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础巩固1.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进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进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物上所产生的子代(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对不同性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7种 B.F2的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18种C.F2中AabbCc的个体占 D.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3.某同学利用红球(D)和白球(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在甲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50个,在乙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0个B.不同彩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每次抓取之前应摇匀桶中彩球,并在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中D.若实验抓取了40次,那么彩球组合中DD、Dd、dd的数量应为10、20、104.玉米是雌雄异花同株的二倍体作物,玉米籽粒胚中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杂交B.子叶绿色植株自交和子叶黄色植株自交C.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正、反交D.子叶绿色植株自交和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杂交5.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以上比例不能判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显、隐性B.根据以上比例能判断紫茎和绿茎的显、隐性C.作为亲本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都为杂合子D.紫茎与绿茎杂交,后代出现紫茎:绿茎=1:1的现象叫性状分离6.下列关于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甲中①②③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乙中的④⑤⑥C.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7.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C.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8.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9.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①: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实验②: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A.实验①就能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仅根据实验②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C.实验①和实验②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实验②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10.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的细胞中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生物体内合成黑色素的代谢过程。已知含有黑色素的个体表型为黑色,不含黑色素的个体表型都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图甲细胞经过间期的DNA复制后,基因型为AAaaBbbb,推测该细胞发生了______,基因B与b的本质区别为______。(2)若图乙中3对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个体表型为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表型为黑色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3)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若干,某同学想确定基因C/c所在的染色体位置,选择上述个体进行自交,请预测结果与结论(不考虑染色体交换):①若______,则C/c基因位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②若子代白色:黑色=1:1,则______。③若______,则______。能力提高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子叶颜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同学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共有8种B.F2中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型C.①、②、③都是重组类型个体D.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P2相同12.家蚕结黄茧与结白茧除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外,还受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以B、b的影响,B会抑制A的作用。研究人员以三个家蚕品系(甲、乙、丙)开展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B.组合2F2结白茧的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9/13C.组合2Fl与甲杂交,子代中白茧:黄茧=3:1D.组合1F1与丙杂交,子代中白茧:黄茧=1:113.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14.某雌雄同株植物的野生型个体(AABBdd,3对基因独立遗传)含有成分R,科研人员通过诱导获得了3个无成分R的单基因突变体纯合子甲、乙、丙。现用它们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株数实验一 甲×乙 有R 有R(630株)、无R(490株)实验二 甲×丙 无R 有R(210株)、无R(910株)A.甲、乙均为隐性突变,丙为显性突变B.实验一中F1基因型为AaBbdd,实验二中F1基因型不能确定C.实验二中F2无R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3D.若让实验二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有R∶无R=1∶215.一种多年生植物(雌雄同株)的高茎、矮茎受等位基因A、a控制,圆叶、尖叶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高茎圆叶植株甲自交所得的子一代中,高茎圆叶:矮茎圆叶:高茎尖叶:矮茎尖叶=7:3:1:1。已知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可以正常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甲产生的含Ab基因的雌或雄配子不能正常参与受精作用C.