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1.(2024八上·潮南月考)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刺细胞 B.触手 C.发达的肌肉 D.口【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壁有刺细胞,刺细胞是防御和攻击的利器,在触手处最多,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蝗、海蜇、涡虫 B.珊瑚虫、水母、水螅C.海装、海葵、蛔虫 D.蚯蚓、水母、水螅【答案】B【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水蝗(水螅)和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但涡虫属于扁形动物,A错误。B.珊瑚虫和水母、水螅都是腔肠动物的典型代表,B正确。C.海蜇和海葵都是腔肠动物,但蛔虫属于线虫动物,C错误。D.水母和水螅都是腔肠动物的代表,但蚯蚓是环节动物,D错误。故选B。【分析】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相对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3.(2024八上·潮南月考)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腔肠动物的定义和特征,珊瑚虫的身体结构应当是呈辐射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们的身体没有明显的前后、左右或背腹之分,而是围绕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此外,腔肠动物的消化系统非常简单,只有口而没有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因此,珊瑚虫的显著特征应当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故选A。【分析】腔肠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低等的一类,它们的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珊瑚虫作为腔肠动物的一种,其特征应当符合这一类动物的基本特征。4.(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生物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草履虫 B.海葵C.涡虫 D.衣藻【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单细胞生物【解析】【解答】A: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B: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口无肛门,但体壁不具有三胚层,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具有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等特征,符合扁形动物的定义。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单细胞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养,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故选C。【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5.(2024八上·潮南月考)暑假期间,小红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海游泳,发现海浪冲来不少海蜇,爸爸警告小红不要随便触摸这些海蜇,否则容易被“蜇”了会引起皮肤过敏。有关海蜇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扁形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C.是无脊椎动物 D.前端有口后端无肛门【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海蜇生活在水中,身体呈圆筒状,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故A错误。B.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故B正确。C.海蜇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正确。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6.(2024八上·潮南月考)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能堆积构成珊瑚礁,下列哪项不是珊瑚虫对人类的益处( )A.形成岛屿 B.加固海岸C.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D.提供食物【答案】D【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珊瑚礁通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可以逐渐形成岛屿,这些岛屿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和活动的空间,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A不符合题意。B.珊瑚礁的存在可以有效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这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保护措施,B不符合题意。C.珊瑚礁也是各种鱼虾类栖息和捕食的场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珊瑚虫没有食用价值,但有观赏价值,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通过分泌石灰质物质形成珊瑚礁,这些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2024八上·潮南月考)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要高等,主要体现在( )A.身体呈圆柱形 B.具有消化腔C.有口有肛门 D.身体不分节【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线形动物表现出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脊椎动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和血吸虫等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蝗虫和蝴蝶等8.(2024八上·潮南月考)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样就不容易感染蛔虫病,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蛔虫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蛔虫的形态学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确定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的动物通常具有细长的身体,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具有原体腔,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常为寄生生活。因此,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故选C。【分析】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其生活史和寄生方式决定了它在动物分类学中的位置。蛔虫的特征包括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具有原体腔,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常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这些特征与线虫动物门的定义相吻合。9.(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是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C.消化管结构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答案】A【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这一特征虽然可能有助于蛔虫在寄主体内移动,但并非直接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因为许多非寄生生物也具有类似的体形。因此,这一特征不属于直接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A符合题意。B.体表有角质层,这一特征是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角质层可以保护蛔虫免受寄主体内消化液的侵蚀,同时减少水分流失,增强其在寄主体内的生存能力,B不符合题意。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半消化的食糜为营养物质,故消化管结构简单,C不符合题意。D.生殖器官发达,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10.(2024八上·潮南月考)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其成虫和幼虫均为经济鱼类和虾类的饵料。中国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居民还有食沙蚕的习惯。下列动物中和沙蚕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蛔虫 B.丝虫 C.蚯蚓 D.血吸虫【答案】C【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 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因此亲缘关系较远。B. 丝虫:同样属于线虫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亲缘关系也较远。C.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与沙蚕同属一个门,因此亲缘关系最近。D. 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亲缘关系较远。故选C。【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11.(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描述不属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A.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B.医学可以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C.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答案】C【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等。环节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利有害。A.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这描述了沙蚕作为环节动物与人类间接关系的一个方面,即作为渔业资源的组成部分,A不符合题意。B.医学可以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这描述了水蛭作为环节动物与人类直接关系的一个方面,即其唾液中的蛭素在医学上的应用,B不符合题意。C.蜈蚣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C符合题意。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知识点,要求识别出不属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环节动物包括沙蚕、水蛭和蚯蚓等,而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因此,需要根据环节动物的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来判断选项。12.(2024八上·潮南月考)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A.繁殖能力更强 B.消化食物更充分C.呼吸能力更强 D.