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兰州市高二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卷(3)生物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6分)1.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 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 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代谢过程中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 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C.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3. 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D.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4. 下列关于成年人神经细胞各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B. 突触小体兴奋时可能释放肾上腺素C. 细胞体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D.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5.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6.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 感受器可将刺激转变成兴奋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机体不同的组织或器官C.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D.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7.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 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 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8. 下列对健康小白鼠进行的实验处理,对其机体产生的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 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B.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T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丧失D. 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刺激感受器,小白鼠有感觉9. 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增加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T细胞产生的C. 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 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10.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C.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11. 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B. 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C. 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 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B.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C. 光照、温度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的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13. 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μmol/LB. 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C. 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D. 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14. 如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 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不可能是此实验的结果的是A. 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 甲、乙、丙都可以生长C. 乙弯向光源生长 D. 丙向左弯曲生长15. 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A. 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16.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可以直接进入a、cB. 胰岛素、O2、葡萄糖、呼吸酶、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都是①的成分C.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D. ②和①的成分最相似17. 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说法,错误的是( )A. 脚上磨出的水泡,几天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泡中的液体重新渗入血浆B.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C. 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2CO3等物质有关D. 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18.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稳态指标的是 ( )A. 血浆pH和渗透压 B. 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量C. 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D. 24小时尿量和尿比重19. 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图中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B. 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C. 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D. 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20.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将枝条插入高浓度的2、4-D溶液中,可促进生根③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特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2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22. 如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 甲、乙、丙、丁都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 处于K值时的种群,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 大量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能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降低第II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23题~第26题4个大题,共34分。23. T 细胞借助表面的蛋白质“PD1”来识别癌细胞。有的癌细胞能合成一种分布于细胞膜表面的“PD-L1”蛋白,该蛋白与 T 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会抑制 T 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使肿瘤细胞逃过免疫细胞的攻击。临床实验证明,PD1抑制剂药物,附着于 T 细胞,通过阻断 PD1和 PD-L1结合,阻断了癌细胞的隐藏能力,使 T 细胞能识别癌细胞,进而癌细胞被免疫细胞摧毁。这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1)T 细胞在______中成熟,参与的免疫过程有______免疫。其中 PD-L1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癌细胞的______功能降低。(2)免疫细胞中,可以产生抗体的是______,在癌症的临床检测中,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______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癌变组织中的特殊抗原。(3)放疗是用放射性元素对人体肿瘤的部位进行局部方面的扫描和照射,通过辐射杀死瘤细胞。化疗是通过药物的手段,使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并去除人体中的癌细胞。放疗和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相对于放疗化疗,癌症免疫疗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24.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5.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阶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的_____,而③中该物质含量很少。(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2CO3等物质,它对于维持②中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5)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26.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中。(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上图),立即刺激A端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024年兰州市高二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卷(3)生物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6分)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C8.【答案】B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D第II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23题~第26题4个大题,共34分。23.【答案】 ①. 胸腺 ②. 体液、细胞 ③. 监控和清除 ④. 浆细胞(效应B细胞) ⑤. 人工标记的抗体 ⑥. 它不杀伤正常细胞,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和杀伤力(言之合理即可)24.【答案】 ①. 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②. 降低 ③. 根冠、萎蔫叶片 ④. 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25.【答案】(1) ①. ②③ ②. ③④(2) ①. 自由扩散 ②. 三(3)蛋白质 (4)pH(5)组织液26.【答案】 ①. 皮肤 ②. 脊髓 ③. 能 ④. 不能 ⑤. 不能 ⑥. 该活动的完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