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 生命的历程第一节授课人:一起做生物课件CELL PROLIFERATION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癌细胞分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学习,认识到生命活动的周期性。科学思维对比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认识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阐明有丝分裂的意义。科学探究能制作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观察、描述各个时期的特点,提高实践能力。问题探讨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体重约5吨2m体重约300g17cm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有差异吗?细胞在大小上无明显差异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还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问题探讨生物体生长单细胞生物体(例如草履虫)多细胞生物体生长(例如象和鼠)依靠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分裂:增大细胞的数量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同学们,思考细胞的数量的增加通过什么实现?”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增殖和01 / 概念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分化发育为成体。Image by Freepik【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02 / 意义03 / 细胞增殖方式细胞增殖方式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如蛙的红细胞)(生殖细胞的形成)(体细胞)主要【1】细胞增殖04 / 过程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连续的过程。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特点—细胞增殖 具有周期性!【2】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起点终点组成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时下一次分裂完成时分裂间期和分裂期01 / 细胞周期定义G2MG1S【2】细胞周期“同学们,思考是否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例受精卵、根尖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癌细胞、各种干细胞等。分化成熟将不再分裂,细胞周期停止,包括神经细胞、横纹肌细胞、红细胞、精子等。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的细胞高度分化细胞暂时停止分裂细胞暂时性不分裂,一旦需要可快速返回正常细胞周期,例如皮肤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肝、肾细胞等。【2】细胞周期02 / 细胞周期阶段分裂间期分裂期(90%-95%)(5%-10%)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完成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①“连续分裂的细胞” 才具有细胞周期② 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 间期长,分裂期短④ 以“分裂完成”为起点和终点“先长后短”“起点、终点相同”【2】细胞周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1.8 15.3人的肝细胞 21 1 22人的宫颈癌细胞 20.5 1.5 22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时间不同结论1结论2结论3结论4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不同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或分裂间期占比重不一样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一般不同,也有相同的 你能从上表得出什么结论?【2】细胞周期03 / 细胞周期表示方法AB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B-BB-AA-BABCDEFG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ACCEEGABCDEFBCDEFG“先长后短”扇形图直线图【2】细胞周期分裂间期Interphase分裂结束下一次分裂的开始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电镜图分裂间期定义: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2】细胞周期分裂间期注: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12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的生长。DNA复制 = 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加倍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间期复制又合成核膜染色质核仁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2】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G1期、S期、G2期分裂间期分裂期RNA、相关蛋白质(DNA聚合酶等)的合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DNA的复制G2期(DNA合成后期)DNA的合成已经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G1期S期G2期【2】细胞周期分裂期Mitotic Phase分裂期分裂间期结束后,细胞就进入分裂期,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进入分裂期后,在分裂间期复制成的DNA如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真核细胞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来完成的。【2】细胞周期分裂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它们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视频)【2】细胞周期“思考:染色质的形态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电子显微镜照片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图染色质形态不利于遗传物质的精确平分,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染色质会螺旋化加粗形成染色体。染色质发生螺旋化染色质【2】细胞周期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关系着丝粒染色体染色单体复制缩短、变粗螺旋化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的数目根据着丝粒的数目来确定,DNA复制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不变110112112220【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前期分裂前期电镜图分裂前期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图(分裂前期)Prophase【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膜仁消失现两体纺锤丝着丝粒染色体1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2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3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的中央。分裂前期·特点分裂前期【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中期分裂中期电镜图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图(分裂中期)Metaphase分裂中期【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1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2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分裂中期·特点【赤道板】不是真实结构!【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后期分裂后期电镜图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图(分裂后期)Anaphase分裂后期【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后期粒裂数增均两极子染色体1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2染色体平均分为两组向细胞两极移动。分裂后期·特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注】着丝粒分裂:受基因控制,并非纺锤丝牵引。【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末期分裂末期电镜图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图(分裂末期)Telophase分裂末期【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细胞板核膜1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2核膜出现,核仁出现。分裂末期·特点3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壁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细胞板】真实存在,显微镜可见!【2】细胞周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子细胞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的相等。核膜核膜核仁核仁染色质染色质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若继续分裂,就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2】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数目变化规律DNA数目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N → 4N2N0 → 4N1 → 22N4N4N22N4N4N24N2N → 4N4N → 02 → 14N → 2N4N → 2N01【2】细胞周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2】细胞周期比较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末期无中心粒的复制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有中心粒的复制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间期有DNA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相同点【2】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2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细胞周期除了有丝分裂,部分真核细胞还可以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核先延长,后缢裂为二,接着质中央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注意:但是遗传物质也要复制例子蛙红细胞等1核先延长2缢裂为二3质中央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2】细胞周期“当细胞分裂不受控制时会产生什么影响?”癌细胞的分裂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不能合成上述负责检查工作的某些蛋白质,细胞进行连续分裂,不受机体控制,这就是癌细胞。图源whereitstands【2】细胞周期练一练:快速分辨分裂时期前期前期间期末期末期中期前期中期后期后期【3】探究·实践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5cm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没有细胞分裂少量细胞分裂死细胞大量细胞分裂成熟区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无液泡和叶绿体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染色体(质)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或者醋酸洋红液着色染成深色。2.材料用具② 洋葱①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1:1)③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1.