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
(
基础题
)
读下面澳大利亚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A地与北京(40°N,116°E)的距离约为( )
A.2220千米 B.6660千米 C.1110千米 D.9990千米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和方向。据此回答问题。
3.某地以北为中纬度,以南为低纬度,使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3.5°N,120°E B.30°N,140°E
C.23.5°S,116°E D.30°N,115°E
4.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
6.与乙地相比,甲地( )
①海拔高
②坡度大
③海拔低
④坡度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年3月下旬,王老师去聊城某中学参加教研活动。左图为校园平面图,右图为王老师当天某时刻看到广场上旗杆影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王老师到达聊城某中学校内广场后( )
A.一直向东走可以到达办公楼
B.一直向北走可以到达教学楼I
C.一直向北走可以到达图书馆
D.一直向西走可以到达校门
8.王老师看到上右图旗杆日影时,正值当天(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深夜
9.读某地区经纬网及A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坐标________。
(2)A区域丁处的海拔为________,丙与该区域山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判断②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该地形部位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③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
(4)丙和丁两处地形更陡峭的是________,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
(
中等

)
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打算利用五一假期乘飞机前往圣赫勒拿岛旅游观光。下图为圣赫勒拿岛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
10.估算圣赫勒拿岛的面积,正确的是( )
A.60km2 B.120km2 C.500km2 D.1000km2
11.飞机从北京沿最短航线飞往圣赫勒拿岛,则( )
A.由东半球飞至西半球 B.飞越了太平洋
C.先向东北飞再向西南飞 D.飞越了非洲大陆
读“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A、C两点都位于南半球 B.C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向
C.D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D.A、B、C、D中有三点位于东半球
13.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l的1.5倍 D.L1约为L2的2倍
14.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下图)。读图完成问题。
15.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M B.110M C.170M D.220M
16.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17.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18.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2)甲、乙两村能看到丙村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②或③)线,理由是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
(5)若在图示地区建一座水库,坝址最宜选在_______(填序号)位置,理由是_______建水电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
(
拓展

)
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
A.①地和⑤地 B.②地和⑥地 C.②地和④地 D.③地和⑧地
20.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 )
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
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
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
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
②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③若乙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④图中河谷为向斜凹陷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图中丙处该岩层顶部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280m B.285m C.290m D.300m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示意图,图中地层T、J、K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乙地相比,甲地( )
A.形成时间晚 B.油气资源丰富 C.平均海拔较高 D.风化作用强烈
24.图中发育两条河流,一条已标注,另一条( )
A.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甲地 B.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乙地
C.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甲地 D.自东南向西北流经乙地
25.正确表示图中“Ⅰ一Ⅱ”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的是( )
A. B.
C. D.
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6.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27.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约23.5°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美国纽约(约40.5°N,74°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英国伦敦(约51.5°N,0°)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约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极光绚烂
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29.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30.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6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25℃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延伸,这主要受________因素影响所致。
(2)有同学认为,图中25℃等温线在海洋上明显向北弯曲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
(3)描述图中30°N~35°N甲、乙两地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4)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乙地(青藏高原)光照强、月均温较低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1)(18°N,163°E)
(2)(700~750);(137~187)
(3)陡崖;100≤H<200;山谷
(4)丙;等高线密集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1)C(2)乙;乙丙之间地势低洼,乙村海拔比丙村高
(3)②;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安全性高;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
(4)丁;地势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5)④;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A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B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C
30.答案:(1)纬度(或太阳辐射)
(2)不对或错误,海洋等温线向北凸,表明海洋气温高于陆地,6月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应该高于海洋。
(3)分布特点:等温线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等温线东疏西密。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4)光照强的原因: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云雨天气少,多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低的原因: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