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教材解析 本框为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共识与行为追求的体现。本框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目内容,主要讲述“怎么办”的问题,回应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挑战。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并不陌生,通过课内外多种形式或多或少对生态文明建设都有所理解,生态文明意识也在内心逐渐形成。这就为学习“共筑生命家园”做好了铺垫,为如何坚持绿色发展提供了知识的准备。从个人层面来说,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缺乏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格局和高度。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需要正确引领并促使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力量。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2.道德修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3.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4.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转折点》 提问:结合视频以及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1.认真观看视频。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生态问题 提问:谁是生态问题的“幕后黑手”?谁该为其买单?自然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人类拒绝改变,将会走向怎样的结局?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什么关系?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简单介绍塞罕坝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播放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付出的视频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介绍“塞罕坝”精神,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分析塞罕坝变化原因。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知识拓展:介绍五大新发展理念。 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了解“塞罕坝”精神以及塞罕坝变化原因。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了解我国相关政策,知道五大新发展理念。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内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相关材料,介绍余村的“前世今生” 播放视频 提问: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对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总结余村变化发展带来的启示,解释所体现的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 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语录 提问:你知道哪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呢? 展示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并引出所体现的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 知识拓展 提问: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提示:可从意识、行动、宣传等角度思考。) 言语引导,总结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自身感受,积极思考问题,主动举手发言。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跟随老师引导,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在老师的点拨下,了解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2024·河南南阳期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B ) ①植树造林、种草治沙 ②禁止开发和利用资源 ③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 ④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24·龙岗区模拟】春光明媚,绿意盎然。在第46个中国植树节,深圳市民纷纷加入社区、公园、自然保护地的公民义务植树队伍,添“绿”鹏城。植树对环境保护发挥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C ) ①聚木成林,吸收碳排放 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③市民踊跃参与植树活动 A. 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B ) ①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犯罪行为 ②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