实验原理【3】探究·实践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3.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探究·实践步 骤 时间 目的【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根尖2-3mm,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 3-5min 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待根尖软化,用清水漂洗 约10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 3-5min 使染色体着色【制片】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 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3】探究·实践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3.方法步骤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4绘图(中期)低倍镜观察得到的图像高低倍镜观察得到的图像【3】探究·实践“什么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为什么?”间期细胞最多,因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最长。“能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变化么?为什么?”不能。细胞已经在解离时被杀死。“若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换成鳞片叶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看不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不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探究·实践【3】探究·实践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染色体和DNA分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B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不变C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D染色体复制时,DNA分子也复制DDNA染色体课堂检测【2】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B无染色体的复制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A细胞有丝分裂课堂检测【3】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D果蝇课堂检测【4】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B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图1图2图3CD选项见下一页课堂检测【4】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D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图1图2图3AB选项见上一页C课堂检测【5】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可做出的判断是( )A①②③④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B图①属于中期,此时共有6条染色体C图③中,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D图④中,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版权声明版权声明COPYRIGHT STATEMENT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注意】字体安装之后必须要重启PPT,字体(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注意】字体安装之后也必须重启PPT。(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不到这款字体了?!”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6.1细胞的增殖课堂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观察洋葱(2n=16)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制作的临时装片中的某个视野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分裂后期细胞,此时期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B.②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C.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但细胞②不能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D.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2.对于真核生物来说,有丝分裂是其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马蛔虫受精卵都可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都可以观察到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都会出现细胞板D.始终要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全过程3.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C是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分为e、f、g三组统计后的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甲→乙阶段、图C的e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加倍B.图B中a段和c段对应图A中的甲→乙阶段C.图C的g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均为1:2D.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e组细胞数目增多4.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基本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可持续观察其分裂过程C.同一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要多D.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内,赤道板和染色体的形态清晰可见5.某团队在对美花石斛茎尖日节律性研究时,所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判定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时通常需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B.9:00左右美花石斛茎尖分裂期细胞占半数以上C.21:00时分裂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小于1D.根据图示无法判定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间约为20小时6.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d和5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 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C.高浓度的药物X 明显降低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D.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7.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利用洋葱根尖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细胞中有16个DNA分子,16条染色体B.②细胞中可能发生联会和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图2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随着细胞逐渐失水,结构⑤呈现的紫色会逐渐加深8.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像,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据图解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B.处于图甲a时期的细胞中,活动旺盛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C.图乙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是B细胞D.图乙细胞B中有8个核DNA、细胞C中有8条染色单体9.研究发现,细胞中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由于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成为了细胞核外的团块,称为微核。已知微核与染色体形态变化同步。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微核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B.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核C.若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最好选择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D.微核可用碱性染料染色,其主要成分与核糖体相同10.下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为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B.ab段核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C.gh段着丝粒分裂,DNA数目加倍D.图2中ij段形成是因为细胞一分为二11.图甲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该生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加倍B.图甲中,cd段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追失C.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的cd段D.图乙的后一个时期会在细胞中部出现一个细胞板二、综合题12.下图为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填字母),D图中与细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2)图二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粒数目是 ,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形成纺锤体与 有关。(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5)图三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 期;图三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发生于细胞分裂的 期。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分析】题图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示,其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含16条染色体,①图中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所以同源染色体有16对,A正确;B、②图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分裂中期的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32个核DNA分子,B正确;C、该实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细胞②不能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C正确;D、该实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无法计算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但是可以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D错误。故选D。