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七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青蛙和
蜥蜴的结构特征,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提升结构功能观。
生命观念
态度责任
科学思维
辩证看待两栖动
物和爬行动物与
人类的关系,提
升保护环境、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
态度责任感。
分析两栖动物与
爬行动物的结构
特征与生活环境,初步形成生物适应环境的观念。
想一想、议一议
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和乌龟却分别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两类动物分别有什么主要特征呢?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观察图片,说一说青蛙的身体表面颜色和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生活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体色是灰棕色的。青蛙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便于捕食和躲避天敌。这与生活环境的颜色相近,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任务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
这其实是青蛙的一种保护色!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青蛙 ( 或牛蛙) 的形态特征,并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任务一中的填空
讨论
① 青蛙的体表布满黏液,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②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 一 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任务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
观察用具:活体青蛙、放大镜、手套、学案
爱护实验动物
不能通过尾部摆动辅助游泳,怎样在水中运动呢?
头部不能灵活转动,怎样快速发现猎物呢?
没有 。
没有 。
尾部
颈部
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呈三角形
适于陆地生活
四肢
头部
躯干部
任务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
大而圆,向外凸起
可感知声波
能探查到猎物细微的波动
趾间有蹼(pǔ),
发达,跳跃,划水
较短,支撑身体
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
后肢
前肢
鼻孔
鼓膜
眼
任务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
皮肤
裸露,保护、辅助呼吸
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差异,想一下与功能有什么关系
任务一 青蛙的形态结构
青蛙的运动
前肢短小,支撑作用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既能跳跃,又能划水
任务二 青蛙的呼吸
讨论
① 青蛙的体表布满黏液,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
青蛙用肺呼吸,肺结构简单(肺泡数目少),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①幼体生活在水中,
幼体用腮呼吸
②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任务二 青蛙的呼吸
那你们猜猜我冬眠时怎么呼吸?
真是小机灵鬼,是的!冬眠只用皮肤呼吸!
雄蛙鸣叫
雌雄蛙抱对
卵内发育
成蛙
先长后肢,再长前肢
体外受精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依赖水环境
没有彻底摆脱对水的依赖
任务三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呼吸:
2.运动:
3.外形:
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肺呼吸;
后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头部三角形,减少游泳阻力。
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1.运动:
2.呼吸:
3.感觉:
前肢短小,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能跳跃;
用肺呼吸,有鼻孔,为陆上呼吸的通道;
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
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
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青蛙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有哪些特点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能完全适应陆地环境?
初步适应:
基本解决了陆地运动、呼吸、感官等问题
初步适应:基本上解决了陆地运动,呼吸,感官等问题
不完善性:
1 呼吸功能不完善(肺结构,呼吸方式)
2 无法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湿润的皮肤会造成失水)
3 无法在陆地繁殖(水中受精 幼体水中发育)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代表动物 ——鲵螈青蟾
任务四、两栖动物的
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蟾蜍俗称癞蛤蟆,眼睛后方有一对大型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蝾螈终生有尾,生活在清冷的静水池沼里,有时也爬到陆地上来。
Page
墨西哥蚓螈
树蛙
沼水蛙
其
它
两
栖
动
物
六角蝾螈
蝾螈幼体
Page
萨氏箭毒蛙
红蝾螈
其它两栖动物
版纳鱼螈
东方蝾螈
爬行动物
2
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在温暖的日子里,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蜥蜴。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7-88页,观察图2-25,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三方面进行思考。
蜥蜴如何适应陆地生活?