运动更加灵活【答案】D【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主要进化意义在于它使得环节动物能够进行更灵活的运动。每个体节可以独立地弯曲和伸展,这使得环节动物能够以波浪式的方式前进,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加灵活地移动。D正确。故选D。【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种结构使得环节动物在运动、消化、呼吸和繁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身体分节的主要进化意义在于它如何影响环节动物的运动能力。13.(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鼠妇 B.蚯蚓 C.沙蚕 D.水蛭【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鼠妇,又名潮虫,其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分节,这些特征符合节肢动物的定义,因此鼠妇属于节肢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B.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在土壤中蠕动,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在沙中或泥中蠕动,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沙蚕属于环节动物。D.水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吸附在宿主上吸血,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故选A。【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些体节通常包含有肌肉和刚毛,用于运动。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包括蚯蚓、沙蚕和水蛭等。而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如昆虫、蜘蛛、甲壳类等。14.(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示动物可生活在蛙类的膀胱中,它的身体扁平,不分节,肠只有一个开口,没有外骨骼。图中的动物属于 ( )A.扁形动物 B.线虫动物 C.腔肠动物 D.环节动物【答案】A【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这与题干描述的动物特征相符,因此该动物属于扁形动物。故选:A。【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脊椎动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和血吸虫等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蝗虫和蝴蝶等15.(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所示两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A.体表有角质层B.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C.有口有肛门D.都是寄生虫,且都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内【答案】B【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虽然某些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的体表确实有角质层,但这并不是所有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血吸虫没有,A错误。B.蛔虫属于线虫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都属于寄生虫,共同特点是:消化结构简单,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故B正确。C.蛔虫有口有肛门,而日本血吸虫只有口没有肛门,故C错误。D.日本血吸虫一般通过皮肤接触感染,而蛔虫则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故D错误。故选B。【分析】线虫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16.(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所示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蜇 B.涡虫C.河蚌 D.蜘蛛【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B: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也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C: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通常有贝壳,神经系统发达,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完全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D: 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分节,有外骨骼,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故选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7.(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是河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A.①鳃——呼吸器官B.②口——摄取食物C.③斧足——生殖器官,也有保护作用D.④珍珠层——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鳃,通过鳃与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A正确。B.河蚌的②口用于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是其摄食器官。B正确。C.③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用于在水底移动,但不是生殖器官。C错误。D.④珍珠层是由河蚌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当异物进入河蚌体内时,外套膜会分泌珍珠质包裹异物,形成珍珠。D正确。故选C。【分析】图中①是鳃,②是口,③是斧足,④是外套膜。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18.(2024八上·潮南月考)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C.水蛭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答案】D【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但涡虫并没有触手,而是通过身体的肌肉收缩和伸展来捕获猎物,A错误。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故消化器官非常简单,B错误。C.水蛭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们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而不是海洋中。水蛭通过吸盘吸附在物体上,利用体壁进行呼吸,C错误。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具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D。【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19.(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动物中,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的是( )A.海蜇 B.涡虫 C.蛔虫 D.绦虫【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海蜇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B.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错误。C.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正确。D.绦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线形动物包括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20.(2024八上·潮南月考)缢蛏、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C.都生活在水中 D.身体都分节【答案】B【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并非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如乌贼就没有明显的贝壳,A不正确。B:所有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这是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B正确。C:并非所有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如陆地上的蜗牛,C不正确。D: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D不正确。故选B。【分析】软体动物是一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如贝类、蜗牛、乌贼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通常有外套膜,有的有贝壳,有的没有,但所有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这一结构。21.(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虫动物 D.扁形动物【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图及题干所述可以看出,海生毛虫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犹足,用来游泳和爬行,可以判断,它属于环节动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等。22.(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为福建某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据图判断,郭亮珠步甲属于( )A.节肢动物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答案】A【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显示其身体分节,有明显的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这些特征与节肢动物的特征相符,A符合题意。B.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哺乳动物的特征不符,B不符合题意。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爬行动物的特征不符,C不符合题意。D.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柔软,通常有贝壳保护,运动器官为足。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软体动物的特征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3.(2024八上·潮南月考)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腔肠动物【答案】C【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不符合题意。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不符合题意。C.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符合题意。D.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4.