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高茎尖叶的基因型为AAbbD.取植株甲与矮茎尖叶植株进行正反交,则正反交的结果相同16.鸟面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又称颌面骨发育不全及耳聋综合征。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病由单基因控制。该小组同学又进一步做了相关调查,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谱并做了有关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I-2、Ⅲ-2一定为杂合子C.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则I-4、Ⅱ-3一定为杂合子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2的所有细胞中均含1个致病基因17.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某研究小组对患者甲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EN1基因是该遗传病的关键基因,对患者甲和健康志愿者的EN1基因进行测序比较,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推测,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由图2推测,甲患病的可能原因是碱基对增添C.若对Ⅱ-3的EN1基因进行测序,则结果与正常基因序列一致D.甲的致病基因来自I-1和I-218.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为了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让一只红眼雄性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性果蝇杂交,然后统计子一代果蝇的表型及数量比,结果为红眼∶白眼=3∶1。根据这一实验数据,还不能确定W和w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对后代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下列统计和分析正确的是( )A.统计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1,则W和w位于X染色体上B.统计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2,则W和w位于X染色体上C.统计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1,则W和w位于X染色体上D.统计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白眼果蝇全为雄性,则W和w位于X染色体上19.石刁柏又称芦笋,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幼笋脆嫩多汁、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其叶有宽叶和窄叶两种,不知显、隐性,不知控制叶形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农艺师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宽叶×♂窄叶→♀宽叶:♂宽叶=1:1实验二:♀窄叶×♂宽叶→♀宽叶:♂窄叶=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一可知石刁柏的窄叶对宽叶是隐性B.根据实验一、二可知石刁柏的窄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根据实验一、二可知石刁柏的窄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Y染色体同源区的隐性遗传D.判断某石刁柏幼笋的雌雄可以通过观察体细胞的临时装片确认20.茄子是自花传粉植株,其花的单生和簇生分别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已知R和r位于10号染色体上,在茄子种群中发现了一棵突变体植株,正常植株和突变体植株的相关染色体和基因如下图所示,不含R或r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植株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为______,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互换的发生)区分某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还是突变体植株。实验方案:______。结果预测:若______,则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若______,则植株甲是突变体植株。(2)现茄子种群中出现一棵表型为花单生的杂合三体植株(10号常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该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测定花型基因是否在10号染色体上,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①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5:1,则该花型基因______(填“在”或“不在”)10号染色体上;②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1:1,则该花型基因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在10号染色体上。思维拓展21.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ee),用该突变株分别与不含e基因的7号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绿叶纯合的7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则关于F1和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析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E、e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B.若E、e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1:3C.若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占5/36,则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D.若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5:3,则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22.某种昆虫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研究发现杂合个体产生的某种配子部分致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知,控制昆虫体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F2表型比为7:1的原因是F1含A基因的雌配子部分致死C.推测F2中有体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7D.若实验一F2所有个体自由交配,F3中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3/3223.