2.B【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一组中心粒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另一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为两个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详解】A、蚕豆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所以不能观察到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植物和动物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细胞板,马蛔虫受精卵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为两个部分,C错误;D、观察有丝分裂现象实验中,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时期,D错误。故选B。3.D【分析】题图分析:A图中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乙→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a+b、c+d可以表示细胞周期;C图中e表示G1期,f表示S期,g表示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A、A图中甲→乙表示分裂期,该时期可能在后期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中e表示G1期,该时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B、B图中a、c表示分裂间期,A图中甲→乙表示分裂期,B错误;C、图C的g表示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后期和末期时染色体数:核DNA数为1:1,C错误;D、e表示G1期,DNA分子复制发生在此后的S期,故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e组细胞数目增多,D正确。故选D。4.C【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其操作流程是:根尖培养→制作临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观察(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后高倍镜观察:找出各时期细胞)→记录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并绘图。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详解】A、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基本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由于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持续观察其分裂过程,B错误;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明显大于分裂期,使得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因此同一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要多,C正确;D、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清晰可见,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实际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故选C。5.B【分析】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2)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其中S期进行DNA复制。【详解】A、可以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如醋酸洋红等,A正确;B、一个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分裂期细胞很少,B错误;C、21:00时分裂期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其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但是细胞质中也存在DNA,故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小于1,C正确;D、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图示无法判断分裂起始时期,D正确。故选B。6.D【分析】根据曲线图分析,药物X浓度增加,则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详解】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A正确;B、据图分析,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B正确;C、据图分析,高浓度的药物X使得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少,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D、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使得组织细胞分离开来,D错误。故选D。7.D【分析】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分子已复制,染色体数加倍,因此①细胞中有32个DNA分子,32条染色体,A错误;B、②细胞只发生有丝分裂,不发生减数分裂,不会发生联会和交换,B错误;C、图2所示为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无法确定该细胞是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还是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因此无法确定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C错误;D、结构⑤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央大液泡,为紫色,随着细胞逐渐失水,紫色会逐渐加深,D正确。故选D。8.D【分析】图甲中a和c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b和d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也需要核糖体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分裂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乙中细胞B处于分裂中期,最适合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细胞C处于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详解】A、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是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细胞,若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A正确;B、图甲a表示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线粒体供能,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所以处于图甲a时期的细胞中,活动旺盛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B正确;C、图乙中的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C正确;D、图乙中的细胞B中有8个核DNA,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D。9.A【分析】细胞完成一次有丝分裂需经历的各个阶段:(1)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可牵引染色体移动,而微核行动滞后,可能是因为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粒,进而失去纺锤体的牵引而不能移向细胞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末期通过核膜、核仁重建形成两个子细胞核,B错误;C、由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核膜、核仁解体,不能观察到细胞核,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逐渐形成染色较深的微核,但末期所占时间较短,而有丝分裂间期时间长,因此观察和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C错误;D、微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D错误。故选A。10.D【分析】分析图1可知,图1中ab段该物质数量加倍,且数量加倍需要一定的时间,cd段该物质又恢复原来的数量,所以图1表示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图2可知,该物质在gh段暂时加倍,ij段又恢复原来的数量,所以图2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据此答题即可。【详解】A、分析图1可知,该物质在ab段数量加倍,且数量加倍需要一定的时间,bc段数量保持相对恒定,cd段该物质又恢复原来的数量,所以图1表示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A错误;B、分析图1可知,该物质在ab段数量加倍,表示DNA的复制,使DNA的数量加倍,但染色体的数量不变,B错误;C、分析图2可知,该物质在gh段暂时加倍,所以gh段表示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量暂时加倍,但DNA数量保持不变,C错误;D、分析图2可知,该物质在gh段暂时加倍,ij段又恢复原来的数量,所以图2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ij段又恢复原来的数量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故选D。11.B【分析】分析甲图: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及纵坐标的含义可知:cd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其染色体数目的2倍即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因此可判定其所处时期为G2期、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乙图: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bc段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加倍,A错误;B、图甲中cd 段可表示细胞分裂的G2期、前期和中期,因此cd段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消失,B正确;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ef段,C错误;D、图乙为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故选B。12.(1) A、C 细胞板(2) 中 4 DNA(3)中心体(4)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5) 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间 着丝粒分裂 后【分析】题图分析,图一中A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二 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三中AB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由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BC表示每条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CD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由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详解】(1)图一A、C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个DNA分子,因此,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C,图示细胞为植物细胞,与细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板。(2)图二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粒数目是4个,说明染色体数目有4个。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中结构3——染色体后,染色体中蛋白质被水解,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形成纺锤体与中心体有关,植物细胞中的纺锤体是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再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呈染色质的状态,为细丝状,因而不能观察到染色体。(5)图三中AB段DNA数目加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图三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细胞的增殖课堂检测.docx 6.1细胞的增殖(课件).pptx 字体安装说明书.pdf 视频素材1.mp4 视频素材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