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基础巩固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测还原糖时,应将样本上清液的检测结果和样本上清液比较
B.向鸡蛋清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样液呈现紫色
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组成,且使用方法也相同
D.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2.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脂肪与核糖的元素种类不同
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C.糖类供应充足时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必要时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
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的作用
C.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导致抗寒性增强
D.无机盐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也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4.下列有关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氨基酸分子的R基是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基团
C.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这些蛋白质称为结构蛋白
D.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5.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B. 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可以缓解温度的变化,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 结合水与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相结合,失去流动性,无法参与生化反应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6.下表是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下列根据该表所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干重,质量分数)
元素 玉米细胞 人体细胞
C 43.57 55.99
H 6.24 7.46
0 44.43 14.62
N 1.46 9.33
K 0.92 1.09
Ca 0.23 4.67
P 0.20 3.11
Mg 0.18 0.16
S 0.17 0.78
注:其他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总计小于3%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因此非生物界的各种元素在玉米、人体的细胞中都能找到
B.两种细胞的元素种类相同,可证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C.Mg元素和S元素在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量都较少,所以它们的功能次于C、H、O、N
D.O元素和N元素在两种细胞中的含量明显不同,是因为两种细胞内有机物种类明显不同
7.“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等,是健康、营养、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
B.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消化吸收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D.钙、钾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
8.2021年中国科学家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由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淀粉作为粮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多糖化合物
B.人工合成淀粉产业化以后,对改善温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
C.糖类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糖类不都是能源物质
D.不能水解的糖类称为单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
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将蓝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6种产物
C.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是DNA和RNA共有的碱基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少量的核酸
10.下图是真核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Y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单体A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生物大分子D,D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3)若B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由两分子的B合成的________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以B为原料合成的多糖中,________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________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4)若物质M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则与N相比,M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能力提高
11.梅花糕是江南的特色小吃,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入口甜而不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梅花糕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红豆、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梅花糕中富含多糖,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B.白砂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与人体细胞相比,核糖不是面粉中特有的单糖
D.红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煮熟后更易被消化吸收
12.几丁质又称壳多糖,主要来源为虾、蟹、昆虫等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类的细胞壁等。内源性几丁质酶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能催化几丁质水解的酶,在多种生物类群中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几丁质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丁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B.几丁质酶为几丁质的水解提供了活化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降低
C.昆虫表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酶可以催化旧的外骨骼分解破裂,使幼体能从外骨骼中钻出
D.植物受真菌感染时,几丁质酶可以催化真菌细胞壁水解,从而增加植物的抗性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进行研究,将糖类和脂肪的变化绘制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上升
B.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消耗较多的氧元素
14.胰岛素形成的大致过程为: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一胰岛素。当内质网工作负荷过高时,有些前胰岛素原会被加工形成“异常胰岛素原”(如下图)。异常胰岛素原在内质网中堆积过多,可引起胰岛B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异常胰岛素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正常胰岛素原大
B. 异常胰岛素原堆积过多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C. 高糖饮食可能会造成内质网加工负荷过重
D. 胰岛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中不再有新的蛋白质合成
15.“低碳饮食”,即在饮食中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肉类的摄入量,最新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对脂肪和血糖平衡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肉类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含量之比较大
C.蔬菜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低碳饮食”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
16.色氨酸是人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前体,也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它的作用有很多,如:可作为安神药,调节生物节律,改善睡眠;有助于烟酸及血红素(血红蛋白中的非蛋白质成分)的合成;显著增加怀孕时胎儿体内抗体的数量;促进哺乳期产妇分泌乳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可作为血红素、某些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之一
B.饮食中长期缺乏色氨酸不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C.产妇在哺乳期补充适量色氨酸有利于改善睡眠和泌乳情况
D.人体内的色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进出细胞均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1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水和无机盐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转移