(2024八上·潮南月考)许多既有趣又富含哲学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途穷”“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家(夹)”等,下列有关歇后语提及的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A.蝉、蝎子、蝗虫、螃蟹都属于节肢动物B.蝉、蜈蚣和蝗虫的体表均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沙蚕酷似蜈蚣,他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均属于环节动物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答案】C【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蝉、蝎子、蝗虫、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A说法正确。B、蝉、蜈蚣和蝗虫的体表均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还能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结构,B说法正确。C、沙蚕酷似蜈蚣,它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但是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蜈蚣属于节肢动物,C说法错误。D、螃蟹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节肢动物可分为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多足纲(如马陆、蜈蚣)、昆虫纲(如蝗虫、蝴蝶、蚊子、苍蝇),昆虫类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足,体表有外骨骼等。25.(2024八上·潮南月考)蜗牛是常见的软体动物,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持续对蜗牛进行了实验和观察,下列现象与推论不符的是A.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B.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D.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只有头顶有神经【答案】D【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这一现象确实反映了蜗牛对光线变化的感知能力,但其视觉能力有限,主要感知明暗变化,而非具体物体。因此,这一推论基本正确,但需注意其视觉的局限性,A正确。B.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这一现象准确反映了蜗牛通过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感知气味的能力,从而做出躲避反应。B正确。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C正确。D.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在这个部位形成一个神经中枢,从神经中枢伸出很多神经到足、外套膜、内脏等部分。所以,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而不是“只有头顶有神经”,D错误。故选D。【分析】蜗牛的长触角顶端有眼睛,但视力有限,主要用于感知光线变化;短触角则具有触觉和味觉功能,用于寻找食物;蜗牛的嗅觉主要通过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实现;蜗牛的神经分布较为分散,但头部神经较为集中,负责处理大部分感觉信息。26.(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B.②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C.③属于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D.④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答案】B【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因此,这一描述中,“有口有肛门”是错误的,因为腔肠动物的特征之一是有口无肛门,食物和残渣都通过口进出。A错误。B.②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C.③蛔虫,有口有肛门,身体呈圆柱形,不分节,属于线虫动物,C错误。D.④蚯蚓呈圆筒形,无角质层,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故选B。【分析】图中:①水螅是腔肠动物,②涡虫是扁形动物,③蛔虫是线虫动物,④蚯蚓是环节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27.(2024八上·潮南月考)中华鲟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兵兵”的原型。它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用鳃呼吸,身上被覆五纵行大而硬的骨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中华鲟属于( )A.哺乳动物 B.两栖动物 C.鱼类 D.爬行动物【答案】C【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中华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型,头尖吻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以鳍为运动器官。大多数鱼类的体形为纺锤形,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能分泌粘液,保持身体的润滑,有利于在水中游动28.(2024八上·潮南月考)省人民政府2020年1月1日发布禁捕通告后,我市也于9月开始出台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犯罪的通告》,通告规定我市禁渔区为沅水干流及其支流等天然水域,部分县区被列为永久禁捕,部分县区被暂定10年禁捕,严禁在禁渔期、禁渔区域内进行除休闲垂钓(只允许一人一杆)和专项(特许)捕捞外的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活动。此举目的是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C.增加渔民的收入 D.保护鱼类资源【答案】D【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通告明确规定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严禁除休闲垂钓和专项(特许)捕捞外的生产性捕捞活动,这直接指向了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因此,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导致的资源枯竭。故选D。【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29.(2024八上·潮南月考)以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B.凡是在水中生活的,都是鱼类C.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能正常呼吸D.陆生动物都用肺呼吸【答案】C【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虽然很多水生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的幼体等使用鳃呼吸,但也有水生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等使用肺呼吸。A错误。B.除了鱼类,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水生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B错误。C.蚯蚓的体壁湿润能分泌黏液,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因此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C正确。D.并不是所有陆生动物都用肺呼吸,例如昆虫通过气管呼吸,D错误。故选C。【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30.(2024八上·潮南月考)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头 B.躯干部C.鱼鳍 D.躯干部和尾部【答案】D【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鱼类的游泳机制中,背鳍、腹鳍、胸鳍、臀鳍和尾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背鳍和臀鳍主要起到平衡作用,防止鱼体侧翻;胸鳍和腹鳍则帮助鱼体转向和保持稳定;尾鳍是鱼类游泳时产生推动力的主要部位,通过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然而,鱼类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不仅仅是尾鳍,还包括躯干部的肌肉收缩。躯干部的肌肉通过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带动尾部摆动,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鱼体在水中前进。因此,鱼类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是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缩。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1.(2024八上·潮南月考)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 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 。(2)如图所示, 端(填写英文字母)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 。(4)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④蚯蚓运动所需平均时间如表:粗糙的纸 1.5分钟玻璃板 3分钟分析以上数据,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为了维持蚯蚓的 。【答案】(1)体节;环节动物(2)B(3)刚毛(4)快(5)呼吸【知识点】观察蚯蚓【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这样的结构使得蚯蚓能够灵活地弯曲和伸展。因此,将蚯蚓归类为环节动物,这类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多个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表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以通过环带的位置来区分。环带是位于蚯蚓身体前部的一个不明显的环状结构,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因此,图中B端是蚯蚓的前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4)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为1.5分钟,而在玻璃板上爬行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为3分钟。这表明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快。(5)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湿润。【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环节动物。(2)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如图所示,B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4)对比结果,得出结论: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5)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湿润。32.(2024八上·潮南月考)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蝗虫体表有 ,其作用是 ,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3)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是[ ] ,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4)蝗虫身体分为[ ] 、[ ] 、[ ] 三部分。