观察 · 思考
任务六 爬行动物代表—蜥蜴
“保护色”,保护自身,便于捕食
使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捕食、避敌
保护作用
减少水分的蒸发
短小,跳跃能力较差,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与环境相似
角质鳞片
头
颈
四肢
体色
任务六 爬行动物代表—蜥蜴
体内受精
产卵
卵内发育
破壳而出
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使卵能够在陆地中发育成幼蜥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
彻底摆脱对水的依赖
任务六 爬行动物代表—蜥蜴
肺
肺比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陆地产卵,卵生(体内受精),有坚硬的卵壳保护——①可以减少水分散失;
②保护内部胚胎;
③提供足够的营养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成为真正的陆地生物
任务六 爬行动物代表—蜥蜴
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的重要原因
头部后面有颈;
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发达的肺;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任务六 爬行动物代表—蜥蜴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体表覆角质的鳞片或甲
01
02
用肺呼吸
03
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乌龟
扬子鳄
鳖
避役
恐龙
任务七 其他爬行动物
蛇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阅读课本88页的图文资料(图2-27),请从“利”和“害”两方面发表你的观点交流
(1)弊:牛蛙作为外来物种,对本地两栖类、鱼类等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是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
任务八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红烧牛蛙
(2)利:①农田害虫的天敌:捕食害虫 ②药用(蟾蜍)③食用
蟾酥: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
捕食害虫
甲鱼汤
鳖俗称甲鱼,头呈三角形,背甲卵圆形,四肢扁平。人工养殖的鳖可食用。
美丽的珊瑚蛇,毒蛇。
五步蛇,又叫蕲蛇,剧毒。被咬后会产生剧烈难忍的疼痛。这种蛇是珍贵的药材,为我国特产。
眼镜王蛇,长达5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危险的毒蛇。它是唯一筑巢而居的毒蛇,常主动攻击对象。
任务八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消灭害虫:大多数蛇类能消灭田间害鼠、蜥蜴壁虎等主要以多种农林害虫为食。
俗称变色龙,能捕食昆虫,包括危害林木的昆虫。
比较项目 青蛙 蜥蜴
所属类群
皮肤
呼吸
生殖和发育
生活环境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裸露,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干燥、粗糙,表面覆盖着角
质鳞片,既可防止体内水分
蒸发,又具有保护作用。
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
须通过皮肤辅助呼吸
在水中受精;受精卵
在水中发育为蝌蚪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肺发达
在陆地产卵,有卵壳保护,
能够在陆地孵化成幼蜥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殖
发育 受精卵
幼体
呼吸 呼吸
体表
意义
受精卵裸露,不能防止水分蒸发
受精卵含有一定水分,外具卵壳,可防止水分蒸发
蝌蚪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
幼体用肺呼吸,陆生
成体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成体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皮肤需要辅助呼吸,则必须裸露且保持湿润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体外受精必须在水中进行
体内受精不依赖水环境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爬行动物是首次真正登陆陆地的脊椎动物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 请将左侧的动物和右侧与它有关的叙述用线连起来。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成体和幼体都生活在陆地上
青蛙
蜥蜴
随堂练习
2. 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蛇虽然没有四肢,但是具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因此,蛇属于爬行动物。
随堂练习
二、拓展应用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为什么现在有的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
现在,许多稻田里都施用农药以防治害虫,保证水稻的产量,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不利于青蛙的生存。另外,乱捕滥杀及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水域面积缩减,也使得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
随堂练习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
2. 下列哪种生物的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
A.扬子鳄 B.娃娃鱼 C.海龟 D.海豹
B
3.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
A.在水中产卵 B.用肺呼吸
C.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D.卵有坚韧的卵壳
A
课堂练习
4、青蛙是两栖动物,蜥蜴是爬行动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青蛙不具备(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③陆地上产卵,有坚韧的外壳 ④完全靠鳃呼吸
⑤成体多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
⑥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课堂练习
A
A.红瘰疣螈的皮肤干燥
B.成体完全能适应陆地生活
C.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D.幼体与成体形态、结构有差异
5. 红瘰疣螈,是我国珍稀两栖动物,下列关于红瘰疣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课堂练习
自我评价
指标 有待提高(1-3分) 合格(4-7分) 很棒(8-10分)
核心 素养 对于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大概能根据其特征判断它所属的类群。 对于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能根据其特征判断它所属的类群,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能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合作 学习 虽然我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我能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 我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接受别人的合理评价。 我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对别人的意见有合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