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要矛盾
解决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解决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二字八十余次,并着重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实践指向,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思考:以上讲话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探究与分享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谁、靠谁、成果归谁)
注意:人民≠公民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怎样坚持?)
(1)发展为了人民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出发点
(2)发展依靠人民
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动力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落脚点
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
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任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思考: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
探究与分享
(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1)时代要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国情需要:
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平衡。
教育不平衡
收入不平衡
发展不充分还表现在创新驱动不充分、要素供给不充分等。
相关链接: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创 新
解决问题
地 位
做 法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3.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强调科技创新——热点话题:如,大国重器(6G、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制造强国
协 调
解决问题
地 位
做 法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强调补短板(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热点话题:如,三农;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
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相关链接:
绿 色
解决问题
地 位
做 法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强调资源环境——热点话题:碳达峰、碳中和……
开 放
解决问题
地 位
做 法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强调对外开放——热点话题:第七届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
共 享
解决问题
地 位
做 法
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强调解决民生问题——热点话题: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养老、就业、乡村振兴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它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 恩格尔提出,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注意:恩格尔系数缩小,说明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金额
消费总支出金额
× 100%

名词点击
名词点击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发展动力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
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永续发展的
千年大计
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质要求
重要体现
核心位置,各方创新
贯穿一切,创新成风
总体布局,重大关系
城乡区域,工信城农
国策战略,发展道路
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顺应趋势,互利共赢
共商共建共享
制度安排,全民共享
全面共享,共建共享
渐进共享,共同富裕
着力点
重要性
实践要求
归纳总结
4.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新发展
理念
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互关系: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如何贯彻: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
人口规模巨大
创新发展
八五一2
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
双文明相协调
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绿色发展
和平发展
开放发展
八五一2
八五一2
八五一2
八五一2
拓展提升:
为什么
2.发展依靠人民:
为什么:内在要求、价值取向、基本原则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集合体,要统一贯彻
1.发展为了人民:
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怎么样:
是什么:
坚持新发展理念
①地 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②理论原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③现实原因: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怎么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
基本原则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具体措施)
课堂小结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