【答案】(1)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2)⑨翅(3)⑧气门;气管(4)⑩头部; 胸部; 腹部【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蝗虫体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这层外骨骼不仅能够保护蝗虫的内部器官,还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对于生活在干燥陆地环境中的蝗虫来说至关重要。(2)蝗虫的飞行器官是位于胸部的两对翅,其中后翅宽大,用于飞行,前翅较窄,主要起保护作用。根据图示,⑨翅是蝗虫的飞行器官。(3)蝗虫腹部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⑧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分为⑩头、 胸、 腹三部分。【分析】图中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 胸部、 腹部。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足有三对,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翅有两对,分为前翅和后翅,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1)图中,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不能随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2)图中⑨翅是它的飞行器官,着生在 胸部。(3)蝗虫腹部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⑧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分为⑩头、 胸、 腹三部分。33.(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名称).(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⑦]内的 。鱼儿不停地吞水,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 的含量减少。(2)图中①②④⑤⑥的结构是 ,对鲫鱼的游泳起 作用。(3)鲫鱼可以在水中可以穿越激流,是因为它身体上具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器官是 。【答案】(1)鳃;氧气(2)鳍;辅助(3)侧线【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鱼生活在水中,一是因为能用⑦鳃盖内的鳃呼吸,鳃是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二是因为能用鳍游泳。当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鱼鳃的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排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2)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这些鳍在游泳时起到平衡、转向和推进的作用,是鱼类运动的关键器官。因此,图中①②④⑤⑥都属于鳍,对鲫鱼的游泳起辅助作用。(3)⑧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位于身体两侧,由一系列小孔组成,可以感知水流的变化,帮助鱼类在水中定位和导航,尤其是在复杂的水环境中。【分析】图中:①是背鳍,②是尾鳍,③是尾部,④是臀鳍、⑤是腹鳍,⑥是胸鳍,⑦是鳃盖,⑧是侧线。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只有一个,称为奇鳍,胸鳍和腹鳍是一对,称为偶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1)鱼生活在水中,一是因为能用⑦鳃盖内的鳃呼吸,鳃是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二是因为能用鳍游泳。当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鱼鳃的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排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2)图中①②④⑤⑥都属于鳍,对鲫鱼的游泳起辅助作用。(3)具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器官是⑧侧线。34.(2024八上·潮南月考)【资料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资料一:鸟的消化特点: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渣,0.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一昼夜能吃掉800~1000克肉。资料二:人与鸟的心占体重的百分比及每分钟心搏次数的比较:体重的百分比/% 每分钟心搏次数/次人 0.42 72鸽 1.71 135~244金丝雀 1.68 514蜂鸟 2.37 615资料三:洞熊是一种史前动物,它与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洞熊体型巨大,体宽可达1.7米,身长可达3.5米。科学研究发现,洞熊拥有强壮的颌骨,牙齿大而平,居住地周围只生长密集的植被。这一切都表明,洞熊是食草动物,食物非常单一,而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正是洞熊在28000年前灭绝的原因。相比之下,棕熊的食物有水果、蜂蜜、鱼等,丰富的饮食结构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能广泛分布。(1)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 ,消化食物时间 ,粪便及时排出。(2)材料二说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 (填“高”或“低”),每分钟心搏次数 。(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 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答案】(1)大;短(2)高;高(3)结构与功能(4)乳汁【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鸟类的食量相对于其体重来说非常大,消化食物的时间短,这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体重,提高飞行效率。(2)材料二显示,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远高于人类,且心搏次数也远高于人类,这表明鸟类的心脏功能强大,能够为高强度的飞行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所以,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2)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1)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大,消化快,所以,消化食物时间短,粪便及时排出。(2)材料二,分析对比表格,说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每分钟心搏次数高。(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所以,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35.(2024八上·潮南月考)生物世界灿烂多彩,千姿百态。某生物兴趣小组收集了下列几种常见的动物,欲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将B、F划分一类,A、C、D、E划分为一类,他划分的依据是 。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 ,它的头后有 ,皮肤干燥,覆盖着 。(2)E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其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 动物。(3)请写出C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 。(4)将B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被淹没所致。(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 的关系。【答案】(1)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爬行类;颈;角质的鳞片或甲(2)胎生、哺乳;恒温(3)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4)气门(5)相适应【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是节肢动物、F是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A是鱼类、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头部后面有颈,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水分蒸发。(2)E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4)B蝗虫是节肢动物,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因此蝗虫的头部深深浸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仍然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但如果蝗虫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则蝗虫会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这是(适者生存)的结果。【分析】图中:A是鱼类、B蝗虫是节肢动物、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F是环节动物。(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3)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体温恒定,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是节肢动物、F是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A是鱼类、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头部后面有颈,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水分蒸发。(2)E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4)B蝗虫是节肢动物,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因此蝗虫的头部深深浸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仍然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但如果蝗虫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则蝗虫会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这是(适者生存)的结果。1 / 1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1.(2024八上·潮南月考)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刺细胞 B.触手 C.发达的肌肉 D.口2.(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蝗、海蜇、涡虫 B.珊瑚虫、水母、水螅C.海装、海葵、蛔虫 D.蚯蚓、水母、水螅3.(2024八上·潮南月考)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4.(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生物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草履虫 B.海葵C.涡虫 D.衣藻5.