萝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储藏根(萝卜)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长形、椭圆形、圆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多株基因型相同的紫色椭圆形根植株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F1表型 红色长形根 红色椭圆形根 红色圆形根 紫色长形根 紫色椭圆形根 紫色圆形根 白色长形根 白色椭圆形根 白色圆形根比例 1 2 1 2 4 2 1 2 1注:不同基因型植株个体及配子的存活率基本相同。A.推测亲本紫色椭圆形根植株的基因型是WwRr,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F1中杂合子植株所占比例是1/4C.F1紫色椭圆形根植株与白色圆形根的植株杂交可验证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食品工艺加工需大量紫色萝卜,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种苗24.在郫都四中一教楼与二教楼、二教楼与三教楼之间栽种了许多榕树(2n=26),它们枝繁叶茂、蔚然成林。榕树为雌雄同株,茎干上生有许多根须状的气生根,气生根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如图显示了榕树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的位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B.图中B、b和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型且比例为1:2:1D.图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25.某昆虫(XY型)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卷翅(B)对正常翅(b)为显性、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让长翅刚毛雄性昆虫甲与残翅截毛雌性昆虫乙杂交,F1中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性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表现为刚毛。另有多只相同基因型的雌性昆虫,以它们产生的若干卵细胞为材料,研究上述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单个卵细胞的DNA为模板,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8种卵细胞的电泳图谱及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致死和突变,各型配子活力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A/a与基因B/b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C.若通过PCR技术检测甲乙杂交子代的D/d基因,则雌雄个体电泳条带数不同D.减数分裂Ⅰ过程中,20%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互换26.有一雌果蝇X染色体的遗传组成如图所示,其X染色体的某处含一个隐性致死基因g,确切位置未知。经杂交后,统计该雌果蝇产下的1000个雄性子代,如下表所示。若不考虑多次交换,请推断基因g位于( )子代雄性基因型 个数 子代雄性基因型 个数XabcdefY 750 XABCdefY 70XabcdeFY 60 XABcdefY 40XabcdEFY 20 XAbedefY 30XabcDEFY 30 合计 1000A.位于基因A和基因B之间 B.位于基因a和基因b之间C.位于基因C和基因D之间 D.位于基因c和基因d之间27.研究表明,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经能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酶进行切割(如图2),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很可能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无法正常表达B. Ⅱ-2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患ALD的原因是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C. a基因的产生可能是由于A基因发生碱基替换,酶切后会出现3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D. 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2.5%28.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量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性指数 人的性别 果蝇性别XY 0.5 男性 雄性XX 1 女性 雌性XXX 1.5 超女性 超雌性(死亡)XXY 1 男性 雌性XO 0.5 女性 雄性XYY 0.5 超男性 雄性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与性别相关联B.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C.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D.超男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8条染色体29.人类Y染色体上存在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睾丸决定因子基因),如图a所示,但是在人群中也存在一些XX染色体男性和XY染色体女性的人,其XY染色体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X、Y染色体上基因重组,导致XX男性中X染色体含有SRY基因B.由于Y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XY女性中Y染色体的SRY基因缺失C.XO(只含一条X染色体)染色体个体不含有SRY基因,一般表现为女性D.XXY个体的Y染色体带有SRY基因,一般表现为男性30.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遗传科研价值。玉米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两性植物,但也存在只有雄花序的雄株和只有雌花序的雌株。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玉米植株的宽叶与窄叶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将纯合宽叶两性植株和纯合窄叶两性植株间行种植,随机交配获得F1,其中宽叶亲本所结玉米发育的F1植株全是宽叶,窄叶亲本所结玉米发育的F1植株宽叶和窄叶均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植株的窄叶为____性状,若选取F1中部分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杂交,F2中宽叶∶窄叶=5∶1,则F1被选取的宽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若将F1中被选取的宽叶玉米种植并随机交配,后代窄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2)欲探究控制玉米叶型的基因和性别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纯合宽叶雄株和纯合窄叶雌株杂交得F1,若F1全部表现宽叶两性植株,则亲本窄叶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继续让F1自交得F2,若F2窄叶雄株所占比例为____,则F1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下图①所示,此外F1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