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九 乡村和城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九 乡村和城镇(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九 乡村和城镇
(
基础题
)
2023年6月,南京首个沉井式停车场正式运营,该项目采用向地下“挖隧道”的方式来修建停车库,车库深68米共25层,可停200辆车。下图为沉井式停车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适合修建沉井式停车场的地点是( )
A.市区中心医院 B.郊区大学城 C.大型物流中心 D.湿地旅游区
2.相较于地面停车场,沉井式车库可有效( )
A.降低建设成本 B.利用零碎土地 C.减少综合能耗 D.扩大城市面积
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的特征是( )
A.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 B.海峡经济圈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C.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 D.东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出趋势
4.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放宽落户限制 B.控制房价上涨,提高教育水平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5.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加快
B.限制外来人员子女规模以控制大城市病
C.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
D.外来人员在城市居住地的不稳定性强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城镇化机制研究方面一般将工业化看作城镇化的主导因素,或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探讨地方城镇化动力模式,如重工业主导模式、旅游业主导模式等。读我国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本地城镇化的最大弊端是( )
A.交通拥挤 B.人口密集 C.动力不足 D.治安混乱
7.近年来,图中异地工业化也遭遇困境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性别失衡 B.基础设施落后 C.科技突飞猛进 D.产业升级换代
传统村落是记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延续乡愁文脉的重要载体。我国从2012年启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截至2023年,公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8155个村落入选,其中云南省就有778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下图为云南省传统村落密集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云南省传统村落各具特色,主要是因为该省( )
①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②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③梯田农业景色优美
④风俗礼仪源远流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云南省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能够保留至今,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 B.多干热河谷,一山有四季
C.矿产资源短缺,经济落后 D.地形闭塞,工业化进程慢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图示意1985~20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对比上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
(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请你就此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
中等

)
我国茶文化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杭州茶馆分布集聚明显,大致有三种类型:城郊农家型、湖山景区型、城区都市型。如图为“杭州规模较大的三种类型茶馆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丙表示的茶馆类型分别是( )
A.农家型景区型都市型 B.农家型都市型景区型
C.都市型景区型农家型 D.都市型农家型景区型
12.与农家型茶馆相比,都市型茶馆( )
A.室外茶座多 B.空间集聚强 C.场地租金低 D.通达程度高
13.杭州茶馆行业集聚有利于( )
A.缩短消费距离 B.减少行业竞争 C.吸引消费人群 D.降低地租成本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通过其辐射作用,带动开封、洛阳等周边地区的发展。政府通过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提升郑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的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带动能力。下图是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郑州对洛阳的辐射作用体现在( )
A.为洛阳提供农产品 B.促进城市功能的分工协作
C.为洛阳提供大量劳动力 D.减弱洛阳的副中心地位
15.影响城市辐射效应速度和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
A.距离远近 B.行政区划 C.招商政策 D.资源禀赋
16.城市辐射效应会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 )
①吸引优势资源,使中小城镇失去发展动力
②加强与周边中小城镇的分工与合作
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④拉大与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厦门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取名,公园经历过多个历史事件,2022年当地对公园的绿化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当前,不仅有大量当地居民在此休闲,而且还有部分外地游客前往参观。图示意厦门市部分公园位置及中山公园的范围。据此完成问题。
17.厦门中山公园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土地租金较低 C.地铁经过附近 D.公园设施完善
18.当前,厦门中山公园生态功能最显著的是( )
A.抵御城市内涝 B.缓解热岛效应 C.提供休闲空间 D.增加物种数量
19.中山公园吸引外地游客前往参观的优势主要是( )
A.修建时间较早 B.文化底蕴深厚 C.自然风光秀丽 D.建筑风格独特
20.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某城市1949~2015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市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随着城镇化和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
拓展

)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下面图1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图2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
A.不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 B.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C.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D.必然促进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22.图2中,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城市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城市规模 C.交通条件 D.人口规模
23.下列关于图2中中心城市C与腹地城市之间经济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市C对其腹地C2城市的吸收作用一直小于辐射作用
B.中心城市C对其腹地C1城市只具有吸收作用,无辐射作用
C.C2、C3城市可能在中心城市C的影响下形成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群
D.中心城市C的发展与其腹地城市经济特征之间没有关系
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沟管系统。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下图是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
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
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
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图中水窗应( )
A.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 B.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
C.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 D.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开启
26.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 )
A.减轻城市内涝 B.降低地下水位 C.加剧热岛效应 D.解决缺水问题
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城市病”与“乡村病”互为叠加形成“城乡病”。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位于辽宁西南部绥中县北部的西平坡满族乡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农贸型小城镇。近几年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下,当地农贸市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读城乡分割带来的“城乡病”分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的原因在于( )
A.“城乡病”严重 B.具有城乡双重属性
C.政策倾斜 D.公路交通发达
28.从传统农业到“互联网+农业”,西平坡满族乡经历的变化是( )
A.工业发展停滞 B.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
C.农贸市场转为街边经营 D.青壮年劳动力回流
29.西平坡满族乡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 )
A.缓解交通拥堵 B.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C.扩大城乡差距 D.增加就业难度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是由四个核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横跨四省。兰斯塔德的“绿心”被城市群环绕,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左图为兰斯塔德地区示意图,图2为图1中AB沿线地形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兰斯塔德城市群与巴黎等单核心主导的城市群相比发展更均衡,四个核心城市分工明确但整体竞争力不足。近年来,荷兰政府积极构建“城市网络”以提升该区域整体竞争力。
图1
图2
(1)分析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多中心城市群格局的自然原因。
(2)指出兰斯塔德绿心区域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有利条件。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兰斯塔德地区构建“城市网络”的发展思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
(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
(3)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B
20.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2)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大力发展城市高架桥、地铁等立体交通。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A
27.答案:B
28.答案:D
29.答案:B
30.答案:(1)地势低洼;高地少;泥炭土分布广,地基松软;河湖沼泽多,分割强。难以连片发展。
(2)距离大城市近;交通完善;环境优美,景观多样。
(3)完善区内交通网,外联机场、海港建设,强化内部与外部联系;建设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强化区域政策联系;加强区域产业联系,加强合作;强化城市核心职能辐射,实现区域整体性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