发,奔向川北华蓥(yínɡ)山;
第二场
在川北某县城城墙外,江姐得知丈夫被敌人杀害;
共有七场
资料补充
第三场
在华蓥山上,江姐与华蓥山游击队的双枪老太婆碰面;
第四场
设置在大石桥幺店子,准备打劫敌人的军火;
第五场
在一个秘密联络站,江姐由于甫志高变节投敌被诱捕;
第六场
和第七场均设置在重庆渣滓洞,表现江姐在狱中与敌人的斗争。
作者介绍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
作者介绍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阎肃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务二
再读探究,
走近巾帼英雄
1.课文中,当大家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说送饭人却突然带来消息,“江姐!沈养斋到渣滓洞来了!说立刻就要……对江姐下毒手!”,为何在敌人做困兽之斗的时候会最先把矛头对准“江姐”?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了解江姐及主要剧情。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江姐:核心身份中共地下党员
主要剧情: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接受党的重要任务,离开重庆,赶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江姐强忍巨大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慷慨高歌,大义凛然,最后英勇就义。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资料补充
江姐(著名革命女烈士)一般指江竹筠(革命烈士、无产阶级战士)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又名江姐。女,汉族,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1947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11月,任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中共下川东地下工作委联络员;1948年6月14日,被叛徒出卖于万县(现万州区)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14日,殉难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电台岚垭,时年29岁。
2009年9月1日,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核心身份
文章内容
形象特征
角色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江姐(江雪琴)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区地下组织的重要成员。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江姐 不!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打乱了整个的越狱计划,我个人安危事小,同志们越狱事大!(对送饭人)不要管我,快去执行你的任务!
江姐 明霞,你看我头上还有乱发吗
勇敢坚定,视死如归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核心身份
文章内容
形象特征
角色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孙明霞、杨二嫂、难友等人
共产党员
孙明霞 二嫂,你听见了吗?中国人民翻身了!当家做主了!
杨二嫂 江姐,我心头的话,多得很哪!.....说不出来呀!
江 姐 二嫂,我懂得,我知道你心里的话。
孙明霞 对!提前越狱!
勇于奉献,与江姐共同进退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核心身份
文章内容
形象特征
角色
甫志高
原本是共产党员,后来成为叛徒,出卖了江姐。
甫志高 沈区长!你们不能丢下我不管呐!我为你们奔走,供你们驱使,替你们效力,我为你们出卖了我的-切呀!
甫志高 怎么?你们不能把我一脚踢开呀!我给你们抓住了江雪琴,还为你们流过血啊!
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沈养斋
国民党特务(沈区长)
沈养斋 带他去台湾 (摇头)他的作用已经起完了!
沈养斋 那好嘛,将来反攻大陆,他对于我们就很有用处。唔?
沈养斋 可保全了你的性命,你也没有亏本呀!
阴险狡诈,冷酷无情
核心身份
文章内容
形象特征
角色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核心身份
文章内容
形象特征
角色
魏吉伯
国民党特务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魏吉伯 你要干什么?
江姐 打开!
魏吉伯挥手,看守打开牢门,江姐走出,上前接过那位女同志手中的婴儿。
魏吉伯 区座真有远见!
