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实验题(吉林)(21-22·吉林四平·期末)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沿不同材料的平面运动,小车最后停留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车行驶距离最长的物体表面是( )。A.毛巾表面 B.纸板表面 C.塑料表面2.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3.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车在( )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A.毛巾 B.纸板 C.塑料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可以通过( )来减小摩擦力。A.加快运动速度 B.使接触面光滑 C.减小物体质量(21-22·吉林·期末)下表是四(2)班同学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橡皮筋缠绕圈数 5 10 15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小车行驶距离(cm) 110 121 114 150 154 162 193 201 198小车行驶平均距离(cm) 115 155 1975.在这个实验中,有“橡皮筋缠绕小车的圈数”“小车的质量”“橡皮筋的根数”或者“地面的光滑程度”等这些条件,按要求填写: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至少写出两条) 。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橡皮筋产生的 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7.根据研究的结果,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21-22·吉林·期末)下图是四年(1)班科技小组做的模拟实验,他们用橡皮筋把气球皮扎在杯口,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的碎纸屑,然后在杯子上方敲击音叉。根据上述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和图示,请你认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8.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用力敲击音叉时看到什么现象?( )A.碎纸屑吸附在气球皮上静止不动。B.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气球皮静止不动。C.气球皮和碎纸屑一起跳动。9.根据实验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用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高B.用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强10.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主要通过下列哪种物质传到气球皮上的?( )A.音叉 B.空气 C.杯子11.气球皮模拟的是人体的( )结构。A.鼓膜 B.听小骨 C.耳廓(21-22·吉林·期末)在模拟搬重物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下图)。12.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A.1 B.2 C.1.213.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B.测量的拉力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C.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14.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上轮子,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21-22·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期末)如图,小明从甲、乙、丙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释放相同实心小球,让实心小球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图中虚框是撞击前小木块的位置,实框是撞击后小木块的位置)15.图中将实心小球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滚落,这样做是为了( )。A.使小球滚下后具有不同的速度 B.使小球滚下所用的时间不同 C.使小球滚下通过的距离不同16.图中实心小球从斜面上自由滚落,撞击小木块的能量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17.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A.摩擦力 B.弹力 C.重力18.(21-22·吉林·期末)在《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请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分析。(1)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摩擦力与 ( )的关系。不改变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钩码、纸盒、弹簧测力计、线 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3N在粗糙的砂纸上滑动 6N(2)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 )。(21-22·吉林·期末)下面是401班同学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实验记录。请填写完整。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实验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行驶距离 平均距离10 1 80cm ( )cm2 85cm3 84cm20 1 182cm ( )cm2 180cm3 184cm30 1 290cm ( )cm2 297cm3 292cm19.请把表格填写完整。20.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21.分析数据可知: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22.如果实验过程中将橡皮筋向前缠绕,则小车向( )运动。(22-23·吉林·期末)阳阳做了关于“橡皮筋缠绕线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他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下面是他的实验记录单。“橡皮筋缠绕线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2 4 6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小车行驶的距离(厘米) 130 135 125 176 182 176 264 272 268平均距离(厘米) 130 178 268请你认真观察记录单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问题:23.阳阳每组实验做三次的原因是 。2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 。25.(20-21·吉林市永吉县·期末)题目: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材料:钢尺 ,实验记录单。过程与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以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发出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和“快”“较快”“较慢”“慢”进行记录和描述。声音的高低 振动的快慢5-6厘米 ( ) ( )10-11厘米 ( ) ( )15-16厘米 ( ) ( )20-21厘米 ( ) (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钢尺伸出桌面长,振动地( ),声音就( );钢尺伸出桌面短,振动地( ),声音就( )。(20-21·吉林·期末)某班进行的撞击实验记录如下表。撞击实验记录表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坡度一 第1次 1.2 1.2第2次 1.3第3次 1.1坡度二 第1次 2.3 2.4第2次 2.5第3次 2.4坡度三 第1次 3 3.2第2次 3.2第3次 3.3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B.要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C.坡度大时用大车,坡度小时用小车27.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28.(20-21·吉林·期末)在“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课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如下,请把你发现的结论补充完整。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10 1 50 52 近2 553 5315 1 70 70 中等2 713 6820 1 88 90 远2 913 92我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29.(2020-2023吉林磐石市·全国·期末)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用力拉伸橡皮筋 ;轻轻拨动橡皮筋,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17-18·吉林省通化市辉南·期末)小明想制作一辆行驶距离较长的小赛车。他想要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力来驱动小车前进(如下图所示)30.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推力。31.下面是小明组里其他同学提出的想法,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①气球小车会向左行驶。( )②气球小车会向右行驶。( )③气球小车是靠气球里面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④气球小车是靠气球里面空气的弹力运动的。( )32.为了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你会给小明提出什么样的建议?33.(23-24·吉林长春·期末)小明用小木块(20N)、砝码(5N)、弹簧测力计、木板、棉布等器材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刻度的位置。使用时,手要提在提环处,视线要与指针相平。(2)请根据图中示数进行数据分析。①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②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34.