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散步》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6.《散步》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散步》写于1985年。写此文之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创作了此文。
“散步”是本文的中心事件,表明了本文选材的角度和范围。“散步”还是全文的线索,以“散步”为线索把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几个特写镜头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二、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 - 2014),重庆人,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字音词义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qí: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一霎shà:一会儿,短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粼粼lín:形容水、石等明净的样子。
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四、主题概述
本文选取“散步”这个生活中的小片段,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散步的地点及人物。
第二部分(2~8):叙述一家人散步的整个过程。
六、鉴赏品读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几句话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并且为下文“我”背母亲埋下伏笔。其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是一个对称句,表明随着年龄的变化,母子之间依赖感也发生了转化。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的“熬过”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熬”有“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熬过”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严冬里,在身体和精神上所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流露出“我”的欣慰之情。
3.“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段对初春田野进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觉到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召唤,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欢乐的心情。
4.祖孙发生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祖孙发生分歧,“我”若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若处理不好,全家不愉快,破坏家庭和谐,所以“我”感到责任重大。
5.散步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这体现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散步时发生的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处于核心地位的“我”选择走大路——“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考虑到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的细节描写,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孝顺和尊敬。
6.“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这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图,这分明是春天和生命的召唤,写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也衬托出母亲愉快的心情。
7.怎样理解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写出了中年人所肩负的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我”背上的母亲,代表着过去,妻子背上的孩子代表着未来,这重大的责任中年人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这个带有象征意味的句子,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七、教材课后习题
一: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课文题目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可以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二: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作者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跤,非稳当不可;从深层上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三: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写景的句子:“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四: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对称的句子: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五: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点拨:描述或概括文章感情基调的词语,并没有固定答案,既可以从文章表达的情感特质方面来说,也可以从叙述语调方面来说。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有些语句也有含蓄未言的深意。
6.《散步》练习题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冬(kù) 散步(sǎn) 很累(lèi) 信服(fú)
B.嫩芽(nèng) 铺着(pū) 熬(áo) 水泡(pào)
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āi) 蹲(dūn)
D.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鱼塘(táng) 稳(wě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野 外套 茂密 各得其所 B.平顺 取决 强状 严重关头
C.折散 委屈 整齐 水波粼粼 D.鱼搪 幼小 习惯 产生分歧
3.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  )关头时那样。
(3)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  )地铺着。
(4)不过,这一切都(  )于我。
A.信服 庄重 注意 取决 B.佩服 严重 随意 决定
C.信服 严重 随意 取决 D.佩服 庄重 任意 决定
4.简答题。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我”为什么劝母亲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两头不能兼顾时,“我”的原则是什么?这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课文的中心人物是“我”,线索是“我”和母亲的关系。
C.这篇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7.选文有多处描写初春田野的美好景色,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选文第③段,理解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选文第⑤段,文中写儿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第⑥段,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在祖孙俩产生分歧后的一段什么描写?这一描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选文第⑧段,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听懂母亲讲的故事
母亲已经老了,头上寻不见一丝黑发。母亲在满头乌发时代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我心中绿油油的。
“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谁看见?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后却不制止外公,反而转身就走。”这情节让我十分好奇。母亲继续说,外公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漂亮,对么?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他真的去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小时候听故事,我只想笑。童年时,我们的精神被熏陶得相当无私,所以,故事中的偷菜人即使是母亲的外公,我也认为“看见坏人应该冲上去”,菜园主人怎么能掉头就跑呢?听懂母亲的故事,我费去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也许是某个极糟糕的日子,忽然发现母亲讲述的故事原来包含着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原来,在老掉牙的故事里,同样蕴藏着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啊。
1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1)品行 (2)熏陶 (3)蕴藏 (4)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味以下句子的意思,然后作一点赏析。