虚伪软弱、狐假虎威、阿谀谄媚
活动2:黑暗中的光芒璀璨
以江姐为中心,梳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明确敌我双方的行为,分析江姐的个性特征,完成表格。
难友们预感胜利即将来临
情节
敌人言行
江姐言行
江姐性格特点
战友言行
敌人搬运东西,准备逃跑
战友欣喜万分
保持高度的革命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准备随时为革命而牺牲
立场坚定,认识清醒
送别遇害的女共产党员
情节
敌人言行
江姐言行
江姐性格特点
战友言行
新中国成立,江姐和同志们绣红旗
江姐凛然就义
敌人以战友的生命威胁江姐交出同志的名单
谴责敌人,要求敌人不要杀害孩子,女共产党员英勇就义
江姐毫不畏惧,和难友们救下了女共产党员的孩子
意志坚定,不畏牺牲
敌人准备对江姐下毒手
战友们建议提前越狱
为了战友们安危,拒绝提前越狱,和战友们绣红旗
置个人安危
和生死于度外
敌人逃跑前,
杀害江姐
难友们含泪送别江姐
坦然面对死亡,凛然走向刑场
坚强不屈,临危不惧
活动3:樊笼里的铮铮铁骨
从剧情来看,敌我之间的矛盾尖锐激烈。梳理不同情节中体现的矛盾冲突,说说是什么支撑江姐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的。
①主要矛盾是以江姐为首的被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的难友与以沈养斋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课文开头,初步展开了江姐等革命者与魏吉伯之间的冲突;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敌人杀害江姐时,双方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②次要矛盾是反动派内部的矛盾,如叛徒甫志高和特务头子沈养斋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他们的卑劣无耻和反动本质。
③在矛盾冲突中,江姐对革命的信念和信心始终没变,这从她的言语中可以体会,例如:“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无比的自豪;看到全国的胜利,我感到无穷的力量;能把生命献给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我感到无上的光荣!”表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任务三
品读唱词,
体会情感意蕴
孩子啊,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
歌曲
背景情节
作用
心理状态及情感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魏吉伯胁迫江姐不成,转而杀害一名女共产党员,江姐毫不畏惧,和难友们救下了女共产党员的孩子
表现了革命者愿用鲜血和生命换来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充满着对建立新国家的热切期待
表现人物形象
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的时候,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
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江姐置个人安危和生死于度外,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绣红旗
歌曲
背景情节
作用
心理状态及情感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五洲人民齐欢笑
歌曲
背景情节
作用
心理状态及情感
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江姐坦然面对死亡,凛然走向刑场
既有对家乡、对人民的依恋,又有面对自己亲人牺牲的悲痛,还有对敌人的仇恨,更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抒发了革命者甘愿献出生命来报效祖国的情感,传达出对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和幸福之情
呈现了江姐丰富的内心变化,塑造了更为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红梅赞
歌曲
背景情节
作用
心理状态及情感
江姐走向高高的红岩顶端,英勇就义
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颂扬江姐的崇高品格,传达出革命者的精神永放光芒,一代代的革命者必将战胜黑暗,迎来革命胜利,寓示着革命的光明前景
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是全剧的主旋律,表达主题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小结
《江姐》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戏曲重视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与西方歌剧重视演唱功底的创作方法相结合,使得观众不再是单一地看戏,或者单一地听歌,而是将看“戏”与听“歌”结合起来,从而被深深吸引。
2.重点品读《红梅赞》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活动1:观看《红梅赞》演唱视频,并交流内心感受。
2.重点品读《红梅赞》
活动2:
有感情的朗读。
活动3:
解读其中寄寓的情感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红梅赞》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是全剧的主旋律,具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借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坚贞性格,象征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的革命理想。“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颂扬江姐的崇高品格,传达革命者的精神,预示革命的光明前景。
任务四
对比阅读
沁园春·长沙
课文
艺术形象
艺术手法
风景谈
荷花淀
江姐(节选)
以独立寒秋的作者为中心意象,向四周辐射形成意象群
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单元课文内容总结
主宰“风景”的人
寓情于景,叙议结合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
情景相生,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江姐
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唱词
主要角色
课文
主要事迹
最终结局
形象特征
荷花淀
江姐
水生嫂
江姐
《荷花淀》《江姐》中女性角色对比
水生嫂强忍不舍,与夫告别
水生嫂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江雪琴面对逼供,始终不屈
江雪琴绣制红旗,放弃越狱
水生嫂追求进步,逐渐成长
江雪琴慷慨赴死,英勇就义
成长中的革命力量,柔中带刚
成熟的革命战士,刚中带柔
课文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狱中与垂死的敌人英勇斗争、光荣就义的事迹,表现了江姐等革命志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总结
作业
阅读小说《红岩》,撰写一份700字的读后感。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课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单元《江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中优秀共产党员江雪琴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大型民族歌剧,课文截取的是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课文通过描写江姐在临刑前做的几件事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读来动人心魄。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歌剧语言,把握人物内心与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歌剧的构成,把握歌剧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矛盾。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唱词所蕴含的情感及其内涵,分析其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珍惜革命成果,传承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唱词所蕴含的情感及其内涵,分析其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珍惜革命成果,传承革命精神。
樊笼内的巾帼英雄
情境导入:
展示《红梅傲雪图》,请同学们谈谈看完这幅图的感受。
任务一:初读歌剧,探向樊笼身处
1.明确字音释义,疏通阅读障碍。
渣滓zhā zǐ 看kān守 铁镣liào 昂áng然
难nàn友 鲜血xuè 豺chái 狼虎豹 屹yì立
围拢lǒng 沉浸jìn 夺眶kuàng而出 燎liáo原烈火
渣滓:指精选提炼后的残渣,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屹立:高耸挺立,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燎原烈火: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危在旦夕: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山穷水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土崩瓦解: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夺眶而出:形容泪水迅速的流出来。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歌剧
概念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以歌唱为主,伴奏起烘托气氛、揭示剧情、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戏剧矛盾的作用。
戏剧三要素 戏剧冲突 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戏剧语言 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弦外之音。)
舞台说明 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任务1:课文最开始的语段属于三要素中的哪一个?有何作用?