不会出现下图的____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豌豆自花传粉,故豌豆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物上所产生的子交后代全为隐性,A错误;B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都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可自交,又可杂交,因此显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B正确,D错误;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A、F1(AaBbCc)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3=8种,A错误;B、F2的表现型有2×2×2=8种,基因型有3×3×3=27种,B错误;C、F2中AabbCc的个体占1/2×1/4×1/2=1/16,C正确;D、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叫重组型,与亲本相同的叫亲本型。F2中亲本类型的个体占3/4×1/4×3/4+1/4×3/4×1/4=12/64,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12/64=52/64,D错误。故选C。3.答案:D解析:A、任一小桶中D、d两种彩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模拟配子D:d=1:1,A正确;B、甲、乙小桶代表雌雄生殖器官,而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C、每次必须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以避免彩球数量过少导致的偶然误差,C正确;D、统计数量较少时,不一定符合DD:Dd:dd=1:2:1,所以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DD、Dd、dd的数量不一定为10、20、10,D错误。故选D。4.答案:D解析:A、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杂交,若后代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B、子叶绿色植株自交和子叶黄色植株自交,若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C、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正、反交,若后代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D、子叶绿色植株自交和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杂交,子叶绿色植株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即可判断,子叶绿色植株自交若未出现性状分离则是纯合子,子叶黄色植株与子叶绿色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A、亲本都是缺刻叶,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是显性,A错误;B、子代中紫茎:绿茎=1;1,可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但不能确定紫茎和绿茎的显隐性关系,B错误;C、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C正确;D、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叫性状分离,紫茎与绿茎杂交,后代出现紫茎:绿茎=1:1的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A、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④⑤,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之间,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因此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B错误;C、左图中③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后代AA∶Aa∶aa=1∶2∶1,其中Aa占1/2,C正确;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7.答案:D解析:如果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母本只能产生XB的配子,父本产生的Xb致死,因此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后代全为XBY,宽叶雄株,A错误;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B错误;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B、Xb,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C错误;若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没有雄配子致死现象,所以父本应该是XBY,且雌性后代全部是宽叶;而后代中宽叶个体占3/4,说明有窄叶后代,则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D正确。8.答案:A解析:A、白眼雌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中白眼均为雄性,红眼均为雌性,说明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另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对产残翅为显性,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aaXBY,二者杂交产生的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B正确;C、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Xb,aaXBY,F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2白眼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这些雌雄果蝇交配的结果依然为残翅白眼,即子代表型不变,C正确;D、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见,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A。9.答案:B解析:A、实验1结果显示,后代雌、雄性状表型不同,表现为交叉遗传,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B、实验2结果显示,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子代均表现阔叶,说明阔叶对窄叶为显性,B错误;C、分析实验1、2结果可知,若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是XBXb,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也是XBXb,所以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C正确;D、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Y,F2中的雌性植株均表现阔叶,D正确。故选B。10.