(2024八上·潮南月考)暑假期间,小红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海游泳,发现海浪冲来不少海蜇,爸爸警告小红不要随便触摸这些海蜇,否则容易被“蜇”了会引起皮肤过敏。有关海蜇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扁形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C.是无脊椎动物 D.前端有口后端无肛门6.(2024八上·潮南月考)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能堆积构成珊瑚礁,下列哪项不是珊瑚虫对人类的益处( )A.形成岛屿 B.加固海岸C.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D.提供食物7.(2024八上·潮南月考)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要高等,主要体现在( )A.身体呈圆柱形 B.具有消化腔C.有口有肛门 D.身体不分节8.(2024八上·潮南月考)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样就不容易感染蛔虫病,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蛔虫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9.(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是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C.消化管结构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10.(2024八上·潮南月考)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其成虫和幼虫均为经济鱼类和虾类的饵料。中国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居民还有食沙蚕的习惯。下列动物中和沙蚕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蛔虫 B.丝虫 C.蚯蚓 D.血吸虫11.(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描述不属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A.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B.医学可以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C.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2.(2024八上·潮南月考)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A.繁殖能力更强 B.消化食物更充分C.呼吸能力更强 D.运动更加灵活13.(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鼠妇 B.蚯蚓 C.沙蚕 D.水蛭14.(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示动物可生活在蛙类的膀胱中,它的身体扁平,不分节,肠只有一个开口,没有外骨骼。图中的动物属于 ( )A.扁形动物 B.线虫动物 C.腔肠动物 D.环节动物15.(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所示两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A.体表有角质层B.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C.有口有肛门D.都是寄生虫,且都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内16.(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所示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蜇 B.涡虫C.河蚌 D.蜘蛛17.(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是河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A.①鳃——呼吸器官B.②口——摄取食物C.③斧足——生殖器官,也有保护作用D.④珍珠层——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18.(2024八上·潮南月考)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C.水蛭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9.(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动物中,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的是( )A.海蜇 B.涡虫 C.蛔虫 D.绦虫20.(2024八上·潮南月考)缢蛏、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C.都生活在水中 D.身体都分节21.(2024八上·潮南月考)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虫动物 D.扁形动物22.(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为福建某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据图判断,郭亮珠步甲属于( )A.节肢动物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23.(2024八上·潮南月考)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腔肠动物24.(2024八上·潮南月考)许多既有趣又富含哲学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途穷”“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家(夹)”等,下列有关歇后语提及的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A.蝉、蝎子、蝗虫、螃蟹都属于节肢动物B.蝉、蜈蚣和蝗虫的体表均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沙蚕酷似蜈蚣,他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均属于环节动物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25.(2024八上·潮南月考)蜗牛是常见的软体动物,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持续对蜗牛进行了实验和观察,下列现象与推论不符的是A.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B.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D.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只有头顶有神经26.(2024八上·潮南月考)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B.②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C.③属于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D.④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7.(2024八上·潮南月考)中华鲟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兵兵”的原型。它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用鳃呼吸,身上被覆五纵行大而硬的骨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中华鲟属于( )A.哺乳动物 B.两栖动物 C.鱼类 D.爬行动物28.(2024八上·潮南月考)省人民政府2020年1月1日发布禁捕通告后,我市也于9月开始出台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犯罪的通告》,通告规定我市禁渔区为沅水干流及其支流等天然水域,部分县区被列为永久禁捕,部分县区被暂定10年禁捕,严禁在禁渔期、禁渔区域内进行除休闲垂钓(只允许一人一杆)和专项(特许)捕捞外的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活动。此举目的是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C.增加渔民的收入 D.保护鱼类资源29.(2024八上·潮南月考)以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B.凡是在水中生活的,都是鱼类C.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能正常呼吸D.陆生动物都用肺呼吸30.(2024八上·潮南月考)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头 B.躯干部C.鱼鳍 D.躯干部和尾部31.(2024八上·潮南月考)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 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 。(2)如图所示, 端(填写英文字母)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 。(4)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④蚯蚓运动所需平均时间如表:粗糙的纸 1.5分钟玻璃板 3分钟分析以上数据,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为了维持蚯蚓的 。32.(2024八上·潮南月考)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蝗虫体表有 ,其作用是 ,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3)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是[ ] ,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4)蝗虫身体分为[ ] 、[ ] 、[ ] 三部分。33.(2024八上·潮南月考)如图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名称).(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⑦]内的 。鱼儿不停地吞水,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 的含量减少。(2)图中①②④⑤⑥的结构是 ,对鲫鱼的游泳起 作用。(3)鲫鱼可以在水中可以穿越激流,是因为它身体上具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器官是 。34.(2024八上·潮南月考)【资料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资料一:鸟的消化特点: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渣,0.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一昼夜能吃掉800~1000克肉。资料二:人与鸟的心占体重的百分比及每分钟心搏次数的比较:体重的百分比/% 每分钟心搏次数/次人 0.42 72鸽 1.71 135~244金丝雀 1.68 514蜂鸟 2.37 615资料三:洞熊是一种史前动物,它与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洞熊体型巨大,体宽可达1.7米,身长可达3.5米。科学研究发现,洞熊拥有强壮的颌骨,牙齿大而平,居住地周围只生长密集的植被。这一切都表明,洞熊是食草动物,食物非常单一,而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正是洞熊在28000年前灭绝的原因。相比之下,棕熊的食物有水果、蜂蜜、鱼等,丰富的饮食结构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能广泛分布。(1)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 ,消化食物时间 ,粪便及时排出。(2)材料二说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 (填“高”或“低”),每分钟心搏次数 。(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 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35.(2024八上·潮南月考)生物世界灿烂多彩,千姿百态。