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女牢。
黎明之前。
(1)属于舞台说明
(2)①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具体场景,已经时间。
②渣滓洞集中营女牢,也暗示江姐沦为阶下囚,处境险恶;
③黎明则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天将亮的时候,也暗指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
观看渣滓洞视频
任务2:《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有何作用?
风萧萧,夜漫漫,
铁窗黑牢五更寒;
忽闻天外春雷响,
喜迎红霞出东山!
①剧情在《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中拉开帷幕;
②歌词寓意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③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张本。
任务3: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从开篇到“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写难友们预感到胜利的曙光。
第二部分 (从“一阵木梆声”到“用战斗去迎来那人民的新国家”) 写送别遇害的女共产党员。
第三部分 (“送饭人提桶上”到“她们沉浸在激情的海洋里”) 写江姐和同志们绣红旗。
第四部分 (“沈养斋率看守们上”到结尾) 写江姐凛然赴死。
资料补充
歌剧《江姐》
歌剧《江姐》,是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改编搬上歌剧舞台。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
共有七场:
第一场发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江姐从重庆出发,奔向川北华蓥(yínɡ)山;
第二场在川北某县城城墙外,江姐得知丈夫被敌人杀害;
第三场在华蓥山上,江姐与华蓥山游击队的双枪老太婆碰面;
第四场设置在大石桥幺店子,准备打劫敌人的军火;
第五场在一个秘密联络站,江姐由于甫志高变节投敌被诱捕;
第六场和第七场均设置在重庆渣滓洞,表现江姐在狱中与敌人的斗争。
作者介绍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阎肃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务二:再读探究,走近巾帼英雄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1.课文中,当大家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说送饭人却突然带来消息,“江姐!沈养斋到渣滓洞来了!说立刻就要……对江姐下毒手!”,为何在敌人做困兽之斗的时候会最先把矛头对准“江姐”?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了解江姐及主要剧情。
江姐:核心身份中共地下党员
主要剧情: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接受党的重要任务,离开重庆,赶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江姐强忍巨大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慷慨高歌,大义凛然,最后英勇就义。
资料补充
江姐(著名革命女烈士)一般指江竹筠(革命烈士、无产阶级战士)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又名江姐。女,汉族,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1947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11月,任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中共下川东地下工作委联络员;1948年6月14日,被叛徒出卖于万县(现万州区)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14日,殉难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电台岚垭,时年29岁。
2009年9月1日,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江姐(江雪琴)
核心身份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区地下组织的重要成员。
文章内容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江姐 不!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打乱了整个的越狱计划,我个人安危事小, 同志们越狱事大!(对送饭人)不要管我,快去执行你的任务! 江姐 明霞,你看我头上还有乱发吗
形象特征 勇敢坚定,视死如归
角色 孙明霞、杨二嫂、难友等人
核心身份 共产党员
文章内容 孙明霞 二嫂,你听见了吗?中国人民翻身了!当家做主了! 杨二嫂 江姐,我心头的话,多得很哪!.....说不出来呀! 江 姐 二嫂,我懂得,我知道你心里的话。 孙明霞 对!提前越狱!