答案:(1)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基因突变;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23;9/64(3)①子代白色:黑色=1:3②C/c基因位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③子代白色:黑色=7:9;C/c基因位于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或位于其他的同源染色体上解析:(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图甲的基因型是Aabb,间期DNA复制后,基因型为AAaaBbbb,基因型中出现B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为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3对等位基因共有27种基因型,由图乙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C_,共有AAbbCC、AabbCC、AAbbCc和AabbCc4种,则表型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3种。若基因型为AaBbCc的白色个体自交,子代表型为黑色(基因型为A_bbC_)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4A_×1/4bb×3/4C_=9/64A_bbC_。(3)根据图甲可知,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能够进行自由组合。C/c所在的染色体位置有四种情况:①若C/c位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AbC和abc两种配子,自交子代中白色:黑色=1:3;②若C/c位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Abc和abC两种配子,自交子代中白色:黑色=1:1;③若C/c位于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会产生AbC、Abc、abC和abc四种配子,自交子代中白色:黑色=7:9。若C/c、A/a和B/b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控制3种酶的3对基因能够自由组合,自交子代中白色:黑色=7:9。11.答案:A解析:A、F1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结合方式共有16种,A错误;B、F2中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型,B正确;C、①②③均为黄色皱粒,是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是重组类型,C正确;D、亲本P2的基因型为yyrr,与④的基因型相同,D正确。故选A。12.答案:C解析:由组合1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可推出组合1F1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由组合2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3(9:3:3:1的变式),可推出组合2F1的基因型为AaBb,又知B会抑制A的作用,则结白茧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可推出丙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组合1F1的基因型为Abb,A错误。组合2F2结白茧的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所占比例为3/13,则组合2F2结白茧的个体中杂合子占10/13,B错误。组合2F2(AaBb)与甲(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aBb(白茧):Aabb(黄茧):aaBb(白茧):aabb(白茧)=1:1:1:1,即白茧:黄茧=3:1,C正确。组合1F1(Aabb)与丙(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全结白茧,D错误。13.答案:D解析: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A、基因型为A_B_dd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D基因的存在可能抑制A、B基因的表达,由于实验一F1均为有R且实验一F2有R与无R之比为9:7,推测实验一F1基因型为AaBbdd,实验二F1均为无R,推测丙的基因型一定含有DD基因,因此甲、乙均为隐性突变,丙为显性突变,A正确;B、由于实验一F1均为有R且实验一F2有R与无R之比为9:7,推测实验一F1基因型为AaBbdd,由于甲的基因型不确定,实验二中F1基因型不能确定,B正确;CD、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dd,则实验二F1基因型为AABbDd,又因为基因型为A_B_dd的个体表现为有成分R,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无成分R,因此无R的个体中纯合子占3/13,若让实验二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有R(AABbDd)∶无R(AABbdd、AAbbDd、AAbbdd)=1∶3,C正确,D错误。故选D。15.答案:B解析:A、题意显示,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子一代高茎圆叶:矮茎圆叶:高茎尖叶:矮茎尖叶=7:3:1:1,说明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自交子代一般表现为9:3:3:1,而高茎尖叶(A_bb)减少两份,高茎圆叶(A_B_)减少两份,共减少4份,由于子代aabb的个体存在,说明ab的配子存活,故猜测可能是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能正常参与受精作用,B正确;C、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高茎尖叶的基因型为Aabb,C错误;D、取植株甲与矮茎尖叶植株(aabb)进行正反交由于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能正常参与受精,因此,正反交结果不同,即若为Ab雌配子不能正常受精,则选用植株甲为母本与子一代中矮茎尖叶(aabb)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圆叶:矮茎圆叶:矮茎尖叶-1:1∶1;同时植株甲作父本,矮茎尖叶做母本,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圆叶:矮茎圆叶高茎尖叶:矮茎尖叶=1:1:1:1,D错误。故选B。16.答案:B解析:假设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为A/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2、Ⅲ-2的基因型均为aa,A、C项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的基因型为Aa,染色体复制后的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致病基因,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A、I-1和I-2均为杂合子,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分析图2可知,甲的ENI基因序列比健康者多了一个碱基T,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B正确;C、则II-3可能为杂合子或纯合子,若为杂合子,其EN1基因中含有突变序列,若对II-3的ENI基因进行测序,则结果可能与正常基因序列不一致,C错误;D、I-1和I-2均为杂合子,则II-3可能为杂合子或纯合子,若为杂合子,其ENI基因中含有突变序列,D正确。故选C。18.