B.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主要是细胞内的自由水
C.叶绿素中的Mg2+能调节类囊体膜两侧的渗透压
D.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的维持通过主动运输实现
18.每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肥胖直接或间接与长期摄入糖和脂肪超标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摄入大量的糖,糖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组织而使人肥胖
B.与等质量糖类相比,脂肪含有的氢少,但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C.节食后,人体内脂肪可大量转化为糖类以满足能量供应
D.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橘红色脂肪颗粒
19.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黑龙江省农科院用辐射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出了“黑农五号”等大豆品种,含油量比原品种提高了2.5%,产量提高了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豆浆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B.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
C.培育“黑农五号”大豆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D.大豆核酸的元素组成包括碳、氢、氧、氮、磷
20.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____。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___。
(2)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4种,分子中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图中d和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思维拓展
21.胶原蛋白是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分布在细胞之间的分子,是维持皮肤弹性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还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猪蹄中富含胶原蛋白,能为人体提供多种氨基酸。下图是前胶原蛋白在两种前胶原酶的作用下形成胶原蛋白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胶原蛋白的形成不需要游离核糖体参与
B.手术缝合线中的胶原蛋白会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C.C-前胶原酶作用位点为端肽氨基端的肽键
D.烤猪蹄中的胶原蛋白空间结构被破坏,但不影响胶原蛋白的营养价值
22.RNA酶由一条含有124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折叠而成,其中含有4个二硫键。先添加尿素通过破坏氢键来破坏RNA酶的空间结构,再添加β-巯基乙醇破坏二硫键,使RNA酶变成无规则的线团状,失去生物活性,此时透析除去尿素,RNA酶完全恢复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氢键和二硫键的形成与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位置有关
B.推测二硫键比氢键在维持RNA酶的生物活性上作用更强
C.失去生物活性的RNA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该实验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可以恢复生物活性
23.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繁殖世代短等特点,已成为人类理想的食物资源之一。《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70余种可食用昆虫的加工工艺和药用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食用昆虫细胞中的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释放能量
B.可食用昆虫细胞中的磷脂和核酸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经过加热处理后,可食用昆虫中的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D.评价可食用昆虫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要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24.枣夹核桃同时具备核桃与红枣的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铁锌硒等元素,具有补血益气、促进身体发育等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枣夹核桃中组成蛋白质的C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N元素的
B.枣夹核桃含大量元素Fe,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来缓解贫血症状
C.枣夹核桃中的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可用苏丹Ⅲ染液来检测
D.枣夹核桃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维生素等能源物质
25.铁蛋白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其由多条肽链聚集成笼形结构,将铁储存于笼形空腔中。铁蛋白在强酸条件下会发生解聚,当调节pH为中性时,铁蛋白会恢复成笼形结构,可将小分子药物包埋到笼形空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蛋白中的铁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B.强酸条件下铁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C.铁蛋白的笼形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
D.铁蛋白进入细胞需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26.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因此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27.长沙臭豆腐以黄豆、茶油、食盐等食材用料烹制,冷却后加香菇等佐料浸泡,其色墨黑,外焦里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黄豆组织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可鉴定蛋白质的含量
B.茶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C.长沙臭豆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
D.食盐中的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28.水熊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研究发现水熊虫中含有一种名为Dsup(损害抑制)的特殊基因,这种基因能够表达出具有保护机制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够让DNA链免于破损。当这种蛋白质被移植到人类肾脏细胞系时,这些细胞会比一般未经修改的正常细胞更具有效地抵挡辐射与过氧化氢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彻底水解Dsup基因,将会得到6种产物
B.Dsup基因和其表达的蛋白质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若该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则其能盘曲折叠的原因是氨基酸之间形成了二硫键
D.据自由基学说可推测,含有该蛋白质的人类肾脏细胞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缓衰老
29.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CO—NH—,2表示中心碳原子,在人体中3有21种
B.若该图为一段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有4种
C.若该图表示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结构模式图,则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同,但连接方式不同
D.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物所特有的,既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
30.如图是组成人体的部分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分解过程图解,其中a~e代表小分子,AC、D可代表生物大分子,甲~丙代表物质或结构,物质D1、D2为生物大分子中的两种类型:一种为单链结构,另一种为双链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为_________,A和C可在细胞膜的外侧结合成_________,这类A分子被称作__________。
(2)组成D1的⑥名称为_________。与D1相比,D2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
(3)物质e的名称是__________,脂质中与e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还有_________。
(4)若图中大分子C是含61个氨基酸的多肽,其在降解时,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 H11NO2)两侧的肽键,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则大分子C中,苯丙氨酸共有_________个,赖氨酸可能存在于第_________号位上。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检测还原糖时,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振荡试管,使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2~3min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A正确;B、鸡蛋清稀释液中富含蛋白质,向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样液呈现紫色,B正确;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组成,但两者浓度不同,其中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0.01g/mL溶液;两者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液,C错误;D、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脂肪,花生子叶临时切片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正确。