某生物兴趣小组收集了下列几种常见的动物,欲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将B、F划分一类,A、C、D、E划分为一类,他划分的依据是 。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 ,它的头后有 ,皮肤干燥,覆盖着 。(2)E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其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 动物。(3)请写出C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 。(4)将B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被淹没所致。(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 的关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壁有刺细胞,刺细胞是防御和攻击的利器,在触手处最多,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答案】B【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水蝗(水螅)和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但涡虫属于扁形动物,A错误。B.珊瑚虫和水母、水螅都是腔肠动物的典型代表,B正确。C.海蜇和海葵都是腔肠动物,但蛔虫属于线虫动物,C错误。D.水母和水螅都是腔肠动物的代表,但蚯蚓是环节动物,D错误。故选B。【分析】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相对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3.【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腔肠动物的定义和特征,珊瑚虫的身体结构应当是呈辐射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们的身体没有明显的前后、左右或背腹之分,而是围绕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此外,腔肠动物的消化系统非常简单,只有口而没有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因此,珊瑚虫的显著特征应当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故选A。【分析】腔肠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低等的一类,它们的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珊瑚虫作为腔肠动物的一种,其特征应当符合这一类动物的基本特征。4.【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单细胞生物【解析】【解答】A: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B: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口无肛门,但体壁不具有三胚层,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具有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等特征,符合扁形动物的定义。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单细胞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养,不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故选C。【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5.【答案】A【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海蜇生活在水中,身体呈圆筒状,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故A错误。B.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故B正确。C.海蜇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正确。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故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6.【答案】D【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珊瑚礁通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可以逐渐形成岛屿,这些岛屿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和活动的空间,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A不符合题意。B.珊瑚礁的存在可以有效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这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保护措施,B不符合题意。C.珊瑚礁也是各种鱼虾类栖息和捕食的场所,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珊瑚虫没有食用价值,但有观赏价值,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通过分泌石灰质物质形成珊瑚礁,这些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线形动物表现出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脊椎动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和血吸虫等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蝗虫和蝴蝶等8.【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蛔虫的形态学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确定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的动物通常具有细长的身体,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具有原体腔,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常为寄生生活。因此,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故选C。【分析】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其生活史和寄生方式决定了它在动物分类学中的位置。蛔虫的特征包括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具有原体腔,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常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这些特征与线虫动物门的定义相吻合。9.【答案】A【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这一特征虽然可能有助于蛔虫在寄主体内移动,但并非直接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因为许多非寄生生物也具有类似的体形。因此,这一特征不属于直接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A符合题意。B.体表有角质层,这一特征是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角质层可以保护蛔虫免受寄主体内消化液的侵蚀,同时减少水分流失,增强其在寄主体内的生存能力,B不符合题意。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半消化的食糜为营养物质,故消化管结构简单,C不符合题意。D.生殖器官发达,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10.【答案】C【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沙蚕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 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因此亲缘关系较远。B. 丝虫:同样属于线虫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亲缘关系也较远。C.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与沙蚕同属一个门,因此亲缘关系最近。D. 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与沙蚕的分类地位不同,亲缘关系较远。故选C。【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11.【答案】C【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等。环节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利有害。A.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这描述了沙蚕作为环节动物与人类间接关系的一个方面,即作为渔业资源的组成部分,A不符合题意。B.医学可以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这描述了水蛭作为环节动物与人类直接关系的一个方面,即其唾液中的蛭素在医学上的应用,B不符合题意。C.蜈蚣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C符合题意。D.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知识点,要求识别出不属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环节动物包括沙蚕、水蛭和蚯蚓等,而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因此,需要根据环节动物的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来判断选项。12.【答案】D【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主要进化意义在于它使得环节动物能够进行更灵活的运动。每个体节可以独立地弯曲和伸展,这使得环节动物能够以波浪式的方式前进,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加灵活地移动。D正确。故选D。【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种结构使得环节动物在运动、消化、呼吸和繁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身体分节的主要进化意义在于它如何影响环节动物的运动能力。13.【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鼠妇,又名潮虫,其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分节,这些特征符合节肢动物的定义,因此鼠妇属于节肢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B.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在土壤中蠕动,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在沙中或泥中蠕动,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沙蚕属于环节动物。D.水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内有肌肉和刚毛,用于吸附在宿主上吸血,这些特征符合环节动物的定义,因此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故选A。【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些体节通常包含有肌肉和刚毛,用于运动。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包括蚯蚓、沙蚕和水蛭等。而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如昆虫、蜘蛛、甲壳类等。14.【答案】A【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这与题干描述的动物特征相符,因此该动物属于扁形动物。故选:A。