(20-21·吉林长春·期末)这是四年级某班同学做的探索尺子音高变化的实验统计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6 快 高8 较快 较高12 较慢 较低18 慢 低从实验得知。(1)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长,振动越( )音高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短,振动越( )声音越( )。(20-21·吉林白城·期末)小明想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下图所示。35.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钢尺的力度 C.拨动钢尺的位置36.请帮助小明完成实验记录表。拨动力度 钢尺振动幅度 发出声音的强弱力度大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力度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37.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2)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3)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 有关。参考答案:1.C 2.A 3.C 4.B【解析】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中,小车行驶距离最长的物体表面是塑料表面,因为塑料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所以C符合题意。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摩擦力,所以A符合题意。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车在塑料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所C以符合题意。4.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使接触面光滑,所以B符合题意。5.橡皮筋缠绕小车的圈数 “小车的质量”“橡皮筋的根数”或者“地面的光滑程度” 6.弹力 7.橡皮筋缠绕小车的圈数增多(越多)。【分析】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橡皮筋小车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运动的,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得也越快。5.分析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一个条件是橡皮筋缠绕小车的圈数。相同的条件是小车的质量、橡皮筋的根数、地面的光滑程度。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所以橡皮筋缠绕5圈行驶得距离最短。7.根据研究的结果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且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得越远。我们可以在橡皮筋的弹力限度内,尽量多地增加缠绕的圈数,让小车行驶得更远。8.C 9.B 10.B 11.A【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8.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用力敲击音叉时看到气球皮和碎纸屑一起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播具有能量。9.同一只音叉振动的频率相同,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变,但是用力敲击音叉时,振动幅度增大,发出的声音强。10.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主要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11.气球皮很薄富有弹性,接受声音后产生振动,模拟的是人体耳部的鼓膜。12.C 13.A 14.B【解析】12.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2N,图中指针所指的示数为1.2牛,故C正确,AB选项错误。13.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是正确的做法,故A正确;B.测量的拉力不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否则容易损坏弹簧测力计,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持平,才能减小误差,故C错误。14.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上轮子,小车运动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变小。故B正确,AC选项错误。15.A 16.A 17.A【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15.斜面坡度不同,那么实心小球下落的速度具会不同,所以图中将实心小球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滚落,这样做是为了使小球滚下后具有不同的速度;16.斜面坡度不同,那么实心小球下落的速度就会不同;斜面坡度越大,小球速度越大,所以撞击小木块的能量最大的是甲;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18.光滑程度 大 小【分析】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反之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重,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摩擦力就越小。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解析】(1)在《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2)实验中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一个变量,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19.83;182;293 20.橡皮筋的弹力 21.少 多 22.后【分析】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在橡皮筋不断的情况下,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19.20.橡皮筋有弹力,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皮筋的弹力。21.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在橡皮筋不断的情况下,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的距离越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22.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如果实验过程中将橡皮筋向前缠绕,则小车向后运动。2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减少实验误差 24.越远或者越长 越近或者越短【解析】23.每组实验做三次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4.小车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运动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远;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25.高 快 较高 较快 较低 较慢 低 慢 慢 低 快 高【解析】从记录表中看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时,声音的高低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由高到低。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钢尺伸出桌面长,振动地慢,声音就低;钢尺伸出桌面短,振动地快,声音就高。26.C 27.快 远 多【分析】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26.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故A正确。要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故B正确。坡度高和低都用同样的车;故C 错误。27.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快,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多。28.长 大 远【解析】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29.橡皮筋没有发声 橡皮筋发出了声音 物体振动【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了声音。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0.相反 31.√ × √ × 32.可以换一个大一些的气球,减轻小车的重量等。【分析】空气动力小车是靠气球的反冲力前进的,观察图片可知,小车不能被驱动的原因可能是小车过重,应该选择轻便材料,减轻车身重量,车轮的选择不合适,应该大小合适并且摩擦力较小的轮子。30.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称为反冲力。31.①气球小车会向左滑行。说法正确。因为反冲力推力的方向与喷气方向相反。②气球小车会向右滑行。说法错误。③气球小车是靠里面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说法正确。④气球小车是靠里面空气的弹力运动的。说法错误,依靠的是气球空气的反冲力。32.为了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换一个大一些的气球,减轻小车的重量等。33.0 甲乙 甲丙【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解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2)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的大小、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②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34.慢 低 快 高【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35.B 36.大 强 小 弱 37.音量 越大 越强 越小 越弱 振动幅度【解析】35.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研究声音的强弱改变的是拨动钢尺的力度。36.实验发现,力度大,振动的幅度就大,发出的声音强。力度小,振动的幅度就小,发出的声音弱。3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实验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