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红眼雄性果蝇与红眼雌性果蝇杂交,子代红眼:白眼=3:1,若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雄果蝇为Ww,雌果蝇为Ww,子代果蝇无论雌雄均为红眼:白眼=3:1,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雄果蝇为XWY,雌果蝇为XWXw,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因此如果子一代中红眼果蝇雌雄性别比为1:1,可确定W和w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A错误;子一代中红眼果蝇雌雄性别比为2:1或1:1,不可能是1:2,故B错误;统计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1,则可确定W和w位于常染色体上,故C错误;统计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白眼果蝇全为雄性,则可确定W和w位于X染色体上,故D正确。19.答案:B解析:A、XaXa据实验一宽叶与窄叶杂交,子代全为宽叶可知石刁柏的窄叶对宽叶是隐性,A正确;BC、XaXa×XAY→XAXa:XaY=1:1,XaXa×XAYa→XAXa:XaYa=1:1,两种情况都会出现实验二的结果,B错误、C正确;D、X和Y染色体性状、大小不同,判断某石刁柏的幼笋的雌雄还可以通过观察体细胞的临时装片确认,D正确。故选B。20.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实验方案:让植株甲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子代植株花单生:花簇生=3:1;子代植株花单生:花簇生=4:1(2)①在;②不一定解析:(1)突变体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区分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还是突变体植株,可让植株甲自交,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若子代植株花单生:花簇生=3:1,则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若子代植株花单生:花簇生=4:1,则植株甲是突变体植株。(2)如果控制花型的基因在10号染色体上,则花单生杂合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r或Rrr。若该花单生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r,则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RR:r:Rr:R=1:1:2:2,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个体杂交,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5:1;若该花单生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r,则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R:rr:Rr:r=1:1:2:2,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个体杂交,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1:1。如果控制花型的基因不在10号染色体上,则花单生的杂合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该三体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R:r=1:1,将该个体与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个体杂交,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也为1:1。综上分析,若后代花单生与花簇生的比值为1:1.则该花型基因不一定在10号染色体上。21.答案:D解析:A、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e:e0=1:1,表现为绿叶和黄叶,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A正确;B、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黄叶:绿叶=1:3,B正确;C、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E,EEE产生的配子为1/2EE、1/2E,因此二者杂交后代为1/2EEe、1/2Ee,均为绿叶,EEe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EE:Ee:E:e=1:2:2:1,自交后代黄叶的1/2×1/6×1/6=1/72,Ee自交产生的后代中ee占1/2×1/4=1/8,因此F1自交后代黄叶占1/72+1/8=10/72=5/36,C正确;D、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e:e0=1:1,表现绿叶和黄叶,F1中Ee自交后代E_=1/2×3/4=3/8,ee=1/2×1/4=1/8,e0自交后代为1/2×1/4=1/8ee、1/2×1/2=1/4e0,由于一对同源染色均缺失的个体致死,所以致死个体为1/2×1/4=1/8,所以F2中黄叶:绿叶=4:3,D错误。故选D。22.答案:D解析:A、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控制昆虫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不是性染色体上,A错误;B、F2中表型比为7:1的原因是杂合子产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2/3致死,B错误;C、F2中有体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7,C错误;D、若实验一F2所有个体自由交配,产生雄配子基因型比为A:a=3:1,产生雌配子基因型比为A:a=5:3,F3中透明个体的概率为3/32,D正确。故选D。23.答案:B解析:A、F1中红色长形根∶红色椭圆形根∶红色圆形根∶紫色长形根∶紫色椭圆形根∶紫色圆形根∶白色长形根∶白色椭圆形根∶白色圆形根=1∶2∶1∶2∶4∶2∶1∶2∶1,比例为9∶3∶3∶1的变形,推测亲本紫色椭圆形根植株的基因型是WwRr,控制萝卜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亲本基因型是WwRr,就颜色而言,F1中有1/4WW、1/2Ww、1/4ww,就形状而言,F1中有1/4RR、1/2Rr、1/4rr,因此,F1中纯合子植株所占比例是1/2×1/2=1/4,则杂合子植株所占比例是1-1/4=3/4,B错误;C、萝卜表型为紫色椭圆形根(WwRr)和白色圆形根(wwrr)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则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色椭圆形根∶紫色圆形根∶白色椭圆形根∶白色圆形根=1∶1∶1∶1,可验证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所需特定性状的种苗,D正确。故选B。24.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三对等位基因均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因此在遗传时均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B、图中B、b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等位基因之间表现为完全显性,且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后代会出现2种表型且比例为3∶1,C错误;D、图示个体有三对等位基因,但其中两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可以看作是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D正确。