形象特征 勇于奉献,与江姐共同进退
角色 甫志高
核心身份 原本是共产党员,后来成为叛徒,出卖了江姐。
文章内容 甫志高 沈区长!你们不能丢下我不管呐!我为你们奔走,供你们驱使,替你们效力,我为你们出卖了我的-切呀! 甫志高 怎么?你们不能把我一脚踢开呀!我给你们抓住了江雪琴,还为你们流过血啊!
形象特征 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角色 沈养斋
核心身份 国民党特务(沈区长)
文章内容 沈养斋 带他去台湾 (摇头)他的作用已经起完了! 沈养斋 那好嘛,将来反攻大陆,他对于我们就很有用处。唔? 沈养斋 可保全了你的性命,你也没有亏本呀!
形象特征 阴险狡诈,冷酷无情
角色 魏吉伯
核心身份 国民党特务
文章内容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魏吉伯 你要干什么? 江姐 打开! 魏吉伯挥手,看守打开牢门,江姐走出,上前接过那位女同志手中的婴儿。 魏吉伯 区座真有远见!
形象特征 虚伪软弱、狐假虎威、阿谀谄媚
活动2:黑暗中的璀璨光芒
以江姐为中心,梳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明确敌我双方的行为,分析江姐的个性特征,完成表格。
情节 敌人言行 战友言行 江姐言行 江姐性格特点
难友们预感胜利即将来临 敌人搬运东西,准备逃跑 战友欣喜万分 保持高度的革命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准备随时为革命而牺牲 立场坚定,认识清醒
送别遇害的女共产党员 敌人以战友的生命威胁江姐交出同志的名单 谴责敌人,要求敌人不要杀害孩子,女共产党员英勇就义 江姐毫不畏惧,和难友们救下了女共产党员的孩子 意志坚定,不畏牺牲
新中国成立,江姐和同志们绣红旗 敌人准备对江姐下毒手 战友们建议提前越狱 为了战友们安危,拒绝提前越狱,和战友们绣红旗 置个人安危和生死于度外
江姐凛然就义 敌人逃跑前,杀害江姐 难友们含泪送别江姐 坦然面对死亡,凛然走向刑场 坚强不屈,临危不惧
活动3:樊笼里的铮铮铁骨
从剧情来看,敌我之间的矛盾尖锐激烈。梳理不同情节中体现的矛盾冲突,说说是什么支撑江姐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的。
①主要矛盾是以江姐为首的被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的难友与以沈养斋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课文开头,初步展开了江姐等革命者与魏吉伯之间的冲突;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敌人杀害江姐时,双方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②次要矛盾是反动派内部的矛盾,如叛徒甫志高和特务头子沈养斋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他们的卑劣无耻和反动本质。
③在矛盾冲突中,江姐对革命的信念和信心始终没变,这从她的言语中可以体会,例如:“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无比的自豪;看到全国的胜利,我感到无穷的力量;能把生命献给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我感到无上的光荣!”表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任务三:品读唱词,体会情感意蕴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歌曲 背景情节 心理状态及情感 作用
孩子啊,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 魏吉伯胁迫江姐不成,转而杀害一名女共产党员,江姐毫不畏惧,和难友们救下了女共产党员的孩子 表现了革命者愿用鲜血和生命换来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充满着对建立新国家的热切期待 表现人物形象
绣红旗 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的时候,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 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江姐置个人安危和生死于度外,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五洲人民齐欢笑 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江姐坦然面对死亡,凛然走向刑场 既有对家乡、对人民的依恋,又有面对自己亲人牺牲的悲痛,还有对敌人的仇恨,更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抒发了革命者甘愿献出生命来报效祖国的情感,传达出对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和幸福之情 呈现了江姐丰富的内心变化,塑造了更为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
红梅赞 江姐走向高高的红岩顶端,英勇就义 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颂扬江姐的崇高品格,传达出革命者的精神永放光芒,一代代的革命者必将战胜黑暗,迎来革命胜利,寓示着革命的光明前景 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是全剧的主旋律,表达主题
小结
《江姐》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戏曲重视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与西方歌剧重视演唱功底的创作方法相结合,使得观众不再是单一地看戏,或者单一地听歌,而是将看“戏”与听“歌”结合起来,从而被深深吸引。
2.重点品读《红梅赞》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活动1:观看《红梅赞》演唱视频,并交流内心感受。
活动2:有感情的朗读。
活动3:解读其中寄寓的情感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①《红梅赞》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是全剧的主旋律,具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②“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借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坚贞性格,象征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的革命理想。“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颂扬江姐的崇高品格,传达革命者的精神,预示革命的光明前景。
任务四:对比阅读
单元课文内容总结
课文 艺术形象 艺术手法
沁园春·长沙 以独立寒秋的作者为中心意象,向四周辐射形成意象群 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风景谈 主宰“风景”的人 寓情于景,叙议结合
荷花淀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 情景相生,对话描写,细节描写
江姐(节选) 江姐 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唱词
《荷花淀》《江姐》中女性角色对比
荷花淀 江姐
主要角色 水生嫂 江姐
主要事迹 水生嫂强忍不舍,与夫告别 水生嫂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江雪琴面对逼供,始终不屈 江雪琴绣制红旗,放弃越狱
最终结局 水生嫂追求进步,逐渐成长 江雪琴慷慨赴死,英勇就义
形象特征 成长中的革命力量,柔中带刚 成熟的革命战士,刚中带柔
总结
课文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狱中与垂死的敌人英勇斗争、光荣就义的事迹,表现了江姐等革命志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作业:
阅读小说《红岩》,撰写一份700字的读后感。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樊笼内的巾帼英雄
素养目标
下方是《红梅傲雪图》,请同学们谈谈看完这幅图的感受。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分析歌剧语言,把握人物内心与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歌剧的构成,把握歌剧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矛盾。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唱词所蕴含的情感及其内涵,分析其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珍惜革命成果,传承革命精神。
1.明确字音释义,疏通阅读障碍。
渣滓zhā zǐ 看 k ā n 守 铁镣liào