【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脊椎动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和血吸虫等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蝗虫和蝴蝶等15.【答案】B【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虽然某些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的体表确实有角质层,但这并不是所有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血吸虫没有,A错误。B.蛔虫属于线虫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都属于寄生虫,共同特点是:消化结构简单,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故B正确。C.蛔虫有口有肛门,而日本血吸虫只有口没有肛门,故C错误。D.日本血吸虫一般通过皮肤接触感染,而蛔虫则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故D错误。故选B。【分析】线虫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16.【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B: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也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C: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通常有贝壳,神经系统发达,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完全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D: 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其特征是身体分节,有外骨骼,不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故选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7.【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鳃,通过鳃与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A正确。B.河蚌的②口用于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是其摄食器官。B正确。C.③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用于在水底移动,但不是生殖器官。C错误。D.④珍珠层是由河蚌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当异物进入河蚌体内时,外套膜会分泌珍珠质包裹异物,形成珍珠。D正确。故选C。【分析】图中①是鳃,②是口,③是斧足,④是外套膜。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18.【答案】D【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但涡虫并没有触手,而是通过身体的肌肉收缩和伸展来捕获猎物,A错误。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故消化器官非常简单,B错误。C.水蛭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们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而不是海洋中。水蛭通过吸盘吸附在物体上,利用体壁进行呼吸,C错误。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具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D。【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19.【答案】C【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海蜇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B.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错误。C.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正确。D.绦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线形动物包括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20.【答案】B【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并非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如乌贼就没有明显的贝壳,A不正确。B:所有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这是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B正确。C:并非所有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如陆地上的蜗牛,C不正确。D: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D不正确。故选B。【分析】软体动物是一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如贝类、蜗牛、乌贼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通常有外套膜,有的有贝壳,有的没有,但所有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这一结构。21.【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根据图及题干所述可以看出,海生毛虫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犹足,用来游泳和爬行,可以判断,它属于环节动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等。22.【答案】A【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显示其身体分节,有明显的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这些特征与节肢动物的特征相符,A符合题意。B.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哺乳动物的特征不符,B不符合题意。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爬行动物的特征不符,C不符合题意。D.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柔软,通常有贝壳保护,运动器官为足。郭亮珠步甲的形态特征与软体动物的特征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3.【答案】C【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不符合题意。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不符合题意。C.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符合题意。D.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4.【答案】C【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蝉、蝎子、蝗虫、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A说法正确。B、蝉、蜈蚣和蝗虫的体表均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还能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结构,B说法正确。C、沙蚕酷似蜈蚣,它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但是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蜈蚣属于节肢动物,C说法错误。D、螃蟹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节肢动物可分为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多足纲(如马陆、蜈蚣)、昆虫纲(如蝗虫、蝴蝶、蚊子、苍蝇),昆虫类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足,体表有外骨骼等。25.【答案】D【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用棉棒缓慢靠近蜗牛长触角的顶端,长触角会缩回,说明蜗牛有视觉。这一现象确实反映了蜗牛对光线变化的感知能力,但其视觉能力有限,主要感知明暗变化,而非具体物体。因此,这一推论基本正确,但需注意其视觉的局限性,A正确。B.投喂洋葱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蜗牛会缩回壳内,说明蜗牛有嗅觉。这一现象准确反映了蜗牛通过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感知气味的能力,从而做出躲避反应。B正确。C.把碎白纸和白菜叶混合,蜗牛通过短触角触碰,找出菜叶,说明短触角有味觉功能,C正确。D.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在这个部位形成一个神经中枢,从神经中枢伸出很多神经到足、外套膜、内脏等部分。所以,用棉棒触碰蜗牛不同部位,发现触碰头顶身体回缩速度最快,说明蜗牛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头部,而不是“只有头顶有神经”,D错误。故选D。【分析】蜗牛的长触角顶端有眼睛,但视力有限,主要用于感知光线变化;短触角则具有触觉和味觉功能,用于寻找食物;蜗牛的嗅觉主要通过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实现;蜗牛的神经分布较为分散,但头部神经较为集中,负责处理大部分感觉信息。26.【答案】B【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因此,这一描述中,“有口有肛门”是错误的,因为腔肠动物的特征之一是有口无肛门,食物和残渣都通过口进出。A错误。B.②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C.③蛔虫,有口有肛门,身体呈圆柱形,不分节,属于线虫动物,C错误。D.④蚯蚓呈圆筒形,无角质层,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故选B。【分析】图中:①水螅是腔肠动物,②涡虫是扁形动物,③蛔虫是线虫动物,④蚯蚓是环节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27.【答案】C【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中华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型,头尖吻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以鳍为运动器官。大多数鱼类的体形为纺锤形,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能分泌粘液,保持身体的润滑,有利于在水中游动28.【答案】D【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通告明确规定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严禁除休闲垂钓和专项(特许)捕捞外的生产性捕捞活动,这直接指向了保护鱼类资源的目的。因此,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导致的资源枯竭。故选D。【分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国家也可以对饲养鱼类有成效的人实施奖励,鼓励其投资鱼类繁殖产业如规定。29.【答案】C【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虽然很多水生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的幼体等使用鳃呼吸,但也有水生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等使用肺呼吸。A错误。B.除了鱼类,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水生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B错误。C.蚯蚓的体壁湿润能分泌黏液,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因此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C正确。