故选C。25.答案:C解析:A、分析电泳图谱可得,AB:Ab:aB:ab=1:4:4:1,AD:Ad:aD:ad=1:1:1:1,BD:Bd:bD:bd=1:1:1:1,可知该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A/a与B/b、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分析电泳图谱可得,AB:Ab:aB:ab=1:4:4:1,AD:Ad:aD:ad=1:1:1:1,BD:Bd:bD:bd=1:1:1:1,可知该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A/a与B/b、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结合Ab与aB配子占比较高,推测A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让长翅刚毛雄性昆虫甲与残翅截毛雌性昆虫乙杂交,F1中雌、雄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即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C、甲为XdYD、乙为XdXd,杂交子代为Xdxd、XdYD,因此通过PCR技术检测甲乙杂交子代的D/d基因,则雌雄个体电泳条带数不同,C正确;D、设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x个,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个数为AB=Ab=aB=ab=x个,设未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为y个,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个数为Ab=aB=2y个,此时满足AB:Ab:aB:ab=x:(x+2y):(x+2y):x=1:4:4:1,经计算可得y=3/2x,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为x/(x+y),带入计算可求发生这种变异的初级卵母细胞的比例为40%,D错误。故选C。26.答案:C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表中没有出现CD表现型的个体,说明致死基因g位于C、D之间,雌果蝇没有形成含有CD的雌配子,C正确。故选C。27.答案:B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很可能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无法正常表达,A正确;B、根据图2可知,正常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因此正常基因酶切后只能形成两种长度的DNA片段;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则突变基因酶切后可形成3种长度的DNA片段。结合电泳图可知,Ⅱ-4电泳的两条条带应为正常基因A酶切后的条带,长度为310bp和118bp的两种DNA片段,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Ⅱ-4电泳的条带可以判断另外的两个条带长度分别为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故基因突变a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217bp、118bp和93bp的三种DNA片段。由图3可知,Ⅱ-2个体基因型是XAXa,据题可知其父方Ⅰ-2基因型为XAY,故其XA来自其父亲,Xa来自母亲,但含XA的Ⅱ-2依然表现为患病,故推测其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失活,Xa正常表达,B错误;C、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Ⅱ-4可以判断另外的两个条带长度分别为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与A基因酶切的片段之一310bp长度相同,故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即A基因和a基因的总长度相同,应是A基因发生碱基替换形成了a基因,C正确;D、Ⅱ-1基因型为XaY,和一个与Ⅱ-4基因型(XAXA)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女儿基因型为XAXa,儿子基因型为XAY,可知所生男孩均不含致病基因,都正常,所生女孩均为杂合子,由于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因此后代患ALD的概率为1/2×5%=2.5%,D正确。故选B。28.答案:D解析:A、分析表格:人、果蝇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雌性是XX,雄性是XY,而超雌性或超雄性分别多了一条X、Y。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都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B、根据表格可知,人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对性别的决定方式不完全相同,如XXY在人类中是男性,而在果蝇中是雌性,B正确;C、根据表格可知,当性指数小于1时,果蝇中一般无雌性个体出现,C正确;D、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47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D。29.答案:A解析:A、XX个体表现为男性,说明其中X染色体含有SRY基因,正常情况下SPY基因应位于Y染色体上且位于X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若SPY由Y染色体转移到X染色体上,应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若XY个体表现为女性,说明其Y染色体上SPY基因缺失,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结果,B正确;C、SPY基因一般存在于Y染色体上,XO(只含一条X染色体)染色体个体中不含Y染色体,所以不含有SRY基因,故XO个体一般表现为女性,C正确;D、由题意可知,含有SPY基因,个体就会表现为男性,而SPY基因正常时应该存在染色体上,所以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含Y染色体,其上含SPY基因,故其性别为男性,D正确。故选A。30.答案:(1)隐性;2/3;1/36(2)aaBBtt;3/64;②⑤解析:(1)将纯合宽叶两性植株和纯合窄叶两性植株间行种植,随机交配获得F1,其中宽叶亲本所结玉米发育的F1植株全是宽叶,说明宽叶为显性性状,窄叶为隐性性状;F2中宽叶∶窄叶=5∶1,F1中的Aa与aa杂交出现窄叶植株,宽叶:窄叶=1:1,窄叶为1/6,说明F1中的Aa为1/6÷1/2=1/3,则F1被选取的宽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3=2/3;F1中的宽叶基因型为Aa占比1/3,则A配子占2/3+1/3×1/2=5/6,a配子占1/3×1/2=1/6,自由交配,后代窄叶植株:aa为1/6×1/6=1/36。(2)新增小题纯合宽叶雄株基因型为AAbbTT,纯合窄叶雌株基因型为aaBBtt,杂交得F1,若F1全部表现宽叶两性植株AaBbTt,故亲本窄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BBtt;AaBbTt×AaBbTt,若F2窄叶雄株所占比例为1/4×1/4×3/4=3/64,则F1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下图①所示;此外F1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不会出现下图的②⑤,因为亲本基因型为AAbbTT和aaBBtt,F1的基因型为AaBbTt,A、B,a、b,a、T,A、t,不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