昂 á n g 然 难 n à n 友 鲜血xuè
沉浸jìn 屹 y ì 立 围拢lǒng
豺 c h á i 狼虎豹 夺眶 kuàng而出 燎 l i á o 原烈火
1.明确字音释义,疏通阅读障碍。
渣滓 指精选提炼后的残渣,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屹立 高耸挺立,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
燎原烈火
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危在旦夕 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山穷水尽 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
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土崩瓦解 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夺眶而出 形容泪水迅速的流出来。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
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以歌唱为主,
概念 伴奏起烘托气氛、揭示剧情、刻画人物性格
发展戏剧矛盾的作用。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歌剧
戏剧冲突 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
剧 的话,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
三 戏剧语言 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
要 弦外之音。)
素 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
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
舞台说明
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课文最开始的语段属于三要素中的哪一个?有何作用?
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女牢。
黎明之前。
属于舞台说明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具体场景,已经时间。
②渣滓洞集中营女牢,也暗示江姐沦为阶下囚,处境险恶;
③黎明则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天将亮的时
候,也暗指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2:《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有何作用?
风萧萧,夜漫漫,铁窗黑牢五更寒;
忽闻天外春雷响,喜迎红霞出东山!
① 剧情在《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中拉开帷幕;
② 歌词寓意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③ 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张本。
2..了解歌剧相关知识,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3: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写难友们预感到
(从开篇到“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胜利的曙光。
第二部分 写送别遇害的
(从“一阵木梆声”到“用战斗去迎来那人民的新国家”) 女共产党员。
第三部分 写江姐和同志们
(“送饭人提桶上”到“她们沉浸在激情的海洋里”) 绣红旗。
第四部分
写江姐凛然赴死。
(“沈养斋率看守们上”到结尾)
资料补充
歌剧《江姐》,是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
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改编搬
上歌剧舞台。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
共有七场
第一场
第一场发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江姐从重庆出发,奔向川北华蓥(yínɡ)山;
第二场
在川北某县城城墙外,江姐得知丈夫被敌人杀害;
资料补充
第三场
在华蓥山上,江姐与华蓥山游击队的双枪老太婆碰面;
第四场
设置在大石桥幺店子,准备打劫敌人的军火;
第五场
在一个秘密联络站,江姐由于甫志高变节投敌被诱捕;
第六场
和第七场均设置在重庆渣滓洞,表现江姐在狱中与敌人的斗争。
作者介绍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
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
庆大学,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
家一级编剧。
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曾任中国剧
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
协第三、四届理事。
作者介绍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
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歌
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
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
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
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阎肃
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1.课文中,当大家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
说送饭人却突然带来消息,“江姐!沈养斋到渣滓
洞来了!说立刻就要……对江姐下毒手!”,为何
在敌人做困兽之斗的时候会最先把矛头对准“江
姐”?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了解江姐及主要剧情。
江姐:核心身份中共地下党员
主要剧情: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江雪
琴(江姐)接受党的重要任务,离开重庆,赶
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江姐强忍
巨大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
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于渣滓洞集中营。
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慷慨高歌,大义凛然,
最后英勇就义。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资料补充
江姐(著名革命女烈士)一般指江竹筠(革命烈士、无产
阶级战士)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原名江
竹君,曾用名江志炜,又名江姐。女,汉族,出生于四川省自
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
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1947年,
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
1947年11月,任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中共下川
东地下工作委联络员;1948年6月14日,被叛徒出卖于万
县(现万州区)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
11月14日,殉难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电台岚垭,时年29岁。
2009年9月1日,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江姐(江雪琴)
核心身份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区地下组织的重要成员。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江姐 不!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打乱了整个的越狱计划,我个人
文章内容 安危事小,同志们越狱事大!(对送饭人)不要管我,快去执行你
的任务!
