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包括哪些民族呢?
《中华民族唱起来》
歌曲欣赏
课前小问
尝试给下列句子断句(划分56个民族)
汉满纳西京东乡 独龙侗水彝苗壮
门巴土家维吾尔 柯尔克孜瑶德昂
乌孜别克鄂伦春 基诺赫哲傣布朗
锡伯哈尼俄罗斯 仡佬仫佬景颇藏
傈僳怒佤鄂温克 裕固朝鲜土阿昌
普米撒拉塔吉克 毛南保安蒙古羌
拉祜白回塔塔尔 珞巴畲黎达斡尔
高山布依哈萨克 每个名字暖洋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哟哪个开在也阳光下,56个民族是一家
团结歌声传天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促进民族团结
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02
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P91
04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P93-95
01
我国民族概况及分布特点 P91
03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P92
知识导航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
民族大家庭
第一部分
看图猜谜(根据服饰猜出对应的民族)
维吾尔族
满族
藏族
苗族
回族
傣族
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91
珞巴族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珞瑜地区(今林芝一带)。“珞巴”是藏语译音,“巴”是“人”的意思,“珞”意为“南方”。“珞巴”即“南方人”,是藏族对居住在珞瑜地区的民族的习惯称呼。
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珞巴族的人口数为4237人。
上述活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旧知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含义
地位
知识驿站
1.判断正误:少数民族自治是一种完全自治。
5.判断正误: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要实行区域自治。
2.抢答:三级民族自治地方。
3.抢答:自治机关。
4.判断正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要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基本政治制度
聚居
自学提升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阅读教材91页,思考下列问题。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哪一方针?
长期交往中,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笔记整理1: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分布状况
民族关系
民族制度
处理方针
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材料一: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左侧材料体现哪一处理方针?
牛刀小试
材料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现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三: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名词点击
宪法第一章第四条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的表现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P91
名词点击:民族团结
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各族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
1876-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904年江孜保卫战中西藏抗英战士
1932年鄂温克族抗日骑兵队
1942年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缅公路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P92
原因1
笔记整理2: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原因2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名词点击
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习近平2023年10月27日在二十届
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各民族共同繁荣
春色闹人不得眠,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春风得意正少年
家和万事兴
第二部分
家和万事兴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P93
内容: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小组讨论(3min)
提示:可从经济、民生、文化三个角度思考。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地区有什么特点?
主要途经民族地区和西部内陆省份。
经济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P94
青藏铁路
兴边富民
西部志愿计划
西电东送
民生
李晓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跟进落实改革任务,创新实施改革举措,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8万人和8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和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达到525.37万人、125.3万人、155.4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两支队伍”不断壮大,总量分别达到38.19万人和150.72万人。
访谈(2024年8月22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晓波
民生
打开幸福之门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间教育投资超2500亿元
央视网消息: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西藏教育发展专题国际研讨会”,总结西藏教育在新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政府在西藏建立健全了国家与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70多年来,西藏教育累计投入2500多亿元。截至2021年底,西藏各级各类学校有3339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04%,实行从学前一直到高中的15年义务教育,极大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P95
文化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我们少数民族中,有10个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朝鲜族的“农乐舞”;西北少数民族的“花儿”;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
少数民族的“非遗”
文化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P95
白族扎染艺术
锡伯族抹黑节
苗族芦笙
笔记整理3: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1.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P94
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P95
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P95
经济
民生
文化
知识拓展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什么?
(提示:从意识、行动、宣传等角度思考)
自主思考
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2.行动上“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3.热爱祖国,了解和宣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
4.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作贡献。
课堂小结
促进
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民族关系(内容、方针、制度)P91
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P92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P93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P94-95
青少年怎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补充)
随堂演练
1.【2024·湖南长沙】“树上的喜鹊叫了,土家的贵客到了,打起溜子请进来,放起鞭炮迎进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人民用歌声表达对长沙人民的感激。在长沙30年来对口帮扶下,龙山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使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启示我们要(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推进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
C.以法治共识推动法治建设
D.以文明优越超越文明共存
【答案】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B错误;C和题干无关;D错误,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随堂演练
2.【2024·河南洛阳期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这是因为( )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基本权利
C.我国坚持了符合国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答案】A
【解析】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B错误;题干中“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无关,与改革开放无关,故C、D不符合题干。
随堂演练
3.【2024·江苏镇江】某社区回、满、蒙等民族居民占了近一半,这里经常举办“百家宴”“社区邻居节”,各族群众像亲人一样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B.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D.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
【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ABC在题干中均未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