D.并不是所有陆生动物都用肺呼吸,例如昆虫通过气管呼吸,D错误。故选C。【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蚯蚓的体表会干燥导致蚯蚓无法呼吸。30.【答案】D【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鱼类的游泳机制中,背鳍、腹鳍、胸鳍、臀鳍和尾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背鳍和臀鳍主要起到平衡作用,防止鱼体侧翻;胸鳍和腹鳍则帮助鱼体转向和保持稳定;尾鳍是鱼类游泳时产生推动力的主要部位,通过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然而,鱼类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不仅仅是尾鳍,还包括躯干部的肌肉收缩。躯干部的肌肉通过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带动尾部摆动,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鱼体在水中前进。因此,鱼类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是躯干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缩。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1.【答案】(1)体节;环节动物(2)B(3)刚毛(4)快(5)呼吸【知识点】观察蚯蚓【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这样的结构使得蚯蚓能够灵活地弯曲和伸展。因此,将蚯蚓归类为环节动物,这类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多个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表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以通过环带的位置来区分。环带是位于蚯蚓身体前部的一个不明显的环状结构,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因此,图中B端是蚯蚓的前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4)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为1.5分钟,而在玻璃板上爬行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为3分钟。这表明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快。(5)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湿润。【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环节动物。(2)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如图所示,B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环带靠近身体的该端。(3)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4)对比结果,得出结论: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5)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使蚯蚓的体表湿润。32.【答案】(1)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2)⑨翅(3)⑧气门;气管(4)⑩头部; 胸部; 腹部【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蝗虫体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这层外骨骼不仅能够保护蝗虫的内部器官,还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对于生活在干燥陆地环境中的蝗虫来说至关重要。(2)蝗虫的飞行器官是位于胸部的两对翅,其中后翅宽大,用于飞行,前翅较窄,主要起保护作用。根据图示,⑨翅是蝗虫的飞行器官。(3)蝗虫腹部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⑧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分为⑩头、 胸、 腹三部分。【分析】图中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 胸部、 腹部。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足有三对,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翅有两对,分为前翅和后翅,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1)图中,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不能随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2)图中⑨翅是它的飞行器官,着生在 胸部。(3)蝗虫腹部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⑧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4)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分为⑩头、 胸、 腹三部分。33.【答案】(1)鳃;氧气(2)鳍;辅助(3)侧线【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鱼生活在水中,一是因为能用⑦鳃盖内的鳃呼吸,鳃是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二是因为能用鳍游泳。当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鱼鳃的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排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2)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这些鳍在游泳时起到平衡、转向和推进的作用,是鱼类运动的关键器官。因此,图中①②④⑤⑥都属于鳍,对鲫鱼的游泳起辅助作用。(3)⑧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位于身体两侧,由一系列小孔组成,可以感知水流的变化,帮助鱼类在水中定位和导航,尤其是在复杂的水环境中。【分析】图中:①是背鳍,②是尾鳍,③是尾部,④是臀鳍、⑤是腹鳍,⑥是胸鳍,⑦是鳃盖,⑧是侧线。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只有一个,称为奇鳍,胸鳍和腹鳍是一对,称为偶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1)鱼生活在水中,一是因为能用⑦鳃盖内的鳃呼吸,鳃是鱼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二是因为能用鳍游泳。当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鱼鳃的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排到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2)图中①②④⑤⑥都属于鳍,对鲫鱼的游泳起辅助作用。(3)具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器官是⑧侧线。34.【答案】(1)大;短(2)高;高(3)结构与功能(4)乳汁【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鸟类的食量相对于其体重来说非常大,消化食物的时间短,这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体重,提高飞行效率。(2)材料二显示,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远高于人类,且心搏次数也远高于人类,这表明鸟类的心脏功能强大,能够为高强度的飞行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所以,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2)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1)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大,消化快,所以,消化食物时间短,粪便及时排出。(2)材料二,分析对比表格,说明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每分钟心搏次数高。(3)鸟类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自身比重,有利于飞行。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所以,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35.【答案】(1)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爬行类;颈;角质的鳞片或甲(2)胎生、哺乳;恒温(3)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4)气门(5)相适应【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是节肢动物、F是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A是鱼类、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头部后面有颈,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水分蒸发。(2)E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4)B蝗虫是节肢动物,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因此蝗虫的头部深深浸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仍然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但如果蝗虫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则蝗虫会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这是(适者生存)的结果。【分析】图中:A是鱼类、B蝗虫是节肢动物、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F是环节动物。(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3)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体温恒定,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是节肢动物、F是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A是鱼类、C是鸟类、D是两栖动物、E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后一类动物中还少的动物类群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头部后面有颈,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水分蒸发。(2)E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成活率。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4)B蝗虫是节肢动物,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外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因此蝗虫的头部深深浸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仍然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呼吸正常进行,不会窒息而死;但如果蝗虫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则蝗虫会无法进行呼吸而死亡。(5)各种动物在形态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这是(适者生存)的结果。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