江姐 明霞,你看我头上还有乱发吗
形象特征 勇敢坚定,视死如归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孙明霞、杨二嫂、难友等人
核心身份 共产党员
孙明霞 二嫂,你听见了吗?中国人民翻身了!当家做主了!
文章内容 杨二嫂 江姐,我心头的话,多得很哪!.....说不出来呀!
江 姐 二嫂,我懂得,我知道你心里的话。
孙明霞 对!提前越狱!
形象特征 勇于奉献,与江姐共同进退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甫志高
核心身份 原本是共产党员,后来成为叛徒,出卖了江姐。
甫志高 沈区长!你们不能丢下我不管呐!我为你们奔走,供你
文章内容 们驱使,替你们效力,我为你们出卖了我的-切呀!
甫志高 怎么?你们不能把我一脚踢开呀!我给你们抓住了江雪
琴,还为你们流过血啊!
形象特征 贪生怕死,见利忘义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沈养斋
核心身份 国民党特务(沈区长)
沈养斋 带他去台湾 (摇头)他的作用已经起完了!
文章内容 沈养斋 那好嘛,将来反攻大陆,他对于我们就很有用处。唔?
沈养斋 可保全了你的性命,你也没有亏本呀!
形象特征 阴险狡诈,冷酷无情
活动1:时局中的逆行者
2.梳理内容,为文中人物制作资料卡。
角色 魏吉伯
核心身份 国民党特务
江姐 (走近牢门)把牢门打开!
魏吉伯 你要干什么?
文章内容 江姐 打开!
魏吉伯挥手,看守打开牢门,江姐走出,上前接过那位女同志手中的婴儿。
魏吉伯 区座真有远见!
形象特征 虚伪软弱、狐假虎威、阿谀谄媚
活动2:黑暗中的光芒璀璨
以江姐为中心,梳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明确敌我双方的行为,分析江姐的个性
特征,完成表格。
情节 敌人言行 战友言行 江姐言行 江姐性格特点
保持高度的革
命警觉和清醒
难友们预感胜 敌人搬运东西, 立场坚定,
战友欣喜万分 的头脑,准备
利即将来临 准备逃跑 认识清醒
随时为革命而
牺牲
情节 敌人言行 战友言行 江姐言行 江姐性格特点
谴责敌人,要求 江姐毫不畏惧,
敌人以战友的生
送别遇害的女 敌人不要杀害孩 和难友们救下 意志坚定,
命威胁江姐交出
共产党员 子,女共产党员 了女共产党员 不畏牺牲
同志的名单
英勇就义 的孩子
为了战友们安
新中国成立, 敌人准备对 战友们建议 危,拒绝提前 置个人安危
江姐和同志 江姐下毒手 提前越狱 越狱,和战友 和生死于度外
们绣红旗
们绣红旗
敌人逃跑前, 难友们含泪 坦然面对死亡, 坚强不屈,
江姐凛然就义
杀害江姐 送别江姐 凛然走向刑场 临危不惧
活动3:樊笼里的铮铮铁骨
从剧情来看,敌我之间的矛盾尖锐激烈。梳理不同情节中体现的矛盾
冲突,说说是什么支撑江姐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的。
①主要矛盾是以江姐为首的被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的难友与以沈养
斋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课文开头,初步展开了江姐等革命者与魏吉伯之间的冲突;面对反
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敌人杀害江姐时,
双方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②次要矛盾是反动派内部的矛盾,如叛徒甫志高和特务头子沈养斋
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他们的卑劣无耻和反动本质。
③在矛盾冲突中,江姐对革命的信念和信心始终没变,这从她的言
语中可以体会,例如:“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无比的自豪;看到
全国的胜利,我感到无穷的力量;能把生命献给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我感到无上的光荣!”表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
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
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歌曲 背景情节 心理状态及情感 作用
魏吉伯胁迫江姐不成,
表现了革命者愿用鲜血
转而杀害一名女共产
孩子啊,快接过 和生命换来革命胜利的
党员,江姐毫不畏惧, 表现人物形象
红旗去打天下 牺牲精神,充满着对建
和难友们救下了女共
立新国家的热切期待
产党员的孩子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
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歌曲 背景情节 心理状态及情感 作用
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
矛盾冲突渐趋白热
紧迫形势,江姐置个人安
化的时候,听到中 突出人物形象,
绣红旗 危和生死于度外,表达了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表现主题
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对未
的消息