2.答案:D
解析:A、组成脂肪与核糖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C、H、O,A错误;
B、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因此其水解的终产物不仅仅是甘油和脂肪酸,还有磷酸,B错误;
C、糖类供应充足时会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
D、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一般是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容易凝固,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D错误
4.答案:C
解析:AB、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AB正确;
C、蛋白质具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其中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这些蛋白质称为结构蛋白,C错误;
D、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
B、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B正确;
C、脂肪是疏水性物质,细胞内结合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无法参与生物化学反应,C错误;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细胞的代谢强度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与细胞的代谢强度和所处环境有关,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因此玉米、人体的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A错误;
B、两种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可证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正确;
C、Mg元素和S元素在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功能仍然很重要,C错误;
D、两种细胞中有机物种类相同,都有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但不同细胞中有机物含量不同,因此O元素和N元素在两种细胞中的含量明显不同,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谷类细胞中没有糖原,A错误;煮熟大豆只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键需要在蛋白酶或肽酶的催化下才能断裂,B错误;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C正确;钙、钾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8.答案:D
解析:A、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纤维素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多糖化合物,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正确;
B、人工合成淀粉产业化后,可以降低CO2浓度,对改善温室效应有着重要意义,B正确;
C、糖类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糖类不都是能源物质,有些为结构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纤维素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正确;
D、不能水解的糖类称为单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等,蔗糖属于二糖,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0.答案:(1)N;P
(2)脱水缩合;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3)麦芽糖;糖原;淀粉
(4)核糖和尿嘧啶(U)
解析:(1)据图可知,D、E、F为生物大分子,D具有催化功能和结构物质的功能,可推断D为蛋白质,故X为N元素;F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可推断F为核酸,故Y为P元素。
(2)据图可知,D为蛋白质,则单体A为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则由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也多种多样。
(3)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两分子葡萄糖合成麦芽糖,麦芽糖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葡萄糖也可以合成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其中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是动物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4)F是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与DNA相比,R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U)。
11.答案:B
解析:A、梅花糕中富含多糖,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先被消化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A正确;
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是二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
C、核糖是五碳糖,是RNA的组成成分,不是面粉中特有的单糖,C正确;
D、红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D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可以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用于废水处理,A正确;
B、几丁质酶能降低几丁质的水解所需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几丁质的水解提供活化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降低,B错误;
C、昆虫的外骨骼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昆虫表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酶可以催化旧的外骨骼分解破裂,使幼体能从外骨骼中钻出,C正确;
D、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酶具有专一性,因此植物受真菌感染时,几丁质酶可以催化真菌细胞壁水解,从而增加植物的抗性,D正确。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种子萌发过程,代谢活动增强,故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下降,A错误;
B、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错误;
C、与糖类相比,脂肪中H元素的含量高,O元素含量低,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因此干重相等的脂肪与可溶性糖相比,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多,C错误;
D、与糖类相比,脂肪中H元素的含量高,O元素含量低,因此种子萌发时,需要更多的O元素,脂肪才能转变为可溶性糖,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异常胰岛素原比正常胰岛素原多了一段肽链,因此异常胰岛素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正常胰岛素大,A正确; B、异常胰岛素原在内质网中堆积过多,可引起胰岛B细胞凋亡,因此异常胰岛素的形成会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B正确; C、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内质网加工负荷过重;C正确; D、胰岛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中仍然有与凋亡有关的蛋白质合成,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脂肪与糖类的元素组成都是C、H、O,葡萄糖分子的氢和氧原子含量之比为2:1,而脂肪的含氧比例较低,氢和氧原子含量之比大于2:1,B正确;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核酸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人体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消化系统会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并使血糖水平升高,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因此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D正确。
16.答案:C
解析:A、血红素是血红蛋白中的非蛋白质成分,不是生物大分子,A项错误;
B、色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因此饮食中长期缺乏色氨酸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B项错误;
C、从题干信息可知,产妇在哺乳期适量补充色氨酸有利于改善睡眠和泌乳情况,C项正确;
D、当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时,其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D项错误。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A、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运输方向都由水分子多的一侧(低浓度溶液)向水分子少的一侧转移(高浓度溶液),A正确;
B、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主要是细胞内的自由水,B正确;
C、叶绿素中的Mg2+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参与调节类囊体膜两侧的渗透压,C错误;
D、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运输离子,因此可以维持细胞膜内外K+的浓度差,D正确。
故选C。
18.答案:A