母亲在满头乌发时代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我心中绿油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母亲讲的故事中,那位菜园主人明明看见“外公”偷菜,为什么掉头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说“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这与菜园主人有无因果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母亲对“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让“我”明白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散步》练习题2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委屈(qū) 鱼塘(tánɡ) 分歧(zhī)
B.熬过(áo) 拆散(chēi) 散步(sàn)
C.粼粼(lín) 霎时(chà) 嫩芽(nèn)
D.铺着(pū) 稳当(wěn) 习惯(ɡuà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粼粼: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3.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不是的画“×”。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
(3)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绽开的山丹丹花一样。( )
(4)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 )
4.下列对《散步》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发生分歧后,作者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的是“我”的心态。
C.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一文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5.综合运用。
亲情,是永远道不尽的话题。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亲情表达】
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体验】
回家后,你想通过做哪些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如何理解选文第①段末尾“生命”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字“前”“后”“叫”“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动人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有着重要作用。请任选一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她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0.“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1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1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那个冬天,很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练笔
15.课文语言平易朴实,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特点。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运用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
练习题1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D 解析:A项,“散”音应为sàn;B项,“嫩”音应为nèn;C项,“还”音应为hái。
2.A 解析:B项,“强状”应为“强壮”;C项,“折散”应为“拆散”;D项,“鱼搪”应为“鱼塘”。
3. C 解析:结合文意,母亲不可“佩服”“我”。“庄重”表示神情、态度。“任意”和“随意’有区别,“任意”的意思是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样就怎样,一般指人。而“随意”是任凭自己的意思,小草是随自己的意愿而长,第4句话的主语是“这一切”,所以用“取决”,“决定”的主语应是人。
4.(1)“我”希望母亲通过散步,多活动筋骨,延缓肌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能够长寿。
(2)这句话饱含着“我”对年老力衰、身体不好的母亲终于经受住又一个严冬考验的万分庆幸之情。
(3)“我”的原则是“委屈儿子”。这表达了“我”爱幼子,更尊老母,对慈爱的老母亲的孝敬之心和热爱之情。
5.(1)“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
(2)“慢慢地”写其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稳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揭示文章中心。
6.C 解析:以记叙为主。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7.选文共有三处景色描写,即第④段、第⑦段和第⑧段。第④段中关于初春田野景色描写的作用是引发联想,为表现“我”祝福母亲健康长寿的孝敬之情服务。第⑦⑧段中的景物描写,是以景衬托,以景物美烘托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亲情美。
8.两个“太迟”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9.文中写儿子的话语,活画出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渲染了欢快、和睦的气氛,同时也写出了散步之趣。
10.心理描写。提示:这一描写并非小题大做,作者意在通过散步这一小事来揭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肩负着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这重大而深刻的主题。(答案不唯一)
11.提示:“我”和妻子背上的分别是家庭中的上一代和下一代,这一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抒写了“我”和妻子对生活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1)品德 (2)熏染 (3)蕴含 (4)道理(其他符合要求的同义词亦可)
13.“满头乌发”说明人年轻、青春。“绿油油”说明植物新鲜,充满生机。此处用来体现母亲年轻时讲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4.因为菜园的主人怕外公因为偷东西被人发现而难为情,伤了自尊,所以转身就走,是对外公的尊严的爱护,给外公改过自新的机会。
15.有因果关系。因为菜园主人保护了外公的尊严。
16.示例:要学会宽容,爱护别人的尊严,别人犯错误后,要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练习题2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 解析:A项,“歧”应读qí;B项,“拆”应读chāi;C项,“霎”应读shà。
2.(1)形容水、石等明净。
(2)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中是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3.(1)× (2)× (3)√ (4)√
4.D 解析:《散步》一文,主要通过“散步”这一事件,写出了一家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5.(1)示例: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2)示例: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等。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6.这里既指大自然在春天所表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又指人在温暖的春天焕发出的生命力。
7.描绘了一家祖孙三代和睦相处、幸福温馨的动人画面。
8.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在这个时候,作为中年人的“我”和妻子,其实已经成了承前启后的代表,“我”和妻子既要赡养上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9.示例:“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通过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衬托了“我们”一家人散步时的愉悦及家庭的和美。
(二)类文阅读
10.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11.D 解析:结合语境,第一处从女儿请求的语气可知应填“怯怯地”,第二处从“我”的话语及女儿低头的动作可知,应填“失望地”,第三处从女儿狠狠地扔书包的动作可知应填“愤愤地”。
12.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②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13.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14.示例:①成长需要时间。
②成长的过程是曲折的。
③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
④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⑤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
⑥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练笔
15.示例: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温和地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只好乖乖地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就是咱家的‘洗衣机’啦!”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做饭。”我笑着说:“哈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第 页
第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