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
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歌曲 背景情节 心理状态及情感 作用
既有对家乡、对人民的依恋,又
有面对自己亲人牺牲的悲痛,还 呈现了江姐丰
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有对敌人的仇恨,更有对革命事 富的内心变化,
五洲人民
江姐坦然面对死亡, 业的坚定,抒发了革命者甘愿献 塑造了更为立
齐欢笑
凛然走向刑场 出生命来报效祖国的情感,传达 体、真实的人
出对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坚定 物形象
信念和幸福之情
1.结合《江姐》(节选)的内容,从课文中四首歌曲入手,进一步体会其蕴含的
情感和内涵,并分析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歌曲 背景情节 心理状态及情感 作用
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
颂扬江姐的崇高品格,传 是贯穿全剧的
江姐走向高高的红 达出革命者的精神永放光 主题歌,是全
红梅赞
岩顶端,英勇就义 芒,一代代的革命者必将 剧的主旋律,
战胜黑暗,迎来革命胜利,表达主题
寓示着革命的光明前景
小结
《江姐》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
戏曲重视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与西方歌剧重视演唱
功底的创作方法相结合,使得观众不再是单一地看
戏,或者单一地听歌,而是将看“戏”与听“歌”
结合起来,从而被深深吸引。
2.重点品读《红梅赞》
红梅赞 活动1:观看《红梅赞》演唱视频,并
交流内心感受。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2.重点品读《红梅赞》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活动2:
有感情的朗读。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活动3: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解读其中寄寓的情感内涵,并
分析其作用。
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① 《红梅赞》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是全剧的主旋律,具
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② “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
开”,借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坚贞性格,象征以
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
和崇高的革命理想。“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
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
新春来”,以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颂扬江姐的崇高品
格,传达革命者的精神,预示革命的光明前景。
单元课文内容总结
课文 艺术形象 艺术手法
以独立寒秋的作者为中心意象,向
沁园春·长沙 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四周辐射形成意象群
风景谈 主宰“风景”的人 寓情于景,叙议结合
情景相生,对话描写,
荷花淀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
细节描写
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江姐(节选) 江姐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唱词
《荷花淀》《江姐》中女性角色对比
课文 荷花淀 江姐
主要角色 水生嫂 江姐
水生嫂强忍不舍,与夫告别 江雪琴面对逼供,始终不屈
主要事迹
水生嫂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江雪琴绣制红旗,放弃越狱
最终结局 水生嫂追求进步,逐渐成长 江雪琴慷慨赴死,英勇就义
形象特征 成长中的革命力量,柔中带刚 成熟的革命战士,刚中带柔
总结
课文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狱中与
垂死的敌人英勇斗争、光荣就义的事迹,表
现了江姐等革命志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美
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
英雄气概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作业
阅读小说《红岩》,撰写一份
700字的读后感。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