解析: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长期摄入过多的糖,糖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组织,进而导致肥胖,A正确;B、等质量脂肪比糖类中含有的氢多、氧少,因此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B错误;C、节食后,为满足能量供应,体内脂肪可转化为糖类实现供能,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故选A。
19.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故豆浆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A正确;
B、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正确;
C、科学家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成了“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这种通过物理因素使生物发生突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C错误;
D、大豆核酸的元素组成包括碳、氢、氧、氮、磷,D正确。
故选C。
20.答案:(1)葡萄糖;斐林试剂;糖原;脂肪
(2)2016
(3)含氮碱基
(4)胆固醇
解析:(1)物质X的组成元素是C、H、O,且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因此X是淀粉,a是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动物细胞中储能的多糖是糖原,在动植物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2)Y、Z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且Y的组成元素是C、H、O、N,Z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Y是蛋白质,2是RNA;b是氨基酸,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6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18×128-1818-2=2016。
(3)Y、Z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且Y的组成元素是C、H、O、N,Z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Y是蛋白质,2是RNA;c为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可分为四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核糖核苷酸。
(4)由d的作用可以看出:d是雄性激素;固醇包括性激素、胆固醇和维生素D。
21.答案:D
解析: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胶原蛋白的形成需要游离核糖体参与,A错误;
B、胶原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需要分解为小分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B错误;
C、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连接成为蛋白质的,据图可知,C-前胶原酶并非作用于端肽部位,C错误;
D、烤猪蹄中的胶原蛋白空间结构被破坏,易于消化和吸收,但不影响胶原蛋白的营养价值,D正确。
故选D。
22.答案:B
解析:A、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RNA酶由一条含有124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折叠而成,其中含有4个二硫键,S在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二硫键的形成与肽链中含有含S的氨基酸种类有关,因此氨基酸的种类以及排序决定了蛋白质分子中氢键和二硫键的位置,使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先后添加尿素和β-巯基乙醇分别破坏RNA酶中的氢键、二硫键后,RNA酶失去生物活性,此时透析除去尿素,只保留β-巯基乙醇时,可以重新形成氢键,RNA酶完全恢复活性,说明在维持该酶空间结构的因素中,氢键比二硫键的作用强,B错误;
C、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肽键的存在,无生物活性的RNA酶含有123个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上述实验中先后添加尿素和β-巯基乙醇分别破坏RNA酶中的氢键、二硫键后,RNA酶失去生物活性,此时透析除去尿素,只保留β-巯基乙醇时,可以重新形成氢键,RNA酶完全恢复活性,说明在特定条件下蛋白质的变性是可恢复的,D正确。
故选B。
23.答案:A
解析:A、可食用昆虫细胞中的脂肪和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分解成小分子后被人体吸收,该过程不释放能量,A错误; B、细胞中的磷脂和核酸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B正确; C、经过加热处理后,高温使可食用昆虫中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D、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因此在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D正确。故选:A。
24.答案:A
解析:A、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C、H、O、N,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A正确;
B、枣夹核桃含有微量元素Fe,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缓解贫血症状,B错误;
C、枣夹核桃中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C错误;
D、纤维素、维生素不能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A。
25.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铁蛋白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其由多条肽链聚集成笼形结构,将铁储存于笼形空腔中。因此铁不在氨基酸中,即不在氨基酸的R基中,A错误; B、铁蛋白在强酸条件下会发生解聚,因此强酸条件下铁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B正确; C、铁蛋白在强酸条件下会发生解聚,当调节pH为中性时,铁蛋白会恢复成笼形结构,可将小分子药物包埋到笼形空腔中。因此铁蛋白的笼形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C正确; D、铁蛋白进入细胞为胞吞,需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并被识别,D正确。
故选:A。
26.答案:D
解析:A、糖被(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A正确;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多余的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C正确;
D、虽然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D。
27.答案:A
解析:取黄豆组织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鉴定是否存在蛋白质,不能确定蛋白质的含量,A错误;茶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B正确;长沙臭豆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C正确;食盐中的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D正确。
28.答案:C
解析:若彻底水解Dsup基因,将会得到磷酸、脱氧核糖、A、G、C、T6种产物,A正确;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正确;若该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则其能盘曲折叠应是氨基酸之间形成了氢键,C错误;根据自由基学说,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细胞能够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移植该种蛋白质的细胞会比一般未经修改的正常细胞更具有效地抵挡辐射与过氧化氢的能力,说明含有该蛋白质的人类肾脏细胞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缓衰老,D正确。
29.答案:A
解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CO—NH—,3表示侧链基团R基,在人体中3有21种,A错误;如果该图为一段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在中间,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D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共4种,B正确;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三者连接方式不同从而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糖,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生物所特有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都含有这两种物质,它们既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D正确。
30.答案:(1)单糖;糖蛋白;糖被
(2)脱氧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
(3)胆固醇;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
(4)3;22、(23)、24、61
解析:(1)由图可知,物质A是多糖,B是磷脂,C是蛋白质,D是DNA,D,是RNA。物质a为单糖,A和C可以在细胞膜的外侧结合成甲(糖蛋白),可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细胞膜的外表面的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可见这类A分子被称作糖被。
(2)D1是DNA,D2表示RNA,而组成D1的⑥名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与D1相比,D2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3)从e的功能来看,e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则e是胆固醇,脂质中与e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还有脂肪、性激素和维生素D。
(4)C在降解时,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这样每个苯丙氨酸会被切除,故与C相比,少几个氨基酸,就有几个苯丙氨酸,所以大分子C中,苯丙氨酸共有3个。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有赖氨酸处才会被切割,根据结果来看,赖氨酸存在于第22、23、24、61号位上其